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棋翻唱的英文歌曲:著名古建築 第三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52:30
 著名古建築 第三辑              2012年8月7日八王书屋重新整理   边靖楼
    
  边靖楼,位于山西代县县城内,人们俗称之为鼓楼。边靖楼外观雄伟、大方、古朴,楼基高耸,梁架精巧,结构严密、合理、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冲击,至今完好无损。边靖楼,南北城券洞穿过,楼基高达13米,长43米,宽33米。楼身高26米,楼顶为歇山式。楼内面宽7间,深5间,四周围廊,三层于勾栏下加设平座。边靖楼建于明代洪武7年(公元1374年),明成化7年(公元1471年)火焚后增台重建。楼上悬挂有“声闻四达”、“威镇三关”、“雁门第一楼”等三块额牌匾。边靖楼位于县城中央,俗称鼓楼,又名谯楼,意为靖边安民,是古代守望敌人,击鼓联络,指挥作战的军事设施,明洪武七年(1374)由吉安候陆亨建。楼为砖木结构,斗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由砖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组成,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台高1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面阔7间,进深5间,四周围廓。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高悬巨匾两块,一为“声闻四达”,长8米宽3米,一为“雁门第一楼”,  边靖楼长5.3米宽2.7米。北悬巨匾一块,长达8米宽3米,上书“威镇三关”四字。“声闻四达”与“威镇三关”两匾,专家认定同为亚洲第一巨匾。 此外,楼南一层和山门上还分别挂有“晋北形胜”、“共登青云”牌匾。楼内供设大鼓1面,大刀1把。代州边靖楼被长城专家考定为长城第一楼,历与应县木塔齐名,素有“代州鼓楼应县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称。谯楼高耸倚晴空,登眺冷然欲御风,其为历代诗人学者所珍视,明代诗人冯明期曾写道:“莽莽来寒色,苍苍落野柯。白云罞勾注,秋色满滹沱。此日登临壮,百年感慨多。边隅四战地,锁钥近如何?” 
          山西 平遥文庙大成殿
  
  平遥文庙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在1957年地震后,县政府揭瓦维修时发现,殿脊梁下记有“维大金大定三年岁次癸未四月日辛酉重建”的墨迹。           山西 平遥古城墙
  
  平遥古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28年),《平遥县志》记载,西周大将尹吉甫、严允曾驻兵于此。故旧有夯土城垣,相传为周代将领尹吉甫所筑。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全国各府、州、县城按等级地位普遍建造城垣,以凭防守,平遥城墙即建于其时。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在原西周旧城基础上扩建为今日的砖石城墙。这座县城,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修葺26次,清代初期,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 使城池更加壮观。现存城墙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多次的修葺,使平遥古城墙日益坚固、壮观。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雁门关
  
