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牌子香水味道好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济佛注解 通俗易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21:5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济佛注解
依据版本: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初版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九月再版
出版单位:不详
本书原名:济佛注解通俗集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原载网站:道德
录入者:东方阳熹
目 录

一、说经名
二、说金刚经的历史
三、译此经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历史
四、说金刚经的界分
五、说法会因由
六、说本经(三十二分)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无住分第四
如理实见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无得无说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一相无相分第九
庄严净土分第十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七、附释迦略传

济佛注解
佛以无上妙智慧,观一切众生,知其根器大小不同,故以方便智说方便法,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可知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对症投药,并无一定言说也。噫!道本无言,非言不显,言有不达,道无以明。佛讲这本金刚经,是说如来的心法。以断疑生信为主,以离相为宗,以无住为体,真空之妙,并不在言语形迹间,实不得已而言之也。所以经旨宏深,颇难了悟。倘若诵经的人,不知道经解;看经的人,不知道佛言,就是烂熟经文,也是茫无所得,更何能谈到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道理呢?古来注解金刚经的书藉,不下千种之多,可惜都是用了高深的文理解释,致使一般文理不深的普通善信,依旧莫知其义,无所适从,深感茫无头绪之苦,如此一来,岂不是以如来至妙的心法,因此而不能明传了吗?予因有感于斯,所以就发心想用极浅近的文言,注解金刚经,以便稍识文字者,悉可了然。不意尚未著笔,郭张二子,即以三种金刚经,(石氏集注,通俗集义,孙氏讲义。)请示于予,何者较善,即行付印,而广流传,予翻阅一遍,觉三种注解,虽有一二未妥处,但文理浅近,尚无深奥难解之弊。其中尤以通俗集义本,最为简明瞭然,甚恰予意。予乃以此本为主,石孙二本为副,选取各本之优点,参以己意,汇集是编,以了予最初一点发心之愿耳!愿将来得见是书者,或可由浅而知深,即近而悟远。因是篇之言而知注解之言;因注解之言,而悟佛经之言,佛言悟矣,则信以之真,愿以之切,行以之恒。惺迷破痴,悟道参修,廓落性理,洞悉真常,正心修身,圆明自如,脱苦海而登瑶池,弃幻花而拈优昙,同证无上之妙,共享极乐之荣,是予之所望也。
时在民国二十七年岁次戊寅三月九日
南屏疯僧序于张氏佛堂中
一、说经名
济佛注解
--------------------------------------------------------------------------------
般:读钵若:读惹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句经名,为容易说明,故分作(一)金刚,(二)般若,(三)波罗蜜,(四)经,四段来说。
(一)金刚
金刚二字,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说金刚是金中之刚,有利而能断的意思。实则印度及濠洲各处,实在有金刚石这样物,为世界上稀有的宝石。他是矿物的一种,形状为透明锥形八面体,曝于日光或灯光,就发放灿烂的金色。他的性质甚坚利,能割划玻璃,能雕刻坚石,能穿凿岩层,能钻磨一切的宝石,为万物中最坚利者,所以给他取了个金刚石的名称。金则不变,刚则坚利。说到他的形状光泽透明,则又不沾丝毫尘染。故此经以金刚名为首,即取其坚利二义﹕坚则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利则照诸法空,破无明障,无微不照。换句话说,就是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二)般若
般若二字,是梵语,很多解说的经书中,都译为华语智慧二字。不过单用智慧二字,最易与普通说的智慧二字相混,所以应加一妙字,可免这个误解。譬如我们常说的理字,细分起来,实在有粗﹑细﹑微﹑玄﹑妙的差别。粗理很易说,细理要详说,微理已难说,玄理还可说,到了妙理,就无可说了,所以加一妙字,用妙智慧三个字,比较恰当。
(三)波罗蜜
波罗蜜三字是梵语,译为华语,则为到彼岸三字。众生因为受了一个我字的迷惑,日日就在烦恼苦海中,倘能从生死烦恼大海之中,渡到不生不灭,清静安乐之地,即到彼岸也。(比喻就是脱离了苦海,)不过到彼岸有顿渐之分。顿就是一闻大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刻即悟身心,而明大道。渐就是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以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
(四)经
经字当作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综起来说,修行的目的,在度己度人。人之真性,本是虚灵不昧,历劫常存。惜为物欲蒙蔽,所以沉沦于生死苦海,未能脱离。我佛慈悲,特说此经,断众生的烦恼,脱离苦海,到达彼岸,超脱究竟之地。但是欲达到这个目的,非修得妙智慧不可,要修得妙智慧,非同金刚石般的坚利光泽不可。果能一毫不沾尘染,去断绝一切的妄念,自可斩邪魔于己身,诛妖怪于万里,勇猛精进,明了自性,而到达彼岸,与诸佛菩萨同享快乐也。
二﹑说金刚经的历史
金刚经,原包括在大般若经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古人评论这卷经,如儒家的论语,辞有尽,理无穷。如来佛讲大般若经共六百卷,讲经的地方,及法会的次数,共计四处十六会。讲这卷金刚经,是在十六会中的第九会。讲经的地方,是中印度舍卫城南边的给孤独园。说到这个时代,就在我们中国周穆王九年的时候。
王舍城的灵鹫山 六会
宝罗筏城的逝多林给孤独园 三会
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藏殿 一会
四处十六会 又宝罗筏城的逝多林给孤独园 四会
又王舍城灵鹫山 一会
王舍城的竹林园中白鹭池边 一会
三﹑译此经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的历史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这个名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是童寿二字。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叫鸠摩炎。龟兹国王的妹妹什婆,是其母亲。(龟兹即今日新疆省的库车)鸠摩罗什,生于龟兹,合用父母之名为其名,所以叫鸠摩罗什。他七岁的时候,随其母亲什婆,游历各方。在印度北边的罽宾地方,从槃头达多学小乘教。又在疏勒国,从须利耶索摩学大乘教。以后回到龟兹,又从卑摩罗义学律。从此就在龟兹,宣布大乘教。建元十九年,前秦主符坚,遣骁骑将军吕光,去讨伐龟兹,吕光获了鸠摩罗什,班师回到凉州,得到符坚的败报,自己就在凉州拥兵独立。以后,后秦主姚苌之子姚兴,遣师伐凉,灭吕光,并带了鸠摩罗什,回到长安,待以国宾的礼遇,请在西明园及逍遥园译经。译成了经﹑律﹑论﹑凡七十四部,三百八十余卷。后秦弘始十五年八月,死于长安大寺,时年七十四岁。三藏这两个字,是指经﹑律﹑论三者而言。因为鸠摩罗什精通经藏﹑律藏﹑论藏,所以后世称他为三藏法师。(如来佛所说的教法典籍,是经藏。所说的戒律典籍,是律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是论藏。)
四﹑说金刚经的界分
全部金刚经,共分作三十二分。是梁昭明太子所分的。古藏真经,并无此界分。今将三十二分,再分作(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三层来说明。
(一)序分
序分仅自包括第一分,这一分是说法会因由,此序分不过又可分通序,别序之分。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为通序,这是与他经,共通之点。自尔时世尊至洗足已敷座而坐为别序,这是与他经,不同之点。
(二)正宗分
自第二分至三十一分谓之正宗分,完全是说本经的宗旨。
(三)流通分
是说流通后世,即最后的第三十二分。
五﹑说法会因由
法会因由,就是说阿难记经的当初。阿难是如来佛十大弟子中的一人,阿难两个字,是印度语,译为华语无染,又译为欢喜,又译为庆喜。阿难随侍如来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兰若河的地方,如来佛在这个时候,已是快要圆寂。阿难见师父快临命终,就悲从中来,侍侧号哭。这个时候,弟子须跋跎罗也来到。他见阿难号哭,因劝阿难曰,师父在世,我们还可以随时问道,师父死后,我们已没有法请教,哭是无益的,不如趁师父未死时,有四件事,你可以请师父指点出来,给我们听听。
第一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谁为师。
第二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
第三件事,就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法。
第四件事,就是《金刚经》起头,应用甚么文字。
对于第一问,如来佛曰,应以波罗提木义为师。波罗提木义是梵语,译为戒律二字,就是要以戒律为师。
对于第二问,如来佛答曰,应以四念为住。何为四念,就是如下的四项﹕
(一)观身不净
人有五不净,(甲)种子不净,(乙)住处不净,(丙)生前不净,(丁)死后不净,(戊)究竟不净。
(二)观受是苦
人一切受享,皆是苦恼。
(三)观心不常
人无常心,即非本心,因有妄想心,所以真良心,不能实现。
(四)观法无我
人之一切苦恼,为我的一字所迷惑,实则世界所有之物,实无我也。
对于第三问,如来佛答曰﹕默摈。原来阿难问以何为法,是因为法会中的弟子,信心也是参差不齐的。如遇有变心的弟子,应如何调护他。所以如来佛答以默摈二字。这两个字,俗语就是不理他,不合作的意思 。
对于第四问。如来佛答曰﹕“如是我闻”,这一句话,原是一个正信序,就是证明经文确不错的,是起末世众生信念的一个序分,各经典共通皆有的。
',1)">
作者:斯蒂芬刘 回复日期:2010-04-20 14:55:29
若见诸相非相,既见如来。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4:56:30
六、说本经
法会因由分第一
济佛注解
--------------------------------------------------------------------------------
如是1我2闻(一)。一时3佛在舍卫城4。祗树5给孤独园6(二)。与大比丘7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三)。尔时世尊8。食时9。著衣10持钵11。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四)。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五)。
--------------------------------------------------------------------------------
比:音必讫:音乞
--------------------------------------------------------------------------------
分解: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说法度生,必须因地因人因时,不可轻于说法,所以机缘不到不说也。因地者,须有庄严的道场。因人者,须有听法的智慧。因时者,须俟机缘的成熟。有此三因,方能说法。总之极言其成立法会之不易也。
--------------------------------------------------------------------------------
词义:
1如是:如此之法。
2我:集经的阿难自谓也。
3一时:说经时也。
4舍卫城:是波斯匿王的国都名。
5祗树:祗是祗陀太子的略称,树是祗陀太子所施的林树,故名祗树。
6给孤独园:波斯匿王的大臣,名叫须达多者,乐善好施,常在此园赈济贫人,所以大家称他为给孤独园长者。因此之故,这个地方,也就叫了给孤独园。
7大比丘:有德行者之称也。译为华语即乞士,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生命。
8世尊:佛之称也。佛有十号:如来、应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9食时:佛有一定之食,非时不食,寅卯辰三时,诸天食时。巳午未三时,人法食寺。申酉戌三时,鬼神食时。亥子丑三时,畜生食时。今言食时,是人法食时也。
10衣:袈裟大衣也。
11钵:钵为应量器。有三应,即色相应,体相应,大小相应是也。色相应者,钵是灰黑色,令人不起爱心之意。体相应者,钵体为粗质,令人不起贪心之意。大小相应者,不过量也。乞食不过七家,令人不贪口腹也。
--------------------------------------------------------------------------------
概论:
本分,是全经的序分,说祗园法会由此起。如是我闻至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序分中的通序,就是说如来佛,住世说法的仪式。尔时世尊至敷座而坐,是序分中的别序,就是说如来佛自己,发起这个法会的事相,如来佛要就众生日常起居间,直显真心本体。所以假乞食,发起此经,可令众生向日用之间,行、住、坐、卧、吃饭、穿衣处,明白自己与诸佛,并无差别的道理。试沉心细思,则知如来佛的著衣持钵,正是彰其戒。如来佛的乞食,正是教众生布施。次第行乞,正是表彰其忍,不分贫富,大慈平等。收衣钵以示休息攀缘,心无劳虑。洗足以表除尘,清净身业。敷座以表禅定,正念不动,将欲说法也。可知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所以凡为佛弟子者,就应学佛的制度规矩,谨守戒律,万不可丰衣足食,放浪自恣也。
--------------------------------------------------------------------------------
讲义:
阿难云,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如此亲听如来佛说的。在说此经的时候,佛是在舍卫城的祗树给孤独园,与有德行的菩萨罗汉及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聚在一块儿,在这个时候,如来佛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穿上了袈裟,拿著盛饭的钵子,由祗树给孤独园,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挨次的乞完了,又回到原处吃饭。吃完了饭,就将衣钵收拾起来,洗乾净了足。在地上铺好了座,坐下了。
作者:djfhgoudshfg 回复日期:2010-04-20 14:58:26
2010春茶新上市,欢迎抢鲜购买
产地直销【铁 观 音】茶农品质,全国送货,货到付款
我们是源产地的种~植~户,
向您推荐我们源产地农·家·。
我们以自产自售的经营方式,
以质量求发展;
以信誉求生存;
共创互惠双赢;
质量有保证的;
斤斤都是批发价。
我们在网上做产地的 铁 观 音 终端销售,就是要减少《铁 观 音》的流通环节,
最大限度的保证 铁 观 音 的原味性/正统性。,保证 铁 观 音 的真正产地原味性/正统性
铁 观 音色泽黛绿,汤色金黄,溢味鲜爽,香气清高,素有 “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美称。铁 观 音既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饮料,又有很好的美容保健功能有意购茶者请联系:
联系手机:13489537170
QQ:1057199553(茶农自产自销;零售价=批发价,货到付款;质量保证)
【春茶新茶特价系列】:
一 级 观 音 王 價 格:100元/500G
特 级 观 音 王 價 格:120元/500G
极 品 观 音 王 價 格:150元/500G
御 香 观 音 王 價 格:180元/500G
【春茶新茶茶魁系列】
蓝魁观音王 直销价:260元/500G
青魁观音王 直销价:330元/500G
红魁观音王 直销价:460元/500G
五府观音王 直销价:560元/500G
尊品观音王 直销价:680元/500G
皇品观音王 直销价:860元/500G
醉天轩观音王 直销价:980元/500G
【春茶新茶精品组合七系列】:
㈠ 蓝魁观音王 +青魁观音王500G 促销价:280元〔免运費〕
㈡ 蓝魁观音王 +红魁观音王500G 促销价:330元〔免运費〕
㈢ 蓝魁观音王 +五府观音王500G 促销价:400元〔免运費〕
㈣ 青魁观音王 +红府观音王500G 促销价:360元〔免运費〕
㈤ 青魁观音王 +五府观音王500G 促销价:420元〔免运費〕
㈥ 红魁观音王 +五府观音王500G 促销价:500元〔免运費〕
㈦御香 + 蓝魁 + 青魁 + 红魁 + 五府  各2两 促销价:320元〔免运費〕
联系手机:13489537170
QQ:1057199553(茶农自产自销;零售价=批发
您只要告知我们您需要什么档次、风格、口感、香型,地址,电话及手机,我们通过快递或邮局给您送出!
在您收到我们茶品尝跟鉴定.满意了你再付款 如果我们的品质不能令您满意,
拒绝付款是您的权利!~您可以将搽叶直接退回!
这是我们的承诺!!
