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愿风波美国电影:以开放的名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3:07:01

黄锫坚

5月31日,奇虎360公司主办了名为“互联网开放大会”的活动,宣布推出360度开放计划,并建立10亿元创新基金等扶持政策。腾讯公司也即将举行开发者大会,主题恐怕也会是“开放”。马化腾正一步步实践他发布的开放宣言:从运作成熟的QQ空间到腾讯微博,以及5月推出的Q+,都打上了“开放平台”的标签。

细细数来,今日中国互联网,各山头大旗飘扬,都批着“开放”的虎皮。从百度到腾讯,从奇虎360和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席卷全国。为什么大家都爱上开放平台呢?一来大势所趋,君不见Facebook和Google都在开放嘛;二来互联网公司都想从产品、服务商晋升为平台商,做地位稳固、兄弟环绕的老大。Facebook和苹果是他们的榜样。

我曾在此前的专栏里指出,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不只是一个网站,它已演变为互联网的血脉和神经。具体而言,Facebook成为用户和第三方开发者之间的一个开放平台。大家分工协作,一起进化和成长。越来越多的用户被吸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广告商通过Facebook来赚钱,当然,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个超级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说,苹果公司的应用商店也有类似的生态:苹果、用户和开发者,围绕App Store(还有iTunes、iBook等商店)这个平台而分工协作,三方受益。用户获得丰富的应用服务,开发者获得更多用户和收入,平台方则坐地收钱。在这个例子中,开发者是在苹果商场里开店铺。

在Facebook开放平台和苹果商店这两个生态系统中,最耀眼的明星是“农场”(FarmVille)和“愤怒小鸟”。前者的开发者Zynga公司甚至比Facebook更会赚钱,据称其2011年收益有望达到18亿美元。而愤怒小鸟则已经路人皆知,其发行商Chillingo被EA公司以2900万美元收购。

不是所有平台都和Facebook一样公正透明,不是所有商店都有“愤怒小鸟”这样的滚滚财源。在中国,开放平台甚至是一个有些危险的游戏,需要合纵连横的智慧。

一方面,平台之间在激烈竞争,比如腾讯空间、人人网、开心网这些SNS之间在相互争斗,他们还要与新浪微博来争夺用户;另一方面,平台方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以Facebook为例,在推出开放平台时,就将自己原来做的应用砍掉,让自己人和普通开发者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如果腾讯也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就必须让QQ秀、QQ游戏等部门,和外部开发者同等竞争。可以想象,这样遭致的内部压力有多大。

还有其他一些微妙情形,使得所谓的开放平台,其实并不开放。Twitter就曾禁用UberTwitter和Twidroyd两款客户端软件,称这两款软件违反了Twitter的政策。今年2月,新浪微博则以其他借口把一些应用撤下应用广场,比如Fawave发微、微博通、微博大管家等等。腾讯虽然已在逐渐打开封闭的城墙,但依然把最核心的资产──QQ客户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一旦影响自身利益,所有公司都不会因为“开放”这样的空洞教条而丧失商业理性的。

开放平台这一名词的另一误导性在于,它掩盖了两类不同平台的差异。一是有社交基因的平台,二是非社交类平台。前者的优势在于口碑传播,比如你在QQ农场里偷了一颗菜,这一信息(feed)可以群发给你在QQ里的好友;比如你在新浪微博用到的一个文档下载的好应用,也可以通过发微博告诉所有粉丝。

而第二类平台则几乎没有社交这个基因,360和百度所谓的开放平台,就属于这一类。严格说来,这些平台只是一个商场罢了,他们的根本模式依然是门户分流,即通过在人群密集的入口放置推广位,来引导人群和注意力。以开放平台之名,行流量操纵之实。

以Facebook为范本的真正的开放平台,能实现平台与第三方的数据共享甚至用户共享。所以,在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具备社交基因的平台上做开发,病毒式的传播是有可能的。而在百度和360的平台上,这样的传播效果恐怕不靠谱。

中国已经有过太多新技术概念,比如框计算、云安全,现在又有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开放平台。但是,开放、自由、共享,在中国互联网舆论中,往往只是市场营销的一种策略。用不着把它们和道德伦理、政治理念混为一谈。

苹果和Google的例子表明,封闭策略可以成功,开放策略也可以。在商业领域,你可以爱上某家公司,但不要爱上某一理念。真正重要的是,审时度势,到哪座山,唱哪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