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觉醒 有声:古泉收藏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50:18

新 莽
72【一刀平五千】通称“金错刀”。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为复古改制所铸之刀钱。钱体由刀环、刀身组成,青铜浇制。刀环如方孔圆钱,穿孔上下镌“一刀”二字阴文,以黄金镶嵌其间,光灿华美。刀身直书“平五千”三字,意值五千通行五铢钱。通长7.3厘米,重20~40克,厚薄不一。“一刀”二字亦有不错金者。金错刀脱离钱体实重而以“平五千”之巨额虚值行用,无疑是对社会的一种变相掠夺。但因其制作精致,形态奇美,而为历代古泉家们所珍爱。另见“一刀”环钱,实为刀身断落的遗留部分。
73【契刀五百】简称“契刀”。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首次货币改制时与金错刀同时铸行。形类金错刀。通长亦7.3厘米,重仅16.5克左右。刀环“栔刀”二字横列穿孔两侧,刀身铭“五百”二字,意值五铢钱五百,与金错刀同为“以值代重”的一种强取豪夺的币制。传世尚见一种连体契刀,系由两枚契刀一正一反于刀首粘接而成,今甚难得。亦可见刀身断落的“契刀”环钱。
74【大泉五十】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货币改制时与金错刀、契刀同时铸行的方孔圆钱。“大泉”意大钱,“五十”即值五十与五铢钱并行。初铸大泉五十径约2.8厘米,重7克上下。钱体坚挺浑厚,内外轮廓精致,垂针篆文秀美。中期以后制作渐粗,文字平浅;一般径约2.6厘米,重3克左右,最轻小者仅1~2克,并出现剪边钱。大泉五十版式纷繁,除字体各异,又有传形、合背、重轮、背纹四出者等多种。亦有饼钱、铁钱及厌胜钱等诸品。
75【小泉直一】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第二次货币改制时铸。由于错刀、契刀等虚值大钱广遭反对,加以王莽忌讳汉室刘(劉)姓含“卯、金、刀(刂))”三字,以为刀货等对新朝不祥,遂废错刀、契刀,更铸“小泉直(值)一”以顶替五铢,与大泉五十并用,子母相权,小泉五十枚值大泉一。小泉直一径1.3厘米,重0.7克左右。制作精工,文字清秀,为历代小钱中之最佳品。传世另有鎏金小泉,甚美。
76【六泉】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第三次货币改制,实行包罗“五物(金银龟贝铜)”、“六名(金货、银货、龟货、贝货、布货、泉货)”、“二十八品”的所谓“宝货”制。“宝货”二十八品中,除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货四品、贝货五品及布货十品外,即为“泉货六品”,简称“六泉”。“六泉”除保留业已铸行的小泉直一、大泉五十两品,尚有:么泉一十(径1.6厘米、重约1.8克,值小泉十)、幼泉二十(径1.8厘米,重约3克,值小泉二十)、中泉三十(径2厘米、重约4.2克,值小泉三十)、壮泉四十(径2.2厘米、重约5.4克,值小泉四十)。六泉中大泉、小泉虽已强制流通,然民间仍多以五铢钱私相交易。么泉、幼泉、中泉、壮泉等四品因其虚值、杂乱而为百姓所不受;铸行未久,新莽政权即自行废止,遂至此四泉传世及出土者极罕。
77【十布】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实行第三次货币改制,在所谓“宝货”制的“二十八品”中有“布货十品”,一般简称“十布”。“十布”仿制先秦布币,又按轻重大小及面文币值,依次从小布排列至大布共为十品。“小布一百”长寸五分(约3.4厘米)、重十五铢(约6~8克);小布以上每布依次增长一分、增重一铢。而增价一百,直至“大布黄(当)千”(长5.4厘米、重约8~12克,值当小泉一千。)十布之序列为:小布一百、么(音腰)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十布虽有法定重量,然实际制作中减重甚显,故多轻重不一。十布面、背及首部穿孔均有廓,布中有一竖线将钱体划分为二。中竖线分直贯穿上及止于穿下两种,故按中竖线过不过穿又分两种版式计20品,其中除“大布黄千”因巨值赢利而铸量较丰外,余九布今均罕.
