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伟华给领导人算命:2011年河北中考古诗词阅读整理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19:46

2011年河北中考古诗词阅读整理

(2011-04-21 12:35:36)转载

                    石家庄市精英中学靖玲老师整理

2010——2011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古诗词阅读

1望岳——杜甫(唐朝)诗题为《望岳》,“望”字贯穿全诗。

岱宗夫如何?     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呢?          写远望所见。

齐鲁青未了。    辽阔的齐鲁大平原青翠连绵。               

注:①如何:怎么样?②未了:不尽

 

造化钟神秀,     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丽都给了你,(虚写)          

阴阳割昏晓。    山南向阳,山北背阴,阴暗分明,好像早晨和黄昏(实写)写近望所见

    注:①造化:大自然。②钟:聚集。③神秀:神奇秀丽。  ④割:分。⑤昏晓:傍晚早晨。

    分析:“割”字写得好,写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的刀割断了一样,一边昏暗,一边明亮,突出了泰山的高,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    远望层云迭起,心胸坦荡,    

决眦入归鸟。    目送归鸟回巢,眼眶都要睁裂。  (实景)写细望所见

     注:①曾:通“层”。②决:裂开。③眦:眼角。

 

会当凌绝顶,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一览众山小。    举目看到群山都是那样低矮渺小。   抒发情感,表达愿望

    注:①会当:定要。②凌:登。③绝顶:顶峰。

    分析:生活哲理:只有不畏艰险地去登攀,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

孤山寺北贾亭西,   漫行于孤山寺北、贾公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只见春水才漫堤岸,白云与湖水连成一片。

    注①“水面初平: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刚刚。

      ②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脚”字传神。

分析:首句写春游的起点,第二句写湖上的风光。

 

几处早莺争暖树,   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向向阳的枝头啼鸣,

谁家新燕啄春泥。   不知哪家的新燕又在湖边衔泥筑巢。

    注:暖树:向阳的树。

分析:这两句用欢快的禽鸟啼鸣筑巢写出早春的一派生机。给人们带来勃勃的生机。

 

乱花渐欲迷人眼,   芬芳的野花四处开放,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

浅草才能没马蹄。   新长出的碧绿如茵的嫩草,才刚刚能盖过马蹄。

注:①“马蹄”是写诗人骑马春游。②没:淹没,盖住。

    分析:用乱花浅草写西湖早春的美景。

 

最爱湖东行不足,   而我最爱的是湖东那老也走不够,老也看不够,

绿杨阴里白沙堤。   掩映在绿杨阴里的白沙提。

注:不足:不够。

分析:写湖东的白沙提使人流连忘返。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早春游西湖的所见。黄莺飞到向阳树上歌唱,燕子在忙着衔泥筑巢,满眼的野花,还有刚刚没过马蹄的小草,这都是早春的景象。最后的两句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他游春时的欢快、喜悦的心情。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朝)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关切之情的赠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    暮春时节杨花落尽,杜鹃鸟声声啼鸣,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被贬龙标,一路将要渡过五溪。

分析:这两句先在写景中点出了时间,并隐含着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与悲伤,接着叙述了路途的遥远,表明跋涉的艰难。

 

我寄愁心与明月,    我把这颗忧愁之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它随着风儿陪着你一直到被贬的荒僻之地。

分析:这两句为抒情。用奇特的想象,把“明月”看成是知己,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具有了丰富的感情,表达生动形象,情真意切的意境,抒发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4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     我只身轻车简从赴西北出使边塞,

属国过居延。   经过居延属国一直向前。

注:①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随从不多。②属国: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分析:这两句是叙事。

 

征蓬出汉塞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飘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似振翅北飞的大雁进入胡天。

注:征蓬:飘飞的蓬草。

分析:叙事写景。即景设喻,用蓬草、归雁自比,作者把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融化在广阔的自然风光中。

 

大漠孤烟直     荒漠深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

长河落日圆。    黄河岸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

注:①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②长河:黄河。

分析:写景,融情于景。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

三个字“孤”“直”“圆”使诗的意境更具有美感。

 

