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加速器:你是我最喜欢的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3:50:30

你是我最喜欢的学生

                   ——“后进生”转化教育案例(PY)

             

【案例摘要】

能否有效地转变“后进生”,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于是,转变“后进生”成了每个班主任的常态化常规性工作。但我们都知道,“后进生”的转变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亦非单枪匹马就能成功。本案例以班主任的观察和感悟为线索,以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为载体,结合真实的情境,描述具体的实践过程。有些时候,转化“后进生”并不需要过多的技术技巧之类的东西,但它一定需要换位理解,需要审慎处事,需要关注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需要对教育方式进行合适合理的筛选。理解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善解人意是班主任重要的人文素质,班主任转化“后进生”最关键的心理基础是期待和等待。——这就是本案例所能带给我们的最大的启发。

【案例主题】

无数事实证明,经常性的批评不仅不会使“后进生”变先进,还可能使他们产生“抗批评性”:你声色俱厉地批评,他装模作样地接受,可是一转身,他依旧故伎重演,我行我素。于是,我们在“反复抓,抓反复”的怪圈中疲于操劳。从心理学上讲,人人都渴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注意、支持和鼓励。因此,我认为理解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善解人意是班主任重要的人文素质,班主任转化“后进生”最关键的心理基础就是期待和等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远离急功近利的教育往往在不动声色中创造奇迹。

【案例描述】

第一回合

    【情境再现】2007年9月,本来应该读四年级的小丁因为入学考试语文7分,数学11分,被安排到三(3)班,班主任就是我。第一个星期,小丁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意外。

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一般都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来给他们补课。小丁来三(3)班的第二天下午,我留下了小丁和另外五个学生准备听写生字。在发听写本的时候,只见小丁径直朝教室外面走去,我问他去干什么,“我一个都不会!”小丁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说完,毅然决然地走了出去。教了这么多年书,还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老师,要不要我叫他回来?”学生问我。叫他回来!在小丁出教室门的一刹那,我满脑子都是这样的冲动,哪有这样的学生?可就在这时,我眼前晃过小丁刚才的眼神,犹豫之间,学生又问我:“老师,要不要我把他叫回来?”“不用了”。我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却波澜起伏。

【教育对策】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一个学生如果听不懂,不会读,不能写,那他在教室里是不是如坐针毡?如果因为他的种种不会,再给予他“严厉的责备,严肃的批评,严重的警告”,那他是不是会对这里的老师深恶痛绝?与其勉强把他留在教室里备受煎熬,不如让新来乍到的他先轻轻松松地玩一玩。

放学的时候,小丁准时出现在学生队伍中间:光亮亮的额头上闪着汗珠,乱蓬蓬的头发上有几根干草。他喘着粗气,眼睛里满是意犹未尽的神色。发现我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小丁像只受惊的小鸟,迅速低下了头,我笑了笑,当即决定不再追究先前的事情!

就这样,在我的默认下,小丁不参加补课了。当他出去的时候,我会叮嘱一声:“记得按时回来”;当他回来的时候,我总会冲他笑一笑。

慢慢地我发现,小丁在我身边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下课了,我和学生一起聊天,他开始试探着在周围走动,但只要我一看他,他就会迅速闪开。先让他好好调整适应一下吧,性急吃不了热豆腐,教育学生也不能一步到位。这种心态很重要,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我教育小丁所走出的成功第一步。

第二回合

【情境再现】准确的说,事情发生在第二周。那天星期三,上午第二节上语文课,我在黑板上写字,突然听见背后有异样的响动。我心一紧,猛然转身,只看到小丁把桌面上所有的东西都推到地上,再大吼一声。

小丁的吼声一停,下课铃就响了,学生们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我。旁边的班干部快嘴快舌地把事情说了个大概:原来小丁不会组词,学习拍档一一告诉了他,但多说了一句话“原来这么简单的你都不会!”

原来是这样!我不置可否,示意学生先去做课间操。在操场上,体育老师整理队伍,小丁站着一动不动。我走到他身边,他很快把头转转到一边去。做操了,从第一节到第八节,小丁始终笔直地站着。当所有学生都弯下腰的时候,他的昂首挺胸显得格外突兀,周围的老师纷纷奇怪地看过来,我假装视而不见。

做完课间操,体育老师发出指令,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合。小丁听而不闻,还是一动不动站在那儿。班级队伍解散了,小丁仍旧纹丝不动。我对他说:“传说中有个人长年累月地站着不动,后来他就站成一块石头了。你不会也想站成一块石头吧?我可不陪你了哦!”走过拐角处,我偷偷回头看了看,他终于跟过来了。

【教育对策】该怎么处理小丁的事呢?在回教室的路上,我琢磨着。批评小丁,使不得,此刻他正像一只全身都扎煞起来的刺猬。不批评他,也不行,众目睽睽之下耍性子发脾气,我岂能袖手旁观?

