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星手机售后:孙士海谈印度印象 《走进印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21:01
央视主持人谈印度印象:繁华公寓与低矮棚子共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21:30 新浪嘉宾访谈

《走进印度》主持人康辉(右)、摄制组领队林宇(左)、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所长孙士海做客新浪

《走进印度》主持人康辉
聊天视频
 孙士海:印度仍存在种姓歧视  满足市场需求使印度成软件出口大国
 印度宝莱坞电影已经融合国际流行元素
2007年5月18日15时,新浪网邀请央视特别节目《走进印度》主持人康辉、摄制组领队林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所长孙士海做客嘉宾聊天室,谈摄制组在印度近二十天的拍摄和采访的见闻。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首先请几位嘉宾介绍一下该节目的大致情况。林宇,当初开办这样一档特别节目的出发点是什么?该活动历时多久?共走访多少地方?
林宇:之所以做《走进印度》这一特别节目,是因为我们知道印度作为目前最具有 竞争力的亚洲四国之一,又是中国一个大的邻国,现在发展速度非常快。作为中国观众,可能有兴趣了解印度现在到底是什么状况。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也有这样的义务,让国人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看看这个邻国。于是,我们摄制组一行四人便赴印度采访。在印度共采访19天,这19天里走访了德里、孟买、班加罗尔三个印度主要的城市,对印度的工商业、软件业、娱乐业等进行了采访,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主持人:几位到印度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有网友问那里的阳光是不是特别强烈?会晒到皮肤疼吗(笑)?
林宇:我们在那里的一段时间不是太热,还可以,现在可能非常炎热。
康辉:我们的采访在3月21日到4月8日这段时间,印度大概在4月中下旬开始真正进入炎热期,持续到9月份左右。中间这段时间非常非常热。我们正好躲过了他们最热的时候,即使这样每个人还是都晒黑了。
林宇:对。
主持人:你们访问印度的第一站是哪里?
林宇:印度首都德里。
主持人:能不能谈一下对这个城市的感受?
林宇:德里有所谓新德里和老德里之分,老德里是一个老城区。我们去新德里,感觉那里绿化非常好,有幽静的林荫道。但是老德里与其相比完全像两个世界,我们去他们的商业街走访,非常狭窄,非常混乱。德里是一个存在很大反差的城市,虽然是首都,反差特别大。
康辉:去德里之前就我们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印度的基础设施不是特别完善,尤其和中国很多大城市相比。但是到印度之后看到那么大的差距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是凌晨到德里机场的,从德里的机场出来往市区走,坐在车里,闻到的是一股股田野中的味道。而我们凌晨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来走高速,就不会觉得周围很黑、很荒凉。
主持人:泥土的气息。
康辉:我们还想德里怎么像一个一个大村子连在一起。
孙士海:你们从机场驶向市区的路上,看到的很多空旷的地方,是政府有意保留下来的。为了将来的发展,要盖一些新的建筑,因此故意留一些空地、草地,将来为绿化方面作考虑。印度基础设施差,全世界闻名,但也在变化之中。比如加尔各答也很落后,现在修 高速公路,有的直接修到软件园。新德里到处像一个大工地,整个印度都像一个大工地。政府在未来几年将投入3千多亿美元修建基础设施。估计未来十年之内,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取得大的进步。
主持人:政府还是非常重视整个城市的建设。
康辉:其实我们从机场到住的地方,在市区里也能看到很多工地,夜间有很多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但是经常看到修了一半的高架路或者是什么路就停在那儿,一问就说可能是资金或者是什么问题。
林宇:修了很多年。
康辉:一直都在修。
主持人:印度的道路拥挤吗?人口压力大吗?
