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课件:[杂谈]杜甫:忧国忧民心,多愁多病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07:21
『青春文学』[杂谈]杜甫:忧国忧民心,多愁多病身
访问数:1535  回复数:40

楼主回复
作者:周慕白A  发表日期:2011-6-4 17:33:37
现在北漂一族、蚁族、蜗居等,都成了流行词,都指那些漂泊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每每想来,不由得让人暗自叹息——哎!这社会咋就这样不公平呢?房价咋就这么高呢?政府怎么也不管管?等等。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或者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人都是幸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都还年轻,都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欲望,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拼搏着。虽说是“北漂”,但还总不至于饿死吧!而且你还能体验到都市的繁华,尽管它不一定属于你,但你时时都能看到希望的影子。所以说,他们是“幸福”的。
任何人、任何事,都是要经过对比才能得出某种结论。其实远在唐朝,就有一位资深的北漂一族了。现在的北漂是指漂在北京,而他则应该叫着“长漂”才是,因为他漂泊的地方是唐朝的首都长安。不同的是,现在的北漂都很年轻,他却很老;不同的是,现在的北漂漂了十年或许早已功成名就,而他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人们总是在讨论房价,不错,现在的房价是很离谱,是应该严厉批评。但当我们都步入中年时,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已经得到解决了。而我们的这位“长漂”先生却一直都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甚至到了晚年时期还居无定所,为此,他曾高呼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且这位“长漂”晚景凄凉,可以说过着近乎于乞丐的生活,最终因饥寒交迫,死在了异乡的孤舟之上。
这位可怜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杜甫先生了,唐代超级大诗人、一代诗圣,与“诗仙”李白并起名,堪称唐代骚人中的“双子星座”,千古流芳。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义大诗人,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大诗人。
他出生于河南巩县,祖籍湖北襄阳,跟我们的孟浩然孟夫子是同乡。
经过上面的这一番渲染,大家肯定认为这老杜的家世一定很贫寒——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比如说,我们的忧郁王子李商隐,他的家世也还行了吧,可人家在少年时代还不是照样给别人“佣书舂米”,简直就是一个小童工,都跟我们的阿Q先生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其境况也就可想而知。也就是说,这家世好,它也不一定就能够确保后世子孙一辈子都衣食无忧啊!而我们的杜甫先生就是个例子。
客观的说,我们老杜的家世还真不懒,无论是他的童年时代还是少年时代,都比我们的小商隐要过得好,并且还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很多。
并且,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唐朝诗坛著名的老杜与小杜其实同出一脉,都是西晋时的大将杜预的后裔,我们的杜甫先生是人家的二十世孙。并且,杜甫在自己的诗文当中,老是会提到他这位先祖的大名,深怕别人不知道他有这么个先祖。而我们的“小杜”杜牧就不一样了,对于他的这位先祖,杜牧表现出了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压根从来就没提过。我杜牧是谁,一代大诗人,风流潇洒,为官也能造福一方,干嘛非得把他挂在嘴边呢?何况这都过去多少代了,他还不一定混得有我好呢!不过,杜牧对于他爷爷杜佑倒是挺敬重的,毕竟杜佑是位历史学家、大学者,而且还是三朝宰相。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杜甫比起他杜牧来那要自卑的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也很不错,他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还当过武则天时期的膳部员外郎一职,这官职可不低哦!并且在官方修的史书里还有传记呢!可见不是一般人,一般人也上不了传记。我看是可以跟小杜的爷爷拼一拼的,虽然拼不过。而杜甫的父亲大人杜闲也曾做过官,曾任奉天令一职,直到我们的杜甫“奔四”的时候才去世。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了:杜甫出生在一个小官宦世家里,家世也还行,虽然谈不上无比的显赫,但也是一个富贵之家。并且还是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这里顺便说一下,他的老祖宗杜预不是位将军吗!一个带兵打仗的,恐怕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吧!这样想又错了,人家的老祖宗杜预那可是人才中的人才,不光是位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位政治家、学者,而且还写过很多书呢,比如说《春秋释例》。
所以说,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我们的老杜在年少时代应该就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了,并且还是正统的儒家思想的教育。
