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汇川区公安局:《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08:16
#TRS_AUTOADD_1292204617228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4617228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4617228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4617228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204617228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1. 相关基础知识

 

◆生字

 

又何间焉(jiàn)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曹刿(guì) 肉食者鄙(bǐ)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

 

◆古今词语

 

伐( 古义:讨伐,攻打齐师伐我 今义:砍伐)

 

间 (古义:参与又何间焉 今义:中间)

 

鄙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 今义。卑鄙)

 

牺牲( 古义:指猪、牛、羊等祭品牺牲玉帛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加 (古义: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今义:增加)

 

信 (古义:信实,诚实必以信 今义:书信)

 

狱 (古义:案件小大之狱 今义:监狱)

 

虽 (古义;即使虽不能察 今义:虽然)

 

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可以一战 今义:表许可)

 

再 (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忠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之属也 今义:忠诚)

 

◆词性活用

 

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 、保佑) 

 

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通假字  

 

小惠未偏编 同“遍”,遍及  

 

◆一词多义  

 

请 请求曹刿请见 请让我 战则请从


   从 跟随 战则请从 服从 民弗从也


   故 缘故、原因 公问其故 所以 故克之

 

◆虚词  

 

以 ①拿:依靠。“何以战?”②把:“必以分人。”③用:“必以信。”④按照。“必以情。”⑤凭借。“可以一战。”

 

之 ①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②的。“小大之狱。”③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特殊句式  

 

判断句: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省略句:“(曹刿)乃入(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

 

倒装句: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宾语前置)        

 

战于长勺在长勺交战。(状语后置)   

 

2.内容理解

 

(1)题解

 

本文记述了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经过。当时齐国(今山东中部,国都临淄)强大,鲁国(今山东南部,国都曲阜)弱小。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打鲁国,因为战争发生在鲁国的长勺,故称为“长勺之战”。“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曾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著作中全文引述此文并进行了精要的分析:“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曹刿是春秋时候的鲁国人,他有勇力,有见识,也有谋略。“论战”是对战争的议论。《左传》中的这段文章,主要不是记述战争的经过,而是记述曹刿的“论战”,故编者给这段文章加了一个标题,叫《曹刿论战》。

 

(2)内容层次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突出曹刿的远谋。

 

这段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乃入见)文章开门见山,用十个字就点明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的对象、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匆忙迎战的态度。紧凑简短的叙述烘托了作战之前的紧张气氛。在这紧迫时刻,曹刿出于爱国热情,不顾乡人劝阻,主动请见。曹刿和乡人的对话不多,却突出表现了曹刿的卓越见识。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战则请从”)写曹刿见到鲁庄公以后两人的谈话。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条件去和齐国作战,鲁庄公讲了衣食分人、祭神弗加和断狱以情三个方面的依据。庄公所讲的这三条依据,第一条是对官僚贵族的,第二条是对天地神灵的,第三条是为广大人民办好事的。曹刿否定了前两条,只肯定了第三条。曹刿认为,断狱以情,则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取信于民,才能把战争的胜利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这正是曹刿的“远谋”──政治远见与正确的战略思想。

 

对话的最后,曹刿又主动提出参加作战的请求,自然过渡到下文。

 

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具体经过。

 

公将鼓于齐军气盛之时,曹刿阻止,因为进军时机未到。到齐人三鼓之时,曹刿才认为可以进军,于是“齐师败绩”。公将驰于不明齐军退却真相之时,曹刿阻止,当他下视齐军车辙与眺望齐军军旗之后,才让庄公“逐齐师”。在曹刿的正确指挥之下,鲁国终于取得了胜利,事实再次证明了曹刿的“远谋”。

 

值得注意的是,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可写的东西很多。但是作者有意识地略去了战场的其他情况,只写了“击鼓”和“逐师”两件事,这正是作者在文章剪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高超的写作技巧。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斗取胜的原因。

 

先用“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再次印证了前边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地引出曹刿的论述。

 

曹刿的论述分两层意思。1.抓住“彼竭我盈”的有利时机进军,所以能克敌制胜。这种见解,在战略思想上是相当高明的。2.大国难测,防埋伏,待敌方“辙乱”“旗靡”之后才追击敌人。这是曹刿的战术思想。曹刿的论述有理有据,是以弱胜强的经验总结。

 