林宇:拥挤。这一点在孟买感觉特别强烈,晚上10点多钟采访完回酒店,依然塞车,塞得非常严重。
孙士海:孟买是印度主要的商业、金融城市,这几年来那里的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交通设施没有改变,因此显得非常拥挤。应该说孟买交通拥挤比北京更严重。
林宇:更严重,因为路本身狭窄,而且各种车都有,都挤在一条道上走。
孙士海:我去年到过孟买,从机场到市区,我住的旅馆,本来40多分钟的车程却走了2个多小时。
康辉:刚才林宇说了老德里,老德里和新德里给人的感觉不一样。老德里是非常老的街区,面积比新德里大很多,印度很多中下层的人都住在老德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住在老德里。在老德里就会明显感觉到到印度人多,任何一个街道几乎都是摩肩接踵,尤其是商业街,而且那个地方不会把地方分成不同车道,比如汽车走哪条道,三轮车走哪条道,包括很多动物,牛、狗,都在这里。但是时间长了会觉得互相不干扰,看着很混乱,但是都不干扰。
林宇:没有看到车碰车而吵架的,车碰车是很经常见的。
主持人:新德里和老德里的划分是否就是平民区和富人区的划分?
孙士海:不是,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跟老德里是有区别的,新德里是在老德里另外一个新的城市,政府的机关、很多大学,这些地方都是在新德里。老德里主要是居民区,还有居民的一些商业区,人口比较密集。
主持人:觉得印度的贫富差距明显吗?
林宇:非常明显。
康辉:可能各个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都非常明显,都能体现出来。如果说到贫富差异,我们这次受到最强烈刺激是在孟买,因为孟买是那么一个繁华的大城市,你可以看到一边是非常豪华的酒店、公寓,包括街道两边的花园,非常好。但是走到另一个街道,两边全部是低矮的随便搭建的小棚子,一家人就在里边住,所有人的生活,都在这个小棚子里。而且不是一个两个,一个点两个点,一片都是这样。就像孙老师说的他们不遮丑,因为很多国家的城市都有看起来不太好的地方,但是不像印度的这些城市,很坦然地就放在你面前,就是这个样子。
孙士海:印度社会应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虽然族姓制度是等级森严,但在城市里面还是比较自由的。农村人口迁到城市里,政府是不能限制的。
林宇:有迁徙权,法律保护。
孙士海:有些国家恐怕做不到这些。
林宇:而且我们听说,那些平民在一个地方居住了若干年,政府也不能随意驱逐你。
孙士海:这些人在政治上是很重要的选票库,他们占10%以上比例,哪个政党如果丢失了这些人的选票,上台执政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康辉:所以刚去的时候,还觉得不可思议,政府居然允许这样一块区域存在。
林宇:不管。
康辉:我们肯定是把它拆迁,挪到哪个地方,盖几个好的地方让他们住。但是了解背后的情况就发现,这就是印度的现状。
主持人:这种现象的存在可以理解为印度人和中国人性格方面差异所致吗?比如大家说中国人比较好面子一些,印度可能更愿意呈现出更真实、更坦然的一面?
林宇:倒不是性格,应该还是法律保障了他的一些权利。
孙士海:政治制度、社会文化都有关系。
主持人:刚才孙老师提到种姓之差的问题,好像以前是说从姓名,包括肤色上就能够看到这个人,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种状况?
孙士海:应该说种姓制度在城市里已经没有这么严格了,因为城市里大家一起上班,都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各种种姓都有,但是在农村这种观念还是很严重。虽然各种种姓的人在一起办公,但是思想里面还有一个我是高种姓的,或者我是低种姓的。政府宪法虽然废除了种姓制度,政府还给低种姓,特别是那些贱民一些特权。他们生活很困难,生活水平比较低,受教育状况也不好,所以大学里,政府部门,比如政府机构、政府办的企业里面,都给他们保留了一定的名额。这在印度是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林宇:我们这次采访了一个所谓贱民出身的博士,政府规定公立大学保持20%的名额给贱民,是受法律保护的。他说要想享受这个名额,必须出示贱民证。印度人一看这个身份证就知道你是达利特人,是贱民。但是没有这个证就享受不了名额的保留。即便读到博士毕业,他自己依然能感受到一些歧视。大学校园里也有这种歧视,若有若无的排斥,所以至今他也难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
主持人:他的社会地位并不因为他受教育的程度就完完全全改变了。
林宇:应该说有很大改变,但时时能感觉到歧视,因为文化的作用太大了。
康辉:在中国很难理解种姓制度究竟歧视到什么程度。林宇说的达利特人就是贱民,就是不可接触,按照他们的看法,高种姓的人看到这些人,甚至脚踩到他们的影子,对这些高种姓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侮辱。所以,可以想象种姓之间的差异有多大。
主持人:谈到这里我想问一下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及印度的宗教问题。印度教、伊斯兰教两个宗教的庙堂是不是在街上随处都可以看得到?街头的穆斯林很多吗?两种宗教之间相互沟通吗?
