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中原路有交警吗:印度透露已在东北部与中国交界处增加两个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7:50:57

印度透露已在东北部与中国交界处增加两个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3日23:15  环球时报

  环球网记者朱盈库报道,据印度IBNLive电视新闻网6月13日报道,印度陆军的消息称,为满足其东面和西面前线不断增长的军力需求,印度陆军提议增加逾1.6万名军人,以增强约束力。

  报道称,近期一次由国防部和陆军高级军官参加的会议讨论了印度陆军提出的将军人数量增加35%的提议。印度陆军军人的目标数量为4.65万,而目前缺口达1.2349万个。印度空军和海军同样面临同样的缺口。

  印度陆军透露已经在东北部与中国交界地带增加了两个师,并在北部、东部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部署了打击武装分子的力量。扩充的军力用于配合将来的计划。

  整体来看,印度武装力量缺少1.5004万名士兵,其中海军缺少1818名,空军837名(包括426名飞行员)。

印度媒体称印军悄然向藏南地区大幅增兵(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2日 15:44  环球时报
资料图:印度军人参加阅兵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王启超报道,据印度媒体12日报道,印度一方面公开淡化与北京在达赖窜访达旺问题上的分歧,另一方面却悄悄地向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地区)大幅增兵。

  《印度斯坦时报》12日报道说,印度国防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称,印度将在“阿鲁纳恰尔邦”部署新近组建的、人数达15000人的第56加强师。与此同时,印度军方还要求在印度东北部以及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部署300辆轻型坦克,并要求这些轻型坦克具备摧毁3000米范围内的非装甲车辆和掩体的打击能力、装备具有穿甲能力的反坦克导弹和高射机枪。该官员同时透露,未来12至18个月还将在“阿鲁纳恰尔邦”部署一个师的兵力。

  《印度斯坦时报》在报道中称,近几个月,印度重新修建启用了中印边界地区的3座机场,这些机场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使用过。此外,印军和边境警察也加紧在中印边境地区巡逻。

中印边界谈判50年来印度不断向藏南增兵移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3日17:50  新民周刊

  中印边界谈判50年

  50年来,印度一直向藏南增兵,近三分之一的全国兵力投放在藏南,10万大军虎视眈眈地望着北面的中国。

  撰稿·和静钧

  一架印度空军的安—32C型军用运输机,在离达旺不远的喜马拉雅山前线基地腾空而起,穿越山地。过了几分钟后,飞机与基地失去了联系,后被证实坠毁在雪山谷地,机上十几名人员全部身亡。

  这起发生在两个月前的事故,表明印度在我藏南地区调兵遣将和军事演习趋于频繁化。部分军事观察家们认为,印度军方行动是为8月份到来的中印边界问题谈判筹码加价的“策略性行动”。但是,8月7日到8日的新德里中印特别代表第13次会晤结束后,各特别代表基本空手而归,印军方之后却连接宣布将建立沿2000公里边境线全球卫星导航监控系统,以及在我藏南等地部署坦克群,并声称新近下水的核潜艇上将要装配的战术导弹会“瞄向中国”。印度军方的强硬化,表明之前“策略性行动”是个误判,暴露了印方想以谈判作为拖延术和障眼法、趁机强化和扩大军事实际控制力的企图。

  中印边境争议由来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按不丹和尼泊尔两国隔开后形成的自然地理走势,中印边境线分为靠近新疆的西段,和位于西藏以西的中段,以及主要为藏南地区的东段,分为西、中、东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为藏南地区(印称“阿鲁纳恰尔邦”),由印方实际控制,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也由印方实际控制,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由中方控制。

  差不多100年前,英国的印度殖民者麦克马洪,在地图上炮制出所谓“麦克马洪线”,把大片中国领土划入到其殖民地中。在那个时代,帝国主义要么欺凌弱国,强行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让弱国割地丧权,要么就肆意扩张,吞噬他国领土。

  在历史长河中,中印文明交往史上本无中印领土纠纷一词。英国殖民主义者把这一“毒剂”注入到两国边境上,后殖民主义时代的印度不幸“染毒”,不仅没有主动放弃英国殖民者窃取的别国土地,反而祭出“继承权”,凭着印度式执拗的“不合作”性格,全然不顾我方讲事实摆道理,不依不饶地贪上了富饶的藏南等地区。中印之间终于在1962年爆发了一场短暂但规模空前的边境战争。这场边境战,使亚洲中印两国隔阂数十年,积怨至今不散。

  中印边境谈判史 

  从目前来看,中印边界谈判大致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从1959年起,由印度总理尼赫鲁和周恩来亲自主持。1959年边界谈判时,尼赫鲁抛出麦克马洪“分水岭”原则,然而周总理以“麦线”上不止一个分水岭为理由,点破了尼赫鲁的谬论,尼赫鲁无言以对。