78【货泉】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实行第四次货币改制,废“宝货”制大小诸币而更铸货泉、货布二钱,子母相权。货泉直径一般为2.2~2.4厘米,重约2.8~3.6克,多有内外廓,“货泉”二字作悬针篆,工整纤秀,“泉”字中竖笔断开。初期铸币坚挺精致,厚重者达5克以上;中期后因滥铸、私铸而日见轻小粗劣,录轻者仅1克上下。货泉在莽钱中铸量尤丰,版式纷繁,变化多端。可见者有钱文传形、异书、异范,面背有横划、星号、月纹、决纹以及合背、合面、圆穿、剪边等计近百种,丰富且又杂乱,颇费泉家揣摩。世传“货货”、“泉泉”异文钱经戴葆庭先生考为后人伪作。
79【货布】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货币改制时铸,与货泉并行,一布当货泉二十五,亦当暂行留用的大泉五十钱二十五枚。货布制作较“十布”厚实工整,面背及穿孔有廓,中竖线止于穿下,“货布”二字作垂针篆列于两侧,书体潇洒俊逸。通长5.6厘米左右,平均重约16.5克。货布白天凤元年至新莽灭亡(公元23年)铸行十年之久,与“大泉五十”、“货泉”合为王莽三大“长命钱”,故传世较丰。世传合背货币,有泉家疑为赝品。
80【布泉】史籍不载,然据其形制、书体及笔意等;古泉家考为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改革币制后铸。布泉制作工整,内外廓坚挺精致;径2.6厘米左右,重约3.5克上下。“布泉”二字作悬针篆分列左右,书体潇洒飘逸,与“货泉”,“货布”文字气脉相通。尤其“泉”字中竖断笔成“?”状,同“货泉”之“泉”如出一辙,而与六朝北周玉筋篆“布泉”之连笔“?”字迥异,故将此泉系于新莽甚安。又,旧传所谓“男钱”(妇女佩之可生男)以及吏民持之“以副符传”(充作信符)等说,均难足征信。
81【五铢(更始)】两汉之交平林、绿林农民军拥立汉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公元23年),第二年于长安开炉鼓铸之五铢钱,称“更始五铢”。钱径2.5厘米左右,重3.5克上下。制作尚工,形制介于两汉五铢之间:“五铢”二字较宣帝五铢稍肥,“五”字交笔弯曲,“朱”头上折由方变圆,“金”头呈较大正三角形,下四点排列整齐。更始五铢为旧谱所不载;后因发现“更始二年十月工维岭刻”之铸钱铜范而得以确证。

    东   汉
82【五铢(东汉)】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十六年(公元40年)始铸之五铢钱,世称“东汉五铢”。径约2.5厘米,重3~3.4克左右。边廓较窄,铜色赭红。“五”字交笔弯曲,“朱”头圆折,中竖两头变细;“金”头为硕大正三角形,四点变长。早期东汉。五铢形制较整,钱文端正,面、背有横划或星点标记。中期后制作粗糙,钱体薄大而轻,径或增至2.6厘米,而重降至2.8~3克左右。钱面出现平浅圆点式星号,位置无定;穿上下或现一道低平横划。晚期东汉五铢则更为粗劣,铜色略黄,钱文笔画粗浅,常见错范晕文、重文钱,重量减至2~2.5克。除星、画等纹,更出现穿上“┬”纹或数道短线如五竖纹等。东汉五铢变化虽多,但因其国力不及西汉强盛,铸制量较少,故出土东汉五铢尚不及西汉五铢钱多。
83【五铢(四出)】东汉晚期灵帝为整顿混乱衰败的币制,而于中平三年(186年)改铸四出纹五铢钱,俗称“四出五铢”。形制独特处在于:钱背由穿角伸出四道斜纹直抵边廓,形成“?”状,故叫“四出五铢”。铸四出纹或为区别并废止其它劣钱;或为防止磨取背铜。四出五铢铜色黄白,径2.5~2.6厘米,重3.5克左右,属晚期出现的五铢“大钱”,然铸制粗疏,钱体常见砂眼。所出数量不多。另有一种面穿斜出四条短线者,俗叫“四决五铢”,系出于同一时期。