全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3.形式把握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全文以“论战”为重点进行选材与剪裁,展开记叙,以突出曹刿高明的战略与战术。“论战”部分(一、三段)写得详,作战部分(第二段)写得略。“论战”部分紧扣一个“论”字,详细写曹刿的言论──战前准备取信于民的作战条件,战后总结胜利经验,这反映曹刿的“远谋”──高明的战略战术。作战部分重点写曹刿的两个“未可”与“可矣”的英明决断,突出他在战场上的“远谋”。作战部分(第二段)的叙述为第三段的“论”作铺垫,第三段的“论”就是根据两个“未可”与“可矣”展开的。

 

其他内容如君臣相见之礼,战前布置,战场具体情况,胜利的具体过程等都一字未提,因为这些与“论战”无关或关系不大,也与突出曹刿的“远谋”无关或关系不大。

 

(2)过渡自然,上下勾连

 

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曹刿参加长勺之战的经过为线索展开记叙,依次是: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总结,脉络井然。

 

文章三个段落的记叙过渡自然巧妙:第一段末尾“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两句既是本段的小结,又是第二段的前因,是第二段“公与之乘”的导入语;第二段最后的“遂逐齐师”一句,既是本段的小结,又和第二段开头的“既克”二字紧相连。这样,使文章三个段落浑然一体。

 

(3)前后照应,因果分明

 

第一段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与第二、三段的“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和“公问其故”照应。

 

第二段的两个“未可”与两个“可矣”照应。

 

第三段的“一鼓作气”照应第二段的“公将鼓之”而曹刿曰“未可”;“彼竭我盈”照应第二段“齐人三鼓”时曹刿曰“可矣”。“大国难测”照应第二段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这样前后照应,使事情的因果分明,更加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本文运用对比衬托法,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曹刿与鲁庄公。

 

在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将战”而不知“何以战”,曹刿调查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小大之狱”“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在作战过程中,鲁庄公盲目地“将鼓之”和“将驰之”,而曹刿则两次阻之曰“未可”,到有利时机才曰:“可矣”。

 

在作战总结阶段,鲁庄公不知为何取胜而“问其故”,曹刿一一分析回答。

 

这样,写出了鲁庄公这个“肉食者”的“鄙”:无知无谋无能,鲁莽草率,缺乏军事头脑和指挥才能;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既能把握住战略防御原则,又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战机,既谨慎又果断,既冷静又大胆,有政治远见,有高超的军事才能。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曹刿的形象,突出了“论战”主题。

 

(5)语言简练生动

 

全文只有222个字,极精练地写出了一个有名的战例的全过程,刻画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论述了一个高明的战略战术思想。如“十年春,齐师伐我”,七个字就交代了战争的时间、事由。“齐师伐我”,表明这是齐国攻打鲁国,褒贬分明。曹刿见鲁庄公,一开头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话“何以战?”开门入正题,免去了君臣相见的繁文缛节的叙述。“齐人三鼓”一句,就包括了齐军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击鼓进击鲁军而鲁军未出击,也写出了齐军依仗数量上的优势企图取胜的急切心理。两个“可矣”就包括了鲁军进军的情况。“齐师败绩”四个字就概括了齐军溃败的具体情状。

 

文章惜墨如金,做到了辞约而意丰,言简而意明。

 

4.语言揣摩

 

★中心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句话是曹刿的政治主张,即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这句话同时也是总结句。

 

★重点句:(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句话说明曹刿对战争已胸有成竹,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识。曹刿的答语正是全文的纲领,下文一面写曹刿的“远谋”,一面写庄公之“鄙”。

 

(2)“何以战?”

 

这句话显示了曹刿锐利的战略眼光,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曹刿提出“何以战?”的问题,就是要庄公认识到人心在战争中的作用,努力争取人民的支持,为胜利奠定可靠的基础,这就初步显示了他的“远谋”。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这是曹刿战后的议论,是全文的重点,它表现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了曹刿的确是一位“远谋”的军事家。这句话同时也是总结句。

 

★深意句: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作战中,写了曹刿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却不交代他这样做的原因。这两个问题留到下面去解答,才能更好地突出“论战”的主旨。另外,也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

 

