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月怜星gl邀月受:王石:一生都给了报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4:31:45
卢跃刚
摄/贺延光
他参加采写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文章陪伴着几代人成长,但他说,这是“时代的产物,有局限”。他正值壮年,却在报社总编辑的位置上主动请辞,他说“还想当记者,写一些大报道,大通讯”。21岁进入报业的他,工作了半个世纪之后,走完了人生的道路。
“王石走了。”那天是星期五,11月19日。
王石,《中国青年报》前总编辑,《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作者之一。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在中学课本里呆了三十多年,几代中国人都读过。
主动请辞,为年轻人让路
1987年1月2日,王石在中国青年报社的评报栏上贴了一张告示,大意是,他已经辞去《中国青年报》总编辑的职务,让位于更年轻的同志。
其实,王石并不“老”。他向共青团中央反复请辞,并于1986年12月辞去总编辑职务时,才53岁。理论上,他还可以在总编辑职位上呆7年。
他对报社同事说:无论在知识结构上,还是新闻理念上,我都不能再指导你们,你们也许会服从我,但心里不服。“我干嘛还要赖在这个位置上?”
王石身上有一种极强的自觉和反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让他名扬天下,但有一次,他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是“时代的产物,有局限”。
我也问他辞职的理由,他增加了两条:一条是想尽快把位子让出来;一条是“还想当记者,写一些大报道,大通讯”。
他卸任后,像一个普通记者那样请战,全国各地跑,采访写作了《李润虎的几幕人生》等多篇“大报道,大通讯”。《李润虎的几幕人生》获中国新闻二等奖。
非驴非马就是骡子
王石1986年辞职,担任中国青年报研究所所长,1994年离休,但是报社一直有他的办公室,他也一天没离开过报社。他是《中国青年报》“惟一一个在报社走到生命尽头的总编辑”。
他18年来几乎参与了中国青年报所有的重大事件,而且还参与一些重大报道的意见。
2000年,我和同事主编《本报今日出击》,想用一种新的编辑思想和体例总结一下《中国青年报》1978年复刊以来的报道。我在“序言”里总结《中国青年报》文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理想主义和业务民主。
王石看了“序言”专门来找我:“你还要加上一条,就是鼓励出名记者名编辑!”他把名记者名编辑看做“是报社的门脸儿”。
摄影部主任贺延光告诉我,王石当总编辑的时候,跟他说:“延光,要鼓励摄影记者出去比赛,拿奖。”
张建伟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天津当驻站记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写回《大学生成材追踪记》系列报道。
这组报道因为文体怪异,在报社内部引起很大争议。
有人说,张建伟这组稿子“非驴非马”。
王石说:“非驴非马是骡子。”骡子比马比驴拉车更有劲儿。
应该说,《中国青年报》“非驴非马是骡子”的文化气氛创造了名记者张建伟以及一系列闻名遐迩的名记者名编辑。
生命都融在报纸中
1994年,王石离休前得了心脏病,报社建议他回家休息。他舍不得离开报社。他说:“我在家干嘛呢?”于是返聘,继续在新闻研究所工作。
随着时间的拉长,一个挺着腰板走路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佝偻老人,一个被心脏病折磨得脱了形的老人,在报社进进出出。
他1998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去世前三个月安了心脏起搏器。他那颗心脏已经面目全非,却还在顽强地坚持着。
我们在许多重要的场合都能见到他。他每次都挑个不起眼的地方,安安静静地听。
报社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关注之中。他也经常有想法,想发言。
前记者部主任郭家宽有一段时间跟王石的办公室斜对过,王石经常到他的办公室聊聊。郭家宽说:“看着王石那认真、执著、焦虑的样子,我心中常会涌起难言的、复杂的感情,尽管我知道,他的意见不见得都正确,正确的意见也不见得都能实行,但我每次都认真地听他讲,因为在他的人格面前,你无法不认真听他讲。每当这个时候,我脑子里总要联想起一个词———杜鹃啼血。”
他21岁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到今天整整半个世纪。他爱这张报纸。他把自己的生命深深地融进了这张报纸。
有位同事说:“王石是什么?是空气。王石存在的时候你不觉得怎样,他离开后,你发现,离开他不行。”
王石走了。他听不见我们的唏嘘感叹了。
他在18年前说,他要创造“且向花间留晚照”的美丽人生。他说:“能够在这里(中国青年报社)留下一帧美好的‘晚照’,也是很令人惬意的!”
来源:《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刘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