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你真好绘本教案:吃穿用的幸福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45:19

吃穿用的幸福學

    當我們失去了,才知道最好的東西其實就在身邊;而我們不知道它們就在身邊,是因為我們未曾用心去感知和尋找。作者朱慧芳所著《只買好東西》《只買好東西2:吃穿用的幸福學》,正是扮演著這一提供訊息的重要角色。她長時間以「神農嚐百草」的精神走訪台灣各地,幫助讀者找出身邊那些令人感動的小農、小店,以及真正在地的生活用品,透過其流暢令人如歷其境的文筆,訴說著台灣在地產業的生命力……

 

0-1 【導讀】消費在地好東西的感動!


當我們失去了,才知道最好的東西其實就在身邊;而我們不知道它們就在身邊,是因為我們未曾用心去感知和尋找。

近年來,隨著全球化貿易主義和工業化大量生產模式的盛行,加上連鎖超市、便利商店和大賣場的通路發展,其挾帶的價格優勢和方便性,一度使得全台灣各處在地生產的產品和鄉鎮的地方小店幾乎無招架之力。

一家家全球性品牌連鎖店的興建,都標示了幕後更多傳統老店和生產者的無奈退出,也代表了許多富有文化和人情味產業的衰落。全球化貿易和工業化生產的發展,只是讓中間的貿易商、跨國公司、大型企業大獲暴利,生產者成為廉價的生產機器,而消費者卻淪為只重價格、包裝,不知道生產過程和風險的犧牲者。

其實,如何讓消費者獲知正確的在地消費訊息,以具體購買行動支持在地生產,才是台灣社會永續發展所要追求的。作者朱慧芳所著《只買好東西》《只買好東西2:吃穿用的幸福學》,正是扮演著這一提供訊息的重要角色。她長時間以「神農嚐百草」的精神走訪台灣各地,幫助讀者找出身邊那些令人感動的小農、小店,以及真正在地的生活用品,透過其流暢令人如歷其境的文筆,訴說著台灣在地產業的生命力。

【內容導讀】

師法自然,生活在四季食材當中
~朱慧芳/綠色採買人、本書作者

《只買好東西》的出版,源於我的第一本書《從泥土冒出的有機人生》。那是關於十多年前,有機觀念在台灣尚屬混沌懵懂時,我先生黃仁棟的有機創業故事,以及開設有機店的經驗心得。當年可說是邊學邊創業,無論是基本的環境生態,還是農產品的知識,對當時的我而言,全部都是新知。

在一切向大自然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生活也慢慢的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都會回鄉的過渡當中,一步一步的與自然貼近。說得浪漫一點,我們開始跟著四季陽光的腳步律動;說得謙卑一些,只不過就是學習老祖宗的生活方式罷了。一切從簡,師法自然。

說一切從簡,也不是那麼完全。我們畢竟從都市中來,喜歡美好事物與享受的心情,已經內化為直覺,不想割捨、也無須刨除。也許如此,我們會在豐富的四季食材中,不自覺的創造生活的趣味和情境。對於長期生活在鄉野的農人,四季變化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之於都市回鄉的我們,卻是處處驚喜。驀然回首這樣的生活已經過了十多年,大自然的變化周而復始,有一定的律動,當初的驚喜,漸漸潛入生活中的每一刻呼吸,我也習慣把身在其中,那種連毛細孔都能感知的細微記錄下來。

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進入飲食的領域是從有機食物開始,當我深入核心,了解終極影響食物品質的關鍵在於土壤─土壤才是一切生命的根基。於是,我的眼界從狹隘的食品觀,逐步放寬放大,不再綑綁於農藥的是與非,或是形而下的料理美感。在地環境的永續性,才是我們是否能夠長期吃到真正好東西的決定因子。如果台灣的土地因我們而污染,我們必定有方法能夠讓她恢復乾淨,哪怕只是先從減少污染開始,都是我們應該即知即行的。

我絕對支持有機農業,但是我同時發現,動輒三、四倍價錢的有機食物,不是人人負擔得起。大部分的消費者,要的只是買得起、吃得安心的食物,環境的污染已經太多,大家不想把更多的髒東西吃進肚子裡。

根據許多調查和國外的經驗顯示,消費者願意多付三十%至五十%的價格,購買安全無污染的有機食物。若是以這個標準來看,安全用藥栽種的,以及各地小農以傳統方式種植的蔬果,兩者雖然不具有機驗證,卻是現階段最符合大家期待的食物。

有機是一門減法哲學

有機是一門減法哲學,我們不妨從減少用藥、安全用藥開始,寬容的看待農業這一行。以地球農業歷史的角度來看,有農藥的食物,只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如果它不好,終究會被淘汰。現代農業就像吃嗎啡一樣,明明知道對體質有害,卻戒不掉、停不了。農藥太方便也太好用,要戒斷這個癮頭,或許時間得稍微拖久一點,而後人要清除殘留農藥的時間會長一些。