煮泉水; 沏搽择水最为关键,水质不好,会直接影响搽的色、香、味,只有好水好茶
味才美。
烹煮的水温需达到100摄氏度,这样最能体现独特的铁 观 音香韵。
温馨提示:半斤(250克)起就有给客户邮寄;(注意:一斤以下运费由买家自己出;一斤以上运费由卖家报销)。
我们做到茶叶品质有保证,货到付款就是给客户的保证。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4:58:53
善现启请分第二
济佛注解
--------------------------------------------------------------------------------
时长老1须菩提(一)。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二)。希有2世尊(三)。如来善护念诸菩萨3。善付嘱诸菩萨(四)。世尊。善男子。善女人(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六)。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七)。汝今谛听5。当为汝说(八)。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九)。唯然6。世尊。愿乐欲闻(十)。
--------------------------------------------------------------------------------
偏:音片袒:音旦阿:音鸭耨:音洛降:音祥谛:音帝乐:音要
--------------------------------------------------------------------------------
分解:
善现,就是须菩提的名。须菩提知道佛要说般若大法,所以应机而启请也。如来每次说法,必同弟子等,借问答以显明真理。金刚经本是空宗,因须菩提善解空,故而应机启请也。(善现是须菩提华语译名。又名善吉,又名空生。须菩提原生于有钱之家,出生之时,库藏的物品皆空了,所以名空生。他的父母请算卦先生占了一卦,占云主吉,所以又名善吉。良久库藏的物品,又出现了,所以又名善现。)
--------------------------------------------------------------------------------
词义:
1长老:德高曰长,年高曰老。
2希者:希者少也。希有,就是赞佛之辞。此处具有四种意义。一﹑时希有,难得此说法的时候。二﹑处希有,难得此庄严的道场。三﹑德希有,不但佛有极大威德,就是听众,也都是道高德重者。四﹑事希有,事是因缘大事,说法度生之事也。
3菩萨:单修智慧,曰菩。单修福业,曰萨。福慧双修,曰菩萨,又自利利他大觉有情之义。
4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者,无也,耨多罗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三者正也,菩提者觉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换句话说,就是我的真性也。此真性包含太虚,孰得而上之,所以说无上,然而上自诸佛,下至蠢动,此性是正相平等的,所以说正等。又因其觉,圆明普照,无偏无亏,所以说正觉。
5谛听:用心仔细听的意思。
6唯然:唯,领诺也。然,是其言也。既诺而又然之,又称世尊,表示深愿之意也。
--------------------------------------------------------------------------------
概论:
本分,从此入正宗分,说长老须菩提,请问如来佛两件事,一件问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不退?一件问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菩提心,就是先天本觉。)按须菩提所以开口请问这两句话的因缘,是因为如来佛,寻常穿衣吃饭洗足敷座一段光景,始悟得无住真心的妙用,无处没有不具实相般若的本体。所以感从中来,赞叹了一声说,希有世尊!也就当这成熟的机缘,请问了这两件事。本来佛与诸弟子,周旋了三十年,诸弟子一向不知佛的心,只道与众人一般,凡佛所言,多疑而不信。今日始为须菩提看破,所以须菩提,不由得心中感动,故而当机发言。所以希有世尊这一句,不是表面的称赞,是一个悟赞。全经的张本,也就是这一句。
--------------------------------------------------------------------------------
讲义:
如来佛,正坐下了的时候,众弟子中,道德及年岁最高的须菩提,在大众中,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露出右肩,(以示不敢倍乎师)右膝跪地,(以示不敢左乎道,)两手合掌,(以示其皈依)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以示其严肃)向如来佛赞了一声曰,希有世尊!我师父你对于未成道的弟子,就十分尽调护眷念他们的善心。对于已成道的弟子,就细细的嘱咐他们一切。世尊!还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发了菩提心的时候,要怎么样,使这个菩提心,常住不退?他们起了妄念的时候,又怎么样,去降伏他的心呢?佛答曰﹕你问这两句话,正合我的意。(原来如来佛出世,本为直示此心,奈未得机缘,所以自成道以来,至于今日,有怀未吐。今于祗园会上,撞著须菩提,有此一问,觉得巧遇知音,满心痛快,所以称扬他问得好。)佛就对须菩提曰,照你现在所说的,如来我善眷念未成道的弟子,善嘱咐已成道的弟子两句,发我未发之言,你既明白这道理,方可以同你们言道。所以要告诫你们,好好听著,当与你们一说,一般善男信女,既是发了菩提心,就是自然已露出真如来的本性,就应该如是常住这个心,就应该如是降伏一切妄念心。(所谓道心进人心退,又所谓日光一照,黑暗尽明的意思,也就在这个地方。)佛向下面,还有话说,须菩提已敏悟这个意思,故曰唯,曰然,就是答应是是的意思。仍为大众请示,所以未等到佛说完,就接口说著,愿听师父说说这个道理。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00:4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乘正宗分第三
济佛注解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1萨 。应如是降伏其心(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 。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2(二)。而灭度3之(三)。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四)。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4。人相5。众生相6。寿者相7。即非菩萨(五)。
--------------------------------------------------------------------------------
摩:音磨诃:音何涅:音年槃:音盤
--------------------------------------------------------------------------------
分解:
声闻菩萨是小乘,缘觉菩萨是中乘。今言大乘者,是说大乘菩萨之法也。声闻悟四谛法,缘觉悟十二因缘法,大乘菩萨,悟六度万行法。宗门派别很多,今言正宗者,就是般若的甚深法。般若为诸佛之母,是最上乘之法,所以就是正宗。
--------------------------------------------------------------------------------
词义:
1摩诃:广大之称。摩诃萨是菩萨中具大觉性者。
2无余涅槃:无余,谓不留一毫生灭妄相。涅槃,就是觉性,本来无生无灭。无余涅槃,就是大涅槃也。
3灭度:灭,就是灭此妄相,度,就是复此觉性。以智明、慧灭诸痴暗,就是这个灭度的意思。(譬如人患眼疾,经医生治好,眼复光明,医生是治他的病,并没另外给他光明。所以可知道,光明是眼所本有,障瞖是眼所本无。因为本无,所以可灭,因为本有,所以可度。)
4我相:相,形迹也。执著形迹,心不虚空,滞而不化,谓之相也。我相者,凡自爱其身,终日营营,争名夺利,为一身计又为子孙计,都是我相。
5人相:凡分别尔汝,见人势利,攀援不已。见人萎弱,嗔厌不已。嫉人之有,吝人之求,都是人相。
6众生相:凡色受想行,计其和合,贪嗔痴爱,汨没灵源,这都是众生相。
7寿者相:凡焚香祷祝,为求现在福田。炼药烧丹,希望长生不老,这都是寿者相。
--------------------------------------------------------------------------------
概论:
本分,说降心的方法。如来佛要继续前分,把须菩提所问的,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两件事,再细说明。不过只说降而不说住,因为如是降,即如是住,就是能降伏其妄念心,住即在其心矣!所以如来佛说修行的人,有了妄念心,就不能常住菩提心。但是欲菩提心常住,就要离相。要离相,就要就环境中分别一切相。本分虽言降心的法子。然而又重在分别一切相,及要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又本分不说善男子善女子,而说诸菩萨摩诃萨,是因为菩萨是已成道的弟子,心体广大,说明了付嘱菩萨降心的方法,一般善男信女,也当然照这个付嘱的降心方法,可以降伏其心,也就可以常住菩提心了。
--------------------------------------------------------------------------------
讲义:
佛告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照我如下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离四相,若要离相,就应该分别一切相。现在我把众生的相统起来说有十种。如卵生,(卵唯相生,指鱼鸟龟蛇等类。)如胎生,(胎因情有,指人畜龙仙等类。)如湿生,(湿以合感,指水中鳞介含蠢蠕动之类。)如化生,(化以离应,指蚊蝇转蜕飞行之类。)如有色,(指休咎精明之类。)如无色,(指空散消沉之类。)如有想,(指神鬼精灵之类。)如无想,(指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非有想,(指冬虫夏草等类。)如非无想,(指螟蛉土枭等类。)以上十种的众生妄心,皆非菩萨的真心。如来我要统统灭其业障,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我虽然如此灭度,但是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的一切众生,实在没有众生得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同具此菩提心,现在灭其妄念心而度归清净,原来就是还其所本有。自性自度,非如来我度之,方能使别有所得。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他们有得我灭度的念头,即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还是自性中的众生,尚未灭度无余,自然不是菩萨。这个道理,就是未悟的菩萨,还是众生。已悟的菩萨,方是菩萨。实在自性自度,如来我,并无功于他们,但他们也不可有得如来我灭度的念头。若存此念头,即执著四相,就不是菩萨。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02:2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妙行无住分第四
济佛注解
--------------------------------------------------------------------------------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1。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一)。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二)。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三)。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2。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四)。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五)。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六)。
--------------------------------------------------------------------------------
分解:
妙行者,无能行,无所行。所谓行无行行,虽行而不著于行也。第七识就是一个行字,有所行就不能无住,有所住就不能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行而无行,住而无住的妙理,非九地十地菩萨,不能知其奥妙。故四禅四定,都不能脱离这个行阴之苦。今言妙行无住者,就是说的不著相布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住相就是住虚妄,若不住相,就不为妄境所动。不为妄境所动,则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体,回然独露矣,此不住之住,才是真妙行也。
--------------------------------------------------------------------------------
词义:
1布施:佛法六度之一。分三种。(一)财施,(二)法施,(精进不倦,禅定不差机,智慧不颠倒,说法。谓法施。)(三)无畏施,(凡人在惊恐畏怖之中,我力所能及的地方,不避艰难,就要去救他,即谓之无畏施。)
2虚空:太虚之中。无有纤毫隔碍,荡然空朗,非心思可能度量也。
--------------------------------------------------------------------------------
概论:
本分,说住心的方法。无所住者,内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所施之物。如同镜子照物一般,随来就应,随去随了,要在离众生的尘相。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尘。为甚么单单先言布施,要不相著呢?因为佛法,原有六度,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智慧,布施度贪悭,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世上最好的事,是慈善,但是慈善,应以布施为先,所以布施,实为六度中之第一。有此存心,对人可行施舍,对自己可戒贪悭。不过菩萨行布施要不著相,因为著了相,就是落一个眼悦色,耳乐声,鼻臭香,舌甘味,身触欲,及法(法即指心言)有较量分别的处境,还是一个自性的众生,有此贪著,便昧了菩提的本觉。为甚么先言色,因为眼根色业为尤重也。如来佛,又恐后世修行的人生疑心,说布施,原来是为求福,若不住相,就是空,何以有福?所以又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大。总而言之,就是说菩萨布施,虽专为求福德,但是若求福德之心著相,福德虽有,却不大。若是离相,则福德就不可思量。并且说这个不可思量的福德,好似十方虚空似的,不可思量之大。(自东看皆是西,自南看皆是北,自上看皆是下,自下看皆是上。东西南北,是人定的名称,实则无中无边,就是六根圆通,四虚无碍的意思。)
--------------------------------------------------------------------------------
讲义:
佛再曰﹕“须菩提”乎!菩萨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应该不著相布施。不著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离开色、声、香、味、触、法(心)的尘相。(施者忘施,受者忘受,并要忘所施之物。似此施空,受空,物空,谓之三轮体空。)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不住相布施,是甚么缘故呢?因为著相布施,是局于有相,实在众生之相,等一微尘,纵能获福,并不久远。若不著相布施,能够三轮体空,就无相可住。似此无住相的福,其福德就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东方那个样子无边际的虚空,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你说南西北方,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合上下为九方的虚空,那个样子无边际,可以心思度量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思量。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应该照我善护念,善付嘱之教,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常住其心,再不必另求住心也。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04:0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理实见分第五
济佛注解
--------------------------------------------------------------------------------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1见如来不。不也 。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一)。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2(二)。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3(三)。
--------------------------------------------------------------------------------
分解:
如者,真如也,十法界无一是实法,若有实法,皆是虚妄相也。如理者,就是不可以虚妄之相见如来,应从无相无不相之理见如来也。(何谓无相?世间一切相,皆系妄境,本无所有,故名无相。何谓无不相?十界十如之法,应用无方,自在无碍,故名无不相。)实见者,见自性如来,已悟性体空,所以不可以相见如来也。如理实见者,不可执相,亦不可离相。盖执相皆是虚妄,离相又落断灭,须不执不离,虽有相而不住相,则即见诸相非相,善见如来也。
--------------------------------------------------------------------------------
词义:
1身相:色身之谓。
2非身相:法身之谓。
3如来:吾真性佛也。
--------------------------------------------------------------------------------
概论:
本分,破妄相,即前分说降心之法,意在菩萨应如是发菩提心,一般善男信女,也应如是发心。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说的时候,似已觉悟,对境还是迷惑,所以试试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佛否?看看须菩提,究竟是否领略降心离相的道理。须菩提经此一问,他已领略这句话,是如来佛的一个试问,所以就答曰,不能以身相(色身)见如来佛。原来佛身,并非色身,是一个法身,是真空无相的,那能够以肉眼见如来佛的形体呢?不但凡夫不能见,就是小乘菩萨,也不能见也。禅录云,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就是说法身遍满虚空界,一草一木,皆在如来性海之中。假青青翠竹而显露法身之体,并不是翠竹就是法身。假郁郁黄花而表现般若之用,并不是黄花就是般若呀!如来佛,因其所答,知其已领悟了降心离相的道理,已觉气分相投,所以又告须菩提曰,不但佛相如此,即世间一切的所有相,皆是假合变幻。若见诸相,如能识破非我真实之本相,必无执相迷真之失。自能回光返照,即见色身中,有法身自性的如来,随处显现矣。刊定记云:执相迷真,对面千里,虚心体物,天地一家。可知如来,不是可以外求的。又此分,用诸相二字,因为相之一有,一无,非有,非无等,可算至百数,即指多数相而言。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修行的人,能见如来的形体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能见如来的形体,这是甚么缘故呢?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身相,非身相,是法相,所以不能见,佛又告须菩提曰:不但此也,凡世间所有的相皆是空虚不实的。若是识破了诸相皆是空虚的道理,就可以见如来的法相了。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06:2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正信希有分第六
济佛注解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一)。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1修福者。于此章句 。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二)。须菩提 。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2。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3相(三)。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4。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四)。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五)。
--------------------------------------------------------------------------------
著:音酌筏:音伐
--------------------------------------------------------------------------------
分解:
前分说的不可以身相见如来,此理甚深。佛恐众生,疑佛是虚无,所以将不住相之甚深般若,反覆而申明之,令众生断疑而生正信。此疑从前面无住布施和非相见佛两段经文而来。盖因凡夫布施,皆是住相布施,凡夫观佛,皆是住相观佛,凡夫不知布施不住相,其功德更大。观佛不住相,其智慧更深。所以佛教人以无相之因,契无相之果,因深果深。此义难信难解,故云正信希有。
--------------------------------------------------------------------------------
词义:
1持戒:持守戒律也。持戒有三种:(一)律义戒,(凡行居坐卧,出入往还,严持身心,谓之律义戒)(二)摄善戒,(凡善事就要做,谓之摄善戒。)(三)饶益有情戒,(发心修行,欲拔众生之苦,与以众生之乐,似此做有益于一切众生之事,谓之饶益有情戒。)
2福德:信此经者,名福德。世间所享者,名福报。
3非法:非法者,无法也,沦于顽空。
4我人众生寿者:天地间众生所有之情状,尽不出此四者之中。除此四相外,又有法相,非法相,断灭相,此数相皆是心相。又如身相,三十二相,一合相,是形相也。但形相,也从心出,心无相,无有形。惟生实相,就是悟境。
--------------------------------------------------------------------------------
概论:
本分,是因为须菩提,听如来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句话,以为菩萨(即具觉性之众生。)未有不信受而奉行的。但是恐怕末世之凡夫众生,听此妙理,不能生信。怎么说呢?因为如来佛在第四分,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在第五分,说佛非色相,所以不能不使后世人,疑到佛与法,二皆无相。若是无佛无法,岂不是人法双泯,因果俱空了吗?所以须菩提恐怕末世众生,闻此真空无相的教理,难生信念。因而当机,发此一问。接著如来佛,告须菩提曰,岂无其人,不过生信念者,不是寻常的人。必须诸恶莫作(持戒),众善奉行的,方能生信念。何以故呢?因为人之心念,念念有生住异灭四相。念念不住,一弹指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心念,有九百生灭,微细已极。众生背觉合尘,念念皆是尘劳相,既为根尘识十八界所迷,耽著五欲之乐,又为五阴色受想行识所盖障,欲得一念生净信者,甚难甚难。今闻此经之章句,能有一念生净信,必是大根基之善人,方能信任其道。因为这个好种子,已在八识田中生了善根,无论何时,这个种子是要发的。所以弥天罪恶,难得有个悔字,无量妙法,难得有个信字。信为功德母,诸佛菩萨,起初修道至证道,皆从一个信字入手也。众生有此一念信根,即种了未来的善果,故此一念信心,其福德即不可思量。所以如来并直示其悉知悉见。言众生虽无量,然而皆在如来性海之中,众生一举一动,如来无不见者。又告以众生一念净信心生,则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执于此经言说章句) ,非法相(陷于沉空无见),即不复存于心。因为见凡所有相,皆为本觉中所无,众生若有取相之心,即著了四相。若有取法相之心,也是著了四相。若取非法相,又偏于空,落于断见。所以断之曰,要悟真空无相的道理,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两边都不执著,就是因取法则滞于法。但性中本无法,取非法则泥于空,又不能不假法以悟性。所以用舟筏来比喻,渡了河,不得不舍筏而登岸。意思就是既悟得本性,已无所谓法,若未悟本性,徒执非法(真空无相)之见,还是不能度生死。禅录云,汝无拄杖子,我给你拄杖子。你有了拄杖子,我夺却你的拄杖子。这就是教人舍法破法执也。傅大士曰: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也就是假法悟性的意思。