据说小杜甫在七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学写诗了,十五岁便扬名乡里。这样一说,应该只比我们的王勃小朋友稍稍差了一点,但基本上也可以算得上是天才少年了。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来讲讲孔老夫子了。我们都知道,孔老夫子是很伟大的,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告诉我们,一个有学问、有思想的青年,应该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就是说,混得好的,你要帮助别人,造福国家,造福人民;混得不好的呢,你要做到把自己给管好了,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儒家思想还告诉我们,大丈夫做事情要一步一步地来,比如说,你有很大的抱负是吧!可以,但你必须得先修身,就是先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然后再去齐家,就是把家庭给管好了,把你的老婆给管好了;然后你才能够去治理国家,等到把你的国家给治理好了,最后你才能够去平定天下,让世界安定——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所尊崇的人生信条。
而我们的杜甫就出生在这么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里,所以我们的杜甫小朋友打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整天都想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看来杜甫也是一个很有抱负的青年。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我们的热血青年杜甫,准备“出山”,离开家乡去闯荡江湖,去实现他的人生抱负。这一年,杜甫刚刚二十岁。
要说这诗人啦!还真都差不多,等到翅膀长硬时,那都喜欢往外跑,人家老大哥李白就这样。人家李白喜欢漫游,他杜甫也喜欢漫游,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估计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杜甫的小日子过得那还是挺不错的,老父亲会定期给他寄银子。
其实,杜甫一开始漫游的地方并不是齐赵地区,而是吴越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苏州、杭州、绍兴一带。这会子又跟他的老乡孟浩然一个样了,孟浩然在壮年时期也曾漫游过吴越。
而杜甫这一游就游了五年,可谓是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见识到了开元盛世的全盛景象。
二十四岁时,杜甫从吴越之地来到东都洛阳,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实现他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可以说,在这方面他跟我们的李白同志就不一样了,李白同志压根就从来没想过要参加科举考试。他认为凭自己的才华就足以名满天下了,名满天下了还怕没有人推荐我?还要考什么试;再说了,我李白的卷子谁能改得了?谁敢改?
但是我们的杜甫同志却很低调,或者说很自卑,他既没有李白那样的豪气,也没有李白那样的名气。于是他来到了洛阳,准备老老实实的参加考试,希望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去做官。
不过可惜的是,他没有考上。这会又跟他的那个老乡孟浩然一个样了。哎!这叫什么事啊!我自认为自己的文章写得还是可以的,怎么会没考上呢?难道真是我的文章写得还不够好?
如果这件事情放在我们的李白身上,那他铁定去找那个什么狗屁主考官,然后再拍桌子、指着鼻子大骂:“你到底识不识货啊?你认不认得字啊?这么好的一篇文章,应该评为状元才是,可你倒好。我跟你讲,我就是个千里马,可你不是伯乐,你非但不是,而且你还是一坨屎。”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1)">
1#回复
作者:晕丝你  回复日期:2011-6-4 17:35:00

2#回复
作者:周慕白A  回复日期:2011-6-4 17:37:00
杜甫

5#回复
作者:王莞蓉  回复日期:2011-6-5 20:27:00
喜欢他的诗了,特别是《新婚别》~~~~

6#回复
作者:周慕白A  回复日期:2011-6-5 23:15:00
可我们的杜甫不会这样,估计他认为还是自己才疏学浅了。怎么办呢?回家复读呗!还能怎么办。
——这是杜甫先生的第一次落榜!
此后,我们的诗人便游齐赵去了,这个齐赵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山东一带。这一游又是五、六年,我们的诗人渐渐由青年步入到了中年。那首著名的《望岳》,便是写于这一时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证明我们诗人的热血还在。所以,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他再次来到了洛阳,试图寻找一些机会,并在洛阳盖了一所小房子。看来是要在这里做长久打算了。
三年后,也就是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我们的杜甫先生在洛阳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嘛!就是我们的李白先生了。我们的李大骚人也来到了东都洛阳,因为他被唐玄宗一脚踢出了长安,此时想必心情还郁闷着呢!
之后嘛,就比较老套了,史书上都说,两人那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并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的确,当我们的杜先生看到李先生时,那家伙叫一个高兴啦!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李先生啊!杜甫激动了,跟大明星见上面了。要知道,那会子,李白先生早已名满天下,而我们这时的杜先生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呢!