来到教室门口,我看到小丁在走廊上吃课间餐,于是我把他的学习拍档小辉喊到教室门口。“说说上课时发生什么事?”我背朝门外,一脸严肃地看着小辉。小辉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你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么简单的都不会!看让你帮帮小丁,你不乐意了,我告诉你,小丁现在成绩是不怎么样,可我相信,他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等着瞧好了,我不会看错人的,小丁以后一定会成为我最喜欢的学生。”我越说越大声,目的就是希望小丁能听得清清楚楚。

“小辉,今天的事情全都因你而起,所以我要惩罚你。”我随手从讲台上拿了一根尺子,“啪”地一下打在放在讲台的语文书上。随即我朝小辉眨了眨眼睛,他心领神会,“哎哟”大叫了一声。“啪啪”我继续打在语文书上,“哎哟哎哟!”小辉继续夸张地叫痛。外面的学生还真以为我打小辉了,纷纷走了进来。我放下尺子,对着一脸惊讶的小丁说:“像这样的学习拍档,你还要不要?”小丁显然没想到我会这么做,他老半天没有回过神来。“看来你是不喜欢了,老师替你做主,换一个。”“不用了,老师,他很好。今天是我错了,你不要打他。”小丁急忙说。

我见好就收。“小辉,既然小丁求情,我就给他面子,以后你们一定要精诚团结,亲密合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小辉点头应允。我转而对小丁说:“以后你要好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现在成绩落后有什么要紧啊,小辉帮你,我帮你,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来帮你,再加上自己努力,还怕成绩不好吗?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我最喜欢的学生。” 小丁使劲地点点头。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做课间操的时候,小丁都牛气十足。这很容易让我的心火“腾”地而起,但问题是针锋相对又能怎么样呢?我认为老师不应该和学生计较。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作法,容易使老师陷入不良情绪的漩涡,冷静、清醒,才能使我们从容自如地处理眼前的纷扰。

小辉一句“这么简单的你都不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丁受伤了,所以大发脾气。不过,知道原委之后,我反而感到欣慰,因为这说明小丁自尊自爱,有可以挖掘、等待引爆的原动力,在“后进生”身上,这就像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把握住事件折射出的积极因素之后,我决定网开一面,对小丁的任性和冲动,仅限于点到即止。然后,我和阿辉合唱一曲双簧,采用旁敲侧击的战术,出奇制胜。

第三回合

【情境再现】现在,小丁的表现好多了。至少补课的时候,他愿意留下来了,尽管听写的准确率百分之十都不到;至少写作业的时候,他愿意动笔了,尽管他写的字,我认不出几个来。

就在我稍感轻松的时候,小丁又出状况了。那天一早,我回教室准备上早读,生活老师在走廊上把我叫住。“你知不知道小丁打群架?”“啊,打群架?有人受伤了?”这真叫我难以置信。“没有没有,还没有打起来。”想来生活老师太急了,结果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随即,她做了详细的说明。原来,小丁去操场上打篮球,却发现篮球场上早已有人了。小丁认为他们已经打过一段时间了,应该把场子让给自己用了,对方不肯,结果发生争执,大家都说了些气头话,小丁还扬言要“揍扁你们”。晚上在宿舍,小丁找到他的哥哥们,就在他们商量如何行动的时候,被生活老师发现了。生活老师主动干预,事情得以暂时稳定下来。但我知道小丁的个性,他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教育对策】早读课,我一直在想着小丁的事情,这样的事可大可小,可处理它迫在眉睫,因为今天下午就有三节自由活动课,小丁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有所作为”。

上午第二节课下课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班长走过来问我能不能上网,我问他看什么,他说想看NBA火箭队的比赛。我没说什么,打开了电脑。这时小丁也走过来了,他似乎对篮球很有兴趣。我心念一动,对他们说:“不如,我们看看现场直播。”随即,我把电视机打开了。上课的时间到了,小丁意犹未尽地问我:“老师,下课的时候,你能不能告诉我比赛的结果啊?”“当然可以。”我爽快地答应了。