「妳家都是吃有機的嗎?」
「怎麼分辨真假有機?」
和讀者面對面接觸,或是媒體訪談時,我最常被問到這些問題。

推廣有機概念這麼多年,消費者始終有一個疑惑:「有機產品是真的嗎?」有不少消費者很乾脆,抱持著不信就是不信的態度:「咁有可能,攏是騙人ㄟ?」很多消費者被黑心新聞嚇怕了,以為處處都是污染。

有機是真是假,請聽聽我的看法。 有機不等於完美,也不等於神聖,有機只是沒有農藥化肥的種植方式。雖然有機最重要的意義在於保護環境,維持生態永續,不過購買有機產品的消費者,絕大多數只是單純的想要購買沒有污染的食物,只要生產者遵守有機規範,按照程序誠實作業,就算是合法的有機。

有機產業剛剛起步時,確實曾吸引一票理想主義者投入,也有不少農友是因為受不了農藥的害處,而改變種植方式。隨著有機產業從小餅逐漸發成大餅,愈來愈多企業爭相投入。大賣場、超市、便利商店,每一家都要跟有機樂活沾點邊才算跟得上潮流,搶得到商機。有機市場因為有了大型企業的加持,迅速成長擴大。當有機與商業劃上等號時,理念型的店家勢必減少,甚至消失,或是轉而向另類型態發展,例如農夫市集;而有機也會步入其他商業的後路,所以大家真的不必對它有太過浪漫的期待。

市場變大,影響層面更廣,政府為了順應國際趨勢,同時也為了回應大眾的要求,終於在二○○七年制訂了「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以便在管理有機產品時有法可循。這項法規在二○○九年一月正式實施,「有機」從此成為法定名詞,不能再任意亂用。各種生鮮或是加工的食品,無論蔬果或是魚肉蛋奶,從此不能夠隨意標示「有機」。對銷售者而言,多了管理與約束,對消費者則是多了一層保障。

絕大部分的有機農場很歡迎消費者去現場參觀選購。意識型態較強的農友,甚至只賣給曾經去參觀過的消費者。要深入認識有機農戶,不妨安排到有機農場走一趟,也認識幫你種菜的人。

跟生產者直接購買農產品的管道,愈來愈暢通,只要一次購買的量足夠,要吃到新鮮可信賴的好東西並不難。至於在這本書中介紹的非主食類的食物或是用品,市面上已有不少通路販售,或是直接洽詢生產者,找到離你最近的通路購買。希望這二本《只買好東西》能提供大家更多購買好東西的靈感,透過購買好東西,逐步提升全家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質。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一口吃進身體的食物,都是珍貴的,因為食物影響身體健康和環境健康;每一塊花出去的錢,都是有影響力的,請用你的消費力,爭取更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

朱慧芳(Alice)
綠色採買人。曾任職於美商花旗銀行,創台灣最年輕女性分行經理的紀錄。在事業尖峰處毅然決定離開都市,協助夫婿黃仁棟創辦台灣第一家超越環保標準的有機超市。累積超過十年的食材與日用品挑選經驗,只為了幫消費者尋找好東西,並且樣樣都是放心給家人吃、給家人用的嚴選綠色產品!
現專職寫作,並致力於推廣台灣優質天然農產日用品,並將國際化綠色行銷觀念轉植實踐於本土企業。著有《從泥土冒出的有機人生》、《只買好東西》系列,新自然主義出版。

【目錄】

推薦序之一:「只買好東西」是一種新時代價值觀 李偉文
推薦序之二:人間有真情,大愛謙誠毅 孫若男
推薦序之三:爭回食物主導權,只買好東西 陳世雄
推薦序之四:感動用生命尋找好東西的人 陳鳳馨
推薦序之五:消費在地好東西的感動 董時叡
推薦序之六:一本倡導「食育」的啟蒙手冊 潘懷宗
作者序:繼續與好東西結緣 朱慧芳

第1章--放心買、安心吃: 師法自然,生活在四季食材當中
一切從簡,師法自然
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有機是一門減法哲學
有機神格化的謬思
台灣終於有了有機法規
什麼是有機食物?
六招真有機採購法
七個到有機通路購物的提醒
與農藥共處的飲食之道
與農藥共處的十個安心採購訣竅
台灣是一只被塞滿的豐盛菜籃
生活在台灣比白雪公主還要幸運
跟著四季的腳步放心吃
「發」「生」在春季---葉菜芽苗高纖排油
「涵」「養」在夏季---瓜果豆莢飽含水分
「孕」「育」在秋季---堅果種子營養完整
「藏」「潛」在冬季---根莖食物深埋土中
跟著四季蔬果吃,肉也分四季嗎?
養殖畜牧水產失去季節感