后来这哥俩又遇上了高适。这个高适呢,也是一个大骚人,还是一个善写边塞诗的大骚人,要是再碰上一个都可以凑一桌麻将了。
骚人嘛,都喜欢游荡,于是这三人同游开封、商丘等地。可以说,唐朝文学史上最顶尖的几个诗人聚到一起来了,真是极为罕见的一次相遇。
后来,我们的“大李杜”又一起到了齐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济南;再后来,李白拜师当道士去了,而杜甫也寻山访仙去了。最后,这哥俩又在东鲁遇见了。缘分啦!啥也不说了。
——这便是一代“诗仙”与一代“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陶渊明诗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观之亦然。
自从离别后,杜甫每每怀念这位年长自己的大诗人,并且还为他写了不少诗,比如说《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等等。这又是“想”又是“忆”的,甚至就连做梦都还梦见人家了,可见这老杜对他老李那真是“痴心一片”。
而对于与他俩同行的另一位大骚人高适,我们的杜甫也表示出了绝对的虔诚与仰慕,也为人家写了十几首热情洋溢的赞诗,当然这是在人家高适后来发达之后。但我们要知道,这可不是他杜甫趋炎附势的表现,而是对曾经友谊往昔岁月的一种追忆,对昔日好友的功成名就表示一种赞赏罢了。
我们可以简单地来举个例子,假使你有一个好哥们,你们是发小,从小玩到大的那种。后来有一天他发达了,为官做宰的,或者是商界名流,我保证你逢人就说你曾经与他在一起的“光辉岁月”——一起穿着开裆裤在河里捉龙虾的故事;如果你的文笔还过得去的话,说不定还要给人家写个传记呢!
不过,从杜甫对李白与高适的虔诚态度来看,证明他确实有些自卑的心理,尽管他有时也吹嘘自己怎么怎么厉害。但总的来说,他对于那些成功者往往表现出了极度的认可与羡慕,当然没有“嫉妒”和“恨”。这也足以证明我们的老杜人格是高尚的。
好,既然别人都成功了,既然他又极度渴望成功,那么,他也会不遗余力地去追求成功。看看人家李兄,虽比我年长几岁,可是早已名满天下了,还当过玄宗皇帝的翰林学士呢!让高力士脱靴、让杨贵妃端砚,这等光辉事迹咱杜甫怎么就遇不上呢?所以我要奋斗,我要积极向上,我要兼济天下。
于是,在唐玄宗天宝初年,一心想要实现心中理想的杜甫来到京师长安,准备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考国家公务员。
按理说,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时候,这进士考试的内容就是以诗赋为主了。想他杜甫堂堂一代诗圣,诗艺精湛,考上个进士应该是小菜一碟的事情。虽说他杜甫在二十出头的时候也曾考过,结果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的,但今非昔比,如今咱们的老杜眼看就快“奔四“了,这诗艺自然是突飞猛进,日臻成熟。
那他这次究竟有没有考上呢?
答案是否定的。
有没有搞错,如果说咱们的杜甫考诗赋都考不上的话,那么还有人考得上吗?还有人有这个资格吗?
答对了,这一场进士考试无一人中举,因为有人从中作梗了,这个人就是我们的老相识、鸟人李林甫同志。
李林甫同志虽然不学无术,草包一个,但对于那些个有才华的文士们却极力排斥。所谓后生可畏,万一这中间冒出那么一二个厉害角色呢?那咱老李的地位不就不保了吗!所以为防范于未然,为了达到他这个鸟人权倾天下的目的,他竟舔着脸对玄宗老儿说:“野无遗贤。”
就是说,这天下间的所有英才都已经全部为朝廷所用了,如今这社会上已经没有人才了,故而此次进士考试无一人通过,他们全都是些蠢才,一群歪瓜裂枣。
这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也成为了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的笑话。你说这叫什么事?江山代有才人出嘛!哪会没有呢?要说这时候的玄宗老儿也开始老糊涂了,再加上整日与杨大美人你侬我侬的,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科考;而我们的鸟人李林甫巧言令色,居然就把曾经英明无比的唐玄宗给糊弄了,玄宗老儿竟相信了他的鬼话,竟不予追究,此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可怜我们的杜甫也就再次落榜了,眼看就要到不惑之年了,可我们的杜甫却是疑惑的,心里那是拔凉拔凉的——这种境况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时的杜甫想到了隐居,可是他又心有不甘:咱老杜的远大抱负还远没有实现呢!儒家先贤告诉我们,要兼济天下的。
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精神再一次激励了这位命运坎坷的读书人,于是,杜甫再一次迸发出了斗志,继续前进。
确实,前途固然有可能是光明的,但他的道路却早已注定会是曲折的。
接下来,我们的杜甫就呆在长安不走了,当上了“长漂“一族,并放话说,咱要是不混个一官半职就绝不会离开。
在此后的四、五年间,杜甫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到处向那些权贵们推销自己,到处向人献诗献赋,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赏识与提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哎!怎一个可怜了得。
杜甫先生,别急,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7#回复
作者:s6768778  回复日期:2011-6-5 23:28:00
前排占座,听楼主开八。
8#回复
作者:yaowawa  回复日期:2011-6-5 23:49:00
现在很少有像杜甫这样的有才气又有胸襟的文人了
10#回复
作者:loppyplus  回复日期:2011-6-6 1:18:00
继续啊~~
11#回复
作者:会吵架的眼睛  回复日期:2011-6-6 2:14:00
难道是当时的鹰派?

