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切:《讲话实录》忧国忧民大受欢迎 中国再掀“朱镕基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6:43

《讲话实录》忧国忧民大受欢迎 中国再掀“朱镕基热”

(2011-09-14)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有网民认为,《朱镕基讲话实录》热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房价高企、官员特权腐败等问题的不满,也反映出一些人对当局治理这些问题乏力有所不满,表达了某种“国乱思良将”的情绪。

于泽远 报道

北京

  反映中国前总理朱镕基领导风格的《朱镕基讲话实录》(以下简称《实录》)出版几天来一直保持热销,再度掀起一阵“朱镕基热”。《人民日报》昨天也发表整版文章,高度赞扬朱镕基在任时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强调实录的出版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实录》收录了朱镕基担任中国常务副总理(1991年4月至1998年3月)、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期间的讲话、文章、信件、批语等348篇,这些文稿根据朱镕基出席会议和到地方考察调研讲话的音像资料、文字记录稿编辑而成,绝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其中,朱镕基2003年卸任总理前对经济过热、房地产过热、盲目推行城镇化导致剥夺农民土地等问题所表达的担忧,尤其引人深思。

  有网民认为,《实录》热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人对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房价高企、官员特权腐败等问题的不满,也反映出一些人对当局治理这些问题乏力有所不满,表达了某种“国乱思良将”的情绪。

  《人民日报》昨天在署名“卫民”的长篇文章中说,朱镕基担任副总理和总理期间,适逢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转变的关键时期。朱镕基直接主持了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价格与流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在朱镕基的主持下,中国完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艰苦谈判,扩大了对外开放。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有效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软着陆”;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扭转了通货紧缩趋势,保持了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朱镕基曾受很大压力

邓小平江泽民予肯定

  文章介绍,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后,中国上下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但是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1992年3月25日,朱镕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海市代表团讨论会上的发言中,强调不要片面追求高速度。当时有人认为这是同邓小平南方谈话唱反调。朱镕基感到有很大压力。不久,邓小平看到了朱镕基发言的录音整理稿,予以充分肯定。中共总书记江泽民也在朱镕基发言记录稿上批示:“朱镕基同志在人代会上海代表团会议上的发言,有内容、有重点、有分析、有办法,抓住了小平同志最近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使人很开脑筋,值得一读。”

  文章列举了朱镕基领导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经验。1992年下半年,中国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较猛,银行信贷和货币投放压力增大,工业生产高速增长,以及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等问题。特别是1993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达到15.1%,3月、4月物价涨幅突破了10%。朱镕基几次强调要注意防止经济过热,指出“对于通货膨胀应当防止于‘青萍之末’,不能等到它严重发展后再去治理,那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对经济过热通胀加剧

朱镕基提出应急措施

  1993年6月9日,朱镕基针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加剧的严峻形势,在总理办公会上提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十三条应急措施,同时又指示国家计委补充几条行政性措施。形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即“十六条”)初稿,于6月24日以中央6号文件下发。这个文件对当时扭转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软着陆”,具有决定性意义。

  人民网日前发表文章,提出“重温朱镕基讲话,是否有人感到脸红和汗颜”的疑问。文章说,朱镕基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勇往直前的改革家、刚直不阿的清廉官,对贪官庸官昏官不留情面,由于《实录》绝大部分文稿为首次公开发表,因而在朱镕基退休近10年后,社会上又一次掀起“朱镕基热”。这次“朱镕基热”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现在刮起,将来还会刮起。

  天涯社区发表网民文章说,假设现在的中国发展的顺风顺水,国家充满朝气,人民富足康乐。那么朱镕基的这本书也和一般的老同志回忆录差不多。很不幸,今天的中国恰恰是一片大好形势下的贫富分化,物价飞涨,以及怨声载道。在这样的时候,忽然我们发现,原来我们今天面临的困境早在八年前,当时的总理“已经担心一年了”。于是,朱前总理再热江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中国前领导人出书扩大了信息开放,提高了政治透明度,不仅使一些档案文献的解密期大为缩短,同时也将时代的高层政治决策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