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备任市长:黄万里临终写下治理长江遗嘱:“可少死几万人”(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8:31:02
凤凰网资讯 >历史 >卫视节目 > 正文
黄万里临终写下治理长江遗嘱:“可少死几万人”
2011年06月13日 14:35
来源:凤凰网历史
字号:T|T
1714人参与53条评论打印转发
',1)">
核心提示:沈英:这就是他的遗嘱,写给我爱人跟我的,说就是,敏儿、沈英,父爱妻姝,治河原是国家大事,“蓄”“拦”“疏”及“挖”四策中,各段仍应以堤防“拦”为主,汉口段力求堤固,堤临水面宜打钢板椿,背水面宜砌石,以策万全,盼注意,万里遗嘱,2001年8月8日。
也许是害怕学生们并不注重自己的治江愿望,黄万里在遗嘱的最下面又补充了一行小字:可少死几万人。
凤凰卫视2011年6月11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
曾子墨:黄万里,中国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的儿子,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黄万里的一生都和万里江河连在了一起。他和他那一代中国所有的知识菁英一样,从西方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学到了科学、理性的精神,他们懂得,科学的真理是独立于任何个人或集团的利益之外的,因此他们决不会为权势或偏见而放弃科学的真理,这就是黄万里在任何打击和挫折下总是坦然无忌的原因。他只说真话、不说假话,他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话,他活得太艰难了,可也活得堂堂正正、活得有声有色。
解说:黄万里,新中国第一代水利专家,他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一是反对三门峡的建设,二是反对三峡的建设,然而,他的谏言都没有得到采纳。
黄观鸿(黄万里儿子):他听说长江三峡上要修一个大坝,他就吓坏了。
任裕民(黄万里学生):三峡的问题,不能修坝,修坝真的想修坝,你只能修低坝,你不能修高坝。
解说:他三番五次上书中央,力陈三峡不能修坝的原由。
黄观鸿:这是国计民生大事,他一定要坚决反对,就上书。
杨美卿(黄万里学生):要对世世代代的老百姓负责,那是千秋万代的事情,其实做一个工程,影响不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上千年的事。
解说:如今,三峡问题频出,当年的智者已经远去。
黄且圆(黄万里女儿):他就是考虑那个河流,是从那个河流的那个自然的本性,这些方面来考虑应该怎么样去兴修水利。
解说:1911年8月20日,辛亥革命的前夜,黄万里出生在上海川沙县,父亲黄炎培时年34岁,在当时是追求中国现代化道路教育家和社会革命家,黄万里在黄家男姓中排行第三,儿时十分淘气,但父亲却十分喜欢。1924年,黄万里小学毕业,进入了无锡实业学校,1927年毕业时,门门功课均列榜首。受到父亲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1927年黄万里考入了唐山交大,学习铁路建设桥梁工程专业,在学满五年之后,不到22的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在杭州铁路担任助理工程师。
1931年,长江、汉水泛滥,水淹武汉三镇100天,湖北省云梦县一夜间淹没县城,淹死七万人;1933年,黄河决口十几处,人命财产损失无数。此时年轻的黄万里受到了震撼。
赵诚(作家):一两年之间黄河长江都泛滥了,泛滥以后,长江泛滥死人很多,汉口淹死很多人,大概人数都是都是上万的,这个时候呢,他就萌发了希望能够学水利,能够用解决中国的水患的问题。
杨美卿:后来老是在想这个事,就是说劳动人民拿米两养活了我们这批人,才能读书才能上大学,所以一定要报答劳动人民,所以他那个思想我觉得对他来讲,是比较根深蒂固的。
解说:由于当时全国的水利工程师都局限在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在水文学上还是一片空白,而不通水文学,仅仅是明白设计施工,就相当于根本不了解水利。黄万里决定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向,转向水文学的研究,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经父亲介绍,他拜见了当时中国水利界的重要人物,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的许心武。
赵诚:他就放弃了,放弃了以后准备学水利,许心武跟他说呢,我们国家现在最缺乏的是水文人才,不懂水文,搞水利不懂水文,你只会一个工程,我们现在学工程的有,我们可以随便比方说造一个坝,但是这个坝应该造在什么地方,根据什么,这个水文情况是一个什么情况、什么原理,我们没有懂这个的人,所以说他就这样的,他就决定要出国去学这个水文学。
123 ...56

相关新闻:
北京一大老板临终善心 铸就你发财梦
黄万里勘察长江上游水文 曾遇到土匪冷枪
石立
[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