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王沥川几点更新:欧洲和解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数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17:59

欧洲和解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部分数据

德国 介绍 2011-03-01 23:55:35 阅读902 评论32   字号: 订阅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英国首相丘吉尔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说道:“我要联合苏联,打败希特勒”。人们提醒他:“斯大林也是魔鬼”,丘吉尔回答了一句名言:“即使与魔鬼合作,我也要首先打败希特勒!”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宣战,德国第二天也对美国宣战。丘吉尔听到这个消息后说的一句话也极其著名:“我们终于赢了”。历史记载:“那一夜,丘吉尔睡了一个好觉”。     为什么丘吉尔要“首先打败希特勒”?    为什么美国一参战,丘吉尔就说“我们终于赢了”?    以下,全部以数据说明这些问题。        首先对比德国和苏联的生产效率,仅从产量和劳动力人数对比,苏联就“不配当英美的敌人”。       有关的统计数据,列表如下:        表一   二战期间德国和苏联的原料生产对比                     煤炭(亿吨)             钢(万吨)               铝(万吨)                    德国       苏联            德国      苏联            德国      苏联       1941      3.155    1.514         2820      1790          23.36      ---       1942      3.179    0.755         2870       810           26.40      5.17       1943      3.404    0.931         3060       850           25.00      6.23       1944      3.476    1.215         2580      1090          24.53      8.27       1945      --          1.493         ---          1230            ---          8.63        表二   二战期间德国和苏联的劳动力对比(万人)                       工业劳动力             外国劳动力           劳动力合计                      德国       苏联         德国      苏联          德国      苏联       1941      1290     1100          350           0          1640     1100       1942      1160      720           460           5          1620       725       1943      1110      750           570         20          1680       770       1944      1040      820           760         80          1800       900       1945        ---        950           ---          290            ---       1240        表三   二战期间美国《租借法案》支援苏联的物资清单
       飞机                14,795架         坦克                  7,056辆         吉普车            51,503辆
       卡车              375,883辆         汽车                35,170辆         拖拉机              8,071辆
       火炮                 8,218门          机关枪           131,633挺         爆炸物          345,735吨
       建筑设备  10,910,000吨         铁路货车          11,155辆        火车车头           1,981辆
       运输船                   90艘         反潜舰只               105艘         鱼雷艇                 197艘
       船用发动机       7,784套         粮食            4,478,000吨        非铁金属       802,000吨
       石油制品     2,670,000吨        化学物质        842,000吨        棉花        106,893,000吨
       皮革                49,860吨         轮胎            3,786,000条        军鞋          15,417,001双
       机械与装备  1,078,965,000吨
       注意最后一项:美国赠送给苏联的“机械与设备”多达10.78亿吨,重建了苏联工业。苏德战争爆发仅仅四个月,苏联的工业就被德国人占领或摧毁了。美国提供设备,在远东帮助苏联再建了一批工厂。        表四   美国对苏联援助的四个协定及其期间
       租借法案开始之前:1941年6月22日-1941年9月30日     支付现金
       第一协定期间:1941年10月1日-1942年6月30日        1941年10月1日签字
       第二协定期间:1942年7  月1日-1943年6月30日        1942年10月6日签字
       第三协定期间:1943年7  月1日-1944年6月30日        1943年10月19日签字
       第四协定期间:1944年7 月1日开始,1944年4月17日签字。这次美国援助专门用于苏联对日本的战争: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
                1945年9月2日为止,美国继续对苏联的援助
                1945年9月20日,美国全部停止对苏联的援助          
       说明:
       第一,美国三年内三次签约,武装苏联打击德国,直至德国投降。
       第二,美国在第四年专门签约,支持苏联对日本的宣战。日本投降后18天,美国的援助终止。
       1947年7月,日本投降不到两年,美国又策划和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等等:帮助恢复二次大战中被战火摧毁的欧洲各国的经济。        表五    苏联与德国的伤亡       各种统计数据不一。所以,不知道采用哪一个数据来源。基本上的大致比例为:       陆军部队伤亡:德军与苏军,大约1:3-4 之间。       空军部队伤亡:德军与苏军,大约1:10 以上。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德军的第52战斗机联队:这个德国空军联队的飞机不到300架,二战中击落了苏联红军的飞机10,000 架以上。        英美与苏联的对立:柏林危机        从上面的各个对比表可以看出:直到德国战败前,德国煤炭,钢铁和铝的生产量分别是苏联的2-3倍,       德国的劳动力也始终高于苏联:德国战败前一年,1944年的劳动力1800万人,超过苏联900万人一倍。       这是斯大林急于扼杀德国,甚至毁灭德国的经济的根本原因:二战结束后,苏联在自己占领的地区进行了令人发指的领土再分割:苏联彻底改变了波兰边境,并吞了18万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然后把东德的11万平方公里“补偿”划分给新的波兰,使整个波兰和东德的边境全部向西迁移。    美国派往这一地区的杜鲁门的经济顾问William L. Clayton向华盛顿报告说:“这种迁移1500万人口的计划实际是要消灭这些德国人”,“数以百万计的德国人正在慢慢饿死”。William L. Clayton批评苏联的政策说:“希望用用Oder-Neisse line线(即割走18万平方公里德国东部领土的新国境线)划出一个新德国,建立一个田园牧歌式新国家的想法只是幻想,除非把这块土地上的1500万人驱除出去或者灭绝”。最终,这些“上千万”的德国人被西德收留了。    1948年,美英法等国连续几个月召开会议,讨论“恢复德国经济进而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1947年获得大量美元的法国也改变了态度”,开始支持《马歇尔计划》。新德国的和平宪法也在开始起草。        1945年,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把占领巴黎的荣耀,留给了自由法国的军队,把占领柏林的荣耀,留给了苏联红军”,但是德国本土和柏林地区,都被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
       1948年苏联发动的“柏林封锁”,又称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6月24日,苏联封锁了通往西柏林的所有地面通道:公路,铁路和水上交通。
       1949年5月11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在欧洲失败的苏联,一年后,1950年,在亚洲发动了朝鲜战争。
       