12#回复
作者:yws19888  回复日期:2011-6-6 3:52:00
留名 。。。。。
13#回复
作者:baimage  回复日期:2011-6-6 4:08:00
好,写的很不错。楼主历史水平高,而且不装b。高人
14#回复
作者:山村耕者  回复日期:2011-6-6 8:50:00
打小就卖了本杜工部诗集,很喜欢!
COME ON。
15#回复
作者:liuxianq  回复日期:2011-6-6 9:26:00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如今谁要再说他,不为名利便为钱!
16#回复
作者:cici225  回复日期:2011-6-6 9:46:00
lzzhu继续呀
17#回复
作者:看海的信已失效  回复日期:2011-6-6 9:53:00
继续继续,
18#回复
作者:清扬婉兮阿湄  回复日期:2011-6-6 10:01:00
慕白端午节快乐!
19#回复
作者:张冠伦  回复日期:2011-6-6 11:34:00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悲辛造就了诗圣!赞!
20#回复
作者:ilav  回复日期:2011-6-6 11:38:00
3
21#回复
作者:周慕白A  回复日期:2011-6-6 11:59:00
人们常说,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如果用在他杜甫身上将是对的。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玄宗皇帝举行了三场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分别是朝献太清宫、祭祀宗庙以及祭天。这对于国家礼仪来说是何等大事,我看是仅次于到泰山封禅了,还有,这对于他杜甫来说也是件大事。杜甫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秉烛夜熬、不眠不休,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写成了三篇文章,这就是著名的《三大礼赋》了,并最终通过各种途径呈交给了玄宗皇帝。
在这三篇文章中,杜甫将这三件“盛事”推崇到了极致,这马屁也可谓是拍到了极致。
俗话说的好啊!千倒万倒,这马屁不倒。玄宗皇帝看到有人竟如此推崇自己的“盛举”,加上这小文章写得还不错,于是就传召他杜甫,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并命令宰相考考他的文章。
抓住机遇的杜甫就此入仕为官了,只是当时的宰相杨国忠同志并不看好这么一个一脸愁苦相的老男人,于是,就随便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河西县尉。
——杜甫的心一下子就凉了。
我们都知道,这个县尉可不是好当的,品级小就不说了,关键在于这可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干的。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县尉一职,它的主要职责就是替当地的官府向老百姓征粮缴税的,说白了,那就是欺负老百姓的,所以一般有骨气的人都不愿意干这事。虽然说杜甫他不怎么高傲,但也对这个职务表示出了不屑一顾,咱是来兼济天下的,你这倒好,让我去欺负平头老百姓,不去,坚决不去。
后来经一些同僚们帮忙,朝廷又改任杜甫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这还是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可怎比那个什么河西尉要好吧!将就着干吧!您就别再挑剔了。
要说我们的这位“诗圣”先生,在为官上那还真是喜欢挑肥拣瘦的,先看准了官职,然后再决定去留,几次三番的都这样。现在对于这么一个小小的官职,他自然不满意了,于是他又上书皇帝,大发议论,说了一堆要重用我这个人才的话,其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臣杜甫的先祖乃是杜恕、杜预这两位牛人,自打这两位牛人以来,我家世世代代都是为官之人,并恪守传承儒家思想,这样一直延续了十一代。到了我爷爷杜审言时,他以诗歌文章称雄于世。而臣杜甫就是依靠这祖宗所传下来的举业文章为生,从七岁起就开始作诗,现在已经快四十年了。然而您看,臣的衣服到现在还是破破烂烂的,还不能够遮住身体;并且臣还常常寄人篱下,要依靠别人的施舍才能有口饭吃。臣恐怕,臣有一天会流落街头的,甚至有可能会弃尸于山谷之中。所以,臣再次顿首伏拜陛下您,您就可怜可怜臣吧!让臣将这举业文章继续传承下去。如果您能让臣操持祖宗的旧业,把臣从现在这种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的话,那么臣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儒家六经,超过诸子百家,但臣也能够做到厚积薄发、沉郁顿挫,并顺应时势。臣想,达到扬雄、枚皋那种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有我这样优秀的臣子,陛下您能忍心抛弃吗?
