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棋的老公是谁:端午的情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24:21


端午的情怀
  

唐•文秀作诗《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明了:

那是一位文人,一份誓死的情怀;
那是一条江河,流淌了千年。
这是一个节日,一种纪念的文化;
还有一腔眷恋,流传人间。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 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由此可见,端午这天给人们于非凡遐想的意 义。

  •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 解粽节: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 端礼节: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伴着那缕缕的粽香,听着那远去的故事,送上今年的随想!——大家估且看看。

来自:子虚老师的端午随想——屈原与伍子胥的同与不同

2006年农历端午节,江苏苏州首次举行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公祭活动。九点整,公祭典礼正式开始。

关于公祭的意义,媒体是这样报道的——在苏州人的心目中,伍子胥是古城的规划鼻祖,是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居安思危”精神影响了很多人,正是本着弘扬这种精神的初衷,在端午节举办伍子胥的公祭活动,苏州人自然认为有特别的意义。

在苏州,端午节姓了“伍”,自然生发了一个新问题:屈原怎么办,往哪里摆?

媒体并没有苏州政府立场的报道,只是提及——在现场一位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学者接受采访时所言,今天苏州祭祀伍子胥,并不代表人们忽视或者忘却了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存在着四种相对公认的说法: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后两种说法,基本不具备“现实意义”,所以,不会对“屈原说”构成任何挑战。伍子胥这种历史人物,本来也是中国主流历史话语的弃置人物,按理说,也不足以对“屈原说”形成什么麻烦。

今天,苏州市重新祭出伍子胥。我估计,又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俗套而已。至于在客观上造成对“屈原权威”的挑战,应该是主办者始料不及的,否则,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即使说他们意欲达成对主流文化符号的分庭抗礼,也显然很是冤枉了他们。

那么,让我们看看屈原和伍子胥究竟有什么同与不同。

相同处——时运不济,得遇昏君,遭受巨大冤屈至死。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后投江死。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做吴王夫差大夫时,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相异处——面对昏君的态度,二人截然不同。

屈原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 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 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似乎。

伍子胥呢?楚国昏君无端杀他父兄之后,他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逃跑与反抗。跨越国境,投入敌国,后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 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被夫差赐死之时,并没有俯首帖耳,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屈原和伍子胥的不同是明显的。最明显处,就在于他们对待昏君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里一贯强调的,不止“上智下愚”。待人标准上,宽宥君王和苛刻臣子互为表里。比如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缢死于风波亭,千百年来,众多看客 只是不痛不痒地骂骂秦桧罢了,没几个人觉得不妥。太多的学者专家,只是在忽悠民众,教他们单方面无私奉献,也就是说,皇帝可以不仁,但臣子不能不义。

孔圣人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包含着“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的意思。但圣人并没有说“君不像君”的情形下,大臣该怎么办?“乘桴浮于海”?问题 是,很多时候连“浮于海”的自由都没有啊!亚圣孟轲先生倒是痛快,所言“君视臣如寇仇,臣视君如独夫”倒是有些“权利对等”的味道。结果被朱皇帝元璋下令 “废而不祀”,连牌位都被扔出了儒家祠堂。

总之,专制君主们一点也不喜欢伍子胥这样的人。他们要求君臣之间只能签订单方权利合同——我永远葆有“昏”的权利,但你们却只能拥有“忠”的义务。

伍子胥的“爱国”是有条件的,绝非愚忠。他要求君王对得起臣子,也就是说,他的“忠君”是建立在“君值得忠”的前提下的。否则,他这样的人,便会翻脸,无君无父,甚至恨起刀兵,搞个玉石俱焚。

而屈原,却大大不同。他被冤屈之后,没有选择背叛,没有。只是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爱国主义”诗篇。和伍子胥的“形而下”层面的愤怒相比,屈原先生“形而 上”层面的升华,对昏君来说,显然更为安全和惬意。何况,屈原死后,这些“精神遗产”还可以无限复制出千千万万个屈原出来,个个“哀而不怨”。即使弃之若 履,视作草芥,也不必担心他们会造反。

伍子胥被历史忘却,屈原被大加弘扬,其中的蹊跷,的确有耐人寻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