第2章--吃好油: 健康美味的根本,用好油
苦茶油:春天捎來訊息,吃苦茶油正新鮮
 茶籽懷胎比人還要久
 金椿茶油工坊---製作質純道地的苦茶油
搾好油:自己鮮搾的天然油,尚讚!
 搾油的重點在於找到好原料
 新搾油的顏色愈放愈深
好油多用途:好油可烹調也可排毒
 葵花油排毒寶典
 橄欖油排肝毒
椰子油:健康食品店的明星商品
 椰子油提供能量與活力
 椰子油是護膚聖品之一
橄欖油:健康訴求的橄欖油,等級差距大
 生命之樹社區農場---擁有生命力的橄欖油保存久
 瑪諾蘭迦工作室---進口家鄉有機橄欖油到台灣來
 清淨生活---產地裝瓶封蓋的新鮮橄欖油花生油、芝麻油:搾油以新鮮、衛生、健康為訴求
 源順老油廠---油傳三代的製油廠
 富味鄉---芝麻油滴滴香純
用油迷思:以訛傳訛的誤解,賠上健康不自知
用油需知:用油滴滴計較,才能吃進乾淨好油
 家中用過的舊油要怎麼處理?
 選好油之外,更要注意飲食的內容
【飲食插曲】
 溶劑萃取當道,傳統壓搾取油沒落
 天然油品擁有鮮活生命力
【Go!採買好油】

第3章--米食: 在地傳統米食吃巧又吃飽
手工麻糬:南台灣米食與紅豆的美麗相遇
  榖色穀香---用生命做出純手工、健康有機的麻糬
米食變化多:年糕、發糕、客家米食的傳統好味道
 祥太米食---用真材實料好年糕過好年
 山城米食---道地客家米食是最佳伴手禮
 稻香客家米食---以品牌經營米食贏得好名聲
米苔目:常民美食米苔目自己動手做
 親手做吃得安心的米苔目
 米粉阿嬤傳授米苔目製作要領
 市售米苔目用料差異大
米粉:純度百分百的手工米粉風味佳
 「調和米粉絲」充斥市面
 山川米粉---讓傳統純米手工米粉技藝延續
【飲食插曲】
 台灣優質紅豆生南國---福來伯催生無農藥紅豆
 苑裡有機紫糯米人情味最濃
 好吃的米食零嘴---胚芽米爆米香
【Go!採買好米食】

第4章--豆製品: 營養滿點的豆製品
毛豆、大豆、黃豆:追本溯源探求豆製品的前世今生
 台灣吃不到頂級的毛豆
 毛豆、大豆、黃豆是什麼關係?
 新鮮採豆、拾豆要趁早
 種給土地和種給動物吃的大豆
 吃基因改造黃豆,對健康影響仍未知
種豆做豆腐:迴鄉農場---台灣海水、自種豆,用心做豆腐
 半農半保險,回鄉過自主生活
豆製品:名豐豆腐---一番搾的香濃好豆漿
 認真做出好吃的豆製品
滷豆乾:萬里香豆乾---大溪萬里飄香的正港滷豆乾
 用手藝和耐心做好吃的滷豆乾
豆製品DIY:豆之味豆腐坊---動手做出香純的豆之味
 你吃的是化工級的豆製品嗎?
安心豆漿:義美豆漿---非基因改造豆漿容易買得到
 齊心催生有益健康的真食品
發芽黃豆漿:最經濟實惠又方便的自製豆漿
【飲食插曲】
 一顆顆豆子是怎麼取出來的?
【Go!採買豆製品】

第5章--甜品和零食: 天然原味的甜品和零食,最有健康概念
果醬:延長水果價值的風味果醬
 保存食物原味的創意果醬
仙草:關西仙草---古早味仙草茶隨泡即喝新吃法
 仙草只有神仙才會做?
愛玉凍:秋冬成熟的愛玉子是夏天的消暑聖品
 愛玉結凍要訣是一次搓洗完成
石花:喝進大海能量的「素食燕窩」
蜂蜜:甜在嘴裡的健康花蜜
 感謝蜜蜂採集百花之蜜
 鮮採蜂蜜帶有果酸香甜味
 四招真假蜂蜜分辨法
 好蜜哪裡買?怎麼保存?
 花粉、蜂王乳、蜂蠟樣樣都是寶
糖之味:達益食品---天然回甘的香甜味,找糖王準沒錯
 植物藏有最天然的甜之味
 吃好糖先了解製糖的前世今生
麥芽糖:來春嬤麥芽糖---濃濃人情味的柴燒糖飴
 麥芽糖養生效果佳
蓮子、蓮藕粉:有機蓮花農沒收成也甘願
 賞蓮花、吃蓮子,無處不美
紅棗:台灣紅棗搶得秋天第一紅
 太陽曬過的紅棗香氣好
菱角:南方生態樂園的有機菱角田
 和稻米輪種的有機菱角
 吃健康的零食,讓人滿齒留香
【飲食插曲】
 冷凍水果吃進滿口香
 以農業觀點看雄蜂的價值
 玉米糖漿不是傳統糖
 台灣糖有消失的危機
【Go!採買天然好吃的甜食和飲品】

