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玄觞歌词:中国概念遇冷无损美国资本市场吸引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05:19

 5月份,中国互联网企业登陆美国市场IPO的热情继续高涨,但是投资者的热情不再,这批企业纷纷破发。从今年3月以来,美国市场上已有十多家中国公司被大幅做空后停牌,4家企业退市。

 

  此次中国概念股遭遇“寒流”,与去年底以来美国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曝光一些中国企业造假上市、上市后继续造假有关。短期内,这股寒流不可避免地会降低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热情,同时也会引起一波从美国市场撤离,回归香港股市和A股市场的小高潮。但是从长期来看,美国证券市场的吸引力并不会因此而褪色。

 

  最近被美国主板市场停牌和退市的企业,多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中国”:中国高速传媒(CCME)、中国绿色农业(CGA)、中国阀门(CVVT)、中国清洁能源(SCEI)……有人认为这是华尔街恶意做空中国概念。这批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冠上“中国”二字纯粹想沾中国概念的光,在美国资本市场浑水摸鱼,迟早会玷污中国概念的光泽。造假不被华尔街容忍,造假也不是中国特色,早揭露比晚揭露要好。

 

  这批企业还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通过反向收购登陆美国市场,即买壳上市。与A股市场不同,在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买壳成本低廉,无需任何营收和利润门槛,只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经审计的最新财务报告即可。

 

  OTCBB市场交投不热烈,股价不高,融资功能不强,但在OTCBB挂牌企业所需遵守的规范与NYSE、AMEX、NASDAQ三大主板市场基本一致,所以在OTCBB挂牌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满足了主板市场的条件,公司可以申请转到遂意交易所挂牌,在美国转板比较容易。这条迂回路线避开了直接上主板市场所需要的路演和尽职调查,为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何美国证券市场监管者不将这条路线堵死呢?这是因为与大陆法系国家的证券市场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海洋法系国家,任何公司的股份都允许公开交易,在证券交易所挂牌只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便利,而非提供诚信担保,亦非股权融资的准入门槛。欺诈是事后认定的,奉行民不告官不究原则。除了由律师事务所牵头组织股民集体对涉嫌欺诈的上市企业发动诉讼之外,证券市场的做空机制也会激励各种研究机构对上市企业作诚信调查。因此,美国证券市场反欺诈不是在上市审批环节把关,而是在挂牌交易期间持续进行,它不能杜绝欺诈,但是能把欺诈限制在一定程度。

 

  在做空机制的激励之下,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难免发生误伤,这会让误信报告的投资者受损,但是对上市企业的损害是可以控制的。当股价低于大股东心理价位时,大股东收购,企业回购,乃至私有化退市,都成为有利可图的选项,失去的只是短期融资机会。对付利空谣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经理层增持或者公司回购上市股票,往往能有立竿见影之效。如果利空消息为真,那就认栽吧。此外,当前这一波中国概念股逆势下调,也与前期中国概念过热有关,无论如何,中国企业都不必恐慌,更无需对美国证券市场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企业家的全球化视野成为竞争要素之一。世界上证券交易所有许多,每个交易所都有自己的特点,差别不仅在于交易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还跟交易所所在地区,以及所在国家的法律背景有关系。没有最好的证券市场,只有针对具体某家企业最适合的证券市场,甚至由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适合的证券市场也会不同。因此,国内企业赴美上市与回归,这种双向流动的态势会长期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