  1962年6月,印军越过实际控制线,频频挑衅我边防军。1962年11月终于爆发了令世界震惊的中印边境战争,印军大败。

  这场战争也给1959年启动的边界谈判划上休止符,双方断绝来往。

  第二阶段始于1981年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黄华访印,两国决定恢复谈判,每半年举行一次,定为副部长级谈判。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印度把中方谈判解决的决心曲解为中方示弱,印方报复心态浓重。几轮谈判后,印方趁机利用中方制造的“和平”氛围,加快了对藏南的全方位非法侵占。1986年6月,故意发起桑多洛河谷武装冲突,探试中方忍耐的底线。到1987年,印度干脆把我藏南地区直接变更成印度一个邦“阿鲁纳恰尔邦”,从行政区划上完成了法定化程度。

  1988年之后,印度眼看实际控制藏南地区日趋有利于印度,就积极建议双方联合工作小组,提升谈判级别,想以谈判“劝”中方放弃藏南。从1989年到1997年,可视为边界谈判第三阶段,共在两国首都分别举行了10轮谈判。

  1998年印度进行核爆炸,印度开始向核大国挺进,中印双方谈判暂时陷入停顿。

  到2003年,从印度独立的1947年起算,藏南地区被印度非法控制已达50年。昔日六世达赖喇嘛曾在措那湖畔沉吟“鹦鹉知晓千情,千万不要泄密。杜鹃来自门隅,带来故乡气息”的诗句,就是在抒发失去家园之切肤之痛。

  2003年,印度眼见藏南之地已基本“阿鲁纳恰尔邦化”,主动向中方建议以“政治解决”原则取代原来的“法律解决”,从而避开了历史上的“原罪”。中方再一次以仁慈求和平的心态接受了印方的“政治解决”主张。双方同意把原有的谈判级别提升到“特别代表级”,中方谈判方由当时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国出任,印方则由国家安全顾问出任。到2009年,印方“特别代表”因政府换届或辞职,已经换了三人,从密施拉,到2004年的狄克西特,到今天的纳拉亚南。

  8月7日至8日在新德里举行的谈判的官方名称已经定调为“会晤”,那是因为这轮第13次双方会晤,谈论话题已经从边界问题扩大到其他双方都认为重大的话题上。双方同意设立总理热线。其他话题的介入,淡化了专门谈判机制的“专业性”,更使中印边界问题的圆满解决成为遥遥不可知的一个问题。

  从表面看,8月份新德里会晤达成了设立双方总理热线及承诺尽力保持边境安宁协议,但这样的结果只相当于十多年前的1993年双方达成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的水平。

  如果把1959年视为中印边境谈判的起点年,那么,到今天新德里会晤为止,整整经历了50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印边界成了中国陆路边界最后一处争议地。

  50年,印度都做了些什么?

  除了把藏南“升级”为印度一个邦(相当于中国一个省)以及大量移民之外,印度在我藏南全面军事部署的脚步从未因“边界谈判形势大好”而停止过,“渐进式”蚕食我大好河山的图谋也没有停息过。

  50年来,印度不断向藏南增兵,近三分之一的全国兵力投放在藏南,10万大军虎视眈眈地望着北面的中国。印度军方调集了第四代战机苏-30战机、俄制T72主力重型坦克,把军事基地推到中印实际控制线最前沿。为了更有利于军事调动,“阿鲁纳恰尔邦”把前沿数个机场的控制权交由军方。《印度斯坦时报》6月1日发表文章称,印度已武装到牙齿,不需畏惧中国。

  长期以来,印度在国际法“实际控制,有效管理”上下功夫,企图在法理上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印度高官频频访问非法侵占的藏南以宣示所谓“主权”,这是其中一招。印度前外长慕克吉、总理辛格和总统帕蒂尔都访问过“阿鲁纳恰尔邦”。

  印度总理辛格6月9日曾表示,“会继续加强边境防务,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威胁’”。

  印度“强军抗中”的思路,注定是走不通的。1962年的战争就是一个提醒。

  西方记者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写道:“当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也就是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

  但是,马克斯韦并不了解中国人处世哲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再强调,中方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事实上,当年中国把防线拉回到易守难攻、进可势如破竹、退可稳固防守的战略高地上,守护喜马拉雅山高地,驻守直视新德里的阿克赛钦高地,形成有能力对对方发动二次或三次以上突然进攻并摧毁敌人的能力。假如印度误判,变本加厉地利用中国的宽容,把中方逼到退无可退的境地,那么,其“政治解决”也好,“法律解决”也罢,终将成为一场“镜中花水中月”。■

.otherContent_01 p {line-height:23px; margin: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