第6章--乳品、麵包、茶、咖啡: 滿足口腹之慾的點心和飲品
牛奶:細心呵護乳牛的乳汁品質高
 吉蒸牧場---特製彈性牛床保護牛媽媽
 四方牧場---深獲有機消費者肯定的新鮮牛乳
 台灣自產有機牛奶尚待努力
 飛牛牧場---乳脂含量超越台灣乳品界標準
 光泉鮮乳---牛奶品質穩定度高口感好
 進口奶粉、保久乳、生奶知多少?
乳酪:新鮮又好吃的黃金七日乳酪難求
 富華乳酪---台灣乳酪製品專家
麵包:另類想法做麵包
 柏拉米提---做出真正無添加麵包
 穀物磨坊---夢想社區的扎實羊奶麵包
 現磨麥子、天然發酵老麵糰
 喜願麵包---施總兼什麼都兼
 教孩子做麵包吧!
 吃得到台灣小麥的喜願麵包
有機咖啡:口感溫潤柔順、豐富層次的好咖啡
 直達咖啡---回歸好咖啡的單純價值
 吳子鈺雨林咖啡---喝咖啡救雨林助農友
 親臨實境執行咖啡的公平貿易
 嘉義、雲林有台灣自產咖啡豆
 泥巴咖啡---開一家有自己味道的咖啡店
有機與安全用藥茶:順口好茶,滿足挑嘴的茶家
 赤蘭茶---用手掌炒出茶精靈
 福壽山農場---茶中珍稀之作
 百香生態茶---佳葉龍茶順口好喝
 阿里山高山茶---到阿里山找對門路喝好茶
 陳大同南山包種茶---有素人味的單純好茶
 日月老茶廠---在台灣發揚光大的阿薩姆紅茶
【飲食插曲】
 辛苦了!牛媽媽
 健康廚房提供無奶的牛扎糖
 我心目中理想的公平交易
 咖啡親兄弟巧克力---ChoChoCo手工打造巧克力
【Go!採買乳品、麵包、咖啡、茶】

第7章--醬料、菇、素料、醋: 烹調高手的美味秘招
醬油:天時地利釀造醬油的豐厚柔潤
 辨識純釀造醬油的五個簡易要訣
 西螺傳統蔭油有三寶
 味榮食品---傳統風味放諸四海皆受歡迎
 喜樂之泉---開懷品嚐有機醬油
菇類:方便烹煮的香味之源
 鹿窯菇園---力行「從搖籃到搖籃」的菇園
 鹿寮坑段木香菇農場---傳統古法種出段木好香菇
 分辨太空包香菇與進口香菇的要訣
 蕈優---安全衛生、有機新鮮菇買得到
素食原料:吃天然素料安全又健康
 傳統市場素料如何安心買?
釀造醋:新醋俏老醋順,各有各的好
 穀盛食品---出身在製醋世家
 醋事疑惑一籮筐
 大自然釀造醋的迷思
 杜康行---用藝術薰陶的有機醋
 醋王極品---讓人一杯接一杯
 不及格的醋有五大原因
 嘉南酒莊---酒麴是驗水果農藥高手
【飲食插曲】
 芝麻醬拌麵,絕配!
 一日不辛勤,不日既成花---花蓮黑暗部落金針花
 分享我對酵素的看法
【Go!採買天然調味料】

第8章--衣被、清潔用品: 穿得好、用得對,享受天然生活真簡單
有機棉:呵護肌膚、保護環境的有機棉衣
 舒芙工房---有機化妝棉製作空間媲美無塵室
 用化學染劑上色暴殄天物
 棉花農藥占農業用量四分之一
 被閹割的基因改造種子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和里仁---支持有機棉衣的多元選擇
 日正元有機農場---實踐台灣有機棉田夢
 動手做自己的有機棉衣
蠶絲衣被:四季皆宜的貼身好材質
 碧多妮蠶絲---徹頭徹尾保持天然的誠實織品
清潔用品:你乾淨了,環境也乾淨了嗎?
 橘子工坊---洗衣乾淨又飄香
 不添加起泡劑、界面活性劑的綠色牙膏
手工皂:善待肌膚和環境的手工皂
 以物易物的阿不皂
 令人感動的貼心手工皂
香茅油:最清香的天然防蟲劑
 天然香茅油產量稀少
 香茅油香氣四溢飄散
樟腦油:森林之中的天然芬多精
 也可用來保養家具又防蟲
【日用品插曲】
 家庭燒燙刀傷天然良藥
【Go!採買好穿好用日用品】
後記:好東西哪裡買?