萧关逢候骑    在萧关遇到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在燕然。   打听到都护正在燕然山前线。

注:①候骑:骑马的侦察兵。②都护:指前敌统帅。     ③燕然:指代边防前线。

 

 

5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翻译: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疯狂,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注:①聊:姑且,暂且。②老夫:作者自称。

分析: 写出猎的雄姿。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翻译:戴着锦帽,披着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卷山岗。

注:骑:一人一马称一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之多。

分析:描写壮观的出猎场面。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翻译:为了酬报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猎的盛况,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注: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多。

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据《三国志》载,孙权曾经“乘马射虎”。(用典)

    分析:弯弓射虎,抒发作者豪兴满怀,意气风发的风貌。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翻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然已染白霜,那又何妨!

注:①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②微霜:稍白。

分析:写出了诗人雄心未减的豪情。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翻译: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遣冯唐?

注:①符节:古代朝廷使者所持的凭证。②云中:地名。③冯唐:人名。太守魏尚因多报战果获罪削职,但其抵御匈奴有功。冯唐为此向文帝进谏,文帝许,并命冯唐持符节赦免了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比。(用典)

分析:以魏尚自比,表达自己的志向,表现出诗人渴望报效国家,为国立功的急切心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来犯的天狼。

注:①会:定将。雕弓:饰以彩绘的弓。②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这里借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用典)

    分析:表现作者想要奔赴战场,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感。

 

6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     

注:赋:写作。   壮词:雄壮的词。

醉里挑灯看剑,     酒醉里,我挑亮灯光观赏宝剑,

梦回吹角连营。     梦醒后只听见军营中号角声声。

注:①吹角: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   ②连营:扎在一起的众多军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军营里,官兵正在分吃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翻塞外,      各种乐器一起奏出边塞雄壮的乐曲,
沙场秋点兵。        沙场上正进行秋季大阅兵。

注:①八百里:指牛。     ②麾下:军旗下面,指军营里。    ③炙:切碎的熟肉。

        ④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各种乐器。  ⑤翻,奏。

⑥塞外声:指悲壮粗狂的战歌。          ⑦沙场:战场。

分析:上阕写抗金的部队威武雄壮的军容。

词人杀敌报国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士兵们士气高涨,军心振奋,军队的阵容是多么威武雄壮。

 

马作的卢飞快,      骏马像的卢那样飞奔嘶鸣,

弓如霹雳弦惊。      弓弦紧绷发出霹雳般的响声。

注:①的卢:良马名。  ②作:像-------一样。    ③霹雳:特别响的雷声。

    分析:这两个比喻句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了却君王天下事,    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

赢得生前身后名,    赢得我生前死后的英名,

可怜白发生!        只可惜自己已经白发丛生!

注:①了结,把事做完。   ②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分析: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著名戏曲作家。

这首小令抒写了一个长期流落异地的游子思乡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落在绕满枯藤的老树上, 

小桥流水人家,     流水的小桥旁有户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我)骑着瘦马在古老的驿道上迎着西风走去。

    分析:“枯藤”“昏鸦”,点出了秋末黄昏之景。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西下,         太阳就要从西山落下,

断肠人在天涯。     (我这个)伤心肠断的思乡人漂泊在天涯。

    分析:这两句是直接抒情,抒发了游子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表达游子远离故乡的忧愁。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酬:以诗相答。

巴山楚水凄凉地,   巴蜀的山,楚地的水,只留下凄凉的回忆,

二十三年弃置身。  二十三年遭受贬谪,被抛弃在这荒蛮的地方。

注:二十三年:作者被贬到写此诗,为22年,因再有一年才能回到京城,故23年。

分析:这两句写出了被贬的无限辛酸凄楚和内心的愤懑不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   怀念故友,对空长吟,好像听到了《思旧赋》的笛声,

到乡翻似烂柯人。  此次回京,人事全非,恍如有隔世之感。

注:①闻笛赋:(用典),指嵇康被杀,西晋向秀经过嵇康故居,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哀,作《思旧赋》。   ② 烂柯人:(用典)指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童子下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烂了。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过了一百年。