——以上就是我们的大诗圣杜甫写给唐玄宗的折子了,看看,这写的多凄惨,多让人想掉眼泪。你说你既然这么牛,家世又是这么显赫,怎么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混得这么差呢?
不知道我们的玄宗皇帝看到这份上书以后会作何感想,也许他认为,你这个家伙脸皮也忒厚了点吧!直接就问寡人要高官做;又或许玄宗老儿还真就被他那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所打动了。但这一切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这时候的玄宗皇帝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都成问题了,因为安禄山造反了。
安禄山终究还是反了——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面对安大胖子的虎狼之师,东都洛阳很快陷落;后来潼关一战之后,眼看这京师长安也快保不住了,于是,玄宗皇帝携杨大美人仓皇地逃离了长安,随后狂奔八百里,躲到四川去了。

22#回复
作者:wo叶子  回复日期:2011-6-6 12:23:00
顶 ! 楼主继续。
23#回复
作者:田七QQ  回复日期:2011-6-6 12:33:00
直播
24#回复
作者:d版虫  回复日期:2011-6-6 12:40:00
留名
25#回复
作者:deskshabaocha1  回复日期:2011-6-6 14:15:00
你忽略了吗?家具不保养的几大恶果! 端午了记得给家具做做保养!
26#回复
作者:孤独的懒虫  回复日期:2011-6-6 17:03:00
杜同学乃当年一粪青,路过呵呵。
27#回复
作者:周慕白A  回复日期:2011-6-6 17:33:00
眼看这皇帝都溜了,那咱们的老杜也赶紧溜吧!于是,杜甫携家带口逃到了三川,大约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后来杜甫又到了鄜州,这个鄜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鄜县。在这里,杜甫总算是暂时安定下来了。
真是国家不幸啦!而我们的杜甫则更为不幸,他恰恰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一场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将盛唐时期所积蓄下来的所有荣耀全部销毁殆尽。如今山河破碎,烽烟四起,人民流离失所,涂有饿殍。面对这样的惨状,也曾感受过开元盛世的杜甫,他的心情是极为悲痛的,好好的一片大好河山,竟在这转瞬之间变得满目疮痍。心怀天下的杜甫不禁老泪纵横,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悲痛,也是一个忧国忧民者的深深感慨。
可是,心若在,梦就在,杜甫还没有绝望。当他得知唐肃宗皇帝在灵武即位时,他兴奋不已,当下决定前去投奔。于是,杜甫安顿好了自己的妻小之后,便从鄜州出发前往灵武。
哎!要说咱们的杜甫那可真是多灾多难,就在他满怀热情地去投奔唐肃宗时,迎接他的却不是肃宗皇帝,而是叛军——咱们的杜甫先生在半道上被叛军给劫住了。
好在我们的杜甫在当时来说名气还不是很大,不比王维、李白他们,所以叛军也没当回事,他杜甫也就没有得到叛军首领的“特殊”对待了。就这样,在叛军看押时,他杜甫一个不留神就逃出来了,真是不容易啊!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杜甫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肃宗皇帝的临时所在地陕西凤翔。肃宗皇帝这时根基未稳,正愁没贤士相助,这下可好,居然有个家伙不畏艰险、千里迢迢地跑来投靠,于是,肃宗很是高兴,当即就任命他为左拾遗。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这回他杜甫总算是见着真龙天子了,并且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当时的宰相房琯乃是他杜甫的老相识,他哥俩是曾经的布衣之交。可以说杜甫之所以能当上这么个左拾遗,我们的房大宰相是帮了不少忙的。只是咱们的杜甫那是成也房琯败也房琯——