       这次“柏林封锁”的前后起因,参见几个示意图:

       一战后德国损失的领土:右边最大一块划给了波兰(淡黄色)并把德国分成了两个部分,左边法国割走了两块土地。上图是战后的德国,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       当时,只有担任英国议员丘吉尔说:这种方案势必再次引发战争。20年后,二战果然爆发了。

        二战后德国损失的领土:苏联把大片德国领土,用新的国境线(Oder-Neisse line 线)划归苏联和波兰,“这些领土面积占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的德国面积的23.8%(上图的淡黄色),造成了上千万德国难民潮”。这些德国难民大部分逃到了美英法国的占领区。
       1948年6月24日,斯大林又封锁柏林:四国共占的德国首都。事件的起因:苏联当时正在拼凑一批“加盟国”(即直接加入苏联)和卫星国(傀儡国家)。但是在柏林的选举中,民主共和党的选票是德共的两倍半。柏林的选举影响了整个东德地区,斯大林希望把美英法的影响驱出柏林,完全控制德国东部。
  
       盟国,没有屈服于苏联的压力。根据计算:250万西柏林人,每天需要3740 吨的食品,燃料和物资。
       通过三条“空中走廊”(右上图),美国空军的运输量,一开始就是每天4000 吨。
       美军投入的飞机越来越多,运输指挥控制体系越来越完备。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南非的空军也先后加入柏林空运:每天输送吨位增长到6000吨--8000吨--1万吨。最后达到每天1.3万吨。
       同时,面对苏联集团在欧洲和亚洲的扩张,美国开始筹建北约,并且开始改变对日本的政策。