  位于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 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yan音演),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 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收。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的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牧用赵卒,大破林胡。”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华所说的战国良将李牧的故事。史载,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他廉洁奉公,“市租皆输人幕府,为士卒费”,因而深得士兵的拥护。同时,坚持慎重防守的方针,凭长城之险,加强战备。他在雁门数年,“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此时,他才选用精兵良马,巧设奇阵,诱敌深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当地人传说,蒙恬死后葬于代县境内。现在上门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遗址,其断碑尚存,还可看清:“秦蒙恬将军墓”,及“清嘉庆”等字样。据史学家考证,蒙恬墓在陕西境内,此地乃传说而已。
    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为此,公元前201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后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次,他出雁门,兵败被俘。在敌军两马之间的网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里却在等待机会。突然,他腾跃而起,将一胡兵推下马去,立即夺马取弓策马南驰数十里,复收余军,杀退追兵,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可惜,到了唐代,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据说,突厥进犯云州时,薛仁贵曾率兵出击。阵前,突厥人喝问:唐将是谁?唐兵答曰:薛仁贵。突厥人以为薛仁贵早死而不信。仁贵脱盔示面,突厥惊视失色,引兵而还。唐末五代,契丹(辽国)崛起于北方,危及内地。后晋石敬瑭向辽国自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此,在山西北部,雁门山就成为了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相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正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杨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还凛然地静坐在雁门附近的杨家祠内。
    元明时期,雁门旧关废弃,新关又起,雁门战火渐趋平息。时至清末,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辱国求存的慈禧太后等,狼狈出走。他们过居庸、宣化,经大同,又在雁门留下了逃跑的脚印。当时,正值秋天,气候酷热,慈禧、光绪和王公随从颠沛至此,饥渴难忍,曾在关门左侧靖边寺吃茶,但未敢久留,小憩后又匆匆出发了。傍晚,慈禧一行宿关南阳明堡贾宅。光绪帝面对贾宅“五世同堂”的门匾和堂内神龛上“一心念佛”的横幅,联想内忧外患的处境,在东家门板上写下了:“五世同堂真富贵,一心念佛见如来”的联句,借以抒发一个失意帝王向西方逃去的颓败情怀。这与李牧、杨业等抗战英雄恰成显照的对比。
    辛亥革命以后,雄关雁门除遭到军阀混战的破坏外,也受到了抗日烽火的洗礼。1937年9月,我党为了团结抗日,派周恩来、彭德怀和彭雪枫同志,前来雁门山的太和岭口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会晤。在太和岭的山洞里,周恩来同志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揭示了抗战必胜的历史趋势。还为阎锡山起草了一份第二战区作战计划和一份在沦陷区成立“战场动员委员会”的条例。同年10月18日,就在阎锡山弃关南撤以后,我八路军二二零师七一六团,挺进雁门关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击了日军汽车运输队,一举摧毁敌人汽车四百余辆,赢得了震惊中外的大捷。继而10月10日晚,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又在雁门关下袭击了日军阳明堡飞机场,炸毁敌机二十四架。这一曲抗战凯歌极大地鼓添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心,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下的军队是抗战的模范。
    纵览雁门关兴衰的历史,自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有140多次,可见它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
     


                   山西 双林寺天王殿
  
  天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檐下挂一竖匾,书"天竺胜"四字,笔力遒劲。前檐置五铺作斗拱,如意头假昂。明间置板门,次、稍间置窗。屋顶悬山式,屋脊正中琉璃宝顶上有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八月二十六日"题记,乃明代重修时所置。  天王殿廊檐下塑四大金刚,每尊约高三米,一字排开。匠师利用不同的眼神刻划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夸张的造型丝毫没有凶恶恐怖的感觉,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们迸发出的超人的巨大力量,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许多勇猛夺人的将军形象。令人称奇的是,无论在院子的哪个角落,都能和其中的一尊金刚眼神相遇。天王殿内,天冠弥勒菩萨结跏居中而坐,背光采用镂空雕法一层一层,不仅精致,而且增加了几分立体感。帝释、梵天胁侍左右。南墙倒坐四大天王,北墙两侧为八大菩萨。殿中塑像风格都较写实,人物造型生动。尤其是四大天王,高达三米之多,分别手持琵琶、宝剑、蛇和伞,各自护卫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物件,按佛教《圆觉经》中"四轮"之说,为土、金、风、水。因佛教在中国长期流传,又附会为"风调雨顺",清代翟灏所著《通俗篇》引王业燕《阁知新录》说,凡寺门内四大天王,各持一物,暗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西方广目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 持国天王 多闻天王 

          山西 上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据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而修建的,故名华严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筑、塑像、壁画、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国辽代艺术的典范。
    上华严寺俗称上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进入山门,可见方门两侧门楣分别砖刻有“拈花笑”和“擎竹间”三字,均出自于佛家典故。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旧址重建,以后历代予以修补。大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殿内佛坛上塑有五尊佛像,人称五方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佛坛两侧各塑十尊诸天像(护法神),神情各异,身躯前倾。殿内四壁满布清代绘制的21幅巨型壁画,色彩艳丽,金碧辉煌,保存完好,面积在山西省寺院壁画中居第二位,仅次于芮城永乐宫。                    山西 开化寺
  