--------------------------------------------------------------------------------
讲义:
须菩提向如来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不住相布施,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无相真空的妙理,有大乘根基的善人,自必信受奉行,却是有大多数的众生,听见这个说法,能生实信吗?如来佛,就告须菩提曰:你不要这样说,我说的法,虽是深妙,岂无全信的人吗?不但现前有之,至于将来,也是有的。就是到我死后,后五百岁,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人,能信此经中一章一句,自能信以为实。也就可以知道这种人,善根深厚,不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种的善根,乃是从无量佛种得来的善根。若是有这个善根的人,闻此一章一句,心净不乱,心信不疑。“须菩提”乎!如来我,以佛慧佛眼,就洞悉此种净信众生,便通佛性,就可得到如十方虚空无量的福德。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是因为此等众生,善根纯熟,已悟得真空无相的道理,已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并且无法相,(执著此经章句,实信其言说,落于有见,是法相。)也无非法相,(执著于沉空守寂。陷于无见,是非法相。)这个缘故,就是这种众生,若心有所取,即著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若执著此经章句。也是著了四相。若心执偏空,就是固执人死身心皆断灭,归于空无的一个错误的断见,也与著四相无异。所以要放下两头之见,不应执有,也不应执无,方可悟入性空,自然离法。因这个妙理,所以如来我,说此法,也是不得已。是因为要汝等离相见性,超越彼岸,不能不假此法门,使汝等度脱生死的苦海。倘是汝等见了自己的本性,证了涅槃之乐的时候,我法就可以舍去,已无用矣。这个比喻,就好比编竹为筏,渡人过河,到了彼岸,此筏就无用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放下,何况不是佛法的世见文词,又有什么坚执不舍呢?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07:4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无得无说分第七
济佛注解
--------------------------------------------------------------------------------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一)。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二)。所以者何。一切贤圣1。皆以无为法2。而有差别3(三)。
--------------------------------------------------------------------------------
解:音械差:音义
--------------------------------------------------------------------------------
分解:
前分说的佛不可见,法不可取。佛既不可见,那么经文是谁说的呢?法既不可取,那么得法的是谁呢?这都是凡夫的疑问。以为有物可得谓之得,有法可取谓之法,殊不知法是不可对不可见的法,并非是有形的物质可比。既不可对不可见,又有何物可得呢?更有一种聪明人,谓之心得。然此心得,也是一个无形的我执。谓之能知障,又谓之理障。事障障凡夫,理障障菩萨。今云无得者,就是双破事理二障也。未悟之时,须凭言说,已悟之后,言说皆非。如来所说之法,有时说有,有时说无,皆是因病施药,并无一定之说也。若是随言生解,执著有无,皆是法执之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今言无说者,是破语言文字之障也。所以经颂云: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
--------------------------------------------------------------------------------
词义:
1贤圣:贤者,如须陀洹,阿罗汉之类。圣者,佛也。一切贤圣,就是说的三乘贤圣,何谓三乘贤圣。(一)声闻乘,依苦集灭道四谛之法门,观闻佛说此法之声,修行得解脱者之谓。(二)缘觉乘,依十二因缘之法门,不就师,自悟此理者之谓。(三)菩萨乘,依六度之法门,得解脱者之谓。
2无为法:是自然之觉性,不能假人为。所以无为法,就是无上菩提。如涅槃﹑如来﹑无相﹑无住,以至金刚般若波罗蜜等,虽有种种名称,皆是无为法的意思。有为法,是世间法。无为法,是出世间法。往往有人修行,把这个无为两个字,认作空寂,弄得灰心槁形,自以为学佛,实则为一个捕风捉影,顽迷不灵之人罢了。
3差别:参差不齐的意思。如象﹑马﹑兔﹑过河。象则从容过去,马则昂头过去,兔则浮泅过去。又如三鸟飞空,有前有后。说到河水,并无深浅。说到空间,并无先后,乃因足有长短,翮有强弱,就好比无为法一样的,祗因修行的人。根有利钝之差,故成三乘贤圣之别。
--------------------------------------------------------------------------------
概论:
本分,乃续前分,还是说离相,要令众弟子,领悟经文,于法应无住行施的道理。本来觉性中,原有四相,法相,非法相,所以如来佛,第六分筏喻文中,说明法与非法,均不应取。但是如来佛,又恐众弟子们,疑谓法与非法,既不可取,为什么如来自己,又炼行修因,以取菩提正觉之果呢?就是现在人间天上,一十六会,广开般若之谈。以此而论,是佛法,还是有取有说,何以教众生不取,因此易生误会。所以如来佛,用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果有所得菩提否?)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来果有所说一定之法否?)两句,来试验须菩提,是否已领悟如来不取之意。须菩提经此一破,已领悟这个意思,就答应说,我师父所说筏的比喻,我已详解,未渡则取,既渡则舍。由此而推,取与舍,那有一定之法,所以知道没有一定之法。名为菩提,也是没有一定之法可说,无上菩提之法,皆我自然的觉性,不能假人为。不但如来这样,就是三乘贤圣,也是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成功自有迟速之分也。所以文殊赞叹维摩诘菩萨曰:“乃至无有语言文字,是真不二法门也。”可知如来无住妙法,本离开语言文字,一无所得。惟因普利众生故,不妨现起种种形相言语,令人观相起敬,闻法悟理。若有智慧者,即言语离言语,即名相离名相,知得即无得,知说即无说,可谓悟中道第一义谛矣。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果有所得菩提(正觉)否?如来果有所说一定之法否?须菩提曰:如我解佛所说的意思,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我师父如来,所说的法,是无上菩提之法,可以心悟,不可以色相取。可以意会,不可以口舌说。我师父说的是非法,(虽有而却无)非非法,(虽无而却有)这个缘故,不但我师父如来,就是一切贤圣,皆用这个无为法自修。不过得道浅者,(贤)或假言说章句,而后自悟。得道深者,(圣)就可以顿悟顿修。其成功虽一,因根有利钝,悟有深浅的差别,所以成功乃有迟速不同也。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09:1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依法出生分第八
济佛注解
--------------------------------------------------------------------------------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1世界2七宝3。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一)。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4乃至四句偈5等 。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二)。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三)。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6(四)。
--------------------------------------------------------------------------------
词义:
1大千:大千者,普天之下,谓之小世界。一千小世界,谓之小千。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
2世界:世界者,世间的方位界限也。
3七宝:七宝者,指金﹑银﹑琉璃﹑玻璃﹑玛瑙﹑珊瑚﹑珍珠,七种是也。
4受持:信力曰受,受之不忘于心也。念力曰持,持之不厌其久也。受持,就是承教不逆,结念不怠的意思。
5四句偈:是二十六分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四句,及三十二分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等。
6非佛法:即前云,无为法,即后云无法可说之意,谓一心泯合,非佛非法,为不住相布施也。
--------------------------------------------------------------------------------
偈:音记他:音托
--------------------------------------------------------------------------------
分解:
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从心生,所谓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是心体,法是心相,心相有生灭,然而心的本体,则无生灭。心的本体是湛然常住不迁的。若以常住真心,忽有妄见,则遗失本体,而变为业识。从妄起妄,精明外溢,奔色奔声,造业受苦矣。众生之迷,先执法我,后执人我,有此二执,骤然告以无相之因,焉能契无相之果。此甚深般若,未破法我执的菩萨,尚且不明此理,何况是未破人我执的凡夫呢?众生无始劫来,习气深厚,处处为业力所转。旧业未除,新殃又造,愈转愈深,虽有本智,若不假般若之力,断不能出此烦恼障蔽。如来苦口婆心,说此一部般若,真有不可思议的妙用。种种破障,浅言之以教化民生,深言之以启悟菩萨。未来之众生,如能依教修行,受持此经,即可超出妙庄严路也。因般若为无上法门,诸佛能成无上正等正觉,皆是般若之力,故云依法出生。
--------------------------------------------------------------------------------
概论:
本分,点明正宗经文,为诸佛菩提法,皆是从这里出来。复点破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以显示人心中,自有真佛。而点明的方法,又从较量事相有为福德中,渐渐的说出来。就是恐怕人,疑前说无上菩提之法(无为法) ,既不可以色相取,又不可以口舌说,似此法无可说,佛无可成,大家修行的人,变了甘坐无为坑里,有什么好处呢?所以如来,从人情中,举出小果来,先以有相的布施(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较量福德,复较量这个有相福德,还远不如持四句偈的无相福德,因为有相布施,皆是有为之善,即有极大福报,报尽还须堕落。若是修般若之法,或了明四句偈言,或为他人解说般若深义,所得福报,则无有穷尽之时。所以说,以财布施,不如以法布施。财施有尽,法施无尽也。这个缘故,就是因为一切诸佛,皆从此般若(妙智慧)而生。再由此,点破佛法即非佛法一句。因为般若是诸佛之母。俗语说,母因子贵,即此意。般若能生出佛法,但是般若并非佛法,所以说破佛法,即非佛法。老子曰:大道无名,强名曰道。可知本无佛法,不过强名之曰佛法而已!又有相福德与无相福德相较量,前后共九次问答,此分中是第一次问答。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设若有人以金等七宝,充满大千世界来行布施,此人所得福德,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自然是很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的布施,于我等性中智慧的福德,全无关系,究竟是无福德性。我师父就人世报施的福德而言,所以说多。如来佛又说:设若有人,于此般若经中,随便受持,或一卷半卷,或一章半章,甚至最少以四句偈(第二十六分,第三十二分,各有四句偈)或能为人演说经的意思,则他所得的福德,比前说的大千宝施所得的福德,还要更多。佛又曰:“须菩提”乎!这个缘故,是因为一切诸佛,及成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云般若是诸佛之母。佛又曰:“须菩提”乎!但是般若并非佛法也。意思就是本来就没有佛法,不过假以开悟众生,取一个名字叫佛法而已!故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16:0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相无相分第九
济佛注解
--------------------------------------------------------------------------------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1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一)。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二)。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2能作是念 。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三)。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3能作是念 。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 。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四)。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4能作是念 。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五)。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六)。世尊。佛说我得无诤5三昧6。人中最为第一 。是第一离欲7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七)。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8阿兰那9行10者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八)。
--------------------------------------------------------------------------------
洹:音丸阿那含之那:音诺诤:音正乐:音要阿兰那之那::音诺
--------------------------------------------------------------------------------
分解:
前言佛法不可执著,此言佛果也不可著相也。须菩提因昔日佛为声闻说四谛法,以为佛所说,必有法可得,依法而修,必有果可得。此皆意言分别,随言生解,皆落在能知所知之中。殊不知般若实相,非一相,非异相,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有无俱相,非一异俱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破相破到极处,即诸妄尽除,诸妄尽除,不真何待也。
--------------------------------------------------------------------------------
词义:
1须陀洹:是梵语,译为入流,以根不入尘,而能入于圣流也。又因初预圣人之流的缘故,所以又译为预流。就是虽居尘嚣,已入圣流,其所以无入相者,因其能却六尘也。是为初果体。
2斯陀含:是梵语,译为一往来。按小乘法,所谓欲界思惑,分九品,须分七次破,就是须七返生死,方能破之。所谓一返生死,就是生到天上,天报已尽,即转生人间,受尽人间福报,又生到天上,如此者六返生死,死算破了六品思惑。还余下三品残惑未尽,还须一返生死破之,就是再要一生天上,一来人间受生,断此余惑也。是为二果体。
3阿那含:是梵语,译为不来,就是已断尽九品思惑,从此寄位四禅,生净居天,更不到欲界受生。是为三果体。
4阿罗汉:是梵语,译为无生,就不生不灭,已超出六道轮回,不受生,应受人天供养,是为四果体。此位不言果,而言道者,因为与觉道已近也。
5无诤:无诤者,无争竞之心也。
6三昧:三昧者,已到精妙处的意思。
7离欲:离欲者,离欲界之爱欲也。
8乐:乐者,爱也,好的意思。
9阿兰那:阿兰那者,是梵语,译为无净,又译寂静。就是无人我行也。若衲禅师曰:无净者。涅槃经曰:须菩提住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即此义也。
10行:萌之于心曰念,见于行为曰行。
--------------------------------------------------------------------------------
概论:
本分,因前分点出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仍恐众弟子,还未明白这个道理,要想众弟子,当机深悟住心无住之理。并因小乘法,拘泥于名言习气,执有实法,所以一方面是欲从小乘法诱导众弟子领悟,一方面是因为知道须菩提,已成小乘之道,欲藉须菩提的口中,说出须菩提自己所证之果来。原来大乘法,是一个积极修行法,在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具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苦心。小乘法,是一个消极修行法,在为自了生死。印度古时候,国富民安,百姓多图安逸,佛出世这个地方,不能不顺人情,兼用小乘法,所以本分,因为前分说到佛与法皆非,恐众弟子们,疑谓佛不可求,法非可取,斯则进取无可住矣。所以乃假须菩提小乘之悟,为众旁通,好使众弟子领悟。又四果中,皆有无字,(无所入,无往来,无不来,无有法) ,乃无为之法。所谓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于此可证,佛之有四果,犹孔子之有四教。但是佛说的四果,自有等级。第一,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知欲当避,此果之初生。第二,一往来,是不再蹈欲境,即果之长大也。第三,不来,是离去欲境,即果之成熟也。第四,离欲,是脱然除欲,即果之已收也。
--------------------------------------------------------------------------------
附言:
佛法,原来大别为显教及密教两种。显教,又分小乘大乘两种。小乘,再分俱舍宗与成实宗两种。大乘再分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七种。密教,再分金刚部与胎藏部两种。小乘之俱舍宗,立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因位果位。声闻乘,要在修四谛法。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方能得果。其修行之方便有七,得果有四,详表如下 :
声 闻 乘 五停心观
以五观,停止五心过:
(一)不净观,退治贪欲。
(二)慈悲观,退治嗔恚。
(三)因缘观,退治愚痴。
(四)分别观,退治我见。
(五)数息观,退治散乱。
别相念处 分修四念:
(一)观身不净,
(二)观受是苦,
(三)观心无常,
(四)观法无我。
总相念处 总修四念处,恒念此身,不净,是苦,无常,无我。
暖 能于真空,发相似之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同钻木取火,先得暖气,而暖位。
顶 再进而相似之解增胜,定观分明,在于暖位之上,如登山顶,观望四方,悉皆明了,曰顶位。
忍 再进而明四谛之法,即可决定,堪忍乐欲,曰忍位。
世第一法 再进而修四谛之行,渐见法性,虽未得圣道,而于世间称为第一,曰世第一法。
须陀洹果 世第一法之后,无漏智生,断尽三界见惑,曰须陀洹果,又曰预流果,是初果。
斯陀含果 从此断欲果思惑之少分,尚往来于欲界者。曰斯陀含果,又曰一来果,是二果。
阿那含果 断尽欲界思惑,而不再生欲界者,曰阿那含果,又曰不来果,是三果。
阿罗汉果 若全断三界思惑,超出三界者,曰阿罗汉果,是四果。(三界者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而言。)
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谓之三贤。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谓之四善根。综三贤与四善根,谓之七方便,就是声闻乘的因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就是声闻乘的果位。见惑思惑,同属烦恼。若区别之,凡于意识,起诸分别,迷于真理,而起的我见邪见等,谓之见惑。五识对五尘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对于五境,有见闻嗅味触之作用。)迷于事相而起的贪爱等,曰思惑。见惑为觉悟的障碍,思惑为解脱的障碍。故欲悟四谛之真理,必须断见惑。欲出三界,而入涅槃,必须断思惑,不可不明辨之。无漏智者,乃悟二智中真理(有漏无漏)之一,离一切烦恼之过非,清净无垢之智慧也。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须陀洹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初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初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须陀洹虽不能顿悟真空,尚能仅仅强制其欲,能却六尘境界,造入无相之门,得为圣人之流,所以名叫入流。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斯陀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二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二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斯陀含的心境,已造诣于至静之处,但目睹诸境,此心还是一生一灭,所以名叫一往来。实则无第二之生灭,前念方著,后念即离,心不著生灭之相,所以实无往来。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阿那含,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三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三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那含,心空无我,已断尘识思惑,内无欲心,外无欲境,习定已深,六尘四相,一一证空,而无不来之相,所以虽名不来,实在永不来欲界受生也。佛又曰:“须菩提”乎!阿罗汉,当修行时,预先自念自己得声闻第四果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有得四果之念。这个缘故,是因为阿罗汉,已心空相灭,无得道之念,又安有得果之念。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若是阿罗汉,自念得道,即著四相,就不能叫做阿罗汉了。须菩提曰:世尊!我师父曾说过我,我终日立于一切法中,不起一烦恼,不恼一众生,无争竞心,(无诤)已到精妙处。(三昧)在诸弟子中,许须菩提我,为解空第一,是第一个脱尽人我,断绝此念,离欲的阿罗汉。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虽蒙我师父称赞我如此,我实没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若有得了阿罗汉道之念,便是我生一妄念,又安得六欲顿空。我师父世尊,就不说须菩提我,是好于寂静(阿兰那)之行者。因为须菩提我,心原无所得,亦无所行,惟本分上一尘不著,以此得名须菩提而已!所以我师父世尊,称我是好寂静之行者。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17:38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庄严净土分第十
济佛注解
--------------------------------------------------------------------------------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1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一)。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二)。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2而生其心3(三)。须菩提 。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4。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5。是名大身(四)。