84【五铢(董卓)】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所铸恶劣小钱;因其时太师董卓独专朝政,此钱实为董卓所铸,故世称“董卓五铢”或“董卓小钱”。无内外廓, “五铢”二字夷漫不全,绝难辨识,世又讥之为“无文钱”。径1.2~1.5厘米,重0.5~1克左右,系熔洛阳,长安之铜人、铜马等器及五铢钱大铸成,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恶劣轻贱之小钱,以至担谷售价竟达百万钱。
85【磨廓五铢】边廓经磨锉的窄边或无廓五铢钱,又称“磨边五铢”。源起西汉,大批涌现则在东汉中晚期,时约在公元2世纪内。南北朝时复有出现。被磨五铢减重约1/3、1克上下;磨去铜屑多用作重新熔铸轻小劣钱。官炉及私铸者均操此业。磨廓五铢的大量出现既表明了经济衰败,也暴露了国势孱弱、行将崩溃的趋向。
86【剪边五铢】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亦称“剪轮五铢”。因被剪切后的钱文往往只剩半边,又称“对文五铢”。剪边五铢余径自1.7至2厘米,重在1.5克上下;大小不等,周边不整。动此“外科手术”者既有私炉,亦为官炉掠取民间资财的一种手段。出土剪边钱多属东汉中晚期五铢,其流通当在公元2世纪中至3世纪初。
87【綖环钱】五铢錾去钱心后所剩边环,叫綖(音延)环钱。一般多用利刃圆錾切割,将钱一分为二:内为剪边(对文)五铢,外即为綖环。由残余钱文可见,綖环钱多以东汉中晚期五铢錾切,故应出于公元2世纪至3世纪初。大量出土考察表明,与东汉五铢、剪边五铢同时出土的綖环钱数量甚少,比例极低,遂有钱币研究者推断:錾取綖环同磨边取屑一样,主要用作回炉重新铸钱,而非为流通行用,故传世綖环钱甚少。此说精当可信。又莽泉及六朝五铢钱等亦有少数被錾为綖环者。
88【铁五铢】旧谱从史志说均订为公孙述据蜀称帝时铸于成都(25—36年)。当代钱币学者认为,史志多语焉不详,兼少实物出土佐证,“铁钱始于公孙述”论难于征信。今湖南长沙、衡阳西汉墓群曾出土数以百计铁半两钱,足证武帝行五铢前即有铁钱问世。而世传铁五铢钱,据其形制特点,以及“五”字交笔微曲,“朱”头方折等,似更近西汉五铢,遂将铁五铢系于西汉中期以前。铁五铢最后确凿归宿,尚待钱币及考古学者进一步考订。
89【龟兹五铢】又称“汉龟(音丘)二体钱”,约从东汉晚期至随唐之交(3-7世纪)铸行于西域古龟兹国的一种通用货币,地在今新疆以库车为中心的一片绿洲地带。龟兹五铢铜质红赤,制作较粗,大多数面书汉文篆体“五铢”钱背为龟兹文“εо?”二字据释“ε”为“5о”,“о”义为“?(音垒)”;十?一珠,5о?即五铢,与汉文义同。龟兹五铢由大至小可分四式:I式径2.1厘米,重2.2克左右,Ⅱ式径1.8厘米,重1.8克左右;Ⅲ式径1.6厘米,重1.5克左右;Ⅳ式径1.4厘米,重1.2克左右。此类钱出土已达万枚以上。另有一类汉龟二体钱文书于一甲,而背平素者,罕甚。有人将此类钱定为A型,而将上述四式定为B型,以便研究。
90【吉语五铢】又称“厌胜五铢”,系祈求吉祥之赏玩或纪念品,而非正式行用钱币。“五铢”二字多呈宣帝五铢气韵;或面或背铭有吉祥语汇及星号、四出纹等。已见吉语有:“大吉宜子”、“君宜侯王”、“宜官秩吉”、“长宜子孙”之类。旧谱及持钱者多举为汉代器物;然据文字及饰纹风貌,加之钱重多异于常品,迄今亦未见正式出土者,恐多系后世翻铸改刻之作。
    三 国
91【直百五铢】刘备入蜀后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铸于成都。初铸钱大而厚重,径2.6~2.8厘米,重S~9.5克;后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S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四字,寄廓直读,意即“值一百枚五铢钱”。其时虽盛行董卓小钱及轻劣、剪边五铢等,然直百五铢仍属搜敛资财之虚值大钱。面、背有内外廓,多光背,常见水波、星号等纹饰;少数背铭篆书“为”字,以示铸地益州犍为郡,系方孔圆钱中最早之记地钱。另有阴文背“王”,背“七”者,以及粗制铁钱。
