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动态图第13期:五行中有(金.木.水.火.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48:16

天干地支对照表

根据下表一一对照干支: 
五行/天干/地支对照表

天干: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地支: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
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
然后根据你出生日子的第一个干支通过下表来查算你的时辰干支:

时辰干支查算表

时间时辰五行纪日干支

                 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23-01 子/水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01-03 丑/土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

03-05 寅/木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05-07 卯/木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07-09 辰/土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09-11 巳/火己巳辛巳癸巳己巳丁巳

11-13 午/火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13-15 未/土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15-17 申/金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17-19 酉/金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19-21 戊/土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21-23 亥/水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你的出生日期第一个干支就是你属于何命,排出来的五行没有哪一个就是缺哪个。

下面举例来看:

如1980年4月3日(阳历),早上七点之后出生。

根据万年历查出:1980年4月3日,农历2月18,庚申年,己卯月,丙午日。

丙午日,丙对照的五行为火,那么这个人是火命。

在时辰干支查算表的纪日干支下面找出丙对应的那一栏,根据左边的时间早上7点之后是:辰/土,相交的那一栏是:壬辰。

我们把这个人的生辰和五行对照排列出来:

1980年         4月         3日早上7点之后

庚-金己-土丙-火壬-水

申-金卯-木午-火辰-土

此人属火命,五行不缺。(木、火、土、金、水都包含了)

算法知道了,那么下面补充一些五行和身体的关系:

五行开运养生食物:

木:代表肝,主疏浅。调畅全身机能,帮助循环,通气血水的运行。所有绿色食物如:芹菜、韭菜、菠菜、青豆、葱、奇异果等。上眼皮黑,说明胆汁分泌过旺;休息不好,则伤肝胆,易黑眼圈,造成内分泌紊乱。

火:代表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输送养分到身体各部分。所有红色食物如:红萝卜、番茄、西瓜、草莓、红椒、枸杞、红枣、螃蟹、虾等。两腮红,心火旺,易便秘。

土:代表脾,主消化。吸收与输送作用,提供身体足够的养料。所有黄色食物如:黄豆、花生、玉米、木瓜、南瓜、莲子、凤梨、杨桃、橙等。面色发黄,脾胃不好。

金:代表肺,主气。有气便可以推动身体运作正常。所有白色食物如:豆腐,白萝卜、薏仁、白木耳、白菜、梨、白芝麻等。肺主皮毛,鼻尖毛孔粗大,肺部功能不好。

水:代表肾,主水。帮助身体调节水分。所有黑色食物如:葡萄、黑豆、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黑荞麦等。肤色暗,眼袋,肾功能下降。 PS:发际线附近长痘,或有青筋,压力大或者排毒不好。


时柱, 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

十二个时辰
.

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 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

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 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

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

午时: 11点 --上午13点前 未时: 13点 --上午15点前

申时: 15点 --上午17点前 酉时: 17点 --上午19点前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

二十四节气
  正月寅月:立春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
  二月卯月: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
  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
  四月巳月: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
  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暑到立秋止。
  七月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
  九月戌月:寒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冬至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其推算方法是,夜半子时,在甲日、己日时起自甲子,乙日、庚日时起自丙子,丙日、辛日时起自戊子,丁日、壬日时起自庚子,戊日、癸日时起自壬子。目前,公开出版的历书很多,而且越来越具体,从中可以很方便地查出年、月、日的干支,只推算时干支就可以了)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