林宇:我感觉虽然时时有冲突,但基本上还是共处在印度社会里。
孙士海:印度宗教很多,世界主要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我们都以为印度是佛教国家,实际上印度是一个印度教国家。印度教是其第一大宗教,印度教徒在印度占82%。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穆斯林占总人口的12%。然后是基督徒,占人口的2.3%。此外还有锡克教徒、耆那教徒,佛教徒大概占不到1%。在印度各种宗教平时混杂在一起,像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混居在一起,都是邻居,平常都能友好相处,但是也会有教派冲突。
主持人: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印度处在和平发展的前进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印度比中国有更强劲的发展潜力,各位到印度之后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康辉:究竟是印度发展后劲足还是中国发展后劲足,需要我们的专家学者做深入的研究探讨。就我们采访的感觉,印度的确很有潜力,这一潜力来源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那部分人。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他们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另外,我们知道印度人口很多,但是印度年轻人很多,这就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基础。我们当然能够非常明确地感觉到印度发展背后的巨大动力,至于到底能走多远,到底比中国走的快还是走的慢,还要再看。
林宇:其实我们这一系列节目在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当然不可能找到答案,但是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我们这次去更多是采访它的一些比较有活力的行业,比如娱乐产业、信息产业、外包产业,也包括金融,我们去了证交所等。实际上这些都是印度的交易所在。比如这周日我们要播出的世界周刊最后一期,就试图讲印度目前发展的优势在哪里。比如私营经济非常有活力,传统很悠久,而且整个管理国际化的程度很高。比如金融市场、银行业都是跟国际接轨,很开放的。比如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等等,都是它的优势。弱势也很明显,我们谈到的基础设施,中国人说要想富先修路,印度这个完全是颠覆了,基础设施差,农业和制造业跟服务业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包括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反差,文盲率也很高。
康辉:基础教育这一块做得不好。
林宇:这一点又是它的弱势。所以,印度的发展综合来看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对孙老师来说。
孙士海:康辉和林宇走了一圈,十几天,他们得出来的印象是正确的。从我的研究角度来看,印度在发展中,在现代化过程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有人口年轻化的优势。到2020年,印度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工作人口和消费人口的国家。年轻人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动力,这一点印度现在看到了。人口多利用好就不是负担;利用不好,经济政策不对,这些人大量失业,就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问题。像刚才林宇说的印度各个方面的优势我都同意。基础设施差是印度的一个弱项,印度过去也是制造业不发达,所以基础设施对它来说可有可无。当然国家也没有这么多资金,靠着服务业出口、软件这些东西,在一个办公室,有一台计算机,一个鼠标一按就解决了。但是印度也在经济政策、经济发展上特别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所以要发展制造业,基础设施就必须要跟上。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今后大约在十年之内印度基础设施会有较大的发展,印度的制造业也会有较大发展。现在制造业在印度GDP中占的比重大概是26%,农业只占18.5%,服务业占55%。所以它的经济结构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实际上这也是它农业和制造业落后的原因。这个方面我想印度会逐渐地改善。但是印度经济最不好的地方就是农业,这几年农业的增长率在下降。
林宇:刚刚提到要增到4%,一定要把农业搞上去。
康辉:比起80年代农业是下降的,农业是很大的问题,要想达到9%的增长率,没有4%的农业增长率也是不行的。
林宇:而且农业人口占很大一部分,农业如果搞不好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孙士海:近几年食品和农业部长讲话中提出,在过去4年,印度有8000农民自杀。农民因为天灾人祸借了高利贷还不起最后破产自杀,这是农村中非常严重的问题。
康辉:在印度很多农村,一年的收成好坏完全靠天。
主持人:印度和中国相比,哪个国家农民比重高?