92【直百】三国刘备父子铸于蜀,时在直百五铢后,蜀亡前(约215—263年),系省文之直百五铢钱。“直百”二字横书穿孔两侧,标明一当五铢钱百,实为减重过甚的虚值小钱。径1.5~2厘米,重1.3~2克,最轻小者不足0.5克。直百钱制作简陋,边廓不整,钱文不清,少数钱背可见水波纹或阴文“王”字。出土多在四川、湖北、云南及江苏等地,然数量未多。
93【蜀五铢】刘备入蜀后铸,时约214—263年,与直百五铢并行。蜀五铢分三种类型:一、“传形五铢”。“五铢”二字传形并反书,形制同东汉五铢,据传系用旧五铢范母浇制,充直百钱用。二、“肥字五铢”。钱体较小,径约2.2厘米、重2.5克左右,“五铢”二字笔画肥壮,铜色赭黑,当值一钱用,其中可见传形者。三、“五铢稚钱”。形类“肥字五铢’然更为轻薄;笔画瘦弱,穿孔甚大为晚铸轻劣钱;背有镌阴文“廿四”、“廿五”者。旧谱或将稚钱系于梁;然据多家考证,以纳入蜀汉为妥。
94【太平百钱】史籍未载。出土多在蜀汉故地。旧谱有系于蜀、吴或汉末张鲁、西晋赵等近十种诠释。近人据建国来大量考古发掘及研究,以为当属蜀钱。时在直百五铢后,或于刘备汉中称帝时(221年)铸,意求“太平”而值当“百钱”,与直百五铢等并行。此钱制作粗疏,大小不一;一般径2.5厘米、重3.3克左右。 “太平百钱”四字寄廓直读亦如“直百五铢”,文为篆、隶二体。篆书钱“太”字依篆法从“大”。后期减重过甚,劣小亦如“直百”,“钱”字或省写作“金”。据传亦有仅书“太平”二字之小钱。钱背亦可见星号、水波纹等.

95【定平一百】史籍未载。出土多在四川,亦曾与太平百钱同在江苏丹徒出土。旧谱考释纷繁,然多隶为晋饯,并从日本人说第一字读“安”,系西晋十六国之成太宗李雄晏平年间(306一310年)铸,“安”即“晏”之省文云。此说颇多质疑。据其形制、流通及出土状况,按彭信威《中国货币史》列蜀汉钱稍宜,是为晚期所铸。“定平一百”钱体薄小,有大小二种。大者径1.6厘米、重1克左右;小者仅径1.2厘米,重约0.6克。钱文篆书而夷漫不清,直读,光背。此钱近年仍有出土;其确凿归属尚待进一步考订。
96【魏五铢】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221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明帝曹叡嗣位后为“丰国省刑”,于太和元年(227年)复行五铢钱。新钱形仿汉制五铢,遂称“魏五铢”。其径约2.5厘米,重3.4克左右。“五”字文笔弯曲而包上下横笔于内;“朱”头圆折,笔画粗壮似“肥字”蜀五铢。因曹魏币制相对稳定,除夹以“谷帛为市”,及至魏亡(265年)唯行五铢,两晋依旧沿用。
97【大泉五百】三国吴钱。孙权嘉禾五年(236年)始铸,形仿王莽大泉。钱文篆书“大泉五百”四字古朴遒劲,直读,一当五铢钱五百,系高额虚值钱。制作较工,面背内外有廓;径2.8~3厘米,重7~10克,后铸者较轻小。背无纹饰;然有合背钱。
98【大泉当千】三国吴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238—246年)所铸大钱。径3.6厘米,重14.5克,后铸轻小者径2.5厘米,重3.5克左右。篆书“大泉当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钱一千,是继王莽后最大的虚值钱。遭社会抵制后,孙权即令停铸并使官府作价收回;然泼水难收,民间因贪其巨值多以私铸减重钱通行,故传世“大泉当千”所见不鲜。又江浙民间更有仿制盗铸之“大泉二千”、“大泉五千”钱,其数甚微,史志不载;“大泉五千”迄今唯见两品而已。
    晋
99【凉造新泉】西晋惠帝永康二年(301年)凉州刺史张轨铸。此钱大者近似五铢,径2.4厘米,重约3克左右;小者径不足2厘米,重约1.5克。制作工整,面、背内外有廓,稍窄。篆书“凉造新泉”四字直读,字体整肃秀美,有王莽钱文风韵,故前泉家有析为莽泉者。然此泉出土均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史志又见张轨造钱记载;且其时凉州境内未遭战乱,张轨善治,经济繁荣,货币畅行,百姓多投奔之,故将凉造新泉系于张轨乃至前凉(轨子国号),较安。

100
