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百度云:“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21:30

 

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错金银牛形铜灯

东汉(25~220年)
尺寸:通高46.2、牛身长36.4厘米
1980年江苏扬州邗江县甘泉2号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这是一件精美的牛形铜灯,与早期铜灯相比,设计更为合理,制作更为精美。除具有一般铜灯的烟尘导管装置外,圆形灯盘上可推移开合的灯罩已由原来的封闭型变成镂孔透光型,能更好地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通体遍饰精细的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错金银图案,作品线条流畅飘逸,工艺相当精湛,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这类象生形灯具在汉代十分流行,巧妙利用形体本身的有机部分作为导烟管,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凤、雁的颈等,反映出汉代人为防止燃油灯对室内造成污染的环保意识。

汉代的高层建筑——绿釉陶楼

东汉(25~220年)
尺寸:高216、基座边长82.8厘米
1990年河北省阜城县桑庄汉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陶楼由台基、门楼和五层楼阁组成,是一件仿木建筑的陶制模型器。绿釉为低温铅釉,它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经过700℃的氧化焰焙烧后,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极富装饰感。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各地豪门大族为加强防范,常自行兴建大型塔楼,有的高达九层。高楼的盛行,一是军事守卫的需要,便于观察敌情。同时也与汉代崇尚高台有关,汉代神仙学家公孙卿说过:“仙人好楼居”,认为仙人都是住在高楼之处,故汉代贵族豪强热衷修建高楼。由于东汉时期丧葬制度趋向世俗化,古典礼俗的冥器绝迹,才出现了反映贵族豪强和庄园地主生前享用的物品冥器进行随葬。这种汉代楼阁式建筑明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与风俗,再现汉代楼阁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龙舞凤鸣——彩绘龙鸟纹漆盘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5.5、口径25.8厘米
1992年湖北省江陵市高台汉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汉代盛食器。木胎斫制。外髹黑漆,内髹红漆,盘内以浅红、深蓝、金黄彩绘龙纹,间饰三只凤鸟。龙的形态均作曲线形,似蟠非蟠,似绕非绕,均作升腾滚动状。三鸟均为黑色轮廓,内圈中央的一只作站立状,昂首曲颈,长腿短尾,神态悠闲;另外两只遥遥相望,一作鸣叫状,一作行走状。全器色泽鲜艳,花纹绚丽,构图饱满,形象生动,颇具艺术魅力。漆盘上抽象的龙纹和凤鸟纹形态和表现手法已趋于简化,变得规范,所绘抽象云龙,形象洗练夸张,是极为抽象的写意之作;凤鸟工笔细绘,生动逼真,是仿生的写实之作。整幅画面龙舞凤鸣,相辅相成,和谐美观,极具西汉漆器的装饰风格和特点。

坐席豹为镇——错金银镶嵌铜豹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3.5、长5.9厘米
1968年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

    铜豹身躯用金银错出梅花状豹斑,二目镶嵌玛瑙。兽昂首侧扭,前胸宽阔,两肋生翼,臀部浑圆,足如钢钩。集威武勇敢、矫健敏捷于一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豹体内灌铅,使其更加稳重。古代无桌椅,地上铺长席,人们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长席四角均须用重物压住,防止卷缩,这种造型美观的铜豹在西汉早期应作镇席之用。

两千年前的滑稽艺人——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25~220年)
尺寸:高 55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这件陶俑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汉代这种说唱艺术称为“俳(音排)优”,史书记载:“击鼓歌唱,作俳优”。《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俳优侏儒,倡乐可狎(xiá)玩者也。”在汉代,往往以身材矮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陶俑虽为手工捏塑而成,但其神态生动、鲜活逼真,它仿佛从二千年前的历史尘埃中走来,带给我们汉代社会的音容笑貌,让人忍俊不禁,过目难忘。

香汤沐浴日日新——云龙纹漆盘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13、口径72.5厘米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汉代沐浴用具。虽经历两千年仍然光亮如新,红黑色彩对比强烈,纹饰清秀华美。外底有朱书文字“轪侯家”,表明它归汉初长沙国的轪侯府所有。古时称洗发为沐,洁身为浴,而沐浴之法,使用匜勺之类浇水沐浴,下有盘承接;沐浴之水是经现代科学证明具有美容之效的淘米水——稷粱之潘汁。这件大盘便是用来盛接沐浴之水的。古文献记载有在沐盘上刻铭自警,且语意双关,寓意深刻。《礼记•大学》记载商代开国之君成汤在沐盘上刻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通往天国之路——T形帛画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文物尺寸:长205、上宽92、下宽47.7厘米
装裱尺寸:长235、宽142厘米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为葬仪中用以表示招魂、导引后随葬的旌幡。画面所描绘的内容自上而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天上部分绘有人首蛇身的蛟龙、金乌、蟾蜍和玉兔、奔月的嫦娥等天国的神话传说。金乌指代太阳,所谓“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即指此;人间部分绘有墓主人辛追在3个侍女的陪同下,正在飞升天国的路上,以及家人在祈求死者灵魂升天的祭祀场面;地下部分画着神话中的鳌鱼和异兽守卫死者的灵魂。帛画以有序的层次展示了汉初人们观念中的宇宙图景,其主题思想,一般认为是“引魂升天”,但也有人认为是“招魂以复魄”,使死者安土。

