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少女漫画火影系列:因果之距离或长或短——“说因果”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33:43
因果之距离或长或短——“说因果”之一时间:2011-06-06 05:28来源:和而不同-新浪博客 作者:和而不同 点击:321次
常人否认因果律的一个常见理由是:看不到好人好报,也看不到坏人坏报的鲜明事实。
常人否认因果律的一个常见理由是:看不到好人好报,也看不到坏人坏报的鲜明事实。 不能完全否定这种看法,但它却实在是一种肤浅的偏见。许多人否定客观真理的过程,往往是先对真理产生一种误读,然后根据这种误读,演绎出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却是有违客观事实的);最后再得出这个真理不存在的判定。 其实,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因果之间的距离:如果因果之间的距离很短,因果的客观联系就很容易被人发见与承认;但如果因果之间的距离很长,甚至相当漫长,中间还插入了许多其它因素,因果间的客观联系就不容易看到了。 无论人们能否看到因果之间的客观联系,因果律却是宇宙间的必然规则之一。西方人讲好树结好果,坏树结坏果;中国人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对因果间必然联系的客观描述——反问一句:难道种瓜会得豆,种豆会得瓜吗?如果好树会结坏果,而坏树能结好果,象我们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还有必要去研究、培育优质的水稻品种吗?不是用坏种子就可以种植出好庄稼来的吗?! 矛盾在于种子刚种下,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去看发芽了没有、抽穗了没有,结实了没有;如果还没有,就马上下结论,说好种子种不出好庄稼来。 “好树结好果,坏树结坏果”的道理也是一样。伊索有一则寓言,讲一个孩子自幼偷东西,回家后不仅没受惩罚,反而得到母亲夸奖。表面看,这不是恶反得好报了吗?但正因为受到鼓励和庇护,这个孩子从此成了惯犯,最后被官府处死。临终前,罪犯明白了一切,怨恨母亲的纵容。 偷窃无疑是恶因,但母亲的庇护与官府的惩处,哪一个才是恶因之果呢?我想谁都可以得出正确的判断。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他会觉得利益的满足和母亲的鼓励是“果”,也就是说,坏事可以得好报。但事到临头,他才懂得恶有恶报的道理。 这个故事里,在因果之间的巨大“空隙”中,被人为地“插入”了许多外来因素,从而“模糊”(或者说“虚假地掩盖”)了善恶各有其报的客观事实。 但“善恶各有其报”可以一时被主观“模糊”,却它是真实不虚的客观存在。否定因果律的人,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叶障目者。 因果之距离岂止或长或短,连因果之效都常常是时隐时现的——你可能发现,也可能发现不了。 发现不了,不等于它不存在。 
本文来自神州智慧网(http://www.shenzzh.com)
详文参考:http://www.shenzzh.com/a/shengming/yinguo/2011/0606/2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