应该说,这个房琯是没有什么自知之明的,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面对这一群虎狼之师,他房琯竟大胆上奏肃宗皇帝,请求率领一支劲旅去消灭叛军,以收复河山。面对房爱卿的一片赤胆忠心,肃宗皇帝大喜,当下就任命他房琯为将,统帅三军迎敌。只是饱读诗书的房琯同志压根就不是打仗的料,结果自然是惨败而回了。
房琯得知自己罪过大也,于是一回来就负荆请罪,坦胸露乳地去见肃宗皇帝。肃宗皇帝念他是几朝老臣,加上又曾拥戴过自己,故而表面上就没有责罚他了,并且还安慰了他几句。其实,肃宗皇帝在内心深处恨他房琯恨得牙痒痒——好你个房琯,把老子的一点积蓄都快给打光了。恰好没过多久,他房琯竟又窝藏了琴师董廷兰,好,肃宗皇帝正愁没由头呢!这下有了,于是当即就下令罢了他房琯的宰相职务。
面对老朋友将要被贬,作为他的布衣之交,杜甫自然是挺身而出,直言进谏,说:“不应该为了这么一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免去大臣的官职。”
听完他杜甫的“高论”之后,肃宗皇帝那是勃然大怒,好你个杜甫,打了这么大一败仗还小事,那什么才是大事啊?于是,肃宗皇帝下旨,让三司来会审这个胆大妄为的杜甫。
眼看咱们的杜甫就要倒霉了,这时宰相张镐站出来说话了:“杜甫身为左拾遗,直言进谏乃是他的职责所在,不应该问罪;如若杜甫要被问罪的话,臣恐怕以后就没有再敢提意见了。”
听张大人这么一说,我们的肃宗皇帝才渐渐平息了怒气,不予追究了,但从此以后就开始疏远他杜甫了。
好,从以上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这肃宗皇帝是没有识人之明的,在处理国事上也不是很高明。但相比较于肃宗而言,咱们杜甫的为官能力那就更差了,他几乎看不出形势的发展,也猜不透皇帝的心思,就这政治素养,估计跟他那老哥李白可以拼一拼。
杜甫见皇帝老儿不鸟他了,所以心情很郁闷,加上当时的叛军到处烧杀抢掠,他那一家老小可都在叛军的眼皮底下呢!于是,杜甫请求回鄜州看望妻小。肃宗皇帝见他要请假回家,立马就批准了,行,你哪凉快哪呆着去,有多远你给我滚多远。
可就在他杜甫刚刚踏进家门的时候,就听闻自己的妻子在嚎啕大哭,原来自己的小儿子竟被活活给饿死了。
——人间悲剧啊!

28#回复
作者:pedy  回复日期:2011-6-6 17:44:00
楼主写的太好看了
29#回复
作者:宫栈  回复日期:2011-6-6 18:48:00
很好,楼主请继续
30#回复
作者:擢倚天之剑  回复日期:2011-6-6 20:00:00
真是国家不幸啦!而我们的杜甫则更为不幸,他恰恰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一场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将盛唐时期所积蓄下来的所有荣耀全部销毁殆尽。如今山河破碎,烽烟四起,人民流离失所,涂有饿殍。面对这样的惨状,也曾感受过开元盛世的杜甫,他的心情是极为悲痛的,好好的一片大好河山,竟在这转瞬之间变得满目疮痍。心怀天下的杜甫不禁老泪纵横,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悲痛,也是一个忧国忧民者的深深感慨。
——————————————————————————
楼主文笔颇为幽默,但杜甫这首诗应该是他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奔赴长安途中被叛军抓住,关在军营里所作。时为756年三月。
31#回复
作者:秦佩佩  回复日期:2011-6-6 20:57:00
喜欢杜甫,顶顶
32#回复
作者:周慕白A  回复日期:2011-6-6 21:20:00
@擢倚天之剑 2011-6-6 20:00:00
真是国家不幸啦!而我们的杜甫则更为不幸,他恰恰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一场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将盛唐时期所积蓄下来的所有荣耀全部销毁殆尽。如今山河破碎,烽烟四起,人民流离失所,涂有饿殍。面对这样的惨状,也曾感受过开元盛世的杜甫,他的心情是极为悲痛的,好好的一片大好河山,竟在这转瞬之间变得满目疮痍。心怀天下的杜甫不禁老泪纵横,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
-----------------------------
这个都被你看出来了~厉害!
