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到绵阳高铁 票: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解决食品安全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9:29:49
牛尚. 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解决食品安全难题[N].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1-06-12(11).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个综合、系统的社会工程,单凭一家企业、一个行业的努力,难以取得实效,必须做到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统筹协调、统一行动才能成功。

    近几年,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衍生物的毒害、化学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加工中添加剂不适当应用,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不久前,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的“食品安全与绿色循环产业链建设高层论坛”上,多名专家试图通过探索绿色循环产业链建设途径,达到解决食品安全的目的。

    建设绿色循环产业链

    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领域和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产品物流商贸企业基本上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这种状态不利于监督管理,进而也就不能保证食品安全。

    河南省农促会会长杨柏林说:“建设绿色循环产业链,就是说农业生产资料厂家、种子繁育场、农产品种植基地、畜禽鱼类养殖场、饲料生产加工厂、物流商贸企业科技服务单位等,整合成一个以生产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食品为目的,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企业集团或者经济联合体。”

    “这个联合体组成了一条从原料到成品,再到最终消费市场的产业链;每一个环节均须杜绝假冒伪劣,均须获得无公害或者绿色有机认证,保证产品符合无公害或者绿色产品有机要求的标准。”杨柏林向笔者强调说,在这条产业链中,要建立起诚信保障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共生共赢联动机制,保证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经济实体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对于这个绿色产业链,首先要注意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及方法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准入、退出等环节进行科学的分类制定标准。

    其次是监督科学化。这主要要求监管部门分工明晰,不能出现诸多重叠的职能。另一方面,要求监督工具现代化、科学化,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查,严厉打击不法厂家。

    此外,企业可以参加一个或若干个产业链运行,参加产业链不会影响企业的自主经营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展,相反可以使企业的经营环境朝着更好、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产业链上的有效监管

    从农田到餐桌实现全程控制,才能保证食品安全。

    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刘玉凯看来,第一,要控制源头,即控制好农业生产初级产品的质量。选择好的生产环境,选定大气、水体、土壤优良的区域,控制好种植业中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使用。第二,控制好初级产品及加工。杜绝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非法添加剂,从食品原料生产的源头到食品出厂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对此,联合国青年技术培训组织副总干事兼亚太地区主席山俸萍认为,透过频繁的食品安全事故可以看出,我国在食品安全立法方面所暴露出来的不足之处,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食品安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立法。

    英国是较早重视食品安全并制定相关法律的国家之一。在英国,实行立法与监管齐下的管理体系,其法律法规涵盖所有食品类,涉及从农田到餐桌整条食物链的各个环节。

    我国虽有食品追诉和召回制度,但食品生产经营者趋于利益的诱惑,有时不惜牺牲食品安全获得既得利益,食品监管单位往往处于力不从心的尴尬局面。因此,实施多层监管,加大惩罚力度是必然趋势。

    在英国,违反食品安全法,不仅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根据违法程度和具体情况承受相应的行政处罚乃至刑事制裁。例如,根据《食品安全法》,一般违法行为根据其具体情节,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和3个月以内的监禁。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食品或所提供的食品致人健康损害的,处以最高2万英镑的罚款和6个月监禁。违法情节和造成后果十分严重的,对违法者处以无上限罚款或两年以内监禁。

    另一方面,确保食品安全必须严格检查食品安全各项指标,并且实现食品生产经营相关信息的透明。对此,广东省社科院研究所所长吴蓬生告诉笔者,这就要求政府提供一个平台,保证人们对食品安全拥有知情权,如可以通过网站公开合格企业、合格产品的名单以及对不合格企业的奖惩。同时提供一个举报平台,辅助监管部门进行监管,而且举报结果必须透明化、公开化,以保证监管的实施。

    如果企业和企业家犯了错误,就有可能导致危害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所以,要避免和减少危害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企业的领导者就必须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倡导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

    第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第二,建立非正式组织的理念和管理机制。第三,建立食品安全人才服务体系。因为所有的措施实行都少不了人才的参与,没有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人才,制度和技术难免成了摆设品。因此,一定要培养一大批食品安全的监管队伍,培养他们的影响力、监督力乃至决策力,否则,我们的食品安全就只是一纸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