下午第六节课开始自由活动,我没有马上让学生出去玩。我们看了看火箭对灰熊的比赛概况,随后我要他们说说自己喜欢的球星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们。话题是男生们感兴趣的,更是小丁的兴趣所在。

等到他们说完了,我话锋一转,说要讲讲“大鲨鱼”沙奎尔·奥尼尔的故事:刚刚升入中学的奥尼尔倍感孤独,为了不让别人取笑他是个“傻大个”,奥尼尔加入了当地罗克斯的小帮派。他们的目标与乐趣就是给别人安上搞笑的绰号。在死党们的吹捧下,奥尼尔渐渐麻木起来。直到有一天他侮辱了一个小个子男生,谁知那个男生连看都不看奥尼尔,只轻蔑地说:“因为鄙视,我懒得抬头。” 这句话给了奥尼尔很大的触动,第二天,奥尼尔就坚决退出了罗克斯的帮派。很多年过去了,奥尼尔成为NBA巨星,这时的他平易近人,他最喜欢对别人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有尊重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既然大家都要仰头和你说话,请给他们一个仰视你的理由。”

故事讲完了,我让其他学生都出去,只留下了小丁。聪明的小丁警惕地望着我,满脸的戒备。我先告诉小丁一个好消息:“体育老师找到我说想让你参加学校篮球队。”小丁听了果然眉开眼笑。

“有件事我想问问你,听说昨天下午你在篮球场上和四年级学生吵架了?”我轻描淡写地说。他点点头。“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他摇摇头。我接着说:“知错就好。我想老师不会看错人,我知道我也不会看错人,你一定会成为我最喜欢的好学生。但理由呢?我觉得,这个理由不是用嘴巴骂来的,也不是用拳头打来的,你说对吗?这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奥尼尔早就试过了。”小丁又点了点头。“听说你和哥哥还有个什么约定?”“老师,我不会再那样做的。”小丁急着向我保证。“你这么说,我很高兴。我希望将来你能像奥尼尔一样,给我很多仰视你的理由。”小丁腼腆地笑了。

面对小丁的再一次冲动,我选择的还是“和风细雨”,因为我发现这个孩子性格很倔,若和他硬碰硬,真的会弄个两败俱伤。其实,当状况发生时,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人”的心结打开,“事”的症结也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解读】

(一)沟通机会的寻找

著名心理学家奥地利·布贝尔曾提醒:“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内只有一条途径可接近学生,这就是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

寻找和小丁沟通的机会,是2007年9月初我的一个重要任务。

可那时的小丁像个独行侠,一到课外活动的时候,他就神龙见首不见尾。让友情走近他的身边,让快乐走进他的心田,这是我工作的起点。于是,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班级篮球赛。刚开始,小丁还积极参与,可由于他跟同学们不熟悉,几乎没有机会拿到球,他急得乱蹦乱跳,不停地冲着别人大喊大叫。过了一会儿,喊叫声停止了,小丁“罢工”了,一脸沮丧地站到了场地边上。我安慰他,他不理我。没办法,我只好把球硬塞给他,推着他去投篮。他把球抛出去,球居然进了!这个进球重新点燃了小丁的热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知疲倦地在球场上奔跑。

当小丁逐渐喜欢上打篮球的时候,我鼓励他参加学校篮球队的选拔赛。进入篮球队后,只要有NBA球赛,我就会让小丁享受一下特权,打开电脑,让他在线收看比赛直播。我这个从不喜欢体育运动的人,也开始抽空去看NBA。我们接触的机会多了,小丁留在教室里的时间也就多了。

小丁第一次写语文作业,原本并没有写完。不过我没说什么,拿起作业本就给他批改了,打了“90分”,并在作业本上画了一个笑脸。在画笑脸的“舌头”时,我顺手加了几滴口水。小丁看了,笑得合不拢嘴。笑完了,他就拿起笔把作业补写完。以后每一次改作业,我都会在他作业本上画点什么或写点什么,然后,我们说着,笑着。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我想在潜移默化中向小丁传递这样一个信息。

当然,我之所以花时间,花心思接近小丁,首先想到的是让小丁喜欢我,喜欢我之后,他才会接受我对他的影响,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上还有个说法叫“心理相容”,老师和学生之间一旦形成一种融洽的心理氛围,师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就会形成良好的关系,从而取得所期待的教育效果。有的时候好的师生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本身。这话是有道理的,至少我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印证。

