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升唐栗番外从心开始:不一样的“风景”—读王培权摄影《人造美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2:00:37


 文章来源:释藤的不一样的“风景”—读王培权摄影《人造美景》

 
不一样的“风景”   —读王培权摄影《人造美景》   文字:释藤  

读到王培权先生的作品《人造美景》时,不禁想起2010年色影无忌发起和主办的摄影年展,影展以“不一样的风景”为主题,诣在表现一个在中国摄影界颇具争议的话题:风景(或者风光)。

何为“风景”?在我认为这“景”应该是在心中的,尤其在视觉影像的呈现上,风景较之风光来说,涉及的度相对来说比较小一些,应该具备更独特的个体语言。

景应该是表现内容的一种形式,而其透露出来的本质,即某些自然和人文现象所构成的,足以引起人们审美与欣赏的景象,而延伸在影像之外的思想,才是“风景”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王培权先生的这组《人造美景》,此刻也让我想到了“风景”两个字,只是这里和普遍意识范畴受众的理解的“风景”概念有所不同,这组视觉影像表现的主题应该是“不一样的风景”

摄影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双眼睛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更是一个具备独特理念和思想的人,对生命的探究,对事物的记录和呈现。王培权这组影像作品,用艺术化的手法,呈现出我们身边熟悉的却又陌生的景象。

王培权这组作品的主题是环境污染,那些被洪水冲刷下来的垃圾,塑料袋,被河流边的丛林挽留, 有的缠绕于树干,有的飘然于叶下,于是,垃圾“上树”了,满目的垃圾在丛林中像经幡一样飘着,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些风景,其实我们生活在江南地带的人相信都非常熟悉,也不难看到,每年的六七月,洪水过后的丛林里比比皆是。摄影师王培权发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通过手中的镜头,用一种戏谑的形式,化丑为美,带给我们一份独特的视觉语言和空间。

细读这些作品,每一张每一幅似乎都充满了画意:或水墨晕染,或视觉抽象、或笔划之间充盈着奇妙的观感、有的甚至开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这些景象在视觉上呈现出不一样的新意和冲击,让我们感受到了光影的奇妙,巧妙的形式转化,让具像的事物有着更为抽象的语言。

这些作品,虽然拍摄的主体事物是人人曾恶的垃圾,环境污染问题,但是却给人在审美情趣上别具一格,让人在读取影像的时候除了感叹,更多的却是思索。王培权的这种影像表现方式让我想起目前流行的“观念摄影”,观念摄影作为视觉表达语言和观念传播媒介,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当中。

观念摄影作为专业摄影师的作品,不仅需要进一步在视觉呈现上,与普遍受众的视觉表达水平拉开距离全面提纯升华,而且需要向所有的艺术门类外溢,借代。我想王培权的作品,应该就是借助在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上,通过自己的感观,以独特的个体语言,呈现内心个性化的思维表达。

他以环境污染这个主题,在现实和心灵之间建立了一个桥梁,让受众通过这样的一种视觉形式,深思画面之外延伸的内容,引起关注和批判。说到这里,我想起王久良先生的作品《垃圾围城》,也是关注环境污染的主题作品,虽然表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是都通过影像手段,披露了现代文明社会让人关注和反思的文本。

读着王培权的《人造美景》,我想摄影师除了做好自己的摄影外,更应该在充分彰显自己个性的前提下,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唤醒受众的普遍意识,无论是对于环境污染的主题,还是其他的影像记录、都应该具备人文关怀的特质和底蕴。

最后我想到“海伦·曼泽”说的话:“视觉艺术的极致,在于利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感情。”这句话应该是值得许多摄影人去思考的和具化的。我们相信“不一样的风景”能够被不断地发现,也希望能够通过影像的力量不断地消失。。。。。。

 

















  ——以上摄影作品选自王培权的《人造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