--------------------------------------------------------------------------------
分解:
上言四果无可得,此云圣果亦无可得,若是有所得,皆是住相。凡夫之所疑,必以为四果既无所得,何有四果之名称?圣果若无所得,何以能获无生法忍?这都是凡夫住相之病。要知圣贤之名称,皆是假名。全是假有为法,显无为法,所以般若处处破执,惟恐凡夫贪著有为法也。所谓庄严净土者,并非凡夫目中所见的色相庄严(如修庙一般,以为金碧辉煌,即谓之庄严)。实是说的非相法身,无形真土,无形质可取,无色相可观的法性庄严也。
--------------------------------------------------------------------------------
词义:
1然灯佛:因初生时,身边有光如灯,故又名定光,为如来佛授记之师。
2无所住:不住著在一处,凝滞不化也。
3心:盖此心,神明莫测,变化无穷,是真净土也。不清净,则逐境迁移,放逸莫检,便著六尘,而多所住矣。
4须弥山王: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王。不过用他来 譬如人身之大,大作一假设之词,如七宝满三千大千之类。
5非身:法身也,就是如如不动之真心。傅颂曰,有形终不大,无相始为真,也就是此意。
--------------------------------------------------------------------------------
概论:
本分,如来佛因为恐怕诸菩萨之所得心,还没有除,动则住于有法,不生清净心。所以问如来我,昔在然灯佛所,虽得无上菩提之果,然于然灯佛本师之法,有所得否?意在引从前的事,来证明如来自己,于法实无所得。因为如来佛,虽然在然灯佛本师处听法,不过得本师的开导而已!实则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佛设此问,要在表明法无所得,是空法相。所以跟著又问菩萨庄严佛土否?意思就在又要表明庄严非庄严,是空佛相。像这样佛与法俱空,才得生清净心,故曰应如此生清净心。生清净心,就是生菩提心。菩提正法,无可得,无可说,所以发菩提心者,直发清净心而已!但是心本清净,无所为发,直生之而已!清净心曰生,六尘心曰生,可知真心妄心,仍由其心之自生。而非菩提正法,所能觉我。亦非色声香味触法,所能溺我。佛说到这个地方,已分明说出佛果,应从众生心中求。还恐怕众生,看得佛法太广大,所以又设一个大身来比喻,就是比方须弥山虽大,还是一个有相之大。如十方世界,尚且成虚,可知须弥山之大,并不大也。用这个比喻,好使众生不见佛法,只见一心。能真清净之至,始入菩提三昧。(入正觉精妙处)或曰:如来佛,在第七分,(无得无说分)因为要表明果法离相,曾问过“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那末又何必在本分中再问,于法有所得否?应知前问是说明,“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以明度生离相的意思。换言之,就是就佛果上所得,有无而为问。今问是说明,“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以明住心无住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以佛因中,于法得与不得而为问。总而言之,前问是佛果上自证菩提,今问是佛因中求得菩提,意思各别,并不是重问也。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从前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我师父在然灯佛所,是自悟自修,于法实无所得。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菩萨于佛土之中,作善缘福业,抑庄严否?须菩提答曰:非庄严。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庄严,非形相庄严,如黄金为地,七宝为台等,不过名为庄严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所以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如此一心不乱,生清净心,不可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之上生心。否则便缚于六尘,妄念旋起,那里能清净呢?原来清净心,(觉性)妙湛圆寂,本无所住,如明镜之前,物来悉照,物去即空,所以要无所住,就可以十分清净。 佛又曰:“须菩提”乎!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你的意思怎么样?是身为大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大。这个缘故,因为此身虽大,可是有生有灭,终受轮回,不能叫做大身。但如我师父从前所说非相之法身,乃是清净之本心,是真法身也。此心包廓太虚,周藏法界,无相无住,顿入圆明,岂须弥山所能比量的么?这个才是名为大身啊!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18:33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济佛注解
--------------------------------------------------------------------------------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1。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 。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一)。
--------------------------------------------------------------------------------
分解:
凡以有为法布施,所得福报,是有尽的。若以无为法布施,所得福报,是无量无边的。无为有为,是对待法。无为不离有为,离开有为而无为不显。有为实在无为,真无为就是有为不住。所以大菩萨不住无为,不尽有为,方显无为福胜。甚么是不住无为呢?凡菩萨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修无为法,闻法后回智向悲,不肯安住无为,发大悲心而度世,悲智双方运用,以六度法摄化众生。虽说是度无量无边众生,可是不存能度所度的心,这就是不住无为,而行菩萨道也。 什么是不尽有为呢?凡菩萨破尽了尘沙惑,虽说是观众生无量无边,但是不存难度的心,不存疲倦厌烦的心。和光同俗化身千百万亿,常行度众生之事,众生无尽,愿力也无尽,这就是不尽有为,而行菩萨道也。总之是有为而不住有为,无为而实无不为的意思。菩萨能行无为之功用,所以说无为之理 ,福德无量无边也。
--------------------------------------------------------------------------------
词义:
1恒河:是译名,印度语为殑伽,从西土阿耨达池流出,回流四千里,沙细如面。佛多在此处说法,故取以为喻。如同须弥山王比喻之类。
--------------------------------------------------------------------------------
概论:
本分,如来佛又兼从人情说法,示第二次福慧相较。并由较量福德,渐次说到破相处,这正是表现如来佛,循循善诱的苦心。在本经第八分所说的布施,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比喻,已示有相布施之多。今在本分所说的布施,把一粒沙当作一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比喻。这个布施,比第八分的布施,不知道多出了多少万万倍。但是这种有相的布施,虽也是得福德多,却是一个著相的福德,并非性功的福德。倘是持经,就可悟性功,所以如来唤起善男信女,要能在此经中,受之于心,持久不忘,乃至用四句偈等,为他人演说。似如此先觉觉人,自利利他,其所得性中之福德,又比用七宝充满如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布施之福德,更多多矣!可知有相布施之福德虽多,但有限量。法施之福德虽少,却无边际。一劣一胜,不言而明。然而持经须悟真理,否则又容易著相矣。昔有一人,原来很吝啬,为了要修福德,所以常常布施。以后读诵金刚经,就自断曰:经中说的,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云云。他就以为修福,既如此容易,只要专持四句偈等已足,何必布施呢!从此以后,他对于布施上,一文也不肯舍了。这就是执著,未悟真理,亦有此曲解也。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如恒河中所有沙数之多,比喻一粒沙,等于一恒河,你的意思怎么样?诸恒河之沙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一沙各为一恒河,河尚无数,况河中的沙乎? 佛又曰:“须菩提”乎?我今实在告诉你,若有善男信女,以一粒沙,当做一个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得福德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告须菩提曰:若善男信女,在这本经中一章一句,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说给人听,这个法施的福德,又比前宝施的福德,更多多矣。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20:0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济佛注解
--------------------------------------------------------------------------------
复次。须菩提。随1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2。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3。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一)。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4。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二)。
--------------------------------------------------------------------------------
分解:
教者,如来之教法也。如来住世八十年,说法四十九年,五时说教。初时说华严大乘。二时说小乘四谛法。三时说楞严。四时说般若。五时说法华。今云正教者,即说般若时之正教也。尊重正教者,即云诸佛菩萨,皆从此经出。末法众生闻此大法甚难,说者听者,皆须十分尊重般若妙法。所谓无量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也。
--------------------------------------------------------------------------------
词义:
1随:随其所在之处也。
2当知此处:谓此心也。
3天人阿修罗:天,四天之类。人,世间之人。阿修罗,非天,非人,好战斗鬼神之一种。
4读诵:对文曰读,背文曰诵。读诵就是口熟其文心解其义也。
--------------------------------------------------------------------------------
概论:
本分,是因为前分说性功福德,胜于著相福德。现在更进一步,表明宝物布施的福德,不如持经的福德,并注重在推极持经的尊重。换句话说,就是发明经文于无住行施,福德莫如此,尊重亦莫如此的意思。所以第一段,表明随说是经的尊重,因为随说是经之处,此中即有如来全身,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皆来敬仰供养,如同佛在塔庙的一般。还有天龙八部(亦名龙神八部,因为天与龙冠首,所以名天龙八部。凡讲经时,即来守护佛法。)也来护法。第二段,表明受持读诵此经的尊重,因为无上之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倘人尽能受持读诵此经,则生清净心,清净心中,无相无住,实为成就于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这种人心中,以为这个经典所在之处,即有佛在,则持经之处,即佛弟子三宝。(法宝,佛宝,僧宝。)均应尊重的缘故,也就在此。
--------------------------------------------------------------------------------
讲义:
佛再曰“须菩提”乎!若有人随便在什么地方,演讲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使诸听经的人,消除妄念,当可知这一卷的真经,就在此处的身中,就可感动天道的菩萨神明,人道的众生,阿修罗道的恶魔等。皆来花香顶礼,如同敬仰佛像塔庙的一般来供养。何况有人多多能受持读诵此经,以求悟性。佛又曰:“须菩提”乎!可知道这种人,就是成就于无上菩提之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更无有一法,能加乎其上的。要知道自心即是佛,并不从外得。所以经典所在之处,即是佛在。可以说得,宛然如与佛弟子三宝同居,焉有不成就之理,岂不可尊可重乎?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21:1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济佛注解
--------------------------------------------------------------------------------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二)。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三)。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1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四)。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五)。
--------------------------------------------------------------------------------
分解:
法者,般若之妙法也。凡经律论三种俱是教法。如法受持就是说的依法而修。先由多闻而求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推而广之,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烦恼,因病施药,种种皆对治法门。譬如众生淫怒痴之病,就用戒定慧治伏之。五根五力,四正勤,四神足,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三十七道品,无一不是修行人的妙法。今言受持的意思,是专指受持般若妙法。因为受持般若,诸法皆具足也。前边说的法身非相,重重破执,已于一相无相分中,将般若的妙理,逐细显出,至此群疑顿释,言至理极,所以空生领悟旨义,请诘经名。
--------------------------------------------------------------------------------
词义:
1三十二相:如来具容貌相好十二种,身体相好十种,手足相好十种。以三十二种净行,修成三十二种相好。此三十二相,都是应身相。应相可见,法相则不可见。三十二相名称如下。(一)足安平相,(二)千辐轮相,(三)手指纤长相,(四)手足柔软相,(五)手足缦网相,(六)足跟满足相,(七)足跌高好相,(八)如鹿王相,(九)手过膝相,(十)马阴藏相,(十一)身纵广相,(十二)毛孔生青色相,(十三)身毛上靡相,(十四)身金色相,(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十六)皮肤细滑相,(十七)七处平满相,(十八)两腋满相,(十九)身如狮子相,(二十)身端直相,(二一)肩圆满相,(二二)四十齿相,(二三)齿白齐密相,(二四)四牙白净相,(二五)颊车如狮子相,(二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二七)广长舌相,(二八)梵音深远相,(二九)眼色如金精相,(三十)眼睫如牛王相,(三一)眉间白毫相,(三二)顶成肉髻相。
--------------------------------------------------------------------------------
概论:
本分,须菩提因闻得前分,持说此经,成就希有之法,经在佛在。经的尊重如此,所以当机请示经名与奉持的道理,以便好奉持。如来佛告以此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汝等所以要奉持此经,是因为此经中,有无上的菩提法。如诚心奉持,就可悟无相无住的道理,可以生金坚刚利,明无不照的般若(妙智慧),登诸佛的彼岸。这个就是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要在戒弟子们,应依法奉行。如来佛说此,虽意在显法,但又恐怕诸弟子著于这个经名,忘却了般若为自性的般若。因而又破经名的著相,故曰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过假一个名字叫般若波罗蜜而已!经名既不可著相,更有何法可说,清净心中,本来无相,波罗蜜经,不过使人自明自性,本来亦无法也。既无法,何有经,无经何有说!可知凡有言说,皆是医病之方。传心法要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盖未悟时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有病不服药,是病固难除,病去药存,此药也是病也。并举不但小如微尘,大如世界,就是如来我说的三十二相,皆是空的一个假名而已!如来佛,如此循循引说,无非欲令其破相见自性之如来。所以最后又较量福慧(此是第三次) ,明离相之用,以显经功意。谓无论如恒河沙数的宝施,如恒河沙数的身命施,究竟是外相,不如持经见性,得福更多也。
--------------------------------------------------------------------------------
附言: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三句,是本经的纲领,大藏之精要。设扩而充之,则佛祖心肝,圣凡脑髓,三教五宗无量妙义,尽在于兹。三昧经曰:心无心相,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妙理。傅大士曰:恐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般若之法,是心法。如人饮水,自知冷暖,不容疑议,若有所说,即是毁法谤佛。
佛具三身:(一)清洁法身,为佛之真身,无色无形之本体身,般若即是真性法身相也。(二)圆满报身,因报无量愿行,所显的万亿圆满之佛身。分自受用报身与他受用报身两种。(三)应身,即应化之法身,又名化生(百千万亿化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羊中现羊,鹿中现鹿,形形散影,随类现身,三十二相即应身相也。恒沙宝施,其宝虽多,犹属外财,施之还易。恒沙命施,其舍虽重,乃属内财,施之实难。究竟财施也,命施也,总为有漏之因。见性也,明心也,实获无为之福。
--------------------------------------------------------------------------------
讲义:
须菩提听如来佛,说完了前分的经,当这个时候,就向如来佛曰:世尊!此经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字?我们要怎样受持奉行此经呢?如来佛就告须菩提曰:乘此坚利的妙智慧,能到安乐之彼岸,此经即以金刚般若波罗蜜名之,你们应该依法奉行,所以立这个名字,什么缘故呢?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所说的般若波罗蜜,是妙觉本性,湛如太虚。本体既是虚无,那里还有什么名字,不过恐怕人生断见,不得已强标一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名字,便于众弟子奉持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对此有所说法否?须菩提答曰:世尊!般若是自性自悟,既无可名之名,我师父就无所说。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细微尘埃,多不多?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佛又曰:“须菩提”乎!微尘虽多,然无实体终是虚妄,是不过名为微尘而已!如来我说世界虽大,然劫尽则坏,不是真实的,是不过名为世界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不可见。这个缘故,就是因为我师父所说的三十二相,非法身的离相相,是应生的有相相,也是假名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舍自己身命,如同恒河沙数的一般,行布施求福。再设若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演说给他人听,其持经的福,还是比舍身布施的福,更多多矣!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22:0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济佛注解
--------------------------------------------------------------------------------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1义趣2。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3。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一)。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二)。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4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三)。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5(四)。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6不怖7不畏8。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五)。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六)。
须菩提。忍辱9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七)。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10为歌利王11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八)。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12。作忍辱仙人13。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九)。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十)。若心有住 。则为非住(十一)。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十二)。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十三)。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十四)。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十五)。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十六)。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十七)。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十八)。
--------------------------------------------------------------------------------
分解:
离相者,离一切幻相也。世间一切相,皆是幻化之相。凡夫不知此幻相虚而不实,所以执著取舍,处处为虚妄相所惑。妄境时时薰妄心,真性为外尘相所遮蔽,终日为环境所转,因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苦,长劫轮回,无有休息。若能离相,不为相所惑,则无执著取舍矣!既无执著取舍,尘相空矣!内心不出,外尘不入,则动静不生矣!动静不生则寂矣。所云寂灭者,初伏尘外,次尽内根,根尘双脱,先破人我,更进一层,又破法我,觉所觉之相亦离,再进一层,俱空不生,空所空之相亦亡,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矣。