(二)宽松气氛的创造

小丁刚来到三(3)班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他相处。找他聊天,他只会说怀集话。而听得懂怀集话的,班上只有两个同样来自怀集的学生。我平时跟小丁说什么,都是这两个学生“同声传译”。给他补课,我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看拼音写汉字的练习,他一个都不会。小丁第一次写作业,只抄写了7个词语,十几个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有三个错别字。小丁的第一篇作文,才写了两个读不通顺的句子。

在这种情形下,我若在学习方面给小丁太多的压力,只会让他反感。第一次留他补习的时候,他走出教室时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似乎在无声地告诉我“如果你硬要我……我就……”更何况这时的小丁还浑身野性,勉强留他补课,他肯定会制造出一些事端来。后来,小丁告诉我,他以前经常逃学,老师不管,爸爸妈妈不知道,逃学之后的他去网吧,或者去野外。听到这话,我暗自窃喜,在对待小丁的问题上,幸亏没有急于求成。

对小丁的作业,刚开始时我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动笔写了,就是进步,我就会给他鼓励和肯定,如此循序渐进。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小丁在宽松宽容的环境下,逐渐接受新的学习环境。而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从容,从容面对小丁的“出格”,从容选择着合乎时宜的教育方式。

我对小丁的关照,他心知肚明。两个星期过后,学校放三天假,在上校车之前,小丁把一张小纸片塞到我手中,然后飞快地跑开了。我打开纸条,上面写了一行字:我中一(中意)上语文果(课),我中一(中意)朋(彭)老师。

(三)优势领域的挖掘

 “后进生”学业不良,行为习惯差,其实大多是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小丁也不例外。现在,我要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激发他的学习热情。而学习热情的激发,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因为这是小丁的一个硬伤。你越是在这方面强化,他的挫败感越强,他越是会对学习深恶痛绝。

寻找表扬小丁的理由,是第二阶段时间里我的主要工作。

有一次在办公室,我跟数学老师聊天。聊着聊着,我把话题换到了小丁身上,老师说:“小丁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在班上是最差的一个。我讲的新知识他完全听不懂,只是每一节课上,他坐得还是很端正的。”老师说的小丁坐姿端正这件事,我也留意到了,但此时话从孙老师口里说出来,还是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于是,我去向英语老师打听小丁的课堂表现,情况如出一辙。

语文课上,我郑重其事地说到小丁,说到他端正的坐姿,然后我强调:“坐得正,是听得好的前提,而听得好,是成绩好的保障。我相信小丁的成绩一定会赶上来,我喜欢像他这样的学生。”从那以后,在课堂上,我会经常说:“请像小丁一样坐端正。”“看到小丁始终坐得那么端正,我真佩服他。”“小丁端正的坐姿告诉我,好成绩不属于他,还会属于谁呢?” 得到鼓励后的小丁,在课堂上总是目不斜视,坐得端正笔直,而他听课的质量也随之水涨船高。他的作业写得越来越好了,各科考试成绩蒸蒸日上。

每个孩子都会有与众不同的表现优秀的地方,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开发。小丁的优点表面上看只是坐得端正,但由表及里,我们可以知道,他有着很好的自控能力,内心渴望着进步。能够自己管得住自己,我觉得这是成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必备的基本素质。我坚信自己的判断,并由此及彼,借题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的辐射作用不可小觑。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工作中常带着满心的期待,事情将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四)家庭教育的改善

我加强了和小丁爸爸之间的沟通,还找到一些成功家教的事例复印下来,连同我写的一些家长信,让小丁带给他爸爸,要求他仔细看看。我又专门同小丁“想当年”,我只想让他知道,他父亲不是不想学,而是生不逢时,现在想学,却身不由己,所以,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文化,不能再次上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悲剧。

我选择继续建构小丁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一是让小丁多积累成功经验,成功会传递积极的信念。二是借助各科老师的积极评价,让小丁变得更自信。三是实施“一班两制”的政策,宽容和谐的环境会让小丁有更好的发挥。

从小丁的表现来看,我双管齐下的策略是成功的,他的转变过程经历过开头的一波三折之后,一直到现在都是顺顺利利的,他果然成了我最喜欢的学生。

后续

现在的小丁和过去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他按时完成作业,文字书写大有长进,成绩早已处在班级的中游水平,最重要的是,他爱上了学习。他担任班干部,任劳任怨,公正无私,在学生心目中有较高的威望。他还很有责任心,老师交给他的事情,他会不折不扣地完成。他已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了。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种任重道远的压力就这样铺天盖地而来,它将我和正在欢呼雀跃的小丁隔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