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歌词 孙燕姿:功利性读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06:22

一、      功利性读书读书是爱书人自我满足的一种方法,实在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它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书读得多。反过来,炫耀自己读书破万卷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读书人。商务印书馆元老王云五先生仅仅将读书视为一种好玩的东西,这样的心态是健康的。

二、      读书的兴味,源于反复摩挲中生出的一股热情,是一份得到了开发的天性。读书的佳境,如同爱情一样,是投契,是相许,沉浸,是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或许正是出于爱书人共通的生命感受,林语堂先生和我一样,讲求性情,反对功利。十二月八日——暂时尚无法搞清是哪一年的十二月八日——林先生在复旦大学演讲,题目是《论读书》,讲得痛快:“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本旨。”

  林先生所谈之功利性读书,于今未绝,相反,倒是更丰富了。学堂中的本本主义只是一种,其他各种心态,多系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怕是连林先生都未曾料及,比如,为写作——当然,读书写作,本是一回事,读而后写,亦乃文人本份,只是,当下现炒现卖,做投机生意的,大有人在。更有炮制读书札记的高手,一本书尚未握暖,一篇宏文却早已挥就,急匆匆换稿费去了。这样的书,读与未读,区别不大;这样的文章,怕也值不了几多银两。其次,为装大瓣蒜,譬如某君,每每玄谈,皆胡言乱语,状若酒醉:“关于正在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文本的反向叙述以及一种强势的文化互证……”让人觉着比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还难懂,不禁喟叹:真有学问!好歹总算是一种自我包装罢,没准会蒙上哪个傻瓜蛋,祝他成功。第三,为图省事。名著巨制,卷帙浩繁,通读起来,颇为费力,不如去读些随笔小品,或者一些轻松的短构,甚至一些文摘或者妙言集锦,轻而易举,便“知道”了许多东西。时日一久,经典长卷,便愈发懒得碰触。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便在布满蛛网的书架上熬白了头发,老黑格尔的坟头更是荒草成堆。第四,为赶时髦。人读我读,人云我云,怕的是落伍,惟不考虑自我的失落。市面上流行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跟踪追击,步步为营,力是费了,“好”未必讨得到,无非是把自己打扮得更入时一点,体会一下瞬间的浪漫罢了。待云烟散尽,眼前依旧空茫。总之,跟着排行榜走,未必比泡图书馆高明。书有千种,人有千种,读书的感觉,亦有千种,只有读到符合自家心性、气质与欲望的书,才能备感精神之至美;盲从于他人抑或媒体的牵引,常常会白费光阴。冷书热读,倒是别显几分生趣。一本书倘出版三五年后还有人读,此书便可刮目相看了。因而,在顾准潮退后研读顾准,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味“王二”,未必不是一件美事。时间差若打得巧了,一定会有大收获。

让功利走开,纯然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那才真叫享受。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瑟瑟的清风里,书是妩媚的情侣,温顺的马驹,是杯中的明月,更是幽畅的歌吟。书能让我们觉着活得很好,这就足够了。1.第 1 段中有"凝滞的时光,便如涧底的暗流,兀自流走",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 么呢?(4 分) 2.第 2 段中有"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本旨"的话, 那么林语堂所认为的"读书本旨"是 什么呢?(4 分) 3.第 3 段中作者举例评述了"其他各种心态",请分条概括一下哪几种心态.(6 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作者认为读书可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应该为性情爱好而轻松愉悦地读书, 并认为 读好书能引人向善,丰富智慧. B.作者认为只有在读书中认真思考体会,才能有读书的兴味,从而进入读书的佳境;而 为功利读书是违背人的性情的. C.作者批评了功利性读书并揭露其种种心态,从反面论证了应为取悦心灵而读书的主 张. D."书不是挥鞭的强盗, 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 是说没有强迫支配人的精神和控制人 的思想情感的书. E."书是妩媚的情侣,温顺的马驹,是杯中的明月,更是幽畅的歌吟",是说好书能使 人得到心灵的愉悦,给人美好的享受. 参考答案: 1. 读书可使人清除寂寞枯燥之感而愉快地度过时光. 2. 为了性情爱好而读书.(或: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 3. ①为投稿写作,换稿费而读书. ②为装作有学问,骗人而读书. ③为图省事读短构而不读经典长卷. ④为赶时髦而读流行的书.  4.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