孙士海:印度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70%的人口是以农业为生的,它的城市化水平远远赶不上中国,城市人口占27%。
林宇:这次采访中了解到,印度也想搞经济特区,但是征地农民不同意就发生冲突,只好停止。为什么?因为农民受教育程度很低,不像咱们可以去城市打工,那边农民进城没什么可干的,受教育程度很低,非常依赖土地。
康辉:不能提供那么多就业机会,所以对土地的依赖非常强。
孙士海:这几年看到印度产业结构的变化,有些产业是亮点,比如印度的汽车和汽车制造业、电信产业、制药业、纺织业、服装业,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印度的私营企业、大的财团非常有能力,在国际上掀起并购浪潮,有一些世界级的大企业。这是将来印度发展的主力军。另外像康辉提到印度制造业原来不发达,主要是由于基础教育不好,大量的文盲存在。当然这些情况都在改变,进程是比较慢,但是在变化之中。
康辉:印度人永远都在说不着急,慢慢来。
主持人:他们是慢慢来,中国是要强劲势头发展。刚才我们提到很多印度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现在存在的问题。聊天进行到一半,现在再跟网友介绍一下,今天做客聊天室的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和央视世界周刊的编导林宇,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所长孙士海专家,一起跟我们聊《走进印度》的特别节目。
再回到刚才的话题,林宇提到印度的教育普及问题,印度目前的大学数量跟中国相比如何?存在很大差距还是在同一个水平上?
林宇:其实印度的高等教育还是抓的比较好的。
孙士海::质量比较高。
林宇:对,质量比较高,差就差在基础教育。
康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义务教育。
林宇:义务教育辍学率非常高,但是印度的高等教育,有几所大学,如印度理工学院、管理学院赫赫有名。
孙士海:大学生还没有毕业,国际上大的跨国公司就去要人。所以非常抢手,学校质量也好。它的初级教育这些年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在入学率已达到90%以上,也是相当高的。但是中级教育即初高中比较差,高等教育质量相当高。
主持人:为何呈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初高中教育会有这样的缺失?
孙士海:跟印度的教育政策,经费投入不足有关。因为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投入的经费还是非常有限的。十年前印度教育计划委员会的一个官员跟我们说,我们最近几年就要实现全民普及教育、初级普及教育,实际上很多年以后也达不到。但是看得出来,政府是越来越重视,而且加大了投入,也在向前发展,普及率也在提高。
主持人:还在改进中。
孙士海:在改进中。
主持人:但是需要过程。
孙士海:印度是在进步当中,而且进步非常大。有些印度学者和西方学者认为印度现在是一个搅动的车碾,整个印度在翻滚、变化,整个思想都在变化,但不像有些国家那样发生巨变,一夜之间就发生变化,印度是比较缓慢的。
主持人:咱们节目中提到印度大学举办了中印文化交流活动,康辉和林宇也采访了一些大学生,跟我们网友介绍一下方面的情况。
康辉:我们去的时候,尼古鲁大学中文学的学生和德里大学,及另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学的中文系学生在那举办“体验中国文化”活动。正好体验中国过春节,那么热的天在那儿表演(笑),印度学生表演了很多中国节目,包括他们把春晚上的小品都克隆过去自己演,演得非常有意思。
林宇:用中文演,演得非常好。
康辉:在印度的中国留学生也表演一些节目。我们采访一些学生,感觉他们对中国很有兴趣,非常想知道中国现在的发展状况,他们也拿中国发展和印度发展做对比。互相之间了解不够的时候,我们感觉得印度很落后,他们对中国的感觉跟我们对印度的感觉差不多。他们觉得中国常说自己发展,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多高,他们想象当中可能比我们对印度的想象好些,或者是跟我们差不多。但实际上印度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他们,尤其是这些年轻人,非常希望能够多了解邻国状况。很多人也都说希望到中国来看看,也有学生参加中印之间青年交流团,他们来过,来过之后就发现跟当初想象中国的发展也是很不一样的,他们认为中国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印度掀起学习中文热潮,你们在印度了解的印度学生学习中文的状况怎么样?