★相应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一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一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一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一—危机四伏     十年春—一春华秋实 枯木逢春     故克之一—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三而竭—一殚精竭虑  精疲力竭   下视其辙一—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一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一—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2010-12-13  人教网 下载:   《曹刿论战》案例展示#TRS_AUTOADD_1292557413428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557413428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557413428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557413428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92557413428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相关文学常识(2)课文大意的理解和重点词句(3)课文的结构和详略安排。(4)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充分认识到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民心的向背。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像曹刿一样开动脑筋,运用智谋,使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2.教学实录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我们今天要学的长勺之战就是其中著名的战例之一,而在这次战役中有一个人物起了重要作用,他是……

 

生:曹刿

 

:不错,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位平民政治家,一起来学习《曹刿论战》!看看曹刿的风采。 

 

(二)介绍相关知识,熟悉课文背景

 

:我们先看看注释①,看看对课文相关资料的介绍。本文选自《左传》,大家对这部书了解吗?

 

:不了解。

 

:好,那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我们这篇课文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些特点。

 

(三)朗读课文,熟悉内容

 

:大家都知道,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读好。下面就请大家放声将课文朗读一遍。

 

(生读)

 

:现在我请一位同学将这篇课文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读的字音和节奏有没有问题。

 

1:“十年春……”

 

:这位同学读得还是很流畅的,不过也有些美中不足。大家听出来了吗?

 

2:“又何间焉”的“间”他读成了第一声。

 

:对,这个多音字要注意。

 

3:“下视其辙”的“辙”也读错了。

 

4:还有,“吾视其辙乱”的节奏应该是“吾/视其辙乱”。

 

:大家说得都很好,读文言文就应该读准它的字音和节奏。下面就请全班同学听一遍朗读录音。

 

(四)分组讨论,互相质疑

 

:大家已经初步读熟了课文,在此基础上,我们来了解课文的大意。以大家现在的水平,应该可以大致上看懂它。那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可以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也可以把自己的心得拿出来向其他同学问难。

 

1:我有一句话不是太懂。“齐人三鼓”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以前我们学习的“三”有作“三”讲的,有作“多次”讲的,在这里应该是哪一种呢?

 

2:我认为是三次。这从第三段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可以看出来的。

 

3:“必以信”这句话我总是翻不通顺。

 

4:这句话应该仿照注释3来翻,可以翻成“一定上报实情”。

 

:这种翻译的方法不错,其他同学应该向她学习。

 

:刚才的两位同学都是有疑而问。其他同学没有举手,看来这篇课文确实不难理解。那有没有同学在讨论中有所收获,来考验一下其他同学呢?

 

5:我觉得有个词很重要,“牺牲玉帛”的“牺牲”,它的意思是猪、牛、羊,和现在完全不同。我想请其他同学再找几个这样的词。

 

6:这很简单。“小大之狱”的“狱”,古代是案件,现在是“监狱”。

 

7:还有“弗敢加也”的“加”,它的意思是虚报,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

 

8:我有一个问题:“登轼而望之”是什么意思?

 

9:这有注释啊。就是“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啊。

 

8:这我也知道,可是谁知道这句话里的道理和哪句诗一样?

 

:……

 

9: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吧?

 

8:对。

 

:这位同学的联想非常丰富。所提的问题也很有创造性。

 

看来大家对课文意思的理解确实比较透彻了。好,让我们再把课文齐读一遍,边读边思考句子的含义。

 

(五)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

 

:通过对课文的翻译,大家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了。我国古代的历史著作不仅仅是为了记事,更多的时候是在写人。就拿本课来说,大家对文中的人物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

 

1:是的,我对曹刿的印象很深。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这次战役能够以少胜多,全是靠他的指挥。

 

2:我还觉得曹刿是一个爱国的人,国家有难,他主动要求出战。

 

3:我觉得鲁左公是一个没用的人,他对打战的战术完全不了解,就连胜利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4:不过,鲁左公也有可取之处,他能好好断案,这是最好的战争准备,他还比较得民心。

 

:大家分析得都不错,那大家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呢?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呢?

