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 马凯达:发现死亡的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39:36
 杨功焕出生在四川成都,从小就受学医的爷爷和叔叔的影响,从而对医生这个职业有着特殊的感情。

  十几岁到乡下插队时,面对当地缺医少药的状况,她无师自通地帮当地农民看起了病,这段经历让她在内心里萌生了最初的理想。

  回城后后来她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大学里的临床实习时屡屡面对一些医学上无法解决的难题让她决定放弃当临床医生转而从事医学研究。

  从1982年开始,杨功焕开始了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的研究生涯。

  1991年,从哈佛大学做完访问学者的杨功焕回到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在世界银行及卫生部等支持下,杨功焕开始“沉下心”来着手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疾病监测网。

  这一“沉”大约有4年之久。4年里,她跑遍了全国31个省,每个省她至少要去一至两个监测点。为了保证抽样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随机性,她坚持按照科学的抽样方法,在全国3000多个县里,一层一层地抽样,终于建起了在实践上和科学上都靠得住的全国监测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哈佛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的专家对这个系统非常欣赏,他们认为这个系统是发展中国家疾病监测系统的典范,并正准备把它的经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目前在印度尼西亚、越南已经开始了监测系统的建立。

  就是在这个监测系统的基础上,2004年7月,首幅“中国人群死亡及危险因素地图”绘制完成。研究回顾了过去50年(重点是近10年)来中国人群不同死因的流行水平、变化趋势和分布特点,描述了与主要疾病和死亡有关的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和分布特点,勾画了中国人群的行为危险因素“地图”。

  “死亡地图”研究不仅对于我国今后制定公共卫生目标和干预策略提供了权威的科学依据,也为公众了解疾病模式和危险因素、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行为指南。杨功焕说,这项成果的价值之一,就是让公众知道,“健康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有一些疾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个人是能够控制的。这其实才是公共卫生的最终目的”。

  “但是,不管多么艰难的事情,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去做,终有做完、做好的那一天”,杨功焕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年,她和同事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为中国公共卫生绘制了清晰的疾病监测信息图,几代公卫人得以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