林宇:现在在印度学习中文开始流行,主要是因为中印之间交流多起来了。包括去印度经商、旅游的中国人也多了,他们学中文,说直接点就是将来也好找找工作。有一个大学中文系教授,经常接待中国代表团做高级翻译。我们采访德里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儿子19岁,在德里大学读英语系,但同时也在辅修中文,就觉得这个对他将来的就业有帮助。我觉得印度人对中国的兴趣似乎还停留在传统的印象,他们提到中国就说是一个文化古国,跟我们印度一样。经常这样说,说我们很像,我们都是大国,都是文化古国,好像天然就有一种亲切感,有这种感觉。
孙士海:应该说印度人也是一个骄傲的民族,他们最值得骄傲的是他们悠久的文明。过去的印度河流域文明至少有5000年以上,印度人非常骄傲,而且文明也是没有中断的。但他们同样也非常尊重中华文明,因为中国是一个古老、悠久的国家,对中国也是非常钦佩的。这两大文明是互相影响的。比如佛教在印度很早就传到中国,2000多年前就传到中国,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直到今天,中国人也有佛教基因存在。
主持人:印度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如何?有聊到这方面吗?他们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
林宇:就业压力非常大,竞争非常大。我看到数字,大学生的失业率超过平均失业率。如果你读的是一些名校,是热门专业,比如软件,管理,金融,就没问题,就业前景非常好,而且收入很高。但那毕竟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学校像综合院校,就业机会很少,竞争非常激烈。
主持人:从现状来看,印度青年人学科技、学软件业非常多,但印度本身文化方面的沿袭,比如哲学、自己的语言、历史方面的东西,是不是就相对弱了一些呢?
林宇:我们没有特别专门就这个做采访。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仅是印度,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大家在求学就业的时候可能更多是怀有比较务实的态度。
康辉:他们首先从最直接的利益出发,到底哪个专业更利于找工作。这些学生可能学的是这个专业,但是比如对印度传统的东西,会在自己脑子里留一块地方给它。由于对自己的文化非常自豪,所以可能在学这个专业之外,会涉及到很多自己传统文化的东西。即使不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哪怕是那些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手艺人,对自己传统的东西也非常珍视,不会轻易把传统的东西丢掉。这次我们采访做动画的人,这是一个很新兴的产业,但是做动画的人就说他们会从传统方面吸取很多元素,在工作室工作的很多人祖辈就是做传统民间工艺,他们在工作中会传承祖辈的手艺,只不过传承的手段、技术更现代化一些。他们会从传统中吸取很多东西到现在的工作中。
林宇:而且印度的传统不需要刻意恢复和寻找,因为它从来就在那儿,从来没有断过。咱们有国学热,可能过一段时间国学渐渐被大家遗忘。但是到印度,女人都是穿着传统衣服,节日一以贯之,没有中断。我们去中产阶级家庭,丈夫在银行,妻子在广播电台,算是白领阶级。但那次是一个宗教节日,妻子为了给丈夫的命运做祈祷,妻子就开始斋戒不吃饭。在他们家里还有一个印度教的龛,每天早晨起来拜拜,已经把这些东西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没有中断过。
主持人:咱们节目中也采访了印度科技之都班加罗尔。有很多中国的公司进驻印度,《走进印度》也采访了一些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印度的大环境下,中国公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林宇: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对印度市场感兴趣。因为资本永远是追逐市场的,未来任何一个想搞全球化的人都不可能放弃市场。但是中国公司都承认在印度做生意不容易,他们也都承认这一点。一方面可能有文化差异,印度的法律整个比较完备,当然也比较复杂,你必须很深刻地了解这些商业文化。另外一方面,当然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印度在制造业方面会有一些敏感的工程或者什么,可能对国外企业会有一些限制或者是什么。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说阻挡中国企业进入印度的脚步,因为这个市场大家都必须去抢,所有人都看到,很艰难地去做也要把它做起来,不要放弃,就是这样一个状态。越早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自己以后的空间越大。
林宇:是走对了。
康辉:我们采访的几个中国企业,有最早是……
林宇:华为是6、7年。
康辉:问他们当初公司做出这样一个决策进军印度是不是正确?可能他们刚开始进入印度市场没有赚太多钱,问他们值不值,所有人都说他们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中国公司在印度没有特异的感觉,完全是融入到了这个环境之中,而且是蓬勃发展的状况。
林宇:它必须这样,必须融到当地,而且尽量在做本土化。所有的中国公司负责人都跟我们说,他们是本土化,70%、80%、90%的员工是印度人。其实跟印度公司在中国实行本土化是一样的道理。
主持人:你觉得在整个采访行程中,对班加罗尔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他们的软件是真的非常非常强吗?有没有那种感觉?