 

1:我是从人物的对话中看出来的。第三段曹刿说的那些话不但说明了胜利的理由,更说明了他是一位军事家。

 

2:我也是从对话中看出来的。第一段中曹刿说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表现出了他对那些达官显贵的蔑视。

 

3:而鲁公在第一段说的话也表明,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战争的根本,平时为政也有不少缺点。

 

4:我是从人物的动作中看出来的。第二段中曹刿在追击敌人之前,“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说明他做事十分小心。

 

: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也正是我们在前面介绍《左传》的特点时说到的:它善于通过对话和动作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而通过分析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也正是我们分析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

 

师:既然课文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如此精彩,那让我们来尝试一下,看看我们能否将课文中的对话绘声绘色地读出来,将课文中的动作活灵活现地演出来。请一、二、三组的同学准备第一段的朗读;四、五、六组的同学准备第二段的表演。

 

(学生准备)

 

:大家准备好了吗?我想先问一下,等会儿朗读和表演的时候,我们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5:朗读要注意语气。比如“肉食者鄙”这句话要读出轻蔑的感觉。与鲁公对话中的肯定与否定语气也要很明显。

 

6:表演也一样。要突出曹刿的坚决与果断。

 

:大家说得都很好,想必大家的表演会更加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学生表演)

 

(六)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战争内涵

 

:看到大家精彩的表演,可以看出大家确实是理解了这篇课文,理解了课文中的人物。以大家的演技,都快可以考虑让大家去拍一部《曹刿论战》的电视剧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这篇文章描写战争的过程好像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电视不大一样啊。

 

1:是的,平常看战争片,打仗的场面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课文没怎么描写厮杀的场面。

 

:确实,那我们这篇课文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1:课文详写的是战前和战后。

 

:战前的什么和战后的什么呢?

 

1:战前的准备和战后的总结。

 

师:很好,那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而不像电视一样多描写一些战争场面来吸引读者呢?

 

(学生面露难色)

 

:那我来提示一下。我们的史学家记载历史并不仅仅是记录事件,他们更希望后人从中能够得到一定的教训。

 

1:我明白了,作者详写战前和战后是希望后人能够更好地明白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

 

:好,一针见血。那大家不妨探讨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鲁国在长勺之战中以弱胜强呢?

 

2: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有一位好的统帅,精通谋略的指挥者,就像赤壁之战中的火攻之计一样,是用智谋获胜的。

 

3:鲁国抓住了最好的作战时机,趁“彼竭我盈”的机会出击,一举奠定了胜局。

 

4:还有,课前提示中说,齐国发动的是一场以强凌弱的战争,它不得人心,所以才会失败。

 

师:大家总结得非常正确,确实,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除了实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的运用。大家讨论一下,历史上其他的战争是不是符合这一规律。

 

5:抗日战争时,日本的军事实力比我们强,但他们是侵略者,我们又运用了正确的游击战术,所以最后获胜的是我们。

 

6:赤壁之战,曹操的部队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他中了对方的火攻计,结果一败涂地。

 

7:我们学过的陈涉吴广起义也是一样,起义军的装备虽然不好,但由于他们反对暴秦,是正义的,所以他们的起义能够成功。

 

8:所以我们以后一定不能支持那些不正义的战争,比如美国入侵伊拉克。

 

9:我们还要向曹刿学习,多用计谋,不能蛮干。

 

:大家归纳得非常好。看来,学习了《曹刿论战》,我们的最大收获就应该是认识到战争的内涵。我们身边虽然没有战争,但我们无法避免矛盾与冲突,面对它们,我们要像课文中说的一样。第一,我们是不是有理的一方;第二,我们要多开动脑筋想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生活中的胜利者。下课后,请大家再收集相关战争的资料,补充到自己的摘抄本上。

 

3.教学反思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逐句翻译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朗读、表演等形式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这样做,不但可以消除学生机械翻译的枯燥感,还能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面对矛盾冲突,对学生很有帮助。

 

学习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习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相关文章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这种习惯,如果学生的条件有限,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也正是新教材新课程强调的。

 

4.专家点评

 

本课的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令人满意的。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始终贯穿整堂课。其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避免了 “公式化”、“概念化”的语言讲解,把知识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究,一叶知秋,引导学生探求了事物的规律,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一环扣一环,从中也把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教师引导学生不仅仅是单向的分析,而且是双向的分析。从文言文教学来看,往往字词句的讲析比较认真,而课文内容的分析则比较马虎。此课分析却相当细腻,教师不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而淡化分析,也不因其只有220来字而轻率处理。给学生贯注一个意识:在阅读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善于从不同的视点来分析阅读内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的辨证的理解。课堂不仅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