郑州夹芯高密度岩棉板:j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心醉杏花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00:15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202.101.71.*

1楼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提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酒文化。诗酒结缘,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传统。这个传统表现得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是魏晋文学、唐诗和宋词。本文选取其代表作家和作品,分析其特点、传承和变化。  
[关键词]:古典诗词  酒文化  魏晋文学  唐诗 宋词  
[Brief summary]:Contain abundant wine culture in Chinese classic poem phrase. The poem and wines contact closely, is a tradition of the our country literary history.This tradition expresses best and has most the representative, is the literature of Wei-Jin, Tang's poem and phrase of Sungs. This article choice has the representative's writer and the work .Analytical thei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riety
[Keyword]: Classic poem and phrase; wine culture ;The literature of Wei-Jin ;Tang's poem ;phrase of Sungs.

  • 2006-5-24 14:43
  • 回复
202.101.71.*

2楼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始终与酒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并不仅仅是一种满足口腹之欲的物质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 文人与酒之间,总是有着说不尽的种种情缘。酒及饮酒行为,已经被文人墨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 
因此,酒文化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词创作,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了数不清的与酒有关的旷世名篇。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多篇涉及到酒: 
清酒既载,(马辛)牡既备。 
以享以祀, 以介景福。 
            —— 《大 雅 · 旱 麓》 
我 有 旨 酒, 嘉 宾 式 燕 以 敖 …… 
我 有 旨 酒, 以 燕 乐 嘉 宾 之 心。 
            —— 《小 雅 · 鹿 鸣》 
而之后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几乎无一不与酒结缘。他们的咏酒名作不胜枚举,醉酒佳话俯拾即是。这些诗人和作品出现的高峰是魏晋、唐朝和宋朝。

  • 2006-5-24 15:58
  • 回复
202.101.71.*

3楼

一 魏晋诗歌中的酒文化 
魏晋文学,有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正始文学,和大诗人陶渊明。他们虽然文学主张不同,作品风格各异,但却都留下了与美酒有关的千古佳作。 
建安诗人通过饮酒,倾吐出慷慨悲凉的生命之歌。酒成为他们认识自我,并试图超越自我的手段和工具。其中的代表作,是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格调慷慨悲凉,深沉雄壮。它表达了曹操的政治愿望和人生抱负,以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想。虽然诗人感慨生命有限,但并不让人觉得消沉,究其原因,乃在于他的“对酒当歌”——正是酒力的烘托,使诗人的慨叹得以升华。 

残酷而又富有魅力的魏晋时代,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名士群体。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精神气质,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道具和象征之物,就是“酒”。是否饮酒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能否称得上“名士”的标准。《世说新语.任诞篇》有这样的记载:“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句话虽然颇有些调侃的味道,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饮酒的重视程度。 
竹林七贤中的人物,都是能饮善文者,而其中的刘伶、阮籍更是与酒有着莫大的关系。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还作了《酒德颂》。阮籍喝起酒来,能够一醉两个月。之所以会这样,和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关。对他们来说,酒是逃避现实的最好工具,醉乡是他们安全的港湾。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阮籍以酒买醉,佯狂避世:“时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晋书 阮籍传》)。他其实是以酒来显示自己狂傲不羁、超脱世俗的名士之风

晋末宋初的大诗人陶渊明,更是一个能饮善诗的大家。诗与酒,共同注解着他的作品和人生。他以酒作为媒介,将酒与人生密切联系起来,把饮酒提高到哲理和艺术的层次。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这样描述自己:“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朋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其实他是在这“醉”的境界中,忘却荣辱得失和人生的悲喜。陶渊明所追求的是一种反朴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忘记世事、超脱现实,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而世事又偏偏难以忘怀,现实更难以超脱,于是只好借助于酒,来使自己获得暂时的解脱。这正是陶渊明痴迷于酒、“期在必醉”的根本原因。 

历代文人文化精神的积淀,尤其是陶渊明诗酒结合的生存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文化心理。陶渊明之后,诗酒结缘的文化心态便在中国文人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酒”以不再只是一种普通的饮料,饮酒不仅是为了解渴过瘾,而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酒成了文人骚客得以表现风流儒雅风度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 2006-5-24 15:59
  • 回复
202.101.71.*

4楼

二 唐诗中的酒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诗与酒结合的最鼎盛时期,当是唐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唐诗几乎有一半是在酒兴中写出来的。唐诗中有相当的名篇,都与酒有关。且不说李白的《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王维的《渭城曲》,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翰的《凉州词》,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劝酒》等一系列咏酒诗,即使那些并非咏酒的许多名诗,也大都是诗人酒后之作。 

