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无法原谅的事霾:第五章、呼吸与气息(1-70条)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15:37

打  开  与  放  松 (31-60条)

淳于金章

31.  贝吉大师在一次来华讲课中,要求下巴底下的肌肉也能够有力扩张,十分坚实,甚至用手掐也不动。当时听课的沈湘大师对身旁的王信纳先生低声谦虚地说:“这地方我们以前要求松软,看来是错了。”王信纳先生说:“我们所以出不来人家那样的音响,看来我们是没打开到人家的那个份上。”特别是对男中音来说,想要打造有威力的中低声区,没有下巴底下坚实的肌肉是远远不够的。

 

32.  喉咙打开了,它就成了嘴巴的一部分。张大嘴可以,但必须明确是为了打开喉咽腔而不是口腔,只打开口腔不会扩大舌后与咽腔的空间,反而会堵住。

 

33.  喉咙真正打开,就会感觉喉咙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而是口腔的一部分。歌者会觉得发声的腔体或发声的地方下移到了喉的底部(咽部)。

 

34.  可用“唇共鸣”协助打开喉咙。此时,只感到在嘴唇的外部有振动,嘴里面是一种“空”的感觉。千万不要出现“亮音”,并把这种唇的振动尽力往外推,往外推的力量源于横膈膜。当用唇共鸣打通了这个“空”的通道后,再回到里面,把唇共鸣的“振动点”往下落。此时,全身要放松,让它自己往下落。往下落时,内部仍然是一种“空”的感觉。

 

35.  声音在前面亮,在后面暗,最好的声音应该暗亮都有。达到这种声音境界,其基础应是充分的完全地打开。在这样的基础上把声音往前推送,打开的咽喉、胸腔以及横膈膜会形成一种很好的后坐力。

 

36.  美声唱法的著名歌唱家都特别强调扩大咽腔的重要性。优美的音质取决于咽腔的形状,初级阶段的训练首先是如何正确打开咽腔,使之与其它共鸣腔的运用相结合。

 

37.  内口(喉咙、咽腔)的扩张是一个需长期训练的课题。只有在口腔(外口)完全放松的状态中,内口才能得到好的扩张,而双唇的放松程度如何又对口腔的放松十分重要。

 

38.  若上腭和咽腔打开得适度,就能使上共鸣腔以较高的泛音来美化声音,使它明亮、有弹性,并具飞扬性和穿透力。

 

39.  打开喉咙是歌唱机能调节中的第一要求,整个咽部的长度和宽度都是可扩张调节的,形状的改变也会导致音色和音质的改变。因此,打开也是音色和音质变化的调节手段。

 

40.  虽然声带在喉咙的喉结里,但打开扩张喉咙却与声带闭合没有必然关系。一般说来,喉咙开得越大越好,而声带闭合越紧越好。只有喉咙充分打开,声带才能良好闭合。在喉咙没有打开,声门未良好闭合之前,呼吸方法再好也是枉然。

 

41.  打开喉咙和加强呼吸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但正确的呼吸取代不了整个声源和声道的调节,而错误的呼吸反而会破坏这种调节。只有正确的打开才有助于呼吸的通畅和深度。

 

42.  没打开的喉咙必然小而窄,咽壁自然不会有力,声音也就不会集中,若不训练改变,咽腔这最重要的共鸣腔体就没有什么作为了,也就不能歌唱了。打开喉咙与集中声音,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充分的打开就没有良好的集中。

 

43.  每一句的第一声,就必须有良好的打开状态和坚实的横膈膜支持。要用腹式深呼吸,找后背打开的感觉,并使这些成为习惯。

 

44.  目前的女声唱法也大多追求喉咙充分打开,喉头下降,这会使声音比作为发声主体的混合声更结实,胸腔回声加大。为什么好的女中音比好的女高音更难得,那是因为有胸声和会用胸声的女歌者少。

 

45.  用放松舌头的方法帮助打开喉咙,要感到喉咙是舒展的,肌肉是放松的,音响空间是较大的。为此,可用松元音[a]和[e]结合呼吸去训练体会。

 

46.  单纯打开喉咙较容易,但要与呼吸、发声、咬字及行腔等有机结合就会很难。只有用打哈欠状的感觉打开喉咙,声音才能松弛,才容易与深呼吸的气息支持结合,保证声带处于不受干扰的良好工作状态, 使声区上下转换自如,音质纯净。