 

0-2 容試讀】「只買好東西」是一種新時代價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早已進入消費時代,大部分人醒著的時間不是在想盡辦法賣東西給人,不然就是買東西來當作工作之餘的休閒。因此,身為一個消費者,我們要重新看到我們所選擇購買的任何一項產品都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因此,慧芳這本《只買好東西:吃穿用的幸福學》,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這些年來以醫師的身分從事環境保護的工作,我深深體會到,只要對健康有益的,對環境也一定好;同樣的,對環境友善的,對健康也一定有幫助。甚至,當我們看到東西真正的價值,而不是被價格所左右時,長時間且整體來講,反而是更省錢、更省資源的。因為當我們堅持只買好東西、只用好東西時,我們會發現到,我們不再浪費錢在垃圾食品或買一大堆永遠用不到的東西上面;當我們不再增添身體或精神的額外負擔時,身心健康了,當然也會省下龐大的醫療資源。

我覺得「只買好東西」是一種新時代價值觀的宣示,你我每個活在世界上的消費者,都可以透過消費來改善世界,因為如果人人只買好東西,那麼對環境不友善的產業自然而然就會被淘汰,那麼我們現在這個物質文明才有可能會永續下去。




【推薦序2】

人間有真情,大愛謙誠毅

~孫若男/新光真情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飲食重養生,生活重環保」一直是我秉持的生活態度。食用有機或無毒農產品不但有益健康,更可以因為減少農藥及化學肥料的使用而對生態的保護有極為正面的作用。

我的許多朋友都知道,我對健康飲食很重視,只要有好的食物就會馬上介紹給我。不久前,一位好友醫師送我一本書《只買好東西》,他說這本書妳一定要看,對妳應該有幫助。的確,這本書不但增加了我對食材的了解,知道好東西哪裡買、如何判別、什麼時候買最恰當,更吻合我的理念|好東西不一定要買貴的,在地的、當季的食材才是最佳選擇。

我覺得很難得有這麼一位肯花十幾年時間,捨棄高薪工作選擇上山下海,挖掘好農友好食材的達人,實在應該讓更多人認識她,並且分享她的寶貴經驗。我所創辦的新光真情教育基金會,這兩年來正積極推動有機農產品的推廣。因此,馬上邀請朱慧芳女士蒞臨演講,聽眾反應非常熱烈,欲罷不能,紛紛期待續集。

我對女士提到有關稻子的栽種印象非常深刻,她說許多農民為求快速方便,往往噴灑農藥,因此稻子的根不用深入地底下就能輕而易舉的吸收到養分而結出又大又重的稻穗;但也因為根不深、抓地力不夠,造成頭重腳輕的現象,只要一有颱風就全部倒塌。反之,有機栽種因為採用自然生長的方式,稻子被激發出本身的能力,根必須深入地底才能得到充分的養分,雖然每顆稻子結的稻穗比較少,不過因為根深且稻穗重量平均,受風災影響小,穀粒也較扎實。其實果樹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栽種有機蔬果是有助於水土保持的。我時常想,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逆境中成長的人練就一身堅毅不拔的精神,對環境的適應力反而更強。

看完《只買好東西》這本書總覺得意猶未盡,很高興她又要推出《只買好東西2:吃穿用的幸福學》,這次涵蓋的範圍更廣,真的是把她的壓箱寶都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了;想過吃好、穿好、用好的綠色生活,跟著朱慧芳走準沒錯。

【推薦序3】

爭回食物主導權,只買好東西

~陳世雄/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明道大學精緻農業學系講座教授


有一則謎語:「一群男人上市場,猜一種動物」,謎底是斑馬(台語:黑白買)。其實大多數現代人,不管男人女人都不懂如何正確挑選食物。長久以來掌握餐桌食物主導權的媽媽們,已經悄悄棄守,讓它落到食品加工業者和食品專家手裡。所以無論男人女人上市場,通通變成「斑馬」。每天吃的都是「添加許多化學藥品,看起來像食物的可食用物質」。大廚師都知道,要做好料理,最重要的是食材,新鮮、時令、健康、自然是不二法則,否則就算有最好的廚師、最好的廚藝,食材不好,也是枉然。

食品安全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問題,有一個說法,如果你的曾曾曾祖母不曾吃過的食物,你最好別吃。據估計,如果一個人一星期上兩次美式速食餐館,一輩子吞下肚的化學藥品超過四十公斤,累死你的肝臟和腎臟,想起來真可怕。

我鼓勵大家多買本土有機食品,特別是當地、當季農產品。有機農業強調食物「在地生產、在地消費」,只要每星期買一、兩次有機食物,就會鼓勵更多我國農民投入有機生產,我們的水土和生態資源就會多一份保障,我們的社會也就更符合「健康、生態、公平、關懷」的原則。

朱慧芳女士很有智慧,與夫婿黃仁棟年紀輕輕就懂得生活、懂得放下,放棄外商銀行高薪工作,從事有機農業之推動,享受健康有機生活,進而將生活體驗出書,與世人分享。《只買好東西:吃穿用的幸福學》一書包羅萬象,吃的、穿的、用的都有,提供消費者最好的採購顧問,不但提供訊息,也有許多農民小故事,充滿樂趣與智慧。慧芳女士推己及人,造福社會大眾,可謂功德無量。希望大家看過這本書,馬上行動,爭回食物主導權,不要再當「斑馬」。

【推薦序4】

感動用生命尋找好東西的人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而混亂的時代。從歷史上來看,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擁有人類有史以來不曾享有的充分選擇權,但我們的不安與徬徨也是空前的,這麼多的資訊紛至沓來,我們真能聰明地選擇對自己也對人類好的好東西嗎?