        
       柏林危机   朝鲜战争        美国希望恢复德国的经济:“没有德国的复兴,就没有欧洲的复习”“这是美国安全的基石”(马歇尔)。    但被希特勒打得“心有余悸的斯大林”希望建立一个“非武装的缓冲国”德国,不是经济复兴的德国。    斯大林说:“马歇尔计划不过是杜鲁门的一个阴谋,他们根本没有打算帮助我们,他们是用金钱收买欧洲,他们的目的是渗透到欧洲各个国家”。     1948年6月24日:斯大林突然封锁了通往西柏林的全部陆上通道,把250万西柏林居民和“新边界”造成1500万德国难民两大问题“一下子丢给了美国”。冷战,就此开始了    1949年5月11日,苏联解除柏林封锁:此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爆发“三大战役”,国民政府败北。此间美国和盟国空军通过大规模空运,救助西柏林的居民。苏联集团“东西两面配合默契”。    1950年6月25日:斯大林在“柏林封锁”失败一年后,指使金日成突然袭击韩国。    1950年6月25日的“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军队从二战高峰时期的1200万人,减少到36万人”。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再次扩大军队并且派驻世界各地,直到今天。    …………       1953年3月,斯大林死亡。       1953年6月,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宣布:如果再不签订停火协议,美国将使用原子弹。       1953年7月,金日成和毛泽东签订停火协议:但是,至今没有签订和平协议。     …………       1976年,毛泽东死亡。他死后不到一个月,他的亲属和追随者全部被逮捕。       1991年,苏联崩溃。北京等地“所有朝鲜战争的展览馆博物馆等内容,彻底消失了”。       1991年,苏联崩溃时,粮食生产甚至从来没有达到沙俄时代的水平。“没有一个士兵为苏联的消失而战斗”“苏联解密的大量档案开始改写世界的历史”“我们过去熟知的很多故事,开始呈现出历史的真实”:
       苏联军费开支所占国家预算的比例,高达40%。
       苏联军事工业系统的产值占GDP的20%。
       苏联250亿美元的科研总经费中,将近200亿美元用于军事。
       没有斯大林的各种帮助,就没有希特勒的兴起,更没有二次大战。
    …………    一批又一批解密公开的资料,使俄罗斯人民和世界人民都震惊了,“从一场持久的神话般的梦里觉醒过来”“对许多苏联人来说,事情很清楚: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象苏联历史那样被篡改”。        表六    二战期间的各国GDP数据       二战战争期间的欧美政府的权威数据,无从查证。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The Economics of World War II: Six Great Powers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作者:Mark Harrison)中的数据如下表。       英国人的美国GDP数据与美国官方数据有差异,下表的“美国政府”数据来自美国商务部,标为红色。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意大利       147        144       145       137      117         92       日本           192       196       197       194       189       144             德国           387       412       417       426       437       310       苏联           417       359       274       305       362       343       英国           316       344       353       361       346       331       美国           943     1094     1235     1399     1499     1474       美国政府  1014     1267     1619     1986      2198     2230       说明:       1. 苏联数据历来存在水分,有多大的水分,至今也不清楚。上表中,德国英国苏联差不多,日本意大利较少。       2. 即使按照英国人的数据(黑色),美国一个国家的GDP,也始终超过轴心国德意日三国的总和。       3. 在1945年,美国的GDP是日本的10倍,其他5国的总和。如果采纳美国政府数据,则差距更大。       4. 在1950年,朝鲜战争当年,美国GDP 为3793亿美元,为中国当年GDP16亿美元的 237倍。        表七    苏联与美国的钢铁产量       为什么斯大林无论是“柏林封锁”,还是“朝鲜战争”,都没有真的与英美开战?事实上,苏联在二战之后直到解体都始终不敢与美国直接冲突:双方国力差距太大。下表是二战期间的钢产量:
       年度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苏联    1790      810      850    1090    1230
       美国    7520    7800    8060    8130    7230
       上述钢铁数据来自美国政府网站。这仅仅是数量的对比,并未质量的对比,“不同质量钢铁寿命差距几十倍”。钢铁产量“相差七八倍”的斯大林联不敢出兵,“让金日成毛泽东出兵朝鲜削弱西方”。
 

       马歇尔将军的使团,在中国“调处”国共的军事冲突,准备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中国。

