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个性化教育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4:46:04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个性化教育之路
本书以于智博的故事为主线,阐述一些重要的成功秘诀——通过自我发现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BEST FIT)。一些无法通过考试检测的软实力在成长的道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人公于智博留过级,考过倒数,上低级别的高中和大学,经历了各种挫折和艰难。但是从小培养的体育精神等软实力在关键时刻起了重要作用,使他转入名牌大学,进入500强企业,考上哈佛MBA。毕业后成为花旗银行“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一年半后担任某全球500强企业总裁助理。
阅读本书将使你了解,什么原因导致担任学生会领袖的高考尖子生,被世界名校拒收,以及重点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在职场失利。本书将使你思考,如何培养或成为有后劲的人才。
读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于智博是怎么一步步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BEST FIT),使成功水到渠成。本书阐述颠覆性的教育理念:由父母精心把守的教育管控手段,转为激发孩子自身潜力,孩子有自主发展空间的方式。父母并不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幼年出众的早教明星,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永远都有无穷后劲的、有智慧的人。
 
作者:于智博周奕史青星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类型: 连载
性质: 免费阅读 定价:30.0元
关键字:哈佛男孩 教育 职场 人才 成功秘诀
授权连载 不得转载
开始阅读收藏评论发送到微博
发送该书到手机继续看 (每天最多发送3条)

前言
大多中国孩子从小都把硬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放在第一位,所谓软能力或者素质的培养,都是锦上添花的摆设,一方面觉得用处不如硬能力大;另一方面,觉得软能力到成年后培养来得及,也只有那时候才用得上。
 
编辑寄语: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成长(1)
编辑寄语: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成长(2)
编辑寄语: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成长(3)
目录
一 “输”在起跑线上 学习的经历
我是个普普通通的男孩子。不满6岁时,父母就把我送入上海市宝山区月浦二小读书。那时年龄小,不懂事,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和父母,整天就想着和小伙伴们能再多玩会儿。上课的时候总是眼巴巴地看着操场,抱怨时钟老和我作对,上课时间走得奇慢,一到下课却飞快运转。
 
1 留级在小学(1)
1 留级在小学(2)
2 倒数在中学
3 奶奶最早的理财教育
4 “胜利大逃亡”(1)
4 “胜利大逃亡”(2)
4 “胜利大逃亡”(3)
二 重新认识自己 进入低级别高中
其实去美国之前,我虽然很兴奋,但内心还是有很多不安和惶恐。这次是要进入一个举目无亲的国家,生活和学习很长一段时间。这与当年从上海转学到成都可大不一样。当年我是从大上海转到成都,虽说都是大都市,但毕竟上海更开放和发达。
 
1 大跌眼镜(1)
1 大跌眼镜(2)
1 大跌眼镜(3)
1 大跌眼镜(4)
1 大跌眼镜(5)
2 我很特别(1)
2 我很特别(2)
2 我很特别(3)
2 我很特别(4)
2 我很特别(5)
3 运动魅力(1)
3 运动魅力(2)
3 运动魅力(3)
3 运动魅力(4)
3 运动魅力(5)
4 爱好运动的家庭(1)
4 爱好运动的家庭(2)
4 爱好运动的家庭(3)
4 爱好运动的家庭(4)
5 广交朋友(1)
5 广交朋友(2)
5 广交朋友(3)
5 广交朋友(4)
5 广交朋友(5)
5 广交朋友(6)
5 广交朋友(7)
5 广交朋友(8)
5 广交朋友(9)
6 学会吃苦(1)
6 学会吃苦(2)
6 学会吃苦(3)
6 学会吃苦(4)
6 学会吃苦(5)
6 学会吃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