33#回复
作者:wo叶子  回复日期:2011-6-6 21:43:00
支持你
34#回复
作者:伏羲娲兮  回复日期:2011-6-6 23:15:00
一个为诗而生的人,四千年文明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有工部诗,中国幸甚。
35#回复
作者:周慕白A  回复日期:2011-6-6 23:24:00
想他杜甫堂堂一七尺男儿,还拿着朝廷的俸禄,可是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养不活,还写个什么狗屁文章啊!杜甫感到很痛心,也很无奈。
后来杜甫又随朝廷迁回京城长安,肃宗皇帝因为房琯那件事一直怀恨在心,于是便将杜甫贬出了京城,让他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当时的长安以及周边地区都在闹饥荒,华州也不例外;加上杜甫又听说相州一战官军大败,于是杜甫打定了主意——不去就任。这是他第二次弃官而去了。
史书上多说杜甫是因为看不惯官场的腐败才弃官的,我看多半是扯淡的,大约他又嫌这个官职低了。哎!没办法,俺们的杜甫兄一直都是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
既然不愿意当小官,那就只能去流浪了,于是,杜甫携家流落到了秦州,这个秦州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这时的杜甫,宛如旧上海滩的小三毛一样了,为了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他竟干起了捡垃圾的营生,比如说背柴禾什么的。有时候,杜甫一家人实在没有饭吃,就吃一种名为“橡粟”的果子。那么这个橡粟是什么东西呢?
答曰:是一种植物果子,据说猴子最爱吃这东西了。
看看我们的杜甫先生混的,都快赶上猴子的生活水平了。
后来杜甫几经辗转,又流落到了四川地区。要说四川这地方那可真是个好地方,是躲避战乱的最佳去处了,唐玄宗曾去过,咱们的蒋委员长也曾去过。杜甫觉得自己不能再流浪下去了,这老婆孩子都快受不了了,于是决定要在这个地方安顿下来。随后,杜甫在成都的西郊浣花溪附近盖了一所茅草房,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杜甫草堂了。
这时,唐代宗即位,朝廷似乎还没有忘记他杜甫,于是召他杜甫出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一职。这时的杜甫由于刚刚安定下来,不想离开这清静之地,于是他也就再一次地没有去就任,恐怕还是嫌这官职低了。
这时,恰逢严武同志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要说起这个严武,那可是跟咱们的杜甫有着很深的渊源的,他们俩家可以说是世交了,加上杜甫与这位武夫关系也很不错。所以,当杜甫得知这个消息以后,马上就前去投奔他。而我们的这位严大将军很够义气,立马好酒好菜地招待他,杜甫从此摆脱了贫困的局面,开始奔小康了。
后来严武第二次出任剑南节度使时,直接就上表朝廷,推荐杜甫为自己的参谋,并加检校工部员外郎一职,因此,后世人才称他杜甫为“杜工部”。应该说,严武很够朋友、很够意思。
可是咱们的杜甫却很没意思、很不是个东西,据《新唐书》记载,有时严武去杜甫家中看望他们一家子,可是杜甫出来见他时,竟连个头巾也不戴,大约相当于现在拖个拖鞋、穿个背心就去见领导,这实在不是待客之道。在这方面,杜甫就有些像他爷爷杜审言了,性格傲慢无礼,并且气量还挺狭小,大约是瞧不上这位胸无点墨的严大将军。所以,他杜甫还干过一件更为过分的事情,那就是在喝醉酒之后,竟站到了严武的床上,并且还似笑非笑、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挺老实的一个人,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凶神恶煞的儿子呢?”
严武不由得勃然大怒,好你个杜甫,咱俩家是世交,老子现在又管你吃又管你喝的,还给你小子封官了,简直就是你的衣食父母嘛!可你倒好,竟敢在老子头上动土。
这一天,严武想杀掉杜甫,于是,就在门口召集了一些兵卒,可正要出门时,他严武的帽子却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旁边的人乘此机会,赶紧跑去告诉了太夫人,也就是严武他妈。在严武他妈的极力劝阻之下,此事才算罢休。看来上天有眼,我们的杜甫命不该绝,要不他严武的帽子怎么会被帘子钩住了三次呢?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严武的帮助,杜甫的小日子过得是越来越起色了,加上这一时期安史之乱刚刚被平定,杜甫的心情也开朗了不少,他的创作也进入了辉煌时期。这期间,他还写下了那首被誉为“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只是当严武死后,这靠山不仅倒了,而且这蜀中也大乱。杜甫不得不携家离开了成都,顺长江一路南下。后来杜甫往来于梓州与夔州之间,在夔州呆了大约有两年之久。

36#回复
作者:遥远楚天阔  回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