又忍有六义:(一)力忍,不忘嗔,但不报也。(二)忘忍,雅量容物,处辱如无也。(三)反忍,反己自责,不尤人也。(四)观忍,外人内身,皆达如梦也。(五)喜忍,喜其能成我之忍力也。(六)慈忍,怜彼加辱者愚痴,而发愿度之也。
--------------------------------------------------------------------------------
词义:
1深解:心中大悟的意思。
2义趣:就是义理旨趣。
3慧眼:圣人之心有七窍,一闻千悟,此智慧眼也。
4信解:心无所疑,了然领悟也。
5如是:所言深合佛理,即可之意也。
6惊:骇其言之过也。
7怖:恐其道之高也。
8畏:怯其行之难也。
9忍辱:内心含容谓之忍,外境横逆谓之辱。忍辱有三种。(一)生忍,(此是分别心忍受。即人对我,虽无礼相加,我要忍受。)(二)法忍,(菩萨行一切度生事,不生疲倦厌烦也。)(三)无生法忍,(不见生忍,不见法忍,忍知不生不灭的真法性)。
10昔:指前生而言。
11歌利王:是梵语,意思就是极恶之君。
12五百世:就是五百生。
13忍辱仙人:就是如来佛,在前五百生,成仙的时候,一个仙人的名号。
--------------------------------------------------------------------------------
概论:
本分,因须菩提到此时,闻经深解,已领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道理,感从中来,涕泪悲泣,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在本经第二分,也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第二分的赞叹,是赞叹如来佛,在日用寻常起居坐卧之间,无非是指示般若真心。本分的赞叹,是赞叹如来佛指示般若妙用,如深入九重。就好比一重房屋,从前仅从外面看得规模壮丽,现在已进到此房屋的堂厅了。如来佛,也因须菩提,己悟有相皆妄见,非相即见如来的密义,所以即勉以要做力行的功夫。力行又不外六波罗蜜,(就是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六度。)而六波罗蜜之中,以智慧最难得,所以先举第一波罗蜜,意在有智慧,而后可行其余五波罗蜜。复又举忍辱波罗蜜,不言其他。因为忍辱这一度最难行,并引出自己的故事来证明,(故事列附言内)表明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非空空心说也。要必如支解之惨,五百世之辱,寂然不动,才是正定。因为忍辱不到此,终是妄相不灭。忍辱未到此,而觉有惊、怖、畏的心,便是信心不坚。所以又以本身,行忍辱无四相以勉之。并点明经文,若菩萨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的意思。又以前各分,屡言福德,此分独言功德,盖功成果满,福不足道也。
--------------------------------------------------------------------------------
附言:
般若,译为妙智慧,先已说过了。但是般若分开来说,有种种分类。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等。本分“闻说是经,深解义趣”两句,即包含此三种般若。闻说是经者,即为文字般若。深解义趣者,即由观照般若,深达实相般若也。
如来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体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歌利王带了众妃宫女,到山中去打猎。因疲倦在山中休息,就打了磕睡。等到睡醒了,一看所带的众妃宫女,都不在眼前。乃进山寻找,看见一座山洞,那些众妃宫女,都在洞前听僧人说法。歌利王大怒,指责僧人曰:汝如何在此勾引妇女?僧人答曰:我实无欲。王又诘曰,汝如何尚说见色无欲乎?僧人曰:持戒耳。王又曰何为持戒?僧人曰:忍辱也。王听到忍辱,怒而拔刀,向僧人砍去,问汝痛乎?僧人曰:实不痛。王益怒,将僧人身体,节节分解,问汝恨我乎?僧人曰:既无我何来怒恨。这个时候,四天王震怒,一时狂风大起,走石飞沙,天龙八部,齐来护法。僧人被分解之肢体,已完好如故。王大恐惧,长跪于僧人之前,哀请饶恕,僧人当即代求天赦,一时天霁如初。王亦回心,发愿向善。僧人亦发愿曰:若得成佛,我当先度汝。歌利王即后五百世释迦诞生时之憍陈如也。按憍陈如,亦名阿若憍陈如,生于中印度迦毗罗城之婆罗门种族。长于卜术,释迦诞生的时候,曾召为卜课。以后释迦出家,苦修于尼连禅河畔山中,时憍陈如实为随侍五弟子中之一人。 住色布施,是心取相。住法布施,是取法相。不住法布施,则不取法,亦不取非法。不取法则无实,不取非法则无虚。如是布施,则正觉圆明,无复障碍。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言觉之至也。布施,设稍有住,即我人等四相未忘。而与众生结憎爱缘矣!如是则互为父母子孙,冤家债主,百劫千生,恩怨莫释,轮回生死,那有了期。所以如来教行布施,决不可住相,就是正为这个缘故。
--------------------------------------------------------------------------------
讲义:
须菩提,听如来佛说经,到了这个时候,心中已是深悟理趣,就感觉到听此经已晚为恨,流下眼泪,哭泣起来,向如来佛赞叹了一声,希有世尊!向佛曰:我师父所说这个深奥的经典,我从前得了慧眼,虽然已是一闻千悟,却是未曾听得如此深奥的经。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既闻此经,自性清净中,已悟有本来全真的实相。设若有人,得闻此经,发一念笃信的心,其心纯正,毫无欲尘,便得清净般若之慧,生真实不虚之相,就可以知道这种人,成就诸佛第一希有功德。
须菩提又曰:“世尊”乎!究竟这个般若实相,空如太虚,无有形迹,若著于悟实相,就不是实相,所以我师父说,名之谓实相而已!
须菩提又曰:“世尊”乎!我现在得闻此经,以我从来所得之慧眼,自能信其言实,解其妙理,信奉修持,尚非难事。若当来世后五百岁,浊世末法的时候,离开我师父已远的苦海茫茫的众生,听闻此经,有信解受持者,则此人真为明了自性第一等的人,实不易得。什么缘故呢?因为此人,顿悟真空,必无我人等四相。能离四相,则此人必已悟非相,人我两忘。若如是离一切诸相,其心空灭,即造到觉地,与诸佛并驾齐驱,就得名之谓佛。
如来佛告须菩提曰:汝所言,深合佛理,后果有人,得闻般若之妙法,不惊(无疑心)不怖(无惧心)不畏(无退心)当知这种人,是很少有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我所说的第一波罗蜜,原以诸经皆从此出来,此智慧到彼岸也。岂果有彼岸之可执著,也不过特名第一波罗蜜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凡辱境之来,恬然处之,不因怒恨,乱我般若。其心如同太虚,即到觉地,这就是忍辱波罗蜜也。但真空本来无相,外不见其辱,内不见其忍,浑然两忘,所以如来我曰:非忍辱波罗蜜,是持名忍辱波罗蜜而已!
说到这个忍辱,如我前生,被歌利王分割身体的时候,心如虚空,不起四相。而所以能如此者,就是因为当初节节分尸的时候,可以说辱到极点矣。这个时候,若起四相,定起怨心,不能忘恨,必成苦果,还能说得忍么?我又想起了,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曾修忍辱之行。在这个前世,就无四相之果,由历劫顿悟真空,可知吾人所修者,诚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可知忍辱波罗蜜,实为修行者之先务所急。首要破其嗔心,方离四相,四相皆空,得成忍行。
佛又曰:“须菩提”乎!因为这个缘故,菩萨欲成道,当空其心。离去一切形迹,方能发无上菩提的道心。不应起著于色的念头,不应起著于声、香、味、触、法的念头,应生无所住心。此心才能圆通无碍,纯真无欲,一切不受系缚。若于六尘上,有一住著,便不能解脱其住心,即非菩萨之住处。
所以如来我说,菩萨心,本来虚而明,若住于色,就不能觉。我曰,不应住色布施,正为此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以不住此的觉心,发心广大,非仅为己,是为有益于一切众生,应该如此无相布施。
如来我说的一切诸相。原是指点诸菩萨解脱而已!其实本体全空,皆是非相。又说的一切众生,也是引导诸菩萨灭度而已!其实妄心自离,若见本性,也就不是众生了。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皆是无上的菩提,了悟本性。是真而不妄(真语者),实而不虚(实语者),如而合理(如语者),不欺人(不诳语者),不二说(不异语者)。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得般若之法,与世间诸法不同。世间诸法,不著这边,就著那边。我所说的真如无相,是无实。自性具足,是无虚。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菩萨,心著于法,而行布施,则四相未除,如人进黑暗房屋之中,昏暗蔽塞,则一无所见。若菩萨,心不著于法,而行布施,则同打开金刚之眼,燃著般若之灯,性光四照,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见种种之色。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灭后到了后世,若有善男信女,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则这种人功德,非小果权乘可比。可感格如来我,必以无上智慧,而照鉴之。(悉知悉见)这种人,皆成就见性功德,普施万劫,无量无边。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25:1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济佛注解
--------------------------------------------------------------------------------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1。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2。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3。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 。以身布施。若复有人 。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一)。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二)。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4说(三)。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5如来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五)。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六)。
--------------------------------------------------------------------------------
华与花同
--------------------------------------------------------------------------------
分解:
前分说的忍辱舍身,皆是破我执。我执破后,更须悟般若之理,非徒忍辱舍身也。若只知忍辱舍身,而不能受持经典,还是识情用事,于真性并无相与。若能忍辱舍身,又能受持经典,悟澈二执之非,二我俱遣,则所得法性之功德,即不可思议矣。
--------------------------------------------------------------------------------
词义:
1初日分:晨。
2中日分:午。
3后日分:晚。
4最上乘者:独了生死,不度众生,谓之小乘。缘觉之人,半为人,半为己,谓之中乘。菩萨普度一切,谓之大乘。最上乘者,兼菩萨而载度之佛乘也。
5荷担:背负为荷,在肩为担。言无上菩提,至重难任。一旦道由人宏,毅然以身承任,所以成就大功德也。
--------------------------------------------------------------------------------
概论:
前分,言持经成就功德。本分,复用较量法,﹝此是第四次福慧相较﹞用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仍不如闻此经典,信心不逆之福。换一句话说,持经胜于身命布施,意在显明般若无住之功,并点出经为大乘。若住我人等见,即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怎么说呢?因为相分为小乘说法,见分为大乘说法。相分是人我相,见分是法我相。乐小法者,析空破相,殊不知见分犹存也。有此见分未破,法我执仍在。有法我执,即未深解般若之理,未达般若真际,自利尚不能,何能利他。所以说,著四见。乐小法之人,即不能于此经为人解说。复又推尊此经,有如来全身。勉许人,不必徒事外貌供养。但持此经,以明其心,就能达到至诚无妄的境界。因为若能持此经,供养其心,则心即是佛,何必身外觅佛,如来只在自己心中耳。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有善男信女,于一日之间,早晨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正午又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晚间也以等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照这个样子,经百千万亿劫之久,一日三时,皆如此布施,自当得布施之福!若复有人,能以心无违逆,笃信此经,则其福胜彼舍身之福多多矣!何况手书口诵,为人解说经的意义,存利己利人之心,不但明自己的性,还要使人人见性,善根纯熟,利益无穷,其福之多,又岂可较量呢!佛又曰:“须菩提”乎!简要言之,唯有不可以心思口议,不可以多少称量,实无边际的功德也。如来我,说此经怎么有无边际的功德呢?是因为金刚般若,是我们妙用的本性,是大乘菩萨的最上乘,不是小乘人能够做得到的。所以如来我,为启发大乘人,说明此真空之妙。为启发最上乘人,说明此般若之法。若有大根器人,持此大乘经典,广为人阐发妙旨,则这种人,成人兼成己的功用德行,是不可称量,不可思议,不可以边际求之。而这种人,印契佛心,所成就之功德,唯有如来我,知得见得。这种人,既成就此功德,就足能以身担任如来无上菩提正法。这个缘故,就是喜好小乘法的人,局于见闻之小,不免有我人等私见,对此大乘最上乘法,便起惊怖畏惧的心。自心且不能净,那里还能够听受读诵,为人解说此经呢?
佛又曰:“须菩提”乎!大乘人,在在处处,说此经典,能使听者,心开意解。善气感通,则天龙八部神人俱来供养,护卫法身。普现华光三昧,直是一座舍利宝塔,能使远近敬仰顶礼,散布宝花妙香于持经之处,则供养可谓至矣!此所谓一人办心诸天办供也。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27:0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济佛注解
--------------------------------------------------------------------------------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1。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2劫。于然灯佛前。得值3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4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二)。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5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三)。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四)。
--------------------------------------------------------------------------------
祇:音奇那:音诺他:音托
--------------------------------------------------------------------------------
分解:
业障者,或是前业,或是现业,皆可障蔽真性。前业就是宿世之业,宿世之业,不可以数计。因为无始劫来,所造之业,皆纳入在八识田中,遇缘即发,果熟即生,六道转还,无有休止,和合妄生,和合妄死,生灭无已,都是这不可思议的业力,所牵引也。经云:众生之业,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就是说,众生之业,本属虚妄,只因众生不了唯心,所以既造虚妄之因,即受虚妄之苦。所谓了得业障本来空,未了须当还夙债也。所谓现业者,即此五浊恶世,众生公共所造之还债台也。若有众生受持读诵此经,深知一切幻相,皆是唯心所现,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不为物转,而能转物,则不受此虚妄之苦。虽然欲了唯心,必须深通般若。若能深入般若,了诸法空,则一切虚妄净尽,故曰惟般若能净业障。
--------------------------------------------------------------------------------
词义:
1轻贱:轻贱之事甚多,或行嫉妒,或生忌嫌,或怀恨而加诽谤,或倚势而加欺凌,甚至刀杖瓦石,拳脚相加,都是轻贱。
2阿僧祇:译成华语,为无央数。
3值:遇的意思。
4那由他:译成华语,为一万万。
5具说:就是详言。
--------------------------------------------------------------------------------
概论:
上文,言持经的功德,及经所在的尊重如此。本分在显持诵功德,表明般若,有离障出缠之益。不但灭罪,且得胜果。分开来说,有二不可思议。一者,今世能持诵此经,先世罪业,就可以消灭。一者,不但能消灭先世罪业,还可得菩提之果。前者显报不可思议。后者显果不可思议。并引证如来佛自己,在未遇然灯佛前,虽供养承事多佛,而不如后世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多,就是万亿之数,尘沙之喻,皆不能及也。﹝此是第五次,以供佛功德,与持经功德相比较﹞。又申明善男信女,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者,功德无比。如来兼为下乘说法,所以不能不说果报,使之感动。若将此功德,详言说出,又恐众生羡艳大福,心即狂乱,反于经中,无相无住的道理,似信不信,致成狐疑。所以说,经义果报,不可思议,不过使其回心寂照,假法修持,自明自性。若以为经而思议之,便隔膜了。总之如来显示此经,为发菩提心的一条轨道。菩萨,摩诃萨,应如此降伏其心,善男信女,也应如此降伏其心,是决没有差别的。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每有善男信女,并能受持读诵此经,不但不得人天恭敬,却被人轻贱者何故?这就是因为他在前世,有大罪业。既有罪业,则将来之世,应该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中,受苦无穷。今以持经功德,减其罪业,因为被人轻贱,就所以抵消。渐渐修持,因除果现,罪灭福生,自然可得正等正觉。
佛又曰:“须菩提”乎!我想念到往昔,历了无量数劫。在未遇然灯佛前,曾供养无量数佛。且佛佛皆然,无一不专心专意供养,不可不谓历事诸佛之多。倘是后人,晤对此经持诵,见自本性,永离轮回,其所得功德,比如来我,供佛功德,还胜过了万万倍。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善男信女,于后末世,受持读诵此经,必得此无量之功德无疑。此如来我仅约略而言,若详细说之,其大包天地,其多胜恒沙,恐下根人闻之,大则狂乱,小则狐疑,反以我言为诞妄,而惊异之。
佛又曰:“须菩提”乎!当知功德,由于经义,应于果报。经义甚深,不可推测。果报甚重,不可尽言。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29:2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济佛注解
--------------------------------------------------------------------------------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一)。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二)。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三)。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四)。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1。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五)。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六)。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七)。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九)。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十)。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十一)。
--------------------------------------------------------------------------------
分解:
须菩提于住降之意,粗尘已遣,细惑难融。至是复申前请,欲得住降究竟的道理,所以佛全以己身上事示之,使知人空法空,究竟无我也。
--------------------------------------------------------------------------------
词义:
1释迦牟尼:释迦,是梵语,译华言为能仁。牟尼,是梵语,译华言为寂默。
--------------------------------------------------------------------------------
概论:
须菩提,到这个时候,闻佛所说经义,于护念付嘱诸菩萨之说,已经明白。现在又问善男信女,发菩提心,云何住降?仍是圣凡之见未泯,于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之义,还是未彻底。且闻如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并善男子,善女人,持经种种功德,经义果报,不可思议。就想到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不可不受持此经也。
但是现在及后末世,未得亲承如来从前所说种种妙法之善男信女,未必遽能领会此大乘最上乘之说。若发此菩提心时,应怎么样住降其心?仍是本经第二分经文所问的意思。自度度人,一片婆心,于此可见。所以如来佛,乃以无法发菩提心,断须菩提之法疑。
--------------------------------------------------------------------------------
讲义:
这个时候,须菩提当机向如来佛又问曰:善男信女,已发菩提心者,如何能使菩提心常住?如何能使妄念心降伏?佛告须菩提曰:菩提心本来具足,当体现成,不过只因众生,为尘染所障蔽。善男信女,既发了菩提心,所谓欲尽者,理方还我,就是住心,就是降伏,不必再求也。﹝当生如是心﹞如一切众生,烦恼,妄想,取舍,人我,贪嗔,嫉妒,种种四相之类,如来我,应一一为之除灭度脱。但是如来我,所谓灭度者,不过指点性真,令彼自悟,外不见所度之生,内不见能度之我。盖众生既见性真,已灭度了,则般若观照,已常住不灭,说到究竟,实无一众生受我度者。
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学道的菩萨,若存如来我应灭度之心,似此四相尚未除,即从何发菩提心?何能称菩萨?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佛又曰:“须菩提”乎!就是性本空寂,浑然天成,发此心者,不过自修自悟而已!真性中,实无发菩提心之法。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于然灯佛所,有法得此菩提心乎?须菩提答曰:世尊没有法得此菩提心。照我解师父所说的道理,我师父,于然灯佛所,自性自悟,并没有法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又曰:诚如是言,须菩提!如来我,那个时候,所修诸行,实无得菩提之法。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谓有法可得菩提之法,则然灯佛,不与我授记,当下就应该传授我成佛之法了。又何必悬记来世,方作佛耶?实在因为没有法得菩提,所以然灯佛,才与我授记,并预定来世成佛之名号,称释迦牟尼。汝知如来之命意乎?如来者,就是本性湛然,不染不著,如其本来,所以名如来。
倘人不知这个用意,就错说如来我,另有法可得菩提。
佛又曰:“须菩提”乎!要知真如自具,实别无有法可得菩提。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得菩提,是平等真如,实相妙法,不可以色相见,不可以言说求。
所以如来我,说种种法中,能自悟真如,皆是佛法。
佛又曰:“须菩提”乎!然法不可泥于有,所言一切法者,非实有此一切法,但假名之为一切法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譬如人之一身,长而且大,是真大乎?须菩提答曰:世尊!清净法体,量等虚空,方是大。我师父说大身,是有生灭的,便有限量,何足为大,不过是假名之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菩萨也是如此,真如清净,名为菩萨。度生本菩萨分内事,若云我是菩萨,当灭度一切众生,就是便有我相,非菩萨矣!这个是什么缘故呢?