去年接觸到朱慧芳所寫的《只買好東西》一書後,心中就是滿滿的感動,無論從消費者的角度或小農的角度,一個人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找尋、試驗、整理、說明,讓我們既知所以然,更知其所以然,還整理成為人人易於掌握的簡單資訊,怎能不讓人充滿感謝。

慧芳是一位聰穎的女性,說話條理清楚、不急不緩,走在台北市,她就該是快速社會發展中最亮眼的職業婦女。一般以這種條件的女性選擇在職場上發揮,很快就可以擁有外界所欽羨的高階經理人職位,俐落的上下班生活,但同時必將身陷生活上的苦惱,該如何為家人採買健康又有品質的食材,這是典型職業婦女的面貌。慧芳也確實曾在金融圈服務,表現果然優異,但十年前她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要追求真正有品質的生活與生命。

慧芳用十年的時間尋找好的食材、好的用品,光是這樣的資訊對我而言就受用無窮,但她這兩本書不僅是一般的工具書,讓大家可以循線找到真正認真用心的小農們,這裡面其實充滿的是各種生活態度,尤其是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當我們尊重自然對農產品的生長邏輯,就會在採購時尊重大自然在四季不同時節的不同展演。

如果把這兩本書《只買好東西》、《只買好東西:吃穿用的幸福學》當成採買的工具書,已經值回票價,畢竟在這樣資訊爆炸的年代裡,有人能成為新時代的「神農氏」,為人們嚐遍百草、百菜、百食,已經該覺得感恩。但如果因此更熟悉這塊土地上每個季節的變化,與這塊土地所能孕育的驚奇,對生活必然有一番不同的體會。

【推薦序5】

一本倡導「食育」的
蒙手冊
~潘懷宗/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所教授

我在「TVBS健康兩點靈」中和朱慧芳結識,上節目談台灣好食材、下了節目也離不開美食話題。「談吃」就跟「聊天氣」一樣,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且有過之無不及,因為食物關係著飽腹的健康美味之外,更關乎著上至空氣、下至土壤的整個大環境的牽連。

慧芳提到美國農業部把地球上的土質概分成十二種,台灣就擁有其中的十一種之多,我想應該是除了南北極的永凍土吧!也因此即使不靠化學藥物,台灣的多樣土壤條件與四面環海資源,就可以生產豐富多樣的物產。綜觀全球美食界,只有法國、義大利、日本等被列為高級食材的出口國,但我認為只要品嚐過台灣豐美多樣好食材的國內外美食專家,會跟我一樣覺得台灣食物的確令人驚豔。要吃好食物,真的無須外求呢!

《只買好東西2:吃穿用的幸福學》以親切的筆調,道盡每樣食材如何從土地、生產者,甚至到消費者餐桌上的佳餚美饌,十足重現「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古諺。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對「智育」的重視勝於「美育」,而唯獨「食育」受到冷落,一個對「食育」重視的國度,就會有立意良善的國土政策和土壤教育、負責任的誠實良品和嚴格把關的檢驗機構,以及身心健康的國民和惜福知足的生活態度。

我非常樂於推薦慧芳這本新作《只買好東西2:吃穿用的幸福學》,還要提醒手邊沒有她第一本介紹米麵、蔬果、肉蛋、水產等三餐主食的讀者,趕快去買來看。這兩本《只買好東西》結合了好吃、好穿、好用,是大家支持這些在地生產的採買指南,更是喚醒大家重視「整體飲食教育」的啟蒙手冊。

【作者序】

繼續與好東西結


在《只買好東西》一書裡,我分享了自己多年累積的採購心得,並介紹了一些認真的生產者,為了方便讀者,順便提供他們的聯絡方式。限於篇幅,能夠列出和記載的只是走筆當下,腦中閃過的記憶,好食材太多,無法一一盡列。何況,當初的原意是希望分享採購食材的標準和方向,讀者可以參考書中的經驗,以這些簡單的判斷作為採買標準,這樣大家就可以在工作或住處附近,找尋距離最近的好食物。希望《只買好東西》成為一塊叩門磚,引出您身邊更多的美玉。

陸續從不同來源得知,許多讀友把《只買好東西》當作隨身採購軍師,甚至有許多有機店,把《只買好東西》作為進貨採購參考書和教育訓練必讀資料。對寫作的人來說,知道自己書寫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是比什麼都要高興的事。這當中,最讓我開心的事,是聽到幾位小農告訴我說:「今年東西很快就賣完了,不必像往年一樣,擔心產品要銷到哪裡去?」

農友跟我說:「看到妳的書來買產品的客人跟其他客人很不一樣。」怎麼個不一樣法?「他們不會討價還價,也不會嫌東嫌西的,還會幫我介紹客人。」有製麵廠商告訴我,他們已改進做法,不再添加色素;我還碰到廠商跟我說,研磨杏仁的機器已有改良,可以製作出不攙澱粉的純杏仁粉。聽到這些消息,讓我很開心,我一直覺得台灣正朝向更好的方向提升,事實證明的確如此。不過,我卻也很遺憾的看到,少數一、二家廠商品質不如當初,所幸這種廠商畢竟不多,只要讀者仔細觀察,必會看出端倪。