分析:暗示被“贬”的时间太久,人事全非,心中无限惆怅。借典喻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   沉舟旁边,有千艘航船经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病树前头,看万木萌发争春。

    分析:这两句思想艺术境界极高,有深刻的哲理,是千古传颂的名句。

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今日听君歌一曲,   今天听了你的歌,不胜感慨,

暂凭杯酒长精神。  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注:长:增长,振作。

 

9赤壁——杜牧(唐)       周瑜大败曹操之处。

折戟沉沙铁未销,     这是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它虽然年代久远,但并没有完全锈蚀。

自将磨洗认前朝。     我捡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

注:①折戟:折断的戟。   ②销:销蚀。   ③将:拿起。  ④磨洗:磨光洗净。

        ④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操时的遗物

    分析:前两句叙事,借一件古物引起对前朝人事的慨叹。

 

东风不与周郎便,     假如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

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注:①东风:指火烧赤壁的事。  ②铜雀,台名,曹操所建,是曹操晚年行乐处。

③二乔:两个美女

    分析:后两句是议论,从反面落笔,假使东风不助周瑜,双方的胜负就要易位。

          诗人借咏怀古事,寄托自己的忧思。

 

 

10己亥杂诗——龚自珍(清)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浩荡离愁白日斜,      离愁无边,白日惨淡,对春吟诗,

吟鞭东指即天涯。      挥鞭东指,眼前便是天涯路漫漫。

    注:浩荡:广阔,深重。   吟鞭:一边策马行进,一边吟诗。  天涯:极远的地方。

    分析:前两句用斜日和天涯路烘托出无限的离愁,,流露出天高地远,天涯漂泊的苍茫迷惘之感。

 

落红不是无情物,       那马前缤纷的落红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

化作春泥更护花。       它们化为春泥之后,更把花儿养护爱怜。

注:落红:落花。

    分析:后两句诗是说:花落归根,化作春泥,分明是美的毁灭,但在作者的眼中,却是落花化作春泥,会催生更灿烂的花朵,会孕育出更美丽的春天。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旧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

 

 

11、行路难——李白(唐) 

解题:“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写世途艰难和离别的悲伤。

主旨: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苦闷,以及冲破艰难、实现理想的信心。 

 

金樽清酒斗十千,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夸张

玉盘珍羞直万钱。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注:1、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2、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形容酒美价贵。

       3、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珍羞指珍贵的菜肴。

分析: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 玉盘珍羞”,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

 

停杯投箸不能食,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四顾心茫然。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注:1、四顾:环顾四周。2、心茫然:心中迷茫,无可着落。以上二句化用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分析:三四句与前两句形成强烈反差,表现诗人内心的悲苦

 

欲渡黄河冰塞川,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比喻

将登太行雪满山。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注:1、川:河流。2、太行:太行山。

分析:此二句用比喻,写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闲来垂钓碧溪上,像吕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    典故

忽复乘舟梦日边。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注:垂钓碧溪:化用吕尚的典故。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典故)

乘舟梦日:化用伊尹的典故。伊尹在见商汤之前,曾经梦见自己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典故)

分析:这二句用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充满信心。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重新得到任用,重新施展自己才华的美好愿望。

 

行路难!行路难!世上行路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艰难啊!

多歧路,今安在?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注:今安在:如今身在何处,安,哪里。

分析:运用反复,表现了诗人的无助苦闷,把诗人坎坷失意的忧愁表现的淋漓尽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注:1、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南朝宋时宗悫(què )少年有大志。他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南史·宗悫传》。

2、直:径直。毫不犹豫地。3、云帆:航行在大海里的船只。4、济:渡

分析: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表现了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问答题: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隆重而欢乐的宴会场面;以乐景写哀,反衬作者内心的悲苦之情。

2、“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投箸不能食”,运用了哪几个形象的动词,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运用比喻,用渡河和登山的困难比喻和象征政治道路上的不得志,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悲慨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渴望重新得到任用,重新施展自己才华的美好愿望。    