  开化寺在高平市区东北17公里舍利山腰。这里峰峦叠翠,群山起伏,松柏茂密,路转峰回,泉溪相映,真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寺创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唐庄宗年间,取名清凉若(“若”是佛教用语),宋代改称开化寺,为山西著名古刹。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大雄宝殿一座,元、明、清各代屡有修葺。寺一进二院,布局严谨得体。寺前耸立二层楼阁式山门一座,大雄殿居院内中心,东西配殿对峙,后为演法堂,左右各跨翼楼,东翼楼下泉水涓涓,清新悦耳。现存大雄殿为宋代遗构,殿宇壮观,结构古朴、浑厚,明显地流露出宋代建筑的风格。梁架上还保存着宋代彩绘图案。殿内四壁满绘壁画,成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内容为佛传故事,建筑瑰丽,人物形象逼真,服饰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艺术美感,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寺内碑碣及寺外3座石制高僧墓塔,均保存完好。 
     现存寺前楼阁式山门一座,名叫大悲阁。宋代建造的大雄宝殿在寺院的正中,其余东西配殿、后殿等或是破旧不堪,需要修葺,或是已经塌毁,只存基础了。在东翼楼之下,有泉水涓涓流出,使寺院景致独特,异常幽雅。寺院中保存着宋代大观四年 (公兀1110年)的《泽州舍利山开化寺功德碑》,碑上的文字是由崔静集王羲之之字而成,书法艺术的价值极高。 
           山西 永安寺
  
  永安寺位于大同 浑源县城内东北鼓楼北巷,俗称大寺,是浑源县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建筑。寺内院落平坦,布局严整,殿宇巍峨,古朴壮观。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 80 多米,东西宽 50 米,总面积 4000 多平方米。
    据《寰宇通志》、《大永安禅寺铭》载,永安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灾。元初 ,浑源州高定父子在废墟上大规模重建。此后,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 1289 年)、元至元三十年(公元 1293 年)都曾有增建。元延二年(公元 1315 年)高定的孙子高璞又捐款在寺内建造了现存规模最大的传法正宗殿,其它建筑如山门、天王殿、东西朵殿、配殿等建筑,均为明清遗构。

                   山西 永乐宫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特别是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来到山西,自然不能放过去永乐宫欣赏元代壁画的机会。
    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 