佛又曰:“须菩提”乎!只此清净者,名为菩萨,实无别法名菩萨。所以如来我,说性中无四相,真性空空洞洞,不但无众生,并无所谓菩萨,可知更无所谓灭度。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菩萨云,我当庄饰严整佛之刹土,是著于有相,不得名菩萨。这个缘故,如来我,说庄严佛土者,非外貌之庄严,不过假名之庄严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直下大彻大悟,人空法空,廓然无我,我身既无,何有度生庄严之心,如此真是菩萨。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31:29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济佛注解
--------------------------------------------------------------------------------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1(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2。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3。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二)。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4。是名为心(三)。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5不可得6。现在心7不可得。未来心8不可得(四)。
--------------------------------------------------------------------------------
分解:
此言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也。离众生无佛,离佛无众生,离心也无众生,也无佛。众生心中皆有佛性,而往还六道,随业所转。佛之性海中,本有众生,而包罗万有,随缘不变。名虽有凡圣,其体则一也。其差别之处,是在众生随业迁流,而遗失本体,佛不为业转,而了悟真心。其转与不转之细微处,是真妄心为之枢纽也。悟则全相成性,即妄处见真。迷则全性成相,即真处起妄。真妄同时,不一不异。所谓一体同观者,即云众生本有之佛性,与佛原来无二无别,佛知众生为同体,因同体而起大悲也。
--------------------------------------------------------------------------------
词义:
1五眼:经中所说,肉、天、慧、法、佛五眼,总是性中明觉。凡见众生形色具足为肉眼,色身自有肉眼。凡见大千世界慧性普照,光摄大千为天眼。凡见自性般若,返观内照,智烛常明为慧眼。凡见诸法皆空,了诸法空,洞彻世界为法眼。凡放大光明,破诸幽暗,真性常昭,上自诸天,下至九幽,毫无障碍为佛眼。大凡众生,皆具此五眼,与佛无二。因四相六尘遮蔽,只有肉团眼一件而已。儒书云,圣人之心有七窍,即是五眼之谓也。
2沙等恒河:以一沙比一河,比尽其沙,则河之多,已为无量。复以无量恒河,以比世界,一沙比一世界,每一世界各有三千大千之数。则世界复成无量无边。
3佛世界:三千大千内,必有一佛设化,故谓之曰佛世界。
4非心:人之心体,本来虚净,一切妄念,由喜、怒、哀、乐、爱、恶、悲、恐中生,皆非本然之心,故谓之非心。
5过去心:思念前事为过去心。
6不可得:就是本来无有的意思。
7现在心:思念今事为现在心。
8未来心:思念后事为未来心。
--------------------------------------------------------------------------------
概论:
上文,破法执我执,结之以通达无我法。不言无法,而言无我法,则知灭法为顽空,不足言圆明妙觉。执法则住相,也不足言圆明妙觉。无我法者,法非有而不落于虚,法非无而不滞于迹,就是知为非法,非非法。能达其实相义,而忘为非法非非法,此等境界,非有返观内照之能,不足窥其微妙。所以本分以五眼观沙界为问。欲观人,先观我,观见我本来清净觉性,就知此是菩提心,即所谓道心也。观见我后起纷飞意念,即知此非菩提心,亦即所谓人心也。沙界众生,皆具有佛性,故曰佛世界。佛以观己者观人,则众生一体。故曰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众生逐于人心,没其道心,故曰皆为非心,是名之为心。过去、现在、未来,种种心,皆妄心也,本来觉性中,无此也。要言之,实心体者,先天之灵气,就是人人具有之○无极也。本来清净无为,而被后天尘劳所蔽,欲人在此中,分别人心道心,非有观照觉察之功不可。五眼正具有觉察之神妙,非觉察,不能通达无我法也。
附言:
德山禅师,精究律藏,通达性相诸经。就中尤以讲金刚般若,为最得意。德山大师,姓周,时有周金刚之称。常谓同学曰:一毛吞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不学,唯我知焉。壮语惊人,盛称一时。当时南方禅宗正盛,德山大师,大为不平,曰沙门,千劫学佛之威仪,万劫学佛之细行。况学犹不得成佛。彼南方魔子,竟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掘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于是担了青龙疏钞,出了蜀国,走向沣阳而来。值于途中,腹饿肠饥。见有茶店婆婆,卖售烧饼,德山大师,乃到店中买饼充饥。茶店婆婆,指其担子曰:担子挑的是何物?德山大师曰:青龙疏钞也。婆婆问曰:是讲何经?答曰:是讲金刚经。婆婆曰:我有一问,汝能答,则给此点心,否则请速离此。德山大师请其言,婆婆曰:金刚经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汝的意思,是点那个心而言?德山大师,经此一问,噤口不能答,只可挑了担子,怅然别去。彼自受此教后,来到龙潭崇信寺,益加精进,终大彻大悟,成了道了。
六祖云:“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邪见染,”张拙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因属非心,故有心之名。若知心体静虚,本无一物,则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干心事,又何有若干种心,可得而名者乎?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肉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肉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天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天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慧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慧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法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法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我,有佛眼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有佛眼。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恒河所有的沙,如来我,说是沙否?须菩提答曰:如此,世尊!我师父说是沙。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一恒河中所有的沙,倘一粒沙,等于一恒河,更以等于恒河的沙之多,来算佛世界,如是佛世界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甚多。
佛又告须菩提曰:不必远说等于恒河沙的世界,就是近在汝之国土中,所有众生之心,随情而迁,逐境而生,颠倒妄想,各各一心,种种不一,如来我,以清净之五眼皆尽见尽知。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来我,所说一切心,皆是众生的妄心,非性中常住的真心,知不是妄心之心,才能现菩提的本体,这才可名为心。什么缘故呢?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说的非心,是常住的真心,寂然不动,物至则觉。过去无有留滞心,现在无有执著心,未来无有预期心,反观于内,则三心总不可得。知其不可得,则清清净净的般若现出,所谓人心净而道心生,此方为菩提之真心,一体同观也。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32:3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济佛注解
--------------------------------------------------------------------------------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1故。如来说得福德多(一)。
--------------------------------------------------------------------------------
有漏因者,漏者烦恼也,即生含有烦恼事物(即五蕴,色受想行识,物心并其法则)之原因。
--------------------------------------------------------------------------------
分解:
法界者,十法界也。通化者,慧充法界,通入化境也。前分说的三心不可得,既是说心不可得,则福亦不必修矣!此又恐人误解,所以告以无福之福,无得之得之妙理。盖无福之福,虽有布施,而忘布施。无得之得,虽有能所,而忘能所也。凡住相布施,皆是有为之功用,不住相布施,即是无为之功用。有为之福,终有了日,无为之福,永无尽时。一是妄心所行之处,一是真心见性之处。上八分言七宝布施,不如见性为妙。十一分言七宝布施,不如持经为胜。此言七宝布施,不如离相为最胜。盖住相为有漏之因,究不能得无漏之果也。般若之最深处,即云福德无实性,于无我法中,通达无碍,明了真空实际,则通化法界,无量无边矣。
--------------------------------------------------------------------------------
词义:
1福德无:福德无者,心量如空,故得福无量也。
--------------------------------------------------------------------------------
概论:
本分,是第六次以七宝布施,较量持经功德。前言福德之处,尚是有相之福,此段文是云离相之福也。夫得福必有因缘,有何因缘,即有何福德。设若有人,以不可得心为因,用满大千界宝为缘,布施于人,则心中一著因缘,又住于有为之相,是福德有实,(兼财施法施两项而言)如来佛,对此则不说得福德多。倘以空心为因,宝施为缘,复不住相,则福德之多,不可较量也。总之本分因前言,心不可得,恐后世众生,或疑福不可修,故以无福之福甚大破之。即言布施因缘,福由外种,不如福慧双修,福自性生也。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若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行布施,此人以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因缘,(有漏因)其所得之福德果多否?须菩提答曰: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以有相之福德为实,而行布施,则心著福,其报有限。所以如来我,不说得福多。如来我所说之福德,在无住相布施,以无求福之心(福性本空,德从慧出) ,正是无为清净之功德,所以如来我,说福德多。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33:27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济佛注解
--------------------------------------------------------------------------------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1色身2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3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二)。
--------------------------------------------------------------------------------
分解:
经文云诸相非相,言之不啻再三。至此言离色离相,与前文更深一层矣。前云诸相非相,是令人破相分。自究竟无我一段之后,是破见分也。相分属色,见分属心。此心即是能推测事理之妄心也。此妄心不能降伏,时时缘六尘缘影,即为法尘留碍。须菩提已得人空之慧,知三十二相非相,明得法身边事矣。明得非相,破相也。明得见相非真,破见也。人法俱空,色心齐弃,即悟非空非色,非一非异之理。盖色心二法,相待而有,离之不可,即之亦不可。若云离相,则色身未尝不是法身。若云即相,则说法者不是色身。真正法身不可以即相见,亦不可以离相见,即相见,谓之住相。离相见,谓之断灭。若即相而不住相,离相不落断灭,于相中悟其非相,于色中悟其非色,则真知离相离色之妙理矣!
--------------------------------------------------------------------------------
词义:
1具足:圆满成就,毫无欠亏之意。
2色身:三十二相。
3具足诸相:变化神通,不止三十二相也。
--------------------------------------------------------------------------------
概论:
前第五分,是欲人见无相之如来。第十三分言,与其见如来三十二相之假,就不如持经见性为真。本分者,不但三十二相是假,即变化神通,亦非真实相也。总之本分,与第五分第十三分之意相同,不过理有深浅耳!综有如下两点之意。﹝一﹞以佛无相可见,恐怕弟子,疑谓既无身相,谁当说法。﹝二﹞以末世之修行者,多执色相,偏重于香花顶礼之外貌,不悟自己之真性。所以不惮反覆叮咛告戒,要破色相皆妄之见,以显离妄见真之理。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佛可以具足之色身见否?须菩提答曰:世尊!如来不可以具足之色身见之,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具足色身,是以净行,故具足三十二相,虽变化神通,亦非其实相也。故云色身具足,非真具足,特名之而已!
佛又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可以具足之诸相见否?须菩提答曰:世尊!如来不可以具足之诸相见之。这个缘故,因为我师父,所说的诸相具足,非徒取诸相,色身既属虚假,诸相亦非真实。如来变现之相,法界为体,遍满太虚,隐现无时,特不可泥于迹象,故云非具足,是名具足。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34:55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济佛注解
--------------------------------------------------------------------------------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一)。
尔时慧命1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二)。
--------------------------------------------------------------------------------
分解:
非说者,就是如来实无有言说也。如来所说之法,不过为众生解黏去缚,究竟无有实法可说。若众生执著如来有言说,随语生解,即坠于语言文字障,故曰非说。所说者,即有处所,有处所,即落声尘。非说所说者,盖不可执著能说之身相,不可执著所说之声尘,能所两忘,虽说无有能说所说,不落有无两边也。佛之说法,无有定法可说,随众生根器大小,应机而说。应以何法得入,即以何法导之。所以真正说法者,无说无示,真正听法者,无闻无得。若悟此中妙理,即真入般若境矣。
--------------------------------------------------------------------------------
词义:
1慧命:比喻以智慧为生命也。生命一口气不到就消灭了,慧命是永远不能消灭的。
--------------------------------------------------------------------------------
概论:
本分,乃承上云,不但身相非身相,即说法亦非说法。就是以非法名法,破须菩提的对于法疑。以非众生名众生,破须菩提的对于众生疑。是名说法,可知于法,应无所住矣。是名众生,可知灭度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矣!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如来我,因机缘相感,随人悟性,为之指点,初未尝有法之念。汝切勿说如来我,有心作此念头,以此证法,开示于人,汝亦切莫作是念,什么缘故呢?因为设若有人,言佛有所说法,是乃浅见寡识,泥于文字,即无异于诽谤佛,不能了解我所说的道理故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谓说法者,不是假于口说,要知真空妙理,本来无法,不过为众生袪除外邪而说,是名为说法而已!
这个时候,须菩提向如来佛言曰:世尊!恐未来众生,于未来之世,闻此无法之法,无说之说,不能信解,能生信心否?
