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红楼吴燕: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疗偏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29:49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密炙用。

 

常用名称:黄芪、黄耆(古书中多用)、西绵芪(主产于山西绵山者,被视为道地药材)、北黄芪(产子内蒙古、黑龙江等地者,品质上佳。)、西黄芪(产于山西浑源者,为通用正品)、库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库伦地区者)、生黄芪、炒黄芪、炙黄芪(用蜂蜜炙炒,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本文内容由文库网 Www.123KJ.Net 偏方大全提供

性状特点: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长10-90CM,直径1-3.5Cm。表面灰黄色或淡渴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栓皮易剥落,露出黄白色皮部,有时可见黄白色肉状纤维束。质硬略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菊花心。显话筒纹及裂隙。气微、味微甜。以条长、断面色黄白、味甜、有粉性者为佳。 本文内容由文库网 Www.123KJ.Net 偏方大全提供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补气、益卫固表,升阳举陷,利尿,托毒生肌。

应用:
1、黄芪甘温,偏入脾胃,药力较强,为补中益气要药。入膳用于中、老年人日常保健,或者见肢体倦怠、精神萎靡,纳食减退等现象者为佳,但药量不宜过大,入药宜用于脾气虚弱所致的精神疲惫,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亦可用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久泻久痢,内脏脱垂(如胃下垂,脱肛等)。若见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所致的肢体浮肿,小便短小者,也可用黄芪补脾益气,利尿消肿,可奏标本兼治之效。此外,黄芪又能奏补气生血、摄血之功效,故亦适用于血虚证或慢性出血症。

2、黄芪兼走肺经,有良好的补益肺气之功效,入膳用于儿童及老年人自汗不止,动则加剧,反复感冒,或气短乏力,少气懒言者尤佳,入药常用于肺气虚弱证之久咳虚喘,神被短气,胸闷息高者。若见卫气不固,表虚自汗症亦可作为首选。

3、由于本品还能补气托毒,促进创面愈合。故凡疮疡久治难愈,根盘散漫,难溃难腐者,用之可奏托脓毒外出,愈疮生肌之效。 本文内容由文库网 Www.123KJ.Net 偏方大全提供

此外,因为黄芪补气之力较强,能奏活血退络之效。故风湿痹症、中风后遣症等由气虚而致的血脉凝滞,筋脉失养者亦可常用。

用法用量:入膳可煲汤、煨煮、泡酒、茶饮等,入药以煎服为佳,亦可入丸、散剂。入膳每日常用量5-10g,入药每日常用量10-30g。

使用注意:黄芪单用入膳者,中、大剂量仍有滞气的副作用,一般不可取。

药性鉴别:人参、党参、黄芪三药,皆具有补气及补气生津养血之功效,且常相须为用,能相互增强疗效。然人参补气力较强,被誉为补气之峻品,常用于拯危救脱及阳气虚弱之重证,故入膳保健亦慎,而党参补气之力较缓,被誉为平补之品,入膳保健较为安全,黄芪补气之力虽不及人参,但长于补肺脾之气而益卫固表,入膳保健即安全,又能止虚汗、预防感冒。(责任编辑:文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