诗中采用“  垂钓碧溪  ”和“  乘舟梦日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5、从修辞手法入手,分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句诗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一是反复。“行路难”的两次出现,强调地反映了诗人的无助苦闷。是反问,这是无助之时的悲情呐喊,把诗人坎坷失意的忧愁表现了淋漓尽致。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我终有一天会乘风破浪,挂起高高的风帆度过苍茫的大海。诗句表达了诗人不屈,从命运,决心以积极乐观的精神乐观面貌挑战命运,重新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的思想感情。

 

12、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解题:《观沧海》是乐府诗。曹操打破乌桓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了这首诗。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主旨:本诗通过描绘了沧海气势磅礴的形象,抒发了曹操想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情感。 
写法:借景抒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分析:第一层:运用直陈其事的写法,开篇点题,“观”字统领全诗,交代观海的地点、方位以及观察对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注:1、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2、竦峙:高高的挺立,竦,高。峙,挺立。

分析:描写了大海的全景,渲染了大海苍茫浑然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分析:描写了山岛上植物的繁茂,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分析:描写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涌”字尤其出色,洪波涌起仅四个字却逼真的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使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分析: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诗实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分析: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这一层的景色都是虚写。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最后两句是合乐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问答题:
1、开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作何解释? 

  交代观海的地点、方位以及观察对象。“临”作“登临”讲。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几句分别写了哪些内容?运用了什么写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写了大海的全景,渲染了大海苍茫浑然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了山岛上植物的繁茂,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写海的内容是动态景色,描写山岛植物是静态景色。表现了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3、本诗叫《观沧海》为什么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还要写山岛的植物,是否与主题不符?为什么?

   诗中不仅写了看到大海的景色,还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的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所以写山岛与主题一致。

4、作者借奇特的想象,表现什么感情?

   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13、春望——杜甫(唐)

解题:本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国破山河在,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城春草木深。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注: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分析: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破”“深”两个字用的好,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比,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运用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感时花溅泪,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恨别鸟惊心。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分析:此句“感时”一句承上,“恨别”一句启下,章法分明。

      这两句可有两种解释:

      一种: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和鸟在春景中最有代表性,使人赏心悦目,但      

诗人在面对残破的都城、未平定的战乱以及不知家人的消息时,怎能不见花落  

泪,闻鸟惊心呢?表达了诗人己感时伤世的感情。写法:借景抒情

      二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以花鸟拟人,移情于物,借花鸟表达自己感时

伤世的感情。  写法:寓情于景

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山河到城,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过渡到——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书抵万金。家中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分析:运用对偶,写出了战火逾烧逾烈,跟家人难通音信的情景,表现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白头搔更短,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浑欲不胜簪。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分析:“搔”指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写出了愁的程度。在国破、离乱伤痛、思念家人之外,又感叹自己的衰老,更增加了一层悲哀。此句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之情。

问答题:

1、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安史之乱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景象?残破凄凉

3、分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深”字的表达效果?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国破直接点出了当时社会的残破凄凉,而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由“破”和“深”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4、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什么修辞?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运用了对偶,抒发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国、忧时、思家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7、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14、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主旨: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自己宁死不屈、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辛苦遭逢起一经,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干戈寥落四周星。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注:1、一经: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要选考一种经书。即儒家经典。2、干戈:两种兵器,代指战争。

3、寥落:荒凉冷落。       4、四周星:四年。从起兵抗元到被俘正好四年。

分析: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个人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国家危急,起兵抗元。

 

山河破碎风飘絮,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分析:颔联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国势和身世,表现了深挚的沉痛的感情。

 

惶恐滩头说惶恐,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分析:运用双关,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分析: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写法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自己宁死不屈、赤胆忠心。
  
问答题:
1、这首七律诗的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答案:首联写了个任何人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2、首联中“寥落”一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寥落”指荒凉冷落,在这里写了作者在抗元战斗中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表现了作者面对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3、这首七律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上下句有何联系?
答:比喻。把山河风雨飘摇的亡国之象与个人生死荣辱的经历刻画得悲壮动人,入木三分。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4、谈谈颈联的“惶恐”“零丁”的双层含义。
答:一指地名,二是包含着诗人忧虑国事艰难的情感 
5、.诗中的尾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举出中国历史上一两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加以说明
答案:尾联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自己宁死不屈、赤胆忠心感情。 
历史上还有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物。 