       马歇尔使团在延安:经过“调处”国共冲突,中国开始了停战,裁军,制定宪法,政治协商会议等……“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是无偿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政治改革,民主选举”。苏联等不接受这一条件。       于是,中国在1947年通过宪法,1948年4月完成全民选举。        表七    美国1940-1953年的GDP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50         美国GDP  1014   1267   1619   1986    2198   2230   3793                    说明:       1. 在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当年,美国GDP 为3793亿美元,约为大陆当年GDP16亿美元的237倍。       2. 在1950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之后,美国依照原先的承诺,对台湾进行了援助。       3. 在1948年4月,中国完成全民选举后,美国开始办理约定的援助时,再次突然爆发国共战争。       4. 在1948年8月18日,中国全民选举4 个月之后,毛泽东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信口雌黄:“……已经失败了,但是还要装作好像没有失败的样子的欧洲马歇尔计划陷入全盘崩溃的惨境……在助蒋作战的开头,又曾演过一出美国出面调处国共两党争端的文明戏,企图软化中国共产党和欺骗中国人民,不战而控制全中国。和谈失败了,欺骗不行了,战争揭幕了”。       事实上,美国既未介入国共战争,也不知道朝鲜战争爆发。不述。       事实上,毛泽东宣布向苏联“一边倒”,并赶走美国大使。不述。       1920-1943年,美国钢产量(橙色)和德国钢产量(绿色)的对比。        纳粹德国的情报部长舒伦堡(Walter Schellenberg,1910-1952,右图),在他的《舒伦堡回忆录》中记载:与美国宣战前,德国的情报部表示反对,认为一旦开战,美国的钢产量会“迅速突破8000万吨而压垮德国”。当时,希特勒和戈林等人不相信。战后的纽伦堡审判期间,戈林在监狱走廊里,隔着不远的距离,对舒伦堡大声说:“舒伦堡,你是对的”。后来戈林在狱中自杀了。舒伦堡被判6年监禁,1951年提前释放。       美国在二战中,军火的生产数量巨大,并且帮助重建了苏联军火体系。。       例如,美国在二战期间,仅航空母舰一项就生产了多达155艘(含轻型航母)。轴心国战争期间总计生产了16艘航母,都是日本生产的,战争中被全部击沉。       又如美国在二战中生产飞机40多万架,在朝鲜出动空军320万架次(其中大约45%是美国空军第五军的战机,从日本起飞,55%是美国海军舰载飞机,从朝鲜沿海的航母起飞),苏联飞机几乎全军覆没,朝鲜的地面被320万架次飞机等炸成火海,“范弗里特弹药量”系指“饱和弹药量的五倍”:火海对付人海,“一个师的地面部队不到20分钟就消失了”。不述。         附录       《时代》对邓小平的最终评价:《另一个中国》       作为世界第一大媒体集团,毛泽东周恩来等仅仅入选过“封面人物”,没有入选过“年度人物”。
       邓小平两次入选《时代》年度人物,此前只有两次亚洲人入选:尼赫鲁,蒋中正夫妇,但都只有一次。
       对于邓小平,《时代》的文章很多,其中部分内容,简单翻译如下:       叶利钦两次在危难关头幸运地得到军队支持才度过难关。任何集权体系的改革,没有军队支持不可能成功。       邓小平本人就是军队的缔造者之一:1927年他领导百色起义,后带领2万多军队向井冈山攻击前进,抵达井冈山时军队还剩下大约2 千余人……中国十个元帅和十个大将,不是邓的战友就是邓的部下 ……1976年,邓再次被打倒,但是“谁也惹不起的军阀”许世友庇护了邓的生命……毛死后,军队立刻逮捕了毛的亲属与亲信……       邓在军队支持下,废黜了不愿改革的保守派……邓小平的一生从未担任国家或党的第一把手,但是在军队支持下,邓小平控制中国将近20 年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邓小平坦率地说:毛在执政期间“输出革命”的“国际主义援助”超过200亿美元……这些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这引发了很多,尤其是亚洲的动乱与叛乱,死亡最多的是造成印度尼西亚几百万人死亡的 “九三零事件”,死亡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导致柬埔寨人口1/4灭绝的红色高棉革命……       ……邓在第三次上台后,几乎全部砍掉了毛的数百个军事项目……邓在第三次上台后,一次又一次大规模裁减军队,大幅度削减军事预算,这些行动同样得到了军队的一致支持:这在军事集权的国家是几千年没有先例的,甚至在民主国家也是极其困难的。       ……邓是聪明的,他清楚地知道,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资本主义。邓更聪明的是知道,怎样走上这条道路……对比之下近代中国史上的改革都失败了……       1997年,邓小平去世。       1997年,逝世后的邓小平再登《时代》封面,题目:《另一个中国》。       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及其他文章,都在大陆的书店里,“全部彻底消失了”。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2人  |  分享到:          阅读(902)| 评论(32)| 引用 (21) |举报   取消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