佛曰:众生各具佛性﹝故云非众生﹞,现尚未解脱﹝故云非不众生﹞,这个缘故,就是众生之所以为众生者,不过未能了悟。若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超出众生之外,现犹未免众生之名而已!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36:1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济佛注解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
--------------------------------------------------------------------------------
分解:
般若妙法,本是自己家里物,本来无失,从何有得。但有所得,皆是执情未忘,能所未破也。前云得福德者,以布施之因,得福德之果,此还是相分边事。今云无得者,是云福德性,非福德果可比也。福德果尚有相可见,福德性实无相可见也。福德性既无相可见之法,即为无法可得。不但无法可得,即能得者亦无。相分是所得,见分是能得,能所尽破,即不见众生为所度,不见自身为能度。故云无量众生是我度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
概论:
前屡言一切俱空,佛于菩提﹝正觉﹞实无有法可得。须菩提,悟彻此理,因又当机直问如来佛得菩提,究竟真无所得耶?这个耶字,虽似疑问,却是悟处,夫无所得,方是真得。谓无得无不得,乃是真得也。此分以如来无法得菩提,要在发明经文,灭度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于法无住行施的道理耳。
--------------------------------------------------------------------------------
附言:
无得之理,其细已极。当初祖到东土破六宗时,观其破无得宗之问答,可稍明无法可得之真谛。祖问曰:汝云无得,无得何得,既无所得,亦无得得。彼众中有宝静者,答曰:我说无得,非无得得,当说得得,无得是得。祖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曰得得,得得何得。宝静又答曰:见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见不得,名为得得。祖曰:得既非得,得得无得,既无所得,当何得得。宝静当下疑情顿释,此段文之问答,皆甚深法,此宗当时抱了一个无得宗,殊不知存了一个无得之心,已经执著无得二字。般若妙法,不落语言文字。若执著不忘,以众生知见,妄测佛智,则愈寻愈远矣!所谓无上菩提者,即是本来清净智慧,非另有法可得。但不留一法,乃通万法,才是无上菩提。有法可得,便为法缚。无法可得,方为解脱。
--------------------------------------------------------------------------------
讲义:
须菩提向如来佛曰:世尊!我师父得无上正等正觉,究竟真无所得么?佛告曰:如是如是。“须菩提”乎!我于法中丝毫无得,因有得即有失。凡是可以得失言者,皆是身外之品,非自性也。自性菩提,人人具足,何能言得,但没有一点法可得,是名无上菩提。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37:07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济佛注解
--------------------------------------------------------------------------------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1。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2。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二)。
--------------------------------------------------------------------------------
分解:
此段文从无法可得而来。凡夫所行善业,皆是求福德之心。有此求福德之心,即是执著有为之善。稍有执著,皆是不净。今言净心者,无有能得所得之心,能所不住,故云净心。所云善行者,无有能行所行之行,能所不立,故云善行。总言净心行善者,即是所行之善亦忘,能行之心亦忘。发慈悲心,行利益事,外不执所度之心,内不执能度之心,不著四相,修一切善法,此之谓真正得菩提。
--------------------------------------------------------------------------------
词义:
1平等:平等是真性的体,修善是真性的用。盖真性原是满腔仁慈,修善是仁慈发现处,但不为浮尘所蔽,则云净月明,一片菩提矣。
2善法:凡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皆是明心见性的善法。依法修可虚我冥真,崇德履道,以造至觉之地。
--------------------------------------------------------------------------------
概论:
前说,佛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言无少法可得。佛又恐须菩提,执著无法之见,故又呼而告之,谓本觉人人皆有,就是圣人凡夫,并无差别,一律平等,无有高下也。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换一句话说,菩提本无法,特不能不假法以修行。既得菩提,法亦不立,正是发明经文,有我人等四相,即非菩萨之道理,而于法应无所住一节之义,更为详明。
--------------------------------------------------------------------------------
讲义:
佛告须菩提曰:我所说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即真性。在圣不增,居凡不损,人人具足,世世相同,故曰平等。佛与众生,无有高下,是名无上菩提。这个缘故,就是真性中,原无我人等四相之妄念,有此妄念,则为浮尘所蔽。所以能修明心见性一切的善法,就可以得无上正等正觉(佛果) 。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我,所言善法者,乃本性中自然之妙性,原来就无恶。何名为善,只因开悟众生,权名之为善法而已!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38:25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济佛注解
--------------------------------------------------------------------------------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一)。
--------------------------------------------------------------------------------
分解:
福有二种:有世间福,有出世间福。世间福,从布施因缘而来。有何种因缘,即有何种福报,此谓之有为善。得有为善福,福尽还须堕落。出世间福,从观照般若而来。能深入般若,即有何等解脱自在,此谓之无尽福。福无尽,亦无堕落。智亦有二种: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间智者,对于世间法一切明了,虽曰明了事理,而不舍尘相,还是事障。出世间智者,对于世法一切明了,能所双忘,尽除理障。今云福智无比者,是出世间之福智。所谓清净福,无漏智。非复从前的世间福,有漏智,所能比拟也。
--------------------------------------------------------------------------------
概论:
如来佛,恐怕因上文有非善法之言,人竟忽略此经。故本分又申言布施的福,不如受持四句偈的福。前者执相,贪求利益。后者离相,所以超胜无量。也就是金珠是身外的宝,得世间福,受享有尽时。般若是身中的宝,得出世间福,受享无尽时。以此比彼,相悬诚万万也。总之本分要在福与慧相较(此是第七次较量),尤可见如来佛说经一番,便较量一番。殷勤付嘱,不惮再三矣!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须弥是众山之王,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有人聚宝成山,如是等须弥山之多,来行布施,其福德虽然多,设若有人,受持这个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并为人演说,则前福德,不及此福德。虽然自百分百千万万亿分,以至算数之多,譬喻之广,尚不及其一分。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40:37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济佛注解
--------------------------------------------------------------------------------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一)。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二)。
--------------------------------------------------------------------------------
分解:
化者,以法度生也。无所化者,以平等心度平等众,外不见所度之众,内不见能度之我,作平等法界观,自他两忘之时也。此文从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而来。既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又何有众生可度也。若从理法界事法界比较而观,即悟平等度生之妙。在事法界观,实有众生可度,若无众生可度,则菩萨又何须行六度万行也。在理法界观,实无众生可度,若有众生可度,则菩萨即不能一体同观也。究竟众生何尝不是受菩萨所度,菩萨又何尝不是度众生。不过菩萨悟平等之理,知心,佛,与众生,是三者实无差别,故曰化无差别,故曰化无所化也。
--------------------------------------------------------------------------------
概论:
本分,佛要破佛有人我之疑,以显法身真我也。前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来佛,又恐怕人误解,疑谓法既平等,则无佛无众生,又为什么言我当度众生呢?众生人也,我度众生,则有我矣!所以如来申说无我,以唤醒众生及凡夫。因为平等法界,众生与佛,同在性中,佛与凡夫,同为一体。不过一片慈心,欲其自悟耳。实则欲其悟,即所以度也。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样?如来我度人,只就彼人觉悟,指引脱悟,本来还是自性自度,汝等切勿可说如来我,有化度众生之心。
佛又曰:“须菩提”乎!汝亦莫作是念,这个缘故,因为众生之心,本来空寂,般若智慧,原自具足,茍闻经悟道,众生自可化度,实在无有众生,如来我度者。若说一切众生,为如来我度化者,则如来我,即有我人等四相,便法有高下,而非平等矣。
佛又曰:“须菩提”乎!如来说有我者,是口虽说我,而无我见。在凡夫则著有我,以为惟我能度,非我不能度,是以有我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迷则凡夫,悟则为佛,佛与凡夫,本同一性,原是平等,但能了悟,即非凡夫。特尚未悟,因名之为凡夫而已!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41:3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济佛注解
--------------------------------------------------------------------------------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1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一)。尔时世尊而说偈2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3。
不能见如来(二)。
--------------------------------------------------------------------------------
分解:
法身者,遍满法界,无一处不是如来法身真体。如来法身,既遍满法界,即不能住相观如来,故曰非相。如来因凡夫执情太深,若直说法身非相,恐人难以信解。所以以前重重破执,至此尽情吐露。告须菩提曰:法身非相,则从前种种疑问,一时打破矣。
--------------------------------------------------------------------------------
词义:
1转轮圣王:即四大天王,管四大部洲善恶,正五九月照南方,二六十月照西方,三七十一月照北方,四八十二月照东方,如轮之转动,故名之。
2偈:发言成句也。
3邪道:即外道也。
--------------------------------------------------------------------------------
概论:
上文言,非凡夫,是名凡夫。本分又以如来佛之异于凡夫者,以有三十二相。所以问以三十二相,可观如来否?正是为欲破三十二法相,教人不可住如来相。所以华严云:不了彼真性,是人不见佛。惟内观返照,即性而求,如来得诸方寸矣。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你的意思怎么样?果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否?须菩提,未喻其意,以为欲观如来之法,当不出此三十二相。因答曰:如是如是。佛听此言,向须菩提曰:“须菩提”乎!转轮圣王,以福业重,亦具三十二相色身,设若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则转轮圣王,岂不即是如来么?须菩提就随声应曰:世尊!我已解我师父所说的道理,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个时候,如来佛,因示以离相二偈,以为垂戒。就是法身,等同虚空,灵觉含真,妙体湛寂,离形迹之间,超耳目之外。汝等若徒以颜色,见其形容,或徒执声教,听其謦欬,欲以此二者求见我之真性,则这种人,是执于色身见佛,舍了正路,向外去驰求,即是邪道,决不能见如来之本来面目矣!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42:37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济佛注解
--------------------------------------------------------------------------------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1。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2(一)。
--------------------------------------------------------------------------------
分解:
断者,常断之断也。执著世间法,不脱颠倒知见,故于断中计常,常中计断。以为之断,而般若法无尽无休,不得谓之断。以为之常,而般若法有随缘之用,不得谓之常。今云无断者,是云般若法,本非断非常,不可以断常之见计之也。灭者生灭之灭也。世间人不悟涅槃实际,因生言灭,因灭言生。以为灭,而般若法本无生,不得言灭。以为生,而般若法本无灭,不得言生。今云无灭者,是云般若法本不生不灭,不可以生灭之法论之也。
--------------------------------------------------------------------------------
词义:
1诸法断灭:即谓一切法、皆不可用也。
2于法不说断灭相:即谓未悟时必须依佛法修行也。
--------------------------------------------------------------------------------
概论:
三十二相,是庄严具足之相。佛具无量无边功行,而后湛然圆寂,现出妙相,佛得菩提,不缘于妙相,是由于功行。必功行圆满,则妙相自现。此妙相,不可执有,也不可执无。执有则住于相一边,何以见如来。执无又住于非法一边,何以励功行 ?所以又申言之,一则曰:汝若作是念,再则曰:莫作是念。又重言之曰:汝若作是念,发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复郑重以警之曰,莫作是念,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此分要再点破非法相,破学者之著无也。
--------------------------------------------------------------------------------
讲义:
如来佛,以三十二种净行,成三十二种相好,是为所修的因,菩提证果,即由此而得。因反言问曰:汝或疑如来我,不用具足之相,得此无上菩提。又正言告曰:汝切勿作是念,如来诚然不因具足此妙相的缘故,而遂得无上菩提也。又反言以警曰:汝若谓不因修福,便可得正觉,则一切法皆可废而不用,必至沉空滞寂,灰心冥智,而成断灭相矣。此念决不可起。又正言以明之,盖发正觉心者,必依佛法修行,要 在空而不断,无而不灭。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44:1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济佛注解
--------------------------------------------------------------------------------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一)。
--------------------------------------------------------------------------------
分解:
领纳在心为受。凡人对于外尘相,无论顺逆境,但有爱憎之心,皆谓之受。即云顺逆境一切不受,亦谓之受。但有生心动念之处,皆谓之受。若推寻受之根本,即是微细之我未忘。既通达无我法,无我则无受,能受之我已空,故曰不受。常恒不足为贪,贪求五欲之乐不休,谓之贪,贪求福德谓之贪,即贪求涅槃亦谓之贪。菩萨悟无我之后,不贪念五欲,不驰求福德,不趋向涅槃,故曰不贪。
--------------------------------------------------------------------------------
概论:
法非断灭,而法又不可住。如来佛,复以菩萨用满沙界的宝施为比喻,显示无住行施的功德。因而告之曰:若有人知一切无我,得成于忍,这种人,即是真菩萨,胜前菩萨布施功德。﹝此是第八次以七宝布施较量功德也。﹞是在教人,发菩提心之实在功行,既不可以相观,又不可说相断灭,此自有个真谛在。此分要在点破福德不可住,破学者之著有也。
--------------------------------------------------------------------------------
附言:
一切法,须要无我。人之不能无我,皆由于不能忍。不能忍,安能无我乎?所以忍辱波罗蜜,要能忍忘辱,直至不但忘辱,亦且忘忍,逆来顺受,反加度脱,无我始得成矣。不能忍,安能无我,惟无我,所以得成于忍,此成佛精进坚强之本领,全经五千余言,只疏此十字,是如来佛的精要语。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菩萨虽以无量世界的七宝行布施,因心著相,故所得之福,虽多有限。若复有人,心不著相,知一切法无我,时时忍,事事忍,坚持耐久,忍之又忍,以至忍而忘忍,无我始得成矣。如此则此菩萨所得功德,比前菩萨所得功德更多多矣。
这个缘故,因为有离相的因,则得殊胜的果,然而不受也。须菩提向佛曰:世尊!因果受施,理之自然,为什么说菩萨不受福德?所以佛又告曰:“须菩提”乎!菩萨度生布施,原是行所当行,初无计功计能之念,福德之来与不来,听之而已,是之谓不贪不受也。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45:45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济佛注解
--------------------------------------------------------------------------------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一)。
--------------------------------------------------------------------------------
分解:
威仪者,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万德庄严之相也。寂静者,即无去无来,非动非静,寂然之体也。净名经云: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当下即现化身菩萨。意思就是说。大菩萨体用不二,时时在定中,无有去来出入之迹也。夫菩萨尚有威仪之用,不失寂静之体,何况如来耶?如来则即威仪即寂静,即体即用,即用即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无往而不自在也。此文从无我无受而来。既云无我无受,则如来现有去来坐卧,岂不是我相耶?既现有相之我,岂不是有受耶?此盖三身一异之见未忘,不明三身一体,尚未悟平等法身之理也。今云威仪寂静者,如来虽现威仪之相,不是寂静之体。即是寂静之体,而随现威仪之相。如来三身即一体,一即三,而三即一,故云威仪而寂静。
--------------------------------------------------------------------------------
概论:
前言如来不可以相观,而又非无相。相本法所现也,故于法,不说断灭相,而又不可著法,直说到法无我,得成于忍,知一切法无我,则般若现矣。得成于忍,则波罗蜜可证矣。由此再推而极之,即是如来矣。如来者,诸法如意,即圣人从心所欲,不踰矩也,何有来去坐卧。如来佛因告之曰: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的道理,就是不悟圆妙真谛,住于如来名字相也。因又进之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名如来,这个说法,便是如如不动,先天○无极气象。已将不可说的一合相,于言外透出。前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是说相言,此是就如来名字言。法相不可执,非法相不可执,福德相不可执,名字相不可执,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云开月现矣。此分要在阐明如来的意义,以示法身无相。也就是点破如来名字相不可住也。
--------------------------------------------------------------------------------
附言:
世人多以四威仪中,求色身有相之佛,而不知般若真性之佛。
华严经云:水清月现,月本非来,云遮月隐,月亦非去。如心净见佛,非是佛来,心垢不见,亦非佛去,以人心自有垢净,佛本无去来也。三十二法相者,是如来应身化现而已!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有人,以如来我,行住坐卧四威仪,遂指言如来,是皆著于有相,是不解我所说的道理。这个缘故,因为如来,真性佛也,真性如如,充满法界,随感发现,来固非来。有时隐藏,去亦非去。惟无去来,故名如来。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矣。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47:3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济佛注解
--------------------------------------------------------------------------------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一)。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1。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三)。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2其事3(四)。
--------------------------------------------------------------------------------
分解:
一则不异,异则不一。若云微尘非世界则异,若云微尘即世界则一。若云是一,则何有微尘世界之名。若云是异,则实无微尘世界之分。盖微尘聚即为世界,世界散即为微尘。说异不可,说一亦不可。说合不可,说非合亦不可。以合一则不能异,合异则不能一,此迷于一异者,皆不明平等法身之理也。所谓一异之相,皆众生知见,其实一异之相,皆是计名执取之病。盖此世界微尘,皆非实有也。若微尘是实有,即不能聚而成世界。若世界是实有,即不能散而为微尘。一微尘含五大性,世界亦含五大性。一微尘性即世界性,世界性即微尘性,非一非异。求其一异之相,了不可得。若云一合相非一合相者,皆是边见也,究竟法身真际,三身即一体,一体即三身。不但一合相不可见,即一合之理亦不可说。名相皆空,言语道断,平等平等,会归法身真际矣。
--------------------------------------------------------------------------------
词义:
1一合相:真性融成、浑然粹然、无二无杂是为一合相。
2贪著:依恋也。
3事:即色中六根也。
--------------------------------------------------------------------------------
概论:
如来佛,又恐怕须菩提,执见未泯,不了般若真谛,未明法身应身之理。故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设比喻而破之。盖应身不离于法身,犹如微尘不离于世界。世界喻法身,微尘喻应身。世界碎为微尘,即法身分为应身。微尘聚为世界,即应身会归于法身。应身非异,应身亦是法身之体。法身非一,法身能起应身之用。微尘非世界,而微尘实是世界之体。世界非微尘,而世界实由微尘而起。佛云世界碎为微尘者,就是说法身分而为应身也。法身本如虚空,则应身更非实有。世界本如镜花,则微尘亦同水月。微尘既非实有,即世界亦非实有也。世界若是实有,即是一体,即是一合相,即不能碎为微尘之相也。换而言之,应身既非实有,法身亦非实有也。法身若是实有,即是一相,一相亦是一合相,即不能起为应身之相也。非一非异,非合非不合,所以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假名一合相而已!总之本分要在以明有相皆妄之旨,点破一合相亦不可住也。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善男信女,将三千大千世界碎分成为微细的尘埃,汝的意思,以为多否?须菩提曰:世尊!以其非实,乃见甚多。这个缘故,因为此等微尘众虽极多,然无定体,起灭靡常,有生有灭,终非实有。若是微尘众,实在有者,如来佛,即不说是微尘众。因为佛说微尘众,不特微尘众非真实,即世界亦非实有也,故名之微尘众而已!须菩提又向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亦是妄尘的一个积聚,成即有坏,终有尽时。虚幻不实,故非世界。乃名之为世界而已!这个缘故,就世界中论,实有者,惟此一合相。一合相,即真性也。常住不坏,一而不可分为二,合而不可析之离,如来说一合相,以等于真性之虚空,不可以言语形容,即非一合相,强名之为一合相而已!如来视须菩提,已悟其实,故向须菩提曰:“须菩提”乎!一合相之道,空而不空,妙不可言。但庸常之人,锢蔽不明本性,贪著眼前,认幻缘为实境,种种著相,而不能悟也。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49:15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济佛注解
--------------------------------------------------------------------------------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一)。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1。如是信解。不生法相2。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二)。
--------------------------------------------------------------------------------
分解:
真知无知,无所不知。真见无见,无所不见。凡夫不悟般若之理,不能降伏妄心。凡有知见,外不能离六尘,内不能离缘影,知见愈多,而尘劳愈甚。终日为知见所迷,不堕于能知障,即堕于所知障。不迷于所见之相分,即迷于能见之见分。妄境薰妄心。妄心取妄境,总是心外取法,于自己本性上加添障碍。所谓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若能直下不生知见,了明泹槃生死,皆如空花,则本源清净心体,当时圆明普照,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此理,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以证明之。然所云知见者,亦非全无知见,若全无知见,即成断灭。所云不生者,不生邪知见也,非无正知见也。若深明般若之用,不离知见,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则即了悟本心,如是知,如是见,不生法相矣。
--------------------------------------------------------------------------------
词义:
1如是知、如是见:即无上菩提之真知真见也。
2不生法相者:法者事也,相者形迹也。不生法相者,于事之有形迹、如我人众生寿者之见、皆不萌于心也。
--------------------------------------------------------------------------------
概论:
佛又恐须菩提,疑法身之体,既不可相见,何以如来佛,亦曾说我人等见,因而破执有离相之见,以显般若真谛。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人言佛说我人等四见,你的意思怎么样?以为此人果解我所说的道否?须菩提答曰:世尊!佛说四见,乃超乎其外而为此说,非囿于其中而存此见也。这种人,岂能解如来所说的道理呢?世尊所说的四见,只为凡夫,拔去病根而说也。不过借此四见之名而已!若真性中般若之妙,如太阳当空,洞达无碍,即非我人众生寿者之妄见也。
佛又曰:“须菩提”乎!凡发正等正觉心者,既悟了无相妙理,自然行无相妙行。如此以为知,则知无所蔽,如此以为见,则见无所障,如此信解,即为妙悟,而不生法相。不生法相,永不退转,斯得真空无相之妙。
佛又曰:“须菩提”乎!法相本空,即非法相也。空中有相,是名法相也。才是真空法相,非妄见者可比。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50:1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济佛注解
--------------------------------------------------------------------------------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1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2(一)。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3泡影4。如露5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6(二)。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三)。
--------------------------------------------------------------------------------
泡:音炮比丘,僧也。比丘尼,师姑也。优婆塞,居士也。优婆夷,道姑也。
--------------------------------------------------------------------------------
分解:
此总结之文,云法身非相,应化非真也。前文言人法皆空,既是人法皆空,持经何益?所以篇终归结,仍重在受持读诵。盖众生处处著相,若不从般若法中,受持读诵,终不悟法身非相之理。空生虽悟法身全体,又疑法身无言说,既是法身无言说,何以如来现有言说也。如来既有言说,岂不是有相有说也。反覆不悟者,皆因不解化身佛能说如如法也。其实化身非应,应身非化,亦应亦化,非应非化,全是法身大用也。何谓化身非应?法身是常住法,随众生心所感应,隐佛身或现龙鬼身也。何谓应身非化,应地前机所现佛身,非五趣之所摄也。何谓亦应亦化,声闻所见相,是修成身,属忽有之身也。何谓非应非化,法报二身,既不属应,亦不属化也。今云应化非真者,是说法身本无言说相,假化身而说也。以如如身,说如如法,不取于相,而无相无不相也。三身一体,一体三身,至此方真是般若无上之法,法身如如不动之体。
--------------------------------------------------------------------------------
词义:
1阿僧祇:译华语为无央。
2如如不动:心如镜如,故曰如如不动,经之结穴也。不取于相,万法皆空,如如不动,即圆融自在也。万法归于真性之如如不动,即两仪四象之归于太极也。
3梦幻:梦出无心,幻成有意,梦觉入幻,幻结疑梦,怕从颠倒起也。
4泡影:水沤为泡,泡随水消,形照为影,影从形灭,皆虚无实也。
5露:露以日晞,电以霁散,尤为倏忽起灭也。
6六观:梦、幻、泡、影、露、电六者,谓之六观。六观皆假,则真观显露。真观维何,即如如不动,先天本觉之真空实相也。
--------------------------------------------------------------------------------
概论:
上已畅言人空法空,佛又恐怕后世人,疑人法既空,持经何益?故篇终,又极言此第九次福慧相较。因为著相获福,受享有时,况又因享福而作业者。惟出世之福,无遗无漏,受享无穷。虽是较量劝说,然为提醒世人,持经为胜,叮咛反复,欲人净信,实护念付嘱的一片慈心也。
--------------------------------------------------------------------------------
讲义:
佛曰:“须菩提”乎!若有人以充满无量无央数的世界的七宝,行布施,福固多。若复有善男信女,发广大普济之心,受持此经偈,不但自己见性,还要为人演说,使人见性,则此出世之福,比前福更胜多多矣。当如何为人演说?要不著相,不动心。这个缘故,因为凡世间,有所作为之法,现灭不常,如同梦境,如同幻缘,如同浮泡,如同虚影,如同朝露即干,如同电光忽过,凡属有为,应作此六者观也。
佛反复大阐般若之法,说经已毕,阿难记说此经圆满,长老须菩提,与同时在法会听经的诸乞士,女僧,善男,信女,及天龙八部,并阿修罗道鬼神等,莫不听经感化,不惊不怖,皆大欢喜,信受其言,奉行其教。
作者:神圣神圣 回复日期:2010-04-20 15:51:2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七、附释迦略传
济佛注解
--------------------------------------------------------------------------------
(一)降生
释迦二字,译华语为能仁。牟尼二字,译华语为寂默。释迦的父亲,是中印度迦毗罗国的国王,称净饭王。释迦的母亲,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勤俭朴素,不喜奢华,好闻法教。四十四岁这一年,梦天降神人,就怀胎释迦。到了临月的四月初八日这一天,驾临蓝毗尼园。这个时候,园中春和日暖,无忧树花,灿缦发放,世称释迦牟尼,就在这天降生了。推算起来,这个时候,约在西历纪元前五百六十六年,就是中国周昭王二十四年。中国的史略上,也曾有一段说明,谓四月初八日,山川震动,五色光贯太微星,太史苏田奏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一千年后,声教及此。却说释迦降生后,由其母亲摩耶夫人,带回迦毗罗城,父亲净饭王,见生了一个太子,心中是十分欢喜,取了一个好名字,称悉达多。悉达多三字,是一切成就的意思。摩耶夫人生了释迦以后,过了七天就去世了。就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波闇波提夫人,代为抚养。养到七岁,请了一个婆罗门的学者跋陀罗尼当师傅,教以文字。但是迦毗罗国的领土,仅仅五百多方里,是一个小国,并挟于诸大国之间,要与群雄对立,所以净饭王,又聘了孱提提婆为太子的师傅,专教以武艺。太子悉达多。天姿聪明,兼通文武,名震内外。
(二)出家
却说太子悉达多,在降生的时候,净饭王请了一个仙人阿私陀,来看太子的相。仙人阿私陀,看了太子相,就叹了一口气说:伟哉太子的尊容,身具三十二相,非凡人也。若是不出家,必为转轮圣王,统辖五天竺。(五天竺,就是东南西北中五印度,也就是全印度的意思。)若是出家,必为三界的导师,叹我已老,不能亲闻说法。净饭王听了这一番话,又喜又悲。就想着,情愿太子为转轮圣王,不愿其离我出家。于是就想出很多的法子,来阻碍太子出家。因为要想使太子满足世间的快乐,不务外道,所以给太子建了一座三时殿,罗致了多少宫女,伶人,来侍候太子。净饭王对太子一种爱眷抚育的真情,就是倾一国之富,也是不可惜的了。太子到了十七岁的时候,净饭王就说妥了善觉王的王女耶输陀罗为妃,怱忙的迎娶过了门,并使了很多的美姬,日日歌舞管絃,来尽人间的快乐。但是太子胸中,深悟人间生老病死无常,求道的念头,与日俱增。虽是宫中这等的快乐,却不能打动他的心。有一天,他来到父王面前,详说志向要出家。净饭王听了这话,就惊曰:(汝若欲成道,度一切众生,可先救为父的这个苦恼,我欲早日让位于汝,好修梵行,已是我的夙愿。)虽然他父王如此说法,太子出家的念头,终不为动摇。太子到了十九岁的时候,耶输陀罗妃,生了一子,称罗睺罗。一般城民,都庆喜生了王孙。但是太子,就暗暗自己想着,现在既生了一子,我若背父王的命去出家,已可多少减去父王之忧。遂决定于二月初八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私自出宫,乘着马车,离了这个迦毗罗城去了。
(三)苦行
太子离开了迦毗罗城,走了十七里多,到了蓝摩市,更由此东进,入了阿跋弥河的深林,选了一块四邻寂静的地方,当作修道的场所。在这个时候,剃了发须,脱去宝服,换穿了袈裟,打发车夫带了车马回城,奉还父王,并带了一个如下的一句口信给他父王。说的是(人生早晚要离别的,那里能够常在一块呢?)从此再向东走,访着了跋迦仙。跋迦仙是苦行婆罗门之一人。谓非苦行,不能解脱。太子见跋迦仙的苦修后,就向跋迦仙问曰:(汝为什么如此苦修呢?)跋迦仙曰:(因欲生于天,得来世天上的乐果,不得不苦修耳!)太子就告曰:(汝所求的是天上乐果,还是不究竟。要知语天虽乐,福报有限,福业尽,又受六道轮回苦报,汝所谓乐者,究竟是苦而已!)遂离了跋迦仙而去。
却说太子离开迦毗罗城后,父王知道了这事,就惊愕万分,随即派了臣下,四方去找。正在找得忙乱之中,车夫牵了车马,回到了王城。车夫就把出城的经过,同带的口信,一一禀告净饭王。净饭王就派了两位大臣同师傅,去迎太子回来。这一行到了跋迦仙人处,跋迦仙曰:(太子已离开此地,向北行去了。)这一行,即又向北方追赶,看见了太子,坐在树下。大家都喜出望外,就告以父王如何想念他,并转达父王盼太子即归的意思,请太子速速回城。太子听了这话,坚决的谢绝不可。遂舍了这等臣下,要到阿罗逻迦兰仙人处,这个时候,这等臣下,知道太子的决心,万难挽回,因商议由从人之中,选定了乔陈如,跋提,婆沙波,摩诃男,阿湿五人,随从太子做伴。其余的臣下,都回迦毗罗城去了。太子同了这五人,渡过恒河,入摩诃陀国,过王舍城。此城的人民,人山人海的都来看悉达多太子。这个时候,频婆沙罗王,从城楼上,远见了人民,齐集的人山人海,知道是悉达多太子来了,就吩咐臣下去止驾,迎于槃荼婆山。频婆沙罗王,就自己发了驾,来见太子。向太子曰:(仁者何故出家?若因为不能早登王位,便出家,我当举我一国之半,请汝统治。若以为还不足,我可将全国奉汝,我愿退居臣下事之。倘还以为不足,我可下令我的大兵,侵略四邻,归汝统治。)太子谢曰:(我志在断生老病死四苦,得无上的解脱,我岂为欲求世间的五欲始出家么?惟有请于王者,望以仁法治汝国,不可虐待民庶。)频婆沙罗王,听了太子这番话,就感到太子,发心高洁,跪地请曰:(仁者如得解脱,请第一先度我。)太子谢了王的厚意,又往前进。渡了尼连禅河,向城北之弥楼山,去访优楼频逻迦叶,那提迦叶,迦耶迦叶三师。太子听了三师所说的法,以为不是真道。后又访弥楼山下的阿罗逻迦蓝,及郁陀罗摩两仙人。太子也终觉两仙人所说的法,还是不能解脱,唯有自修,于是在尼连禅河的东岸前正觉山上,卜了一个地方,为修道的场所。并谢绝父王所资的粮食,在此一连苦修了六年。
(四)成道
太子在正觉山的树林中,苦修的六年之间,仅日食一麦一麻。形躯焦瘁,如同枯木一般。太子就自己想着,道因慧解而成,慧解因根而成,根因饮食而补。断食还不是得道的因,我仍当受食成道,就想起坐,到尼连禅河去洗澡。但是因这六年的断食,身上只剩了皮包骨,站都站不起来了,这个时候,就从树林旁边,来了一个看牛的女孩子,叫做难陀波罗,向太子行了一个礼,捧上了一杯牛乳浆,太子接过来饮了,就觉得体力渐渐恢复,随太子做伴的乔陈如等五个比丘,见太子饮乳浆,欲下山的情形,就惊怪起来,以为太子道心退转,我等上无同他做伴的必要,就离开太子向西方波罗奈斯的地方去了。剩了太子一个人,独行下了山,行行复行行,到了佛陀迦耶地方,毕波罗树下,就起了大决定,发誓曰:(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这个时候,来了一个童子,抱着一捆青草,送给太子,好便打坐。于是太子从此自修,静坐冥思,静观中,经过无数境界。到了三十五岁的这一年,十二月初八日,于中夜观见天上明星,豁然大彻大悟,成了道了。(前说的一个童子,抱着一捆青草,送给太子打坐。这种草称吉祥草,童子称吉祥童子,这处成道的道场,也就称了吉祥道场。)
(五)说法
太子成道以后,要去先度弥楼山的阿罗逻与郁陀罗两仙。到了弥楼山,听说两仙。久已死了。就转道到了波罗奈斯国的鹿野园,来度乔陈如等五个比丘,说四圣谛之法。佛住鹿野园,仅三个月,得了弟子五十六人。却说佛在入山之前,频婆沙罗王,曾有第一先度我之口约,所以就转道到王舍城去了。
成道后,第二第三年。佛居王舍城说法,全城人民,都舍了波罗门教,来归依佛门。成道后,第四年。佛迁居吠舍离国之大林精舍说法。
成道后,第五年。佛居大林精舍说戒律,并率诸弟子,从大林精舍,迁居灵鹫山。此年闻父王净饭王病笃的信息,回到迦毗罗国看父王的病,并为父王说法。父王死后,营葬如仪。
成道后,第六年。佛仍回王舍城说法。
成道后,第七年。佛在乔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行化。此年波斯匿王太子逝多,建祗园精舍。
成道后,第九年。佛迁居祗园精舍说法。
成道后,第十二年。佛到摩醯湿伐罗补罗及波奈罗斯,吠舍离各都邑行化。
成道后,第十三年第十四年。佛在乔萨罗国各都邑行化。
成道后,第十五年。佛回迦毗罗国说法,并于印度各都邑行化。
成道后,第十七年。佛居竹林精舍说法。
成道后,第十八年。佛居舍卫城说法。
成道后,第十九年。佛居竹林精舍,到摩伽陀国各邑行化。
成道后,第二十年。佛居祗园精舍说法。
成道后,第二十一年。佛从诸弟子中选出阿难随侍左右,并与诸弟子说法。阿难从此后二十五年间,博闻暗记,始终一贯,今日众生得闻佛法,多由阿难念持之功。
成道后,第二十二年。至三十六年。佛应各方之请,并往来于大林精舍,祗园精舍,及灵鹫山三道场说法。
成道后,第三十七年。佛于灵鹫山说法华经。至第四十四年,共八年间,始说完。
成道后,第四十五年。佛在拘尸那城附近醯兰若河地方,娑罗树下入灭。(殁)时在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二月十五日,午后六时。释迦自降生、出家、苦行、成道、说法、至圆寂,共八十岁。即殁在中国周穆王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