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与恶魔交易:毛泽东对红卫兵不满 认为未完全按他的意思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3:01:00
凤凰网资讯 > 历史 > 史学苑 > 正文

毛泽东对红卫兵不满 认为未完全按他的意思做

2011年06月06日 09:27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弘 何睿

字号:T|T
1969人参与19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潘鸣啸:就是我刚才说的,他对那些红卫兵有一点不满,他觉得他们没有完全按照他的话做事,他们继续闹武斗。

本文来源:《新京报》2010年8月14日第C08版,作者:张弘 何睿,原题:《潘鸣啸谈上山下乡》

美国学者托马斯·伯恩斯坦1977年出版了《上山下乡:中国的知青运动》一书,他认为知青下乡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城市面临的就业压力。这一观点曾引起很大反响。近日,法国学者潘鸣啸的《失落的一代》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推进了对于知青史的研究。中国知青研究专家刘小萌等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久前,潘鸣啸做客北京,记者专访了他。

潘鸣啸:原名MichelBonnin,法国汉学家,在巴黎获哲学学士,中国语言与文化学硕士及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当代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进行有关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在多种法文或中文刊物发表论文。

潘鸣啸经历:意外进入知青研究

法国人潘鸣啸在中国一帮老知青群里颇有人缘,这些老知青们都视他为朋友,叫他“老潘”。有十多年的时间,他每年都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走访当年的知青。

潘鸣啸进入知青研究领域完全是一个意外。1973年,他只身一人到香港。当时,潘鸣啸甚至收集了一些在知青中传唱的偷渡歌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几个从广东偷渡到香港的知青。西方人都知道红卫兵,但没有人听说过知青是怎么回事。老潘与这些偷渡者进行了长谈。他们讲述的让老潘大为震惊。在一位法国记者的建议下,潘鸣啸给香港知青们做了一次集体采访,合作出了一本《20岁在中国》。这就是潘鸣啸进入知青史研究的“意外”。

上山下乡,预防与惩治

新京报:在你《失落的一代》出版之前,有关知青的图书可谓汗牛充栋,你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外国人,跟中国学者做这样一个研究有什么不一样?

潘鸣啸:可能我问的问题就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不只是关心这个运动,而且要从这个运动了解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至少是毛泽东最后10年的中国。而且,我也想了解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怎么转到改革开放的中国,所以我特别注重1978年到1980年间的回城风。

我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本来知青未被允许一下子回城,1978年10月份到12月份,有一个很长的中央工作会议,就是谈这个问题,会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后来,他们决定,这个运动会结束,可是要有程序,慢慢结束而不会一下子结束。当时有插队知青和农场知青,插队知青在农村,要靠自己的工分来吃饭,农场的知青是每个月发工资,虽然工资不高,可是至少他们可以吃饱饭。所以,那次会议决定,农场的知青不回城,以后以职工的名义留在那里。这些知青听到后非常不高兴,觉得他们没有希望了,所以闹得比较厉害。有很多所谓的群体的行动,他们罢工,绝食……有一些人到北京去请求。

后来,政府觉得,如果要强迫、强制性地延续知青运动的政策,不会有好结果,所以他们就准许知青一下子回城。由此引发了较大的失业问题,可是他们当时觉得,还是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较好。类似这样的视角,中国学者关注的力度不一定有我大。

新京报:你在书中说过,让知青上山下乡“具有预防及惩治的功能”,具体来说,预防的是什么?

潘鸣啸:从1966年中到1968年,“文革”开始,中国非常乱。可是,不可以长期的乱下去,不然一个社会不能生存。到1968年,毛泽东可能已经完全了解,一定要恢复秩序,要不然就没办法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