【沈郎五铢】东晋元帝太兴年间(318一321年)吴兴沈充铸大孔小钱,面文“五朱”,俗称“沈郎五铢”或“沈郎钱”。径约2厘米,重1.5克上下;铜色发白。沈郎钱有“五朱”传形者;亦有极少钱文书为“五金”者。前人有将西汉“小五铢”隶为沈郎钱,实误。又近年东汉墓曾出土少数“五朱”铜钱、陶钱;汉器中亦有以“五朱”二字纹饰者,故铭“五朱”者非尽为沈郎钱,鉴定时须加留意。

101【丰货】东晋十六国后赵石勒自称赵王(319年)铸于其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之钱。钱径2.4厘米左右,重2~3克。分内外廓俱全及面无内廓者两种。“丰货”二字篆书而见隶意,笔画壮实有力,横列穿孔两侧。在计重计值的五铢钱系盛行之际,钱文“丰货”出现是一突破,然通行困难,未久即罢,故今传世丰货钱不多。
102【汉兴】东晋李寿踞成都改大成国为汉,改元汉兴(338—343年)并铸“汉兴”小钱,系我国钱币史上最早之年号钱。旧谱有订为汉初荚钱者,乃读史有误所致。“汉兴”二字隶书,有直读、横读二种。径约1.2厘米,重1克上下。汉兴钱制作粗陋,字浅肉薄,传世数量不多,尤以横读者为罕见。
103【大夏真兴】东晋时匈奴贵族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陕西立国称“夏”,419年占长安后建元“真兴”。“大夏真兴” 钱或铸于此时,为首见之集国号、年号于一体的方孔圆钱。形制有莽钱遗风,内外廓精好,径2.3厘米,重约2.8克。钱文真书而见隶韵,“大”字从“太”。此泉在甘肃出土,传世绝少,所知仅二三品而已。世有疑其为后人托古臆造者,容考。
    南北朝
104【宋四铢】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七年(430年)始铸。形仿五铢而略小,肉薄孔大,面无内廓,篆书“四铢”二字笔画分明,重如其文,系首次出现之文、重相符四铢钱。径2.2厘米,重约2.4克。后期减重至1.2克上下,并出现盗铸、剪边等混乱现象。少数四铢钱饰有星号,亦有错范重文者。
105【孝建四铢】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454年)始铸,罢于明帝泰始三年(467年)。“孝建四铢”四字作薤(音谢)叶篆,纤细柔长;钱面横书“孝建”年号,钱背横书“四铢”钱重,为古钱铭文中所仅见。初铸钱径约2.2厘米,重2.4克左右;未久即见减重,制作粗劣,边廓平夷,文字不清。更有省去背文“四铢”而仅存面文“孝建”之小钱,径1.6厘米,重0.5克左右。因鼓铸时有错范、异范发生,故孝建四铢常见合背,重文、倒书者,版式颇多。
106【永光】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465年)所铸小钱。形制颤似文帝孝建四铢,内外有廓,面文“永光”二字章法亦如薤叶篆,横列穿孔两侧。径1.6厘米,重约1克。旧谱因其重近二铢而称之“二铢钱”。“永光”年号行六月改元,故永光钱出世绝少,至为珍稀。
107【景和】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465年)铸。形同“永光”,皆类孝建钱而更见轻薄。“景和”二字为小篆,横列穿孔两侧,笔画清楚。径约1.6厘米,重不是1克。“景和”年号行三月而废帝被弑,加之其时民间私铸鹅眼钱盛行,剪边钱泛滥,故景和钱所出极罕,是为奇珍之品。据传另有“景和”二字上下直书者,然末见于谱录。
108【梁五铢】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元年(502年)始铸,又称“大样五铢”。制作工整,面、背内外有廓,钱文“五铢”二字端庄雅美,书本类玉筋篆。径约2.4厘米,重2.4克左右。少数面有星号或背观四出纹者,亦美。梁五铢与公式女钱及前朝各钱并行,故币制混杂,物价腾贵。