汉代规格最高的葬服——金缕玉衣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长174、宽68厘米
1994—1995年江苏省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江苏省徐州市博物馆藏

    这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阗白玉、青玉组成,包括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左右手罩、左右脚罩等十余部件,共使用玉片4248片,金缕1576克。需10万人工才能完成。按照汉代的丧葬制度,玉衣是必需的丧葬品,因为汉人相信金玉可以保持尸体不朽。但只有帝王才能使用金缕玉衣,而此件玉衣的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即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之子。刘交深受刘邦之子、汉文帝刘恒宠信,致使其几个儿子贵比皇子,故刘郢客死时能穿金缕玉衣。同时也说明西汉时期象征地位和等级的玉衣缕质的使用并未形成严格的制度。

 

财富的梦想——铜摇钱树

东汉(25~220年)
尺寸:通高198厘米
1990年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
四川省绵阳博物馆藏

    摇钱树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29个部件衔接扣挂而成。以铜管作树干,插在浮雕天绿、辟邪纹的陶座上,五组枝叶分插在树干套管上,树顶一人正将玉兔捣成的不死“神丸”置于雀嘴,树枝上满布铜钱,树叶上还饰有西王母长生不老神仙故事及乐舞杂技者形象。树叶婆娑,满布铜钱,似乎只要摇动树干,铜钱就会哗哗坠落,故名为“摇钱树”。摇钱树在东汉的墓葬中常有出土,人们在树上挂满铜钱,编绘神仙故事,祈盼它能像果实那样可以不断地“开花结果”,希望能像神仙一般长生不死。“大地有泉皆化酒,长林无树不摇钱”,墓中随葬摇钱树,表达了汉人渴求财富的愿望。

公出有从骑——铜马

东汉(25~220年)
尺寸:长37、高39厘米
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汉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是车马仪仗俑中的随从马俑。马健壮肥硕,昂首嘶鸣,抬腿欲进,翘尾而立,富于动感,栩栩如生。武威雷台汉墓发现了中国境内数量最多、阵容气势恢宏的铜车马仪仗俑群,由38匹马,1头牛,14辆战车,17个手持长戟的武士俑和28个奴婢俑组成,而引领这支仪仗队伍的是气势惊人、脚踏飞燕的铜奔马。奔马身后有小吏领队,斧车前导,骑马武士俑护卫,高官要员乘轺车跟随其后。“公出有从骑”,出行车骑数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作为地方官的墓主人显然是僭越,反映出东汉以来地方武装势力增长而出现的群雄割据局面。

 

北方牧民写真画——畜牧图壁画砖

魏晋(222~420年)
尺寸:长35、宽17.3厘米
1972年嘉峪关市新城第五号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画面为一个身着窄袖短袍的边境牧民,正守护着一群羊和马,畜群悠闲游走,自由自在,描绘了河西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在荒原上放牧的情景。这种砖画是将字画绘写在砖块上烧制而成的,用笔简洁奔放,线条潇洒随意,色彩运用朴实简练,表现手法独特新奇。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中段交通要冲,又是小月氏、鲜卑、氐等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草原广袤,牧草丰盛,畜牧业发达,这幅畜牧图形象地再现了“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景象,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体现。

情意缠绵人神恋——绢本设色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东晋(317~420年)
尺寸:纵26.3、横646.1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绘画名作(该图为宋摹本),是以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描述曹植渡洛水时与洛水神女相遇而恋爱,终因人神路隔而无奈分离的动人故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该图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洛神赋》的内容,对人物心理刻划的成功及善于表达情感内容的精深造诣,反映了东晋时期中国绘画的新发展。图中人物画的线描如“春蚕吐丝”,后人称这种技法为“高古游丝描”,为人物画技法十八描之一,对后世的中国画线条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北国奇珍——鸭形玻璃注

北燕(407~436年)
尺寸:长20.5、腹径5.2厘米,重70克
1965年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器呈淡绿色玻璃质,半透明,注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造型如此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经电子探针检测,为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的基本组成相似,这种玻璃器可能是经由“丝绸之路”从东罗马帝国进口的。玻璃注以吹管法成型,器胎较薄,粘贴玻璃条以饰细部,而吹管玻璃形成法是公元前1世纪时古罗马帝国的伟大发明,以这种技术制成的各种玻璃器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被统治者们视为珍宝,秘不示人。关于鸭形玻璃注的用途,目前尚无定论。

酒壶上的希腊神话——鎏金银壶

约3~6世纪
尺寸:高37.5厘米
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周李贤墓出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藏