林宇:跟我们去之前也有一些差异,因为去之前也不是很了解这个行业,只是感觉印度软件强。去之后,感觉那边的研发机构确实很多,这一点令我们非常惊讶。小小的一片商业开发区里,世界所有大的科技品牌公司全都在里面,一个一个楼,我们就不停地拍照,觉得很新鲜,都在班加罗尔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后来进行了深入采访,像它的第三大软件公司,采访了在那儿工作实习的中国学生,了解到其实印度软件业有一些可能并不是做非常尖端的课题研究,更多是提供一种服务性的软件开发。用他们行话来说,不是最尖端的解题的那些数学家做的事情,但是特别擅长面对市场去开发一些服务性的软件,然后提供给市场去做,而且为全球市场提供自己的一种解决方案等等。他们做的很聪明。
康辉:比如微软开发了一整套的软件,可能面对市场中每一个不同区域来做,而印度人做这个软件,比如微软不可能把所有每一点都开发得特别特别详细,印度人就是把微软这一套软件中某一部分拿出来,把它做得更加完善、更容易被市场接受,来做这一块。所以,它可能不是从最根本的那一点开始,说这个产权完全就是我的,我自己来做。它就是把别人推向市场的东西,做得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主持人:非常聪明。
林宇:而且现在他们把软件开发和多年从事的咨询融合在一起,整个打包,给大家提供解决方案。所以,它已经确实不像我们原来简单想的开发一个软件出来,不是那么简单。
孙士海:印度是软件出口大国这是毫无疑问的,全球都承认印度软件是高质量的,价格是低廉的,这也是印度不断接到海外定单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印度的软件业缺乏自己的品牌,不像微软,这样就在价值链上没有提供高端,还是提供廉价劳动力,提供智力的水平。
主持人:咱们很详细地谈到了印度软件工业。另外我们也知道娱乐业也正在蓬勃发展,提到娱乐业就会想到印度精彩浪漫的电影故事,动人的歌舞场面,还有印度非常有名的宝莱坞,不知道此次采访活动有没有接触到这方面内容?
林宇:我们采访了一家亚洲最大的娱乐业展会,由印度工商联合会举办的,参展都是国际各个国家娱乐业的厂商,我们没有去宝莱坞,但是在那个会场我们采访了业内人士。我们很惊讶,原来觉得印度电影就是歌舞片,没有别的。这次发现歌舞实际上是印度电影很明显的特征,但是已经跟目前国际大片中各种流行元素融合在了一起。比如这次我们在节目中介绍的一个叫DANG的片子,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很火,就是通过那个电影开发的。看那个情节跟无间道非常像,也是讲黑帮卧底,警察卧底到黑帮。
康辉:要恢复自己身份。
林宇:里边各种元素都来了,也有歌舞的元素,枪战、警匪、爱情等等,印度电影在全球很受欢迎,虽然没怎么进入中国,在英国、美国、澳洲,因为有好多海外的印度人,他们愿意看这些电影。我们采访印度去年伦敦光观光取景就有60多部,所以欢迎程度也是超过我们想象。
主持人: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可以打动国外的这些观众?走向国际市场呢?宝莱坞到底有什么秘诀?
