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宁集团有限公司:古代的“高考”要折腾九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09:27
  震动全国、牵扯全民的两天高考已结束,教育部发布消息说,今年普通高校报名人数为933万人。这个数字似乎比往届略低,记得有一年报考人数超过千万。
  作为“大国”国民,我们对千万这个数字似乎没什么感觉。然而环顾世界,一个人口千万的国家,已不能当作小国看待了。曾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希腊,就只有一千万人,挤一挤,明天我们的高考考场刚好可以容下。
  中国有十三亿人,按人均寿命70岁计算,每一“岁”的人口数为1800万;今年有900多万人参考,即是说适龄青年中有一半进了考场,这个教育成就非常了不起!——按一个考场安排30人计算,光考场就得30万个!如果每间考场安排三名服务人员,就得动员100万人!这样的考试规模,堪称世界之最,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了!
  受高考牵动的,还有几千万家长,他们甚至比孩子还揪心!另外还有考生的亲友,以及直接、间接为高考服务的人员,加在一起,每届高考都牵动上亿人的神经!它不是佳节,不是盛会,但一年一度,雷打不动。高考期间,工地停工,汽车改道,政府、媒体、百姓都给予高度关注。这成为一种“中国特色”,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一件不容忽视的例行大事。
  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者邓嗣禹先生曾对全世界的考试制度做过广泛深入的考察,发现历史上一切书面考试的源头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科举考试。——西方的考试史也很久远,但其早期的大学考试,均是以论辩为主的。
  中国考试史可以上溯到距今1400年前的隋朝。在这条长长的链条中,现代考试(包括高考)的历史还不足百年。此前的1300年,科举几乎是其唯一形式。今天高考的公平机制及种种相关制度,都是对科举制的继承。你无视历史则罢,只要研究这段历史,科举制是绕不过去的。
我们拿科举考试中的乡试(考举人)跟今天的高考做个比较。
  今天的高考要考好几门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以前是三天考六门,近几年已压缩到两天四场(至少北京改了),时间则固定在每年的阳历6月7、8两日。
  古代的乡试若以清代为例,则是考三场,考试时间固定在夏历秋八月,为九日、十二日、十五日这三天。但考生要提前一天入场,推后一天出场;所以考生每考一场,就要在贡院内呆三天两夜。(头场八日进去十日出来;第二场十一日进去十三日出来;第三场十四日进去十六日出来,中秋节在场内过。也有人提前交卷,回家过节的。)——有人说我们今天的高考太紧张,累坏了孩子!有的家长还在考场附近订了星级饭店包间,供孩子午休用。过去的考生可没这个福气!
  今天高考的考场,是临时借用各学校的教室。古代南北两京及各省会都建有专门的考场——贡院。贡院中有一排排连体房,每排有几十间乃至上百间。每间宽三尺,深四尺,也就是1.33平米这么一小点儿地方。房子很矮小,站起来,个高的伸不直腰杆。房中有两块活动的号板,两边墙上有槽。白天答卷时,两块板一高一低,就是桌、凳。到夜间把两块板放平,就是床。可由于屋子设计得很不“人性化”,睡觉时根本无法伸直腿。若碰上姚明那样的大个子,简直就是受刑!
  贡院周围是高墙,墙上都插着荆棘,所以贡院也叫“棘闱”。贡院内有一座高楼,作为瞭望、监考用的。监考者不是教师,而是士兵,在号房前的小巷中日夜巡逻,以防作弊。夜间,小巷要关门落锁。科考发生火灾、烧死考生的事,也时有发生。
  清代文言小说家蒲松龄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对考试深有体会。他有一篇小说叫《王子安》,里面提到“说秀才入闱有七似”,也就是七个比喻。前三个比喻说的便是考场中的情景:“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考生刚进场时,光着脚提着篮子,像是乞丐。为什么光脚?因为要搜捡,看看有没有夹带。要解衣,脱鞋脱袜。鞋底的厚度也有规定,超过厚度,就可能有夹层,要剖开验看。篮子即考篮,里面装着笔墨、干粮、蜡烛等。这个样子,跟乞丐一样)“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唱名就是点名,官吏的态度很恶劣,好像是对待犯人一样)“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考生入号舍,每一小间都是上露头下露脚,像是蜂窝中的马蜂)。
  卷子提前发,先填写卷头,上面有考生的姓名、籍贯、年龄、形貌(因没有照片,所以要填“面白有须”,或“面麻无须”等等)、本身有无犯法行为(如同今天填表有一栏:“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后面还开列曾祖、祖父、父亲三代的名字。——这就是所谓的光宗耀祖,一旦中举,祖上有光。但填写姓名的这一部分,交卷后要糊上,即所谓糊名、弥封。今天的高考、研究生考试及公务员考试等重要国家考试,都采用弥封卷的形式,以保证公平。这种形式就起源于科举制。
  考题是考试当天才发,每人一张,都是在严密监控下旋刻旋印。试卷有定式,先是六页草稿纸,后面才可以写正文。交卷时,要连草稿一块交上去,以证明文章是自己写的,不是抄袭别人的。都写完了,最后还要注明:我的正文中涂改几字,添加了几字。数目字还得用汉字大写,也是防备阅卷的人作弊,替你改卷子。你看,我们的老祖宗并不傻,想得何等周密!
  这还不算,为了防止考官识别考生的笔迹,对认识的考生给以照顾,乡试的考卷是不允许跟考官直接见面的。每次考试雇佣专门的誊录书手,用朱砂(也就是红色墨汁)把考生的墨卷誊录一遍。誊录出错怎么办?还要派一批秀才充当“对读生”,拿朱卷跟墨卷相校对。有错误,则用黄笔改正。
  弥封、誊录、对读完毕,要有官员用印,表示负责。与阅卷工作有关的各种文字,墨色各不相同。主考官、副考官用黑色墨汁,其他担负不同责任的考官用紫色或蓝色,试卷誊录用红色,对读人员用黄色。墨分五色,程序繁琐,就是为了一个目的——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与公正。我们今天虽然严格,但已经不那么认真了。
  当然,科举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我们已经讲了一百年,而且人人都能说上一大套,我这里就不多罗嗦了。有一点我倒想强调一下:过去的科举考试是朝廷的“抡才大典”,很神圣,考试时间雷打不动,是可以理解的——今天的高考其实倒大可不必。
  譬如早就有人呼吁:高考时间可灵活定在阳历6月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双休日,这样做,既解决了交通堵塞问题,也使众多家长不必因送儿女赴考而影响工作。按说这是有益无损、一举数得的好事,孰料有关部门声称要“调研”,至今没有回应。逼得北京市只好出台这样的措施:明后两天,限号车也可以上路送考生,如被电子眼拍到,可拿准考证去销案——这都是什么事!
    据我所知,世界上一些宗教节日或重要纪念日都可灵活安排(如西方复活节规定为春分满月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清华大学的校庆定于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什么高考就不行?即使不行,也应当把理由告诉百姓,毕竟是关乎上亿人的事。“调研”了两三年还没出结果,看来此事的确复杂得不同一般。老百姓没别的法子,只有耐心等待——可别让他们等到“黄瓜菜都凉了”啊!
  今年的日子是改不了了。还是让我们回到现实,预祝所有的考生高考顺利,高等学府的大门正向你们敞开着!(作者: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