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危险品半挂司机:(读者来论)京沪高铁票价公布,公众何不买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39:32
京沪高铁票价公布,公众何不买账?(2011-06-14 01:12:03)转载 标签:

杂谈

张遇哲

 

  铁道部13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将于本月底正式开通运营。票价根据时速分两种,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最高1750元,二等座555元;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一等座 650元,二等座410元。(新华网6月13日)  
  作为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京沪高铁的开通营运备受瞩目。应该说,555元和410元的二等座票价,还是略低于之前“全程票价可能在600元上下”的社会预期。不过,当票价最终尘埃落定之时,大部分网友还是认为“偏贵”、“还不如坐飞机”。 
  诚然,乘客永远都希望票价越低越好,但抛开情绪化的表达,质疑高铁票价也凸显出一种无奈的尴尬——由于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和运营成本的信息缺失,公众对于高铁票价的制定完全没有话语权,票价是否合理更是无从作出判断。
  《价格法》第23条明确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然而,现实却是高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听证却依旧处于“镜花水月”。从2008年京津城际高铁,到2009年武广高铁、2010年郑西高铁,再到今年的京沪高铁,一直都是铁道部自行定价,然后向相关部门报批了事。
  成本不公开,机制不透明,无论车票定价多少,都难以令消费者信服。尽管铁道部口口声声称“高铁票价是根据铁路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来测算”,但成本却是不折不扣的糊涂账,其本身是否合理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即使如今“铁老大”已不复当年,但相比公路和航空,铁路依旧在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高铁仍属于不完全竞争。如果我们承认铁路垄断经营具有合理性,其唯一的理由就是铁路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去年3月北京4位律师联名向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发出举报信,建议纠正铁路部门的行为,以听证方式决定高铁票价。这让我们看到“监督时代”公民意识的觉醒。铁道部不应一味被民意围追堵截,而应主动公开高铁建设和运营成本,让消费者参与到票价制定的博弈中来,在高铁的可持续发展和百姓的出行权利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实现良性互动和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