               五台山 显通寺铜殿
  
  显通寺铜殿是一座铜铸成的仿木建筑物,铸成於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是我国现存四铜殿之一(其它三铜殿为北京颐和园万寿铜殿、湖北武当山铜殿和昆明鸣凤山铜殿。   据佛教传说,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智慧第一;四川峨眉山的普贤菩萨,苦行第一;浙江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慈悲第一;安徽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大愿第一。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究竟有多大智慧呢?这尊千钵文殊告诉人们:文殊菩萨的智慧大得很,他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何以见得?据佛教讲,一只手握一个钵,代表一个僧人。一千只手握一千个钵,代表(塔院寺的大白塔),修桥补路(东冶济胜桥),建殿(这座铜殿)。相传,李娘娘示意万历皇帝建造一座铜殿,为百姓祈福,做点功德善事,以保大明江山万代传。可是万历皇帝误以为老娘娘要为她自己建造一座铜殿。据传说,穆宗驾崩时,少主年幼,皇亲李良接了江山后,将娘娘李彦妃和少主打入冷宫,断其水火,欲绝明裔。徐彦昭、杨波进人冷宫进谏,李娘娘将少主交给徐、杨带出宫外。少主就是后来的万历,在徐、杨等人的扶持下当了皇帝。万历皇帝为了感谢母亲,决心在母亲面前尽点孝道,已筹划给李娘娘建造圣母祠或圣母堂之类的建筑,但还没有“定稿”。正在举棋不定之际,传来娘娘建造铜殿的指示,正中下怀,于是下令建造一座意为祝愿李娘娘万寿无疆的铜殿。在建造过程中,处处取个“万”字,以图吉利。铸造此殿的铜来自全国一万家,共用铜十万斤,因此限制了这座铜殿的规模。铜殿宽4.7米,深4.5米,高8.3米。人称“显通,显通,十万铜”,即指铜殿而言。这是一座货真价实的铜殿,也是国内保存最好的一座铜殿。相传,铜殿的铜是妙峰祖师从全国一万家化缘化来的。铜殿的建造者也是妙峰祖师。妙峰祖师,山西平阳(今临汾)人,12岁出家。他曾铸过3座铜殿,另两座一在峨眉山,一在宝华山(今江苏省句容县北)。显通寺这座铜殿颇得万历皇帝的赞赏,铜殿雕花镂空,飞翠四起,夔护螭蟠,光辉夺目,堪称绝观。
    上层四面各有6扇门,下层四面各有8扇门,均铸有花卉人物、飞禽走兽。其中有二龙戏珠、鱼跃龙门、丹凤朝阳、喜鹊登梅、犀牛望月、牡丹出瓶、玉兔拜月、莲下松鹤、老鼠盗葡萄、狮子滚绣球等等。这些雕刻艺术品,铸工精巧,形象生动,是五台山雕铸艺术中的杰作。殿内供高约一米的铜质文殊骑狮,周围墙壁上铸满了铜质小佛像,数一数,不多也不少,正好是一万尊,也取一个“万”字。意在祝李娘娘万寿无疆。毫不夸张地说,这座铜殿的铸造艺术是空前的,其价值是无法评估的。那优美的造型,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布局,伟大的气魄,丰富多彩的图案,都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智慧。殿内的景泰蓝供器,均为康熙皇帝朝山时所赐。    相传,康熙皇帝首次朝台时,非常仔细地参观了这座铜殿。观赏完殿内又转到殿外西北角铜柱旁,对这座铜殿是否全部为铜铸产生了怀疑,于是问身旁的老僧:“铜柱里搀杂着其他东西没有?”“启禀万岁,铜柱全部用铜所铸,并无假也。”康熙又追问一句:“果真全部是铜?”老僧答:“佛门戒妄语,贫僧岂敢在圣上面前说假话欺骗圣上?”康熙一时性起,抽出宝剑“嚓”的一声,在距地面1.6米处的铜柱上劈开一条裂纹,惊得随行人员连连后退。康熙唤他们过来看时,见被劈的地方黄灿灿的,确为铜铸,不禁龙颜大悦。这就是铜柱上裂纹的由来。
    铜殿前置有五座铜塔,以五方排列,有两种说法,其一,这五座铜塔是隐合五台之数,因此这五座铜塔分别叫作东台塔、南台塔、西台塔、北台塔、中台塔。其二,这五座铜塔代表五个方位,即五方:东、南、西、北、中央。每座铜塔上分别铸有五个方位的佛,他们是:东方阿阀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据“五智五身”之说,这五座铜塔分别叫作:大圆镜智塔(东台塔)、平等性智塔(南台塔)、妙观察智塔(西台塔)、成所作智塔(北台塔)、法界体性智塔(中台塔)。
    五座铜塔,有两座铸于明代,有三座铸于清代。铸于明代的两座铜塔是货真价实的铜塔,铸于清代的三座铜塔是包铜塔。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铸的两座铜塔(东台塔和西台塔),次年完工,由本寺僧人胜活和尚建造,至今保存完好。这两座铜塔直径约二尺,高两丈余,自踵至顶十三层,每层各八面,均铸有佛像,小巧玲珑,无比精致,作为17世纪我国铸造艺术的代表作来看,它们的确无比精美。清朝铸的三座包铜塔已毁。1992年将已毁的南台塔和中台塔按原塔形补铸竣工。至1993年,式样各异、造型美观的五座铜塔又奇迹般地呈现在旅游者面前。这五座铜塔点缀在铜殿前,使这座铜殿显得更加庄严壮丽。
    小土地与大土地的传说,就发生在西边那座铜塔上。原来在西边那座铜塔下端,有个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着“土地”。请想,庙才有拇指那么大,其中的“土地”该有多大?这位“土地”,在五台山却是大名鼎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