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ppt:中国GDP数据有多可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07:29
Reuters
2011年6月3日,一名工人在安徽省合肥市一处金融大厦建筑工地的钢结构上作业。他身后的城市,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

国的经济规模有多大?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像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查询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那样简单。中国的GDP数据备受争议,对其准确性存在普遍的质疑。
对于中国GDP数据可靠性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的邻国泰国、韩国和印尼陷入经济混乱,中国国家统计局大胆宣称,中国经济增长虽然受到影响,但依然实现了7.8%的同比增速,较1997年9.3%的增速变化不大。
然而,有迹象表明本应密切反映GDP状况的水泥产量、电力输出、进口额和航空客运量出现更大幅度的增长放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与此严重不符。一些独立经济学家得出结论说,1998年的经济增速或许接近于零。吴弘达(Harry Wu)教授根据工业产品产量指数进行的计算则表明,1998年GDP增速降至-0.1%。
国家统计局的差错并非总是多算了。2004年,政府派出大批统计人员进行经济普查,以考察是否有哪些经济领域被忽略了。结果发现了此前不知道的产量,相当于GDP的16.8%──中国经济规模将因此大幅增加。
政治和技术问题继续困扰中国的经济数据,不过统计人员也吃一堑长一智。1998年被夸大的数据主要是因为省级官员捏造了所管辖地区的产量数据。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说,弄虚作假和篡改数据之风盛行于统计系统。
地方领导努力互相赶超,结果就造成了中国总体GDP数据被夸大。
2011年的统计制度已经不同于1998年。过去13年里,国家统计局多次大力削减数据收集的中间环节。现在多数工业产值数据都是企业直接向国家统计局在北京的总部报告,从而缩小了导致数据失真的地方干涉的范围。
2004年普查之前经济规模被低估的情况反映了一种过于简单的产值计算方法。在2004年以前,国家统计局只将整个经济划分为16个行业,完全忽略了服务行业的很多部门。从2005年起,政府统计人员将经济体划分为94个不同行业。由于划分得更加精细,计算产值时存在“漏网之鱼”的可能性就变得更小。2009年的新一轮经济普查使GDP规模增加了4.4%,这个幅度不小,但比不上2004年的增加幅度。
没错,地方数据仍然存在夸大,每一个省份报告的增长率都高于全国水平。过去10年,辽宁省平均每年增长逾12%,而中国总体平均增幅为10.4%。在每一个省份都这样夸大的情况下,把各省GDP加起来得出的数字无论怎样都大幅高于全国总水平。
这反映了地方数据存在的两个问题。首先是过去的虚报现象(在中国叫做“掺水”)仍然存在。地方官员非常希望得到提拔,而用于考核政绩的主要指标仍然是经济增长,这就成了他们粉饰增长数据的一个动机。其次,由于很多企业总部位于某一个省份、而经营活动又分布于其他省份,要确定应该将产值算入哪个省份确实存在困难。所以,跨省企业的产值就被重复计算了,从而人为夸大了省级GDP数字。
但是,省级数据被夸大不再意味着全国数据不可靠。值得一提的是,各省数据总和与全国数据之间的差别首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朱镕基就是在那个时候对地方虚报导致数据失真的问题表达了担忧。在理想状态下,地方数据和全国数据反映的情况应该是一样的。但在现实世界中,全国GDP低于地方数据总和说明,国家统计局正在采取措施让全国数据摆脱地方虚报的影响。
Tom Orlik
(作者新书《理解中国经济指标》(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Indicators)将在8月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