 

47.  吉诺·贝吉大师说:“要用打哈欠的感觉尽量去打开喉咙,打开喉咙的目的是让声带完全自由地工作,进而使声音进入面罩。”

 

48.  当打哈欠开始时,各部分器官都提上来了,只是气下去了。而到打哈欠结束时,各部分器官都掉下来了。我们需要的是开始的状态感觉,那是优雅的、面孔光彩的,而决不是哈欠结束时的状态。重要的不是打哈欠本身,而是打哈欠时的肌肉动作。

 

49.  用打哈欠的方法打开喉咙,要体会往深往下,这会带动整个躯体往下去,这就是支持。用打哈欠的感觉去发声,声音有从耳后发出的感觉,这时的声音很宽松并富有立体感,听起来温暖、高贵和光明。

 

50.  “打哈欠”是直接影响口咽腔的方法,“打哈欠”、“半打哈欠”或“闭口打哈欠”都会使咽部扩张,喉头降低。人们打哈欠时会感到上腭处有一阵凉气进入,这说明此处产生了空间,而平时却感觉不到。

 

51.  打哈欠是在深呼吸的基础上,感觉从眉心到脑后、头顶,从口腔到喉腔、胸腔甚至腹腔,都有一种打开的感觉。在打哈欠状态下歌唱,容易做到向内吸唱,保持打开的腔体,这时的喉位最低,是传统美声歌唱的最佳状态。

 

52.  歌唱时要始终处于打哈欠的状态,但不经长期训练是难以做到的。打哈欠是扩张喉咙的方法,是有助于声带轻重两种机能调节的方法,也是有助于发出高位置声音的方法。

 

53.  “打哈欠”的状态能使歌者的声音得到放松。这种“放松”应是伸缩松紧自如的、有弹性的、灵活的运动。掌握不好会压舌根,打过头会使下巴压喉头,欲松反而紧。美声学唱者平时要体验用打哈欠的状态感觉去说话,这极有利发声器官的放松和打开,有利于气息支持习惯的形成和锻炼。

 

54.  “靠后”学派用“打哈欠”的感觉主要是强调软腭“提”、小舌“悬”的打开状态;靠前学派用打哈欠感觉主要是强调气息支持和鼻咽腔的打开状态。

 

55.   咽腔的拓展对年轻的学唱者并不算太困难,但真正能找到咽腔下端的那个共鸣点并在歌唱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它却非易事,而对三十五岁以后的学唱者就更难了。这就像练习劈胯,年龄越大越难,而且一旦劈开,还需要天天坚持训练,才能保持状态。

 

56.   打开喉咙吸着唱的方法和状态,不论是对传统美声还是现代美声,都是基本功。吸着唱可以帮助解决歌唱中的许多问题,如:喉咙放松扩张、气息落底畅通、字声位置稳定等。

 

57.   传统美声在扩张喉咙的基础上还要训练“缩喉”,越往高音走越要把喉咙缩住,以迫使声音从咽腔后反射到头腔,缩喉的过程也是“关闭”的过程,也是声音修饰的过程。没有好的打开,就没有好的放松,没有好的放松,就没有好的、自如的收缩和修饰,就没有美的歌唱。

 

58.   传统美声要让声音贴在嗓子眼后面的咽壁上往里面吸着唱,贴在咽壁上便找到了共鸣的依靠感,并使咽腔的共鸣位置得以保持。而现代美声是贴着面罩吸着唱,着重在鼻腔找共鸣的依靠感和声音位置,以及共鸣声音的扩张状态。吸着唱也是一种扩张腔体的手段,多一点往里吸着唱的感觉,呼和吸的对抗就有了,唱得感觉也多了,音色也有了,歌唱性就出来了。

 

59.  传统美声“贴壁吸唱”最重要的是:要有咽腔共鸣通道的“管子”感觉,胸口到腰部有一种向下、向四周扩张的感觉,使前、后、左、右的共鸣通道都打开。这才会有混合共鸣的音响效果,声音才会上下流动自如。

 

60.  好的声音,好像是贴着咽壁向后、向上“吹瓶口”吹出来的。吹出来的声音是脱离肉体的非常纯净的声音,既松又通。

 

未完,待续!

 

有关声乐的更多内容可查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6903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