李白与酒,有着特别的不解之缘。酒使得李白狂放不羁的个性得以尽情展现,也使得诗人笔下的诗歌更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李白一生留下了大量的饮酒佳话,与之对应的,也留下了大量的饮酒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数《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力的刺激,是诗人的创作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感叹岁月蹉跎,功业未就,但语句却无比雄奇,充满豪气,看不到任何颓废之处。 在醉饮之中,诗人忘掉了现实世界所带来的孤独、痛苦、悲伤、忧愁与迷惘,重新回到物我两忘、自在逍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个性和才华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表现。 
还有一首诗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这首诗将各具神态的饮中八仙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生动传神。这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借助于酒,在醉中获得的最大的自由,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

  • 2006-5-24 16:00
  • 回复
202.101.71.*

5楼

三 宋词中的酒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词渐渐兴盛起来。宋朝的词酒关系和唐朝的诗酒关系比较起来,也有了一些变化。唐朝咏酒诗所表现的内容范围较广,表现忧国忧民、重大题材的站主导地位;送带饮酒词在内容上则主要集中表现词人的生活及围绕个人生活而产生的种种情感。唐朝诗人主要是借酒来激发昂扬雄壮的胸怀,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宋代词人更多的是细细品位酒中雅趣,再用词来徐徐倾诉人生的种种际遇和情怀。总的来说,唐代酒诗豪放雄浑,宋代酒词含蓄秀雅。 

酒是宋词所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无论是宋词的大家,还是为数众多的一般词作者,在他们的词中都要写到酒,写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酒活动。 
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力发散的是思乡之苦;“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边关豪情因为酒的催化得以加强。 
晏殊的词多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闲情逸致,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他的几首《浣溪沙》词,写得高雅富丽,带有一种凄婉的情调,最为人所称道: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1]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在这几首词中,酒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正是因为酒的催生、烘托与陪衬,词人才能够把自己的闲愁暗恨和离情别绪表现得如此含蓄、隽永、深沉。 

柳永的《雨霖铃》词,描绘了了一幅酒中作别、酒后痛苦相思的画面: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② 

都门帐饮无绪,③ 

留恋处,④ 

兰舟摧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⑩ 

分别时已经不胜酒力,伤感不已,酒醒后更加难以忍受这种离别之苦。在这里,对酒事的描写,不仅仅停留在饮酒的那一刻,而是延伸到酒醒以后,这是一个创新。 
 
 
大文豪苏轼也爱酒。他把酒称作“钓诗钩”,并且还亲自酿酒,甚至专门著有《东坡酒经》传世。几乎他所有的名篇都与酒有关,比如: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风格豪迈的词中,苏轼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询问,抒发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怀。而这一问也因为酒的醇化具有了永恒的意义。

在贬低黄州时,苏轼写出了

  • 2006-5-24 16:22
  • 回复
202.101.71.*

6楼

在被贬到黄州时,苏轼写出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还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不朽诗词,其中都离不开一个酒字。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也是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词人面对如画的江山,追想千古风流人物,思考如梦的人生,产生出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感慨,最后只好“一撙还酹江月”,把一撙薄酒倾洒向东去的大江和空中的明月。酒后的人生感慨,也因此具有了更广阔的时空意义。

  • 2006-5-24 16:47
  • 回复
202.101.71.*

7楼

宋代咏酒词在继承前代同类题材诗歌创作成就的基础上,经过词人们的创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词作中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刻画更加细腻,体现了宋人自我意识的增强。在写景状物的手法上更加灵活,更有神韵,真切地烘托出词中人物在在饮酒活动中的特殊情感。

直到元明清,诗酒联姻的传统仍硕果累累。无论从马致远的“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到陈维崧的“残酒亿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从萨都刺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到杨升庵的“惯春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无不是美酒浇开诗之花,美诗溢出酒之香,正是酒,使诗人逸兴遄飞,追风逐电;正是诗,使美酒频添风雅,更显芳泽。

  • 2006-5-24 16:57
  • 回复
202.101.71.*

8楼

我国古典诗词艺术精神的实质,是一种表现的艺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艺术,它所追求的往往是一种浪漫脱俗、和谐自由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醉乡里的境界。醉乡中的自由天地,给中国古代文人提供了尽情挥洒、尽情驰骋的广阔空间,也为我们留下了酒香四溢的千古名篇。
  • 2006-5-24 17:07
  • 回复
202.101.71.*

9楼

[注释]:
①《世说新语·任诞》
② 范仲淹《苏幕遮》
③ 范仲淹《渔家傲》
④ 苏轼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句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⑤ 马致远《夜行船 秋思》
⑥ 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⑦ 萨都剌《木兰花慢·徐州怀古》。
⑧ 杨升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2006-5-24 18:10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