我相信台灣還會繼續出現更多好食物的生產者,讓消費者和整體環境一同受益。可惜一本二百多頁的小書,無法盡言這十多年來我所接觸的好食材。第一本《只買好東西》先將主食、蔬果、肉品交代清楚,至於油品、奶品、豆製品、菇類、調味料、點心、飲料、衣物、清潔用品等,就放在大家手中這本《只買好東西:吃穿用的幸福學》中,繼續與大家結緣。好東西會不會一直維持下去,除了靠你我的支持之外,也要靠我們的共同監督。我真心希望這本書帶來正面的影響,除了給認真的生產者更多的鼓勵之外,也藉由消費力,創造我們想要的環境。我們真的有力量可以改變台灣的消費文化,真的,只要我們真心想要。

現在,就請大家和我一起跟著四季的腳步,進入大自然的精采食材律動中吧!



【後記】

好東西哪裡買?


第一本《只買好東西》出版之後,不到一個禮拜,我的部落格上就收到好幾個類似的問題,大家都想知道:「怎麼買好東西?」這裡提出幾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到農場或是市集,直接與生產者面對面。現在農夫市集愈來愈多,宜蘭、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都有。在農夫市集擺攤的雖然不全是有機產品,也不全都是生產者本人,但至少是一個跟產地最親近的管道。

二、如果無法單獨消化一次的採購量,最好的方式是共同購買。共同購買是大夥集結購買某些東西,但是沒有一個組織運作的話,較難長久。共同購買最好有固定的組織型態,運作起來清楚又輕鬆,例如組成消費合作社型態,結合有志一同的群眾,買到符合大家期待的產品。也可透過既有組織發展共同購買,如有管理委員會的大樓、社區,或是志工團體、讀書會等。

三、加入已經存在的消費合作社。在台灣已有三十多個據點的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就是一個類似的團體。另外,學校和公家機關也有員工消費合作社,只是社員往往把合作社當成雜貨店,不知道身為社員是可以透過參與,主導合作社販售的產品內容。

四、詢問屬意的生產者,查詢他們的東西離你最近的販售點,這樣比較可以小量購買。透過商店購買,應該要考量商場本身的成本與利潤,通常價位比直接向農場購買要多一些。
購買有機產品時,請大家要先有二個基本觀念:一、有機是無法從肉眼、外觀上判別出來的。二、使用農藥的種植法,也可以做到沒有農藥殘留。所以要購買真正的有機產品,幾乎只有兩個管道,一個是選購通過合法驗證的產品,另一個就是直接跟你相信的生產者購買。

農委會從二○○四年起,委託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長期抽驗監測市售的有機農產品,每個月在全台各處的賣場,隨機抽檢農產品。根據二○○四年到二○○七年年底的統計資料顯示,賣場自行宣稱有機,卻沒有合法驗證的產品,被檢驗出農藥殘留的比例最高,次高的是沒有經過政府授權的驗證單位所驗證的產品。由此可見,合法的驗證制度,還是最可以信賴的標準。
絕大部分的有機農場很歡迎消費者去現場參觀選購。意識型態較強的農友,甚至只賣給曾經去參觀過的消費者。要深入認識有機農戶,不妨安排到有機農場走一趟,也認識幫你種菜的人。

跟生產者直接購買農產品的管道,愈來愈暢通,只要一次購買的量足夠,要吃到新鮮可信賴的好東西並不難。至於在這本書中介紹的非主食類的食物或是用品,市面上已有不少通路販售,或是直接洽詢生產者,找到離你最近的通路購買。希望這二本《只買好東西》能提供大家更多購買好東西的靈感,透過購買好東西,逐步提升全家人的健康和生活品質。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一口吃進身體的食物,都是珍貴的,因為食物影響身體健康和環境健康;每一塊花出去的錢,都是有影響力的,請用你的消費力,爭取更好的未來。

 

0-3 容試讀】第1章:師法自然,生活在四季食材當中

(內容部份摘錄)
什麼是有機食物?

【蔬果】
簡單的說,有機蔬果是指種植的環境沒有化學或重金屬污染,土壤不可以噴灑除草劑、不能有農藥殘留,灌溉用水也必須是乾淨的。不論是種植前、中、後或是採收後,除了有機法規允許使用的資材,不可以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農藥、生長劑等。

【肉品】
植物如此,動物呢?有機肉品在飼養期間,必須餵食經過驗證的有機飼料,飼養密度不能超出規定,還必須提供動物寬敞的空間和日照。除此之外,不可以使用荷爾蒙、抗生素,更不能為了增加飼養效能而施予開胃藥、瘦肉精等。水產食品素來有飼料來源界定的難度,所以是所有食物中,最難有機化的一種。「人道飼養」或是「產銷履歷」、通過「HACCP」安全作業驗證,都不是有機肉品,不可混為一談。