林宇:一个是历史悠久,印度每年生产的电影是很多的。另外,吸引海外观众,因为有很多印度海外移民的后代分散在世界各地。
主持人:是文化交流。
林宇:这些人都渴望看自己国内的电影。
康辉:而且印度的电影,比如在英国、其它一些国家,其实很多并不是英语电影,有很多印度语电影就出去发行,但非常受欢迎。
孙士海:主要是有很多印度移民。另外南亚的人也喜欢看印度电影,相对来说印度电影的质量、内容精彩多了。今年我到孟加拉国去开会,看到孟加拉国都在放印度故事。
林宇:咱们老说中华文化圈,其实印度也有一个文化圈,而且影响面非常大。
孙士海:India China,就是印度支那,东南亚很大一部分受到印度和中国文化的影响。
康辉:宝莱坞电影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流行的元素是什么,而且在电影之后会推出衍生产品,一起推动,这一点做得很好。
林宇:它的产业感觉挺成熟的。比如说中国现在有哪些大片,然后做手机、游戏、网络的推动,或者是商店里卖一些跟片子相关的纪念品,我们还觉得挺新鲜,但是在他们那边大片出来,这些跟上,已经变成非常自然的事情。
林宇:产业很成熟,非常成熟。
主持人:看来也是有很多值得中国人借鉴的地方。刚才提到印度传统服饰沙丽的问题,现在走在街头能看到很多妇女穿吗?
林宇:很多都穿,在办公室都穿。
孙士海:几乎没有重颜色的,各种各样颜色。
林宇:各种颜色。
主持人:什么感觉?
林宇:一去就是“啊,这是印度”,异域风情非常浓。不像到中国来,一看北京、上海和别的大都市没什么区别。
康辉:这次国际时装节,我们没去,我们的同事去了,我看了带回的片子,当地的电视台、报纸上的报道,拍出来的照片,我们看到印度很多本土设计师设计的时装。一方面跟上国际流行的趋势,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明显。
林宇:印度南北服装元素都用上,比如面料是什么地方的,色彩是什么地方喜欢的,有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确实是这样。
孙士海:我在北京看印度的时装表演,也是印度模特和中国模特,我看到传统的也有,非常现代的也有,在传统里面还融合进去现代的一些东西。
主持人:非常多元化,既有国际特色,也保留自己的元素。
林宇:而且他们的时装周有一个特点,主打自己国内的品牌和时装师。这一点我们去采访的同时,感觉也非常强烈,可能不像国内的一些所谓国际时装周,会说哪个大牌又来了。他们推的都是本国的,而且我们去德里一个高档购物场所里,基本上都是国内时装精品店,这个产业链也是比较成熟的标志。
主持人:非常注重自己品牌的培养。
林宇:本土品牌要保护、推行。
康辉:可能在北京包括在上海这些大城市,在一些大酒店会看见很多国际大品牌,所有的场所都特别大。但是在印度,比如在孟买,旁边泰姬陵酒店,也是印度最好的一家酒店,我们去那儿看了一下,几个国际品牌都可怜地缩在角落里,店面都非常小,这一点的确和中国有差别。
林宇:他们很推崇本土的东西,很注重这一点。
主持人:我们今天从很多方面谈到了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也让我们的网友开始对印度有了一些了解。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只能暂时到此。最后,请每位嘉宾对网友各说一句简短的话。
康辉:孙老师先来。
孙士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来此系列片,现在已经播放了4集,我看了4集,觉得很好。特别是第四集,我觉得抓住了印度社会的精髓,就是反差和矛盾。印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家,所以看印度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以辩证的眼光来看,以变化的眼光来看印度,这样看印度会比较准确。
主持人:就是以一个辩证的角度来看。
康辉:如果大家在看了我们的聊天之后,包括看了我们的节目之后,能够对我们的邻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无论从哪方面,经济也好,政治也好,文化也好,我们节目的目的就达到了。印度人自己说自己的国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相信您只要走进印度,同样会有非常强烈的感觉。
林宇:我就借新浪这个平台做一个广告得了(笑)。这周日世界周刊8:15新闻频道将播出《走进印度》完结篇。下周一到周五我们会连续展播五期《走进印度》的节目,下午13:20和晚上的23:20。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喜欢这个节目,也喜欢印度,对印度感兴趣。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节目到此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三位嘉宾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印度。谢谢各位光临新浪聊天室,谢谢各位网友的参与,谢谢!
《世界周刊》走进印度系列节目下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