    波斯萨珊王朝风格的酒具。壶腹上部饰一周莲瓣纹,中部浮雕三对男女形象,下部浮雕涡纹和怪兽游鱼图案。酒具上图像主题表现的应是希腊神话故事。壶的形制沿用萨珊王朝金银器风格,把上塑造中亚巴克特利亚人头像,应为中亚巴克特利亚地区制作。这件极为精致的银壶由西域传入,当时习惯称为“胡瓶”。中原发现最早的胡瓶是十六国时期,北朝至隋唐已很盛行,这时期胡人及骆驼的塑像和画像中,常见携带或悬挂着胡瓶,反映出中国与异域诸国经济贸易与文化的友好往来非常频繁。

东西方的交流使者——骑驼陶俑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
尺寸:高45.5厘米
1980年山西省太原市斛律彻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骆驼高大健壮,双峰间驮着装满丝绸、珍宝之类的沉重皮囊。皮囊上坐着正在持饼进食的胡商。该俑是中亚或西亚商人劳碌奔波于丝绸之路的真实写照。中世纪的中国具有超强的综合国力和丰富的物产,吸引了无数胡商千里迢迢来到中原。“沙漠之舟” 骆驼,以其默默无声的千年负载,成为“丝绸之路”当之无愧的象征。胡商以这种特殊的运载工具,背负宝石、香料、玛瑙而来,又满载丝绸、瓷器、茶叶而归,异域的礼俗、宗教和文化也随之纷至沓来,胡风礼俗、胡乐歌舞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他们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作出了特殊贡献,并播下了友谊火种。

瓶美酒香——三彩双龙耳瓶 

唐(618~907年)      
尺寸:高28.5、口径6.6、底径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以两个对称的双龙衔住瓶口为柄,造型优美高雅,制作相当精致。这种器型是在晋朝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吸收了西域胡瓶的特点,始见于北朝,盛行于隋、唐。当时自铭“传瓶”,有白瓷、青瓷、三彩等品种,唐代主要流行于东都洛阳一带,巩县窑烧制双螭瓶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器上的龙多为雕塑龙,而龙的地位因象征皇帝而日益尊贵,当时宫廷有严格规定,除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准用龙纹作装饰。这件三彩双龙耳瓶器型端正,保存完好,属唐代三彩瓷器的精美之作。

东方的始祖神——伏羲女娲图绢画

唐(618~907年)
尺寸:纵184、上宽85、下宽75厘米
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捐画绘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构图奇特,寓意深刻,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这种图像在吐鲁番地区古墓中多有发现,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用木钉钉在墓顶上,少数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始祖,据说伏羲教导人们从事生产,女娲教导人们婚姻伦理。他们手持规矩,既是生产工具,也是社会秩序的象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就是一幅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伏羲女娲画像,因其与人类生物遗传结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线结构非常相似,题名为“化生万物”。

绝世唐琴—— “独幽”七弦木琴

唐(618~907年)
尺寸:通长120.4、琴额宽20、琴肩宽21、琴尾宽15厘米
传世品
湖南省博物馆藏

    琴面为桐木,琴底为梓木,通体髹栗壳色间朱红漆,断纹较多,琴背肩部中央刻狂草“独幽”,龙池下方刻方印“玉振”,琴尾刻名家题诗、题字。琴体色泽典雅,琴徽似玉非玉。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必修的四门功课,而琴居四艺之首。琴,今称古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是弹琴名家。古人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音的神圣高雅,坦荡超逸,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唐代是古琴文化的黄金时代,唐琴无论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都堪称古琴中的至宝。“独幽”七弦琴为晚唐古琴标准器,是传世不多的唐琴之一,又明末清初曾为王船山珍藏,弥足珍贵。

流传有绪的墨迹珍本——纸本欧阳询《梦奠帖》

唐(618~907年)
尺寸:纵26.5、横3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梦奠帖》共9行78字,内容为书写史事,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公元557-641年)所作。《梦奠帖》保存南宋“绍兴装”,后有元代郭天锡、赵孟頫诸家跋,阐明此帖与当时其他欧书作品笔意一致。郭天锡说到,“此本劲崄刻厉,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书第一书也。” 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 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该帖堪称大家的经典之作。

急雨旋风气若虹——五色笺张旭《古诗四帖》卷

唐(618~907年)
尺寸:纵29.5、横195.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古诗四帖》墨迹本,系五色笺草书。前两首是梁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岩下一老公和四五少年赞》。无款,明董其昌定为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书。后人多沿此说,但也存争议。该作集中体现了张旭草书的风格特点。通篇布局大开大合,大收大放,在强烈的跌宕起伏中,突现了雄肆宏伟的势态。其用笔圆转自如,含蓄而奔放,随着感情的渲泄,笔致似有节奏地忽重忽轻。线条或凝炼浑厚,或飘洒纵逸,点画与线条的合谐组合,构成了一幅自然生动、雄伟壮阔的画卷,是狂草书法的经典之作。

天下第一行书——绢本王羲之《兰亭序》(摹本)

唐(618~907年) 
尺寸:纵24.5、横65.6厘米
传世品
湖南省博物馆藏

    绢本,《兰亭序》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禊(xì)”宴会上,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当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此比喻堪称绝妙。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现流传于世的《兰亭序》为唐人摹本。因这卷唐摹《兰亭序》所用的是绢本,绢色虽陈旧泛褐,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是极为珍贵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