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印刷厂家属院:毛泽东的辉煌人生和未了心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33:06

选择“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1)

毛泽东的辉煌人生和未了心愿 生动记述和剖析毛泽东的一生

收藏本书 字号 - + 在手机上阅读此书您可以登录手机凤凰网读书频道http://b.3g.ifeng.com阅读此书 友情提示

本书为VIP图书章节,供VIP书友付费浏览。
非凤凰网注册用户,请注册为凤凰网用户,充值为VIP书友后,付费阅读此书;
若您是凤凰网注册用户,非VIP书友,请登录个人中心,进入个人书房,充值为VIP书友后付费阅读此书;
若您已经是凤凰网注册用户及VIP书友,账户余额充足,请登录后付费浏览此页!谢谢!

我要注册 VIP书友登录 放弃阅读

 

  五四运动后,毛泽东面对传入中国的各种新思想、新学说,他汲取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探索救国出路的积极成果,在研究和比较之中,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随即,革命党人占领了武汉三镇。革命党到处活动,或策动新军反正,或到各团体、学校鼓动反清。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到毛泽东读书的湘乡驻省中学作演讲。这位革命党人激动地报告了武昌起义的经过,号召大家支援革命。毛泽东和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整个会场里鸦雀无声。随着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七八个同学当场站起来,表示热烈拥护革命党人的演说,决心立即行动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毛泽东听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演说后,非常兴奋。他感到,对这场革命,自己决不能袖手旁观。

  10月底,毛泽东来到了长沙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当了一名列兵。在新军里,毛泽东和士兵、下层军官建立了很好的友谊。新兵连的士兵,大都出身贫寒,有农民、铁匠、木匠。他经常和这些士兵们一起拉家常。许多士兵不识字,毛泽东就代为他们写信、念信。士兵们都把他看成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愿意和他交朋友……清帝的退位,袁世凯的“共和”招牌,使绝大多数人都天真地认为革命真的完成了。毛泽东也是如此。既然革命已经过去,毛泽东决定脱离军队。1912年春,毛泽东谢绝了军队中一些连、排长的挽留,离开了兵营。

  1913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于第一师范。1918年6月,从第一师范毕业后,毛泽东面临着新的生活道路的选择。同年6月下旬,毛泽东接到了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老师的来信,得知北京正在筹组留法勤工俭学的消息,这使毛泽东十分振奋。

  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创办新民学会。6月下旬的一天,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李维汉、陈赞周、周惇元等人集中讨论了“会友向外发展”问题,一致认为留法勤工俭学十分必要,应尽快进行。会后,蔡和森到北京了解情况和进行联系工作,毛泽东和其他会员则在长沙进行发动和组织工作。蔡和森到北京后,经杨昌济的引荐,他很快拜访了华法教育会的蔡元培、李石曾,将了解到的留法勤工俭学情况通报给毛泽东等新民学会会员。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同张昆弟、萧子升、陈绍休、李维汉等25名青年,由长沙启程,开始了他们的北京之行。毛泽东一行抵达北京后,湖南先后到京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达四五十人,这是当时全国来的最多的省。在杨昌济的协助下,蔡元培同意为湖南先办一个预备班,共60人。预备班在方家胡同开了隆重的成立大会,由蔡元培主持,杨昌济讲了话,还邀请一批湖南名流参加。湖南的学生大部分到了保定。蔡和森在布里村,一边学法文,一边还教国文。毛泽东留在北京总揽全局。由于生活费用没有来源,毛泽东很想找个职业。经过杨昌济的联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写了一个条子,交给了图书馆长李大钊。条子写道,“毛泽东君实行勤工俭学计划,想在校内做事,请安插他在图书馆。”李大钊见了毛泽东以后,很欣赏这个朝气蓬勃的高个子湖南青年,便让他在图书馆里当一名助理员,在第三阅报室负责登记读报者的姓名,每月可以领到八块银元。这对于毛泽东来说,已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

  北京是新文化的中心,北京大学则是新文化的发源地,是新旧思想、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战场。这里汇集了各种思想、各种学派,形成了壮观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北大图书馆,有着各种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新思想的书籍和报刊。对于矢志要进行大规模自由研究的毛泽东来说,这真是到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像在第一师范当学生时那样,贪婪地读着各种书报,因为这里有着许多他还不知道的新鲜的知识和思想;他还经常旁听一些感兴趣的课程,结交拜访一些名流学者,因为这里更是人才荟萃。在这种环境的感染下,毛泽东“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大,思想也越来越激进”。毛泽东得到了李大钊的器重。工作之余或李大钊来阅览室翻阅书刊的时候,他们两人经常在一起交谈,有时长达一两个小时。李大钊发表的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毛泽东更是认真地阅读。毛泽东表现出来的非凡的抱负和才干,深得李大钊的赞扬,认为他是“湖南学生青年的杰出领袖”。1918年11月15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举行演讲会。会上,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的著名演说。毛泽东专程赶到广场,聆听了李大钊的演讲。不久,李大钊又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毛泽东更是仔细阅读。每当李大钊在北大校园内对众多的学生讲演时,毛泽东总要认真去听:

  ……今日对于昨日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之必须以现在为立脚点和出发点,向前推进。我相信,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无数国家的人民都将觉醒起来,一切历史的残余--帝王贵族、军阀官僚、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将被革命的巨流彻底摧毁!

  李大钊那充满着唐山口音的铿锵有力的话语,极大地激励着热血的每一个青年学生,也激奋着场上目光炯炯的毛泽东。因为,他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布尔什维主义的伟大力量。在李大钊的引导下,毛泽东开始了解十月革命,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虽然这时毛泽东并没有立即接受马克思主义,他仍然在反复地探求、比较,但李大钊的帮助、引导,却对毛泽东起到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作用。

6月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