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雨君看不见的好朋友:帮扶薄弱乡镇,该如何发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17:07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姜堰市最弱的镇与最强的镇相比,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均GDP、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差7倍、25倍、4倍、21倍和1.7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去年4月9日,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该市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地处黄桥老区的蒋垛、大 、顾高、张甸4镇和桥头、淤溪2个经济薄弱镇实施主要发展指标倍增计划,通过提供发展保障、组织对口支援、实施挂钩帮扶等措施,确保6个镇2至3年内实现主要发展指标翻番,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促进农村大变快变。
据悉,去年,“4+2”镇GDP,工业纳税销售、财政收入等增幅均在20%以上,超过该市平均水平。
政策扶持
“鉴于历史、区位、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这6个镇的发展缓慢滞后,特别是工业经济成为'短腿’。”姜堰市委农工办主任张亚平说,蒋垛、大 、顾高、张甸4镇地处黄桥老区,桥头、淤溪2个镇是该市里下河地区的经济薄弱镇,它们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交通很不发达,税源经济非常少。
为给经济薄弱镇提供发展保障,姜堰市从财政结算、税费优惠、信贷、技术改造、招商引资等20个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每项政策都落实责任部门、责任市领导。
该市明确:经济薄弱乡镇内新办企业,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除参照执行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外,企业技术改造奖励资金市财政负担部分再提高10%;集镇开发建设土地出让金净收部分90%返还到镇;设施农业项目符合市验收标准的,奖补资金再提高20%;对土地复垦,除省补助以外,市补部分增加一倍;完成市交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任务的,在省、市补助基础上每亩增加1万元。
从姜堰的实践来看,当地是把薄弱乡镇当成“特区”来建设的,所给予的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这些激励政策,加大了对经济薄弱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极大地推动了经济薄弱乡镇加快发展。
政策是最大的资源,在帮扶经济薄弱乡镇这个问题上,给政策就是最大的扶持。
对口支援
日前,投资800万元的泰州市艺园泡沫塑料有限公司落户顾高镇。艺园公司租赁的厂房由娄庄镇对口援建,该项目投产后每年纳税销售可达5000万元。
此次,姜堰市安排了姜堰、娄庄、白米、梁徐、俞垛、华港和经济开发区7个经济发达镇区结对薄弱镇。
去年6月,姜堰镇在反复调研深入对接的基础上,决定利用本镇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成熟的服务体系,在民营经济产业中心为对口援助的蒋垛镇建立“蒋垛园中园”,同时利用蒋垛镇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在蒋垛镇工业集中区内设立“姜堰园中园”。项目无论落户哪里,收益都归蒋垛镇所有,姜堰镇还将每年为蒋垛镇招引一个千万元以上的税源性项目。目前,一个投资1000多万元的项目已落户“蒋垛园中园”,去年底建成投产后,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
在姜堰的乡镇对口工作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新鲜的做法:园中园。这种“飞地”发展模式是两镇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重要载体。
在帮扶经济薄弱乡镇的各类举措中,对口支援具有长期性、针对性,可以使得支援和受援双方充分体现主体性,最终有利于实现对口支援目标。更重要的是,对口支援不仅把钱带过去了,还在共同发展中实现了财力、物力、人力以及发展理念、思路等各方面的全面支援。
挂钩帮扶
姜堰市委、市政府还组织26个部门结对帮扶,重点帮助建设标准厂房或招引项目,要求为蒋垛、大、张甸、淤溪镇每年各建30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或引进1000万元税源项目2个以上;顾高、桥头镇每年各建标准厂房2000平方米以上,或引进1000万元税源项目1个以上。新建标准厂房必须按规划落户在镇工业集中区,所需费用由部门与镇村各筹集50%。
在不增加市财政负担的前提下,该市有关部门每年还要为6个经济薄弱镇各办一件实事,重点帮助上争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以及人才输送、发展村级经济等。
该市农村商业银行在淤溪镇授信1000多户,额度达1.2亿元。利用当地水系发达的特点,该行积极扶持当地村民搞船舶运输,目前已在运输户中贷款110户,金额6500万元。此外,该行还帮助招引了总投资1260万元的田野建材公司,并捐助1万元在该镇马庄村建设了一家“爱心书屋”。
挂钩帮扶是政府部门一对一的结对帮扶行动,姜堰的做法中有一条很“硬”,有关部门每年要为6个经济薄弱镇各办一件实事。这样做的效果是,一批为民、惠民、利民的项目纷纷落地。各部门是不是实实在在地为“穷亲戚”排忧解难,是挂钩帮扶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自助者,天助之
“发展滞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衰退、精神疲软。”采访中,6个经济薄弱镇的负责人都表示,他们一定抓住这次从未有过的机遇,提振精神,大干快上,突破发展。
“自助者,天助之。”这则古老的训诫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一个地区强盛壮大的根本所在。外界的帮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改变一切。改变经济薄弱乡镇面貌,不仅要全面实施帮扶,更要靠薄弱乡镇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和艰苦奋斗。薄弱乡镇应当确立以乡镇、村自扶为主的原则,以开放创新的理念指导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后发快进、跨越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