109【公式女钱】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502--519年)铸,与梁五铢等并行。“公式女钱”实为无外廓而仅有内廓之“五铢”小钱,径2厘米、重1.5克左右。因属官铸,是谓“公式”;因其轻小薄弱,故称“女钱”。旧说“女钱”系对“男钱”丰货而言,不确:丰货为东晋初十六国之后赵石勒祷(319年),赵在河北,梁在江南,时隔二百年,且丰货铸行未久,流传未广、萧小梁钱实无从与之比对之理。
110【铁五铢(梁)】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四年(523年)铸行。铁“五铢”形体略小,背纹四出,分大小两种,系我国首次大批量铸造之铁钱。大者径2.2厘米、重不足4克,小者径1.8厘米、重2.5克左右。因朝廷曾禁铜钱流通,民间遂以铁钱易得而大兴私铸、盗铸,以致恶劣铁钱充斥,斗米贵至八十万钱。
111【大吉五铢】旧谱载: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又铸“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三种铁钱,背纹皆四出。然此三种铁钱迄今未见出土,传世仅有“大吉”、“大通”两种各数枚,而铜钱两者均有,铁钱唯“大吉”一品。前泉家有谓六朝时民铸,亦有疑为后人伪作,至今尚无确论。1935年南京出土萧梁四出五铢合土范一坑,其中以“大吉五铢”、“大富五铢”、“大通五铢”三钱合一范为最奇。然考其形制、书体等,又与传世大吉、大通钱殊异。兹将大吉、大通钱图并范录此,以资考证、赏析。
112【两柱五铢】南朝梁元帝萧绎承圣年间(552—554年)铸。面文“五铢”篆书,钱小孔大,铜色灰暗。最显著之特点在于:面穿上、下各有一粒完整突起之星号,形同柱石,故称“两柱五铢”。径2.3厘米、重2.4克左右,一以当十与女钱、鹅眼钱等并行。“两柱五铢”之两柱星号亦可见于钱背穿之上下或左右。与梁大样五铢有上下双星钱之区别,在于大样五铢面有穿廓,而两柱五铢因系粗制而面无穿廓,鉴别时应加注意。
113【四柱五铢】南朝梁敬帝萧方智太平二年(557年)铸。形制及大小轻重等与“两柱五铢”雷同,制作更见粗陋。因其面穿上下、背穿左右各有一突起星号,状似四颗柱石,故称“四柱五铢”。四柱亦有列于钱面穿上下各二者,少见。四柱五铢初出一当小钱二十;因民不行,旋改一当十。然萧梁是年即亡,故“四柱五铢”所旧不多。
114【陈五铢】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铸行,亦称“天嘉五铢”。初出一当鹅眼、剪边小钱十。径约2.4厘米,重3.4克左右。“五铢”二字篆书然章法稍异:“五”字交笔平直,形同两个对顶等腰三角形;“朱”头圆折而高出“金”头。外廓较宽,背廓尤壮。陈五铢后虽贬值,但在南朝仍属相对稳定、流通较广的货币。
115【太货六铢】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新铸之六铢钱。面、背内外廓精整挺拔,钱文“太货六铢”四字直读,王筋篆书体匀称健美,舒展有力,为六朝钱中一大精品。径2.5厘米,重约3克。初行一当五铢钱十,引起社会普遍不满,改一当一后未久宣帝亡(582年),“太货六铢”遂行三年而废。因其泉美,素为历代泉家所爱。
116【太和五铢】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铸。形制类五铢钱,然制作粗疏。“太和五铢”四字呈方折篆体,直读,光背。因许民间自铸,故铜质混杂,大小不一。大者径2.5厘米、重约3.4克,小者径2厘米、重2.5克左右。太和五铢铸行有限,流通仅在京师洛阳一带,未成北朝之统一通用货币,故传世及出土数量亦少。
117【永安五铢】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始铸。钱文“永安五铢”直读,“永安”二字接廓:“永”字下笔、“安”字宝盖与穿廓合成一线。初铸钱光背无文。因民间盗铸严重,钱多大小不一。一般径约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径1.8厘米、重2克,与“鸡眼”、剪边等劣小钱并行。至孝武帝永熙年间(532—534年)更铸背“土”之“永安五铢”。北魏分东、西魏后,两魏亦均铸“永安五铢”。传世一种背有四出纹者,系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541年)所铸。