15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

主题:表明作者隐居田园的悠然自得之情。

 

结庐在人境,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

而无车马喧。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注:1、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2、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分析: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

 

问君何能尔?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

心远地自偏。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注:尔:这样

分析:运用设问,自问自答揭开谜底。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才显得偏僻安静。

 

采菊东篱下,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

悠然见南山。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分析: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悠然自得之情。

 

 

山气日夕佳,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

飞鸟相与还。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注:1、日夕:傍晚。  2、相与:相伴。

 分析:描写山中傍晚之景。

 

此中有真意,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

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辩,辨识。

分析:面对良辰美景的神往而又迷惘之情。

  
问答题: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车马喧”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喧嚣的人世但却渴望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答案: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3、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答案:不好,“见”是无意中看见,精确的表达了诗人采菊之时本非有意看山,可抬头之际,山的形象忽然进入眼中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悠然自得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而望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所以不能换。 

4、写“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两句只是为了写景吗?为突出主题起什么作用?

答: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表达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的神往而又迷惘之情。 
  
16、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解题:次:这里指停泊的意思。

主旨:诗人描写了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潮平岸阔,残夜归雁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在青山之外旅途,在绿水之中行舟。

    注:客路:旅途。青山:指北固山。

分析:首联中写到诗人在船上,相像远处的驿站,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分析:颔联写船上所见之景。其中“平、阔、正、悬”字用的好。

潮平两岸阔:“潮平”指潮水涨满,“两岸阔”两岸之间水面宽阔,“平”、“阔”为下文“江春”做铺垫,表现了水势的盛大。

风正一帆悬:“风正”既指风顺,也指风和,只有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生动的写出了风顺、和的特点。“悬”指端端直直的高挂着的样子,因为风正所以帆可以端直的悬挂。这两句以小景写大景,描写出了诗人在船上看到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注: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分析: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

     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入”字使之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旧事物中孕育这新事物。在描写景物和时令过程中揭示了新事物脱胎旧事物的哲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分析:尾联运用设问,仍情景相系,由大雁之北飞想“雁足传书”的传说,景实而情真,紧承三联,遥应首句,淡淡的乡思愁绪,自然溢于言表。表达作者思乡之情。

 

问答题:

1、首联中哪个词语点明作者现在是远离家乡?

客路

 

2、风正一帆悬”的“正”可否改为“顺”?

  答案: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3、请你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 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入”字使之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旧事物中孕育这新事物。在描写景物和时令过程中揭示了新事物脱胎旧事物的哲理。

4、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表达作者思乡之情

 

17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解题:《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题目

主题: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身临目睹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的思乡之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翻译: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分析:首先点明地域和季节。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异”字统领下面所写的景物。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翻译: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分析:表现了塞下特有的风景。写了塞下奇特的声音,城孤,表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翻译: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分析:典故:勒石燕然,《后汉书 窦融列传》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表达了诗人思乡却以报国为使命,不甘心无功而返的心情。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分析:戍边辛苦,表现了对家人的思念,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之情。

 

问答题: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答案:天冷、声杂、城孤。

2、“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写了什么内容,说说它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写了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实际上写塞下天气极寒冷。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4、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案: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8、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

【主题】:

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峰峦如聚,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

波涛如怒,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    

                                                            描写潼关的险要地势
【分析】:以动写静。

山河表里潼关路。(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注释】:山河表里——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望西都,意踌躇。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

【注释】:西都——指长安。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分析】: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触发作者怀古忧思之情。“西都”引出下文“伤心秦汉”一语。

伤心秦汉经行处,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

【注释】:经行——经过。
        点题“怀古”,并表现作者无限伤感原因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注释】:宫阙——宫殿。。

【分析】:“宫阙万间”写昔日景象,“做了土”写今日所见。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唉!一朝建立,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

【分析】:文章的中心主旨句。

第三层(末两句):写作者的感慨。

 