118【常平五铢】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553年)铸行。制作精好,钱文优美,“常平五铢”四字篆书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接廓,上横与内廓合成一线。径2.5厘米左右,重3.5~4.2克。因币值高后期私铸严重,出现赤熟、青熟、细眉等名目;至齐晚期并杂有铅锡薄钱。传世尚见一种背四决文小钱,另有厌胜钱数种。
119【布泉】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年)始铸。一以当五、与五铢钱并行。布泉铸工精致,内外廓齐整;“布泉”二字作玉筋篆横书穿孔两侧,古朴端庄。“泉”字中竖不断,一线贯底,是与新莽“布泉”除篆法不同外又一显著区别。钱径2.5厘米,重4.3克;肉实铜好,系北周三大美泉之一。
120【五行大布】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574年)铸行。一以当十,与布泉并行。形制精妙,内外廓齐整,“五行大布”作玉筋篆书,直读,文体优美俊逸。因属虚值大钱而致私铸风行,故所见者大小厚薄不一。大钱径2.7厘米,重3克左右;小钱径2.2厘米,重2克左右。有合背钱,另有厌胜钱数种。五行大布亦为北周三大美泉之一。
121【永通万国】北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579年)铸。一以当十,与五行大布并行。“永通万国”的出现,连同布泉、五行大布使北周三大美泉不仅在南北朝、乃至在我国以及世界铸币工艺史上,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钱文“永通”意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铜色青白,制作精致,轮廓俊俏,书法华美。初铸钱径约3厘米、重6克左右。后铸渐小,径减至2.5厘米左右,且夹有铅锡钱,然仍不失美泉风韵。有合背钱、厌胜钱,传世之阔缘大钱,据考为后世翻铸。
122【高昌吉利】南北朝时高昌国(499—640年)麴氏王朝铸币。高昌故都在今新疆吐鲁蕃东南二十里。北魏太和廿三年(499年)麴嘉为王,传九世至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为唐所灭。所铸“高昌吉利”钱厚重质朴,钱文隶书,旋读,有北魏气韵。径2.6厘米,重10~12.5克。内外廓完好,光背无文,个别穿上可见星号。高昌吉利钱传世不多,幸吐鲁蕃及陕西等地晋至唐墓中尚有微量出土。
123【方圆四朱】旧称“法码钱”,“小圜金”等。今因其钱有方有圆,形制上亦多属外方内圆,加之名目繁多,遂统称之为“方圆四朱”。钱文记重为“四朱”,或记重并记地如“宜阳四朱”,“临?四朱”等。四字钱文有同书一面者,然多为面记重、背记地。除少数圆钱如“下蔡四朱”、“临朐四朱”为阳文外,余外方内圆者均为阴文。已发现所记地名有:濮阳、陈、丞相、安平、吕、东阿、姑幕、定襄、高柳、?、淳于、阳丘等十余种。钱体大小厚薄,或方或圆尽有不同,但多“重如其文”,实测约2.5克左右。一般钱体厚实,面大背小,字迹方整,个别如“定襄四朱”底部尚有一小钮环。所记地名多属鲁地,出土亦多在山东及邻近的安徽、河南部分地区。成钱时代说法不一,大致三种:一、战国中期齐国所造,以作齐刀辅币之用,二、西汉文帝行四铢半两时造,作为“法码钱”以衡“半两”钱重,三、北魏至北齐间因币制混乱、虚值钱泛滥,淮北、淮西地方民间铸行以作交易之用。今参酌第三说将“方圆四朱”附南北朝钱后。然最终结论尚待进一步考订。又,与“方圆四朱”并行尚有少量“方圆三朱”,附录于此。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