【写作手法】:

1、以动写静,赋予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   

2、情景交融,情由景生。小令结构严谨,层次清楚,形象鲜明,气势雄浑,立意深远。读罢小令仿佛使人看到诗人遥望长安,凭古吊今,关心人民疾苦的形象。

3、虚实结合。 写出了当时潼关的地理特点,用一个聚怒,把华山的重岩叠嶂,黄河的波涛翻滚,回顾历史,感叹历史的兴衰更迭,把眼前的胜景和潼关的历史巧妙的结合起来,以胜景的不变来衬托历史的多变,以潼关来做历史的见证来揭示封建统治者以为个人的利益的争夺,给人们带来了苦难,抒发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4、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而议论。意蕴深邃,感情沉郁,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问答题】

1、标题中的“山坡羊”是     曲牌名        ,“潼关怀古”是    题目    

2、请赏析下列句子的加点词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答:“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准确的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3、试联系“伤心秦汉经行处”,对“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展开想象,描述一下你有此联想到得画面。

答案:这其间包含了大量的威武雄壮的历史史实,是作者感慨战争灾难,可通过对比描述战争画面作答。

4、你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话?

答:这句话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和评判,它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点明了主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表达情感: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控诉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9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  (北宋)

主旨:表达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注释】把酒:端起酒杯。
【分析】:开头两句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点明饮酒赏月。对宇宙和人生发问,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注释】宫阙:宫殿。

【分析】: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进一步思考,更加向往明月。表面上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含义。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注释】 归去: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天宫。

         不胜:经受不住。
【分析】:这几句指政治遭遇,想回到朝廷,但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注释】弄清影: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分析】:人间指作地方官,只要奋发有为,在那里都可以为国效力,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精神。

上阙:记叙了作者身世之感和思乡矛盾。极写作者在“天上”“人家”的徘徊、矛盾。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的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到没有睡意的人。
【注释】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绮户 :雕花的窗户。

【分析】:词人在这里把月亮拟人化,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因思念亲人而无法入睡。表达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别时圆呢?
【注释】何事:为什么。

【分析】: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发问,其实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注释】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分析】:

从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表现了乐观旷达和深邃的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婵娟:指月亮。

【分析】:对月怀人,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问答题:

1、苏轼,__宋 _代杰出的__文学__家,号__东坡居士 __。他与父亲__苏洵 _,弟弟___苏辙 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唐宋八大家_”

2、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3、词也要押韵,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__天、年、寒、间、眠、圆、全、娟

4、词中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它的含义是_希望人们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子由__说的,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_。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运用 对偶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过程。

5、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

   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6、这首词的上阙写__词人“欢饮”时的想象_,下阙写_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__。

2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主旨:表达了朋友间旷达的离情别绪。

城阙辅三秦,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望五津。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注:1、城阙: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长安。阙,原意是宫门前的望楼。

2、三秦: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项羽灭秦后,把战国时期的           

秦国故地分为三部分,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因此称为“三秦”。

   3、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

口,合称五津。此则泛指四川。

分析:点明送别的地点。

 

与君离别意,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同是宦游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注:宦游:出外做官。

分析:“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引出下面的内容。表现出诗人惜别之意。

 

海内存知己,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天涯若比邻。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注:1、海内:指全国各地。2、比邻:近邻。

分析: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抒发的情感乐观豁达。表达送别的千古名句。

 

无为在歧路,请别在分手的歧路上,伤心地痛哭

儿女共沾巾。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注:1、无为:无须,不必。2、歧路:告别的地方。3、沾巾:意思是挥泪告别。

分析:以劝慰杜少府作结。

 

 

问答题:

1、 开头两句,没有写离别,而是交代了分别地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风烟”“望”字表达效果?

 答案:“风烟”,写出了前途迷茫感,既是写景色,又景中蕴情,写出了诗人的朋友所要去的地方的遥远。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望”指远远的看,诗人身在长安,不可能看到五津,但作者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表现了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摒弃了赠别诗常有的哀伤和悱恻,写得乐观开朗。他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4、唐代诗人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