【加工品】
凡是需要保存和運輸的加工品,都需要有添加物。以前的人以大量的鹽或糖來醃漬蔬果,或是以日曬、風乾、煙燻方式保存食物。現在的食品加工業,夢幻程度超乎想像,無論顏色或是風味,做什麼像什麼,要什麼有什麼。還好有機加工品不可以攙假東西,算是為消費者爭得一塊淨土。有機加工品對於原料的要求是除了水和鹽之外,至少要有九十五%的原料是驗證過的有機物,而且不能有人工添加劑、色素、防腐劑等。有機衣物和保養品、清潔劑,都是加工品,應該要受到同樣的規範。

此外,進口的有機產品,也必須符合台灣的有機法規,並標示農委會的同意文件字號才算數,不能單以出口國家的標示認定。


六招真有機採購法

【商店通路購買】
有機採購第1招:
認清「有機」二個字,有法規約束之後,有機二個字已經不能再濫用,所以包裝袋上沒有這兩個字,或是用「生機」、「天然」、「自然」、「綠色」、「安全」、「無毒」、「有氧」、「健康」、「小農」、「在地」、「人道」、「產銷履歷」等用語,都不等於有機。

有機採購第2招:
認明農委會公布的最新標章,有機產品外包裝上面須貼上有機農產品標章的貼紙,不過農委會對標章貼紙的政策更改頻頻,令人眼花撩亂,不知日後是否會改變,要請大家多留意了。

有機採購第3招:
包裝袋上是否清楚印上生產者名稱、電話、地址、驗證單位和驗證字號。進口的產品,尤其在台灣分裝的加工品和五穀雜糧類的產品,大家更要看清楚。

【直接到農場購買】
有機採購第4招:
看農場是否有除了牛筋草和鬼針草之外的雜草。沒有噴過除草劑的農地,雜草的種類應該多樣、豐富,並且土壤沒有硬化。

有機採購第5招:
要求看農具室,用鼻子聞聞看有沒有藥味,用眼睛看有沒有農藥罐和噴灑用具。觀察肥料包裝袋,是有機肥還是化肥。

有機採購第6招:
觀察農作物是不是當季適合生產的,農場裡是不是種植至少五、六種以上不同蔬果作物。


七個到有機通路購物的提醒

到有機通路購物提醒1:
有機店賣有機商品,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多種類的有機商品可以賣,所以商店同時販售有機和非有機的產品,是難以避免的事。有些有機店販售的商品和有機沒有關係,卻以高昂的定價和似是而非的包裝標籤,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以為整間店不是有機的、就是天然的產品。

到有機通路購物提醒2:
有機店賣的餐點,未必是有機的,即使是用有機食材,也有些會拿快過期不新鮮的架上商品做成餐點,以減少損耗降低成本。還有些有機店自製加工品、麵包、饅頭等,用的卻是低成本的原物料,標榜健康其實品質並不佳。食物不是有機就好,不新鮮的食物,不論是不是有機,都不能給身體帶來正面的能量。

到有機通路購物提醒3:
有機店張貼的檢驗證明,未必都是有意義的。第三單位的長期監測抽驗結果,比商家自行檢驗報告要可靠。如果是廠商自行送驗的話,消費者永遠看不到不好的報告書。有些商店到處貼滿了檢驗報告,仔細看看其實日期都超過六個月以上,在半年的時間裡,不論是農產或是畜牧水產品,早就已經被消費者吃進肚子裡去了,和架上販售的商品沒有關聯。

到有機通路購物提醒4:
有的商店看準了消費者比較信任國外的檢驗,把進口單據、用外文寫的書信往來等,拿出來當成商品證明。以為看得懂的消費者沒幾個,真正會去注意的更少。

到有機通路購物提醒5:
每家農場的產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單一品牌一年長期有相同品項,很可能是取得驗證標章後,卻在沒有驗證的土地上種植,或是向別的農場收購。調貨在有機界是常有的事,出狀況的機率也比較大。有些農場面積小,卻能整年貨源不絕,就是有調貨的嫌疑。

到有機通路購物提醒6:
同樣的狀況也會發生在加工品上,先以小面積作業取得驗證,實際上在其他地方生產、包裝。

到有機通路購物提醒7:
有機法規上路之後,商店為了規避約束,冒出更多的名詞出來,只要不標示「有機」二個字,法律就管不著。無法可管的時候,消費者更要睜大眼睛了。

知道這些內幕,大家也不必過於擔心惶恐,因為大部分的農友與生產者都是愛惜羽毛,不會冒險毀掉自己的商譽。國立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長期抽檢有機產品的農藥殘留,統計結果發現,有機店販售所謂自由心證、沒有驗證的有機農產品,被檢驗出含有農藥成分的比例最高。

還好有機法規已經正式上路,違反規定的生產者,會有法律責任,對有心造假的廠商,有一定的嚇阻效果。總之,食品是良心事業,認識生產者或是農友,並且長期觀察,才是最可靠的方式。網站、部落格、農夫市集等各種商店之外的購買管道愈來愈普遍,有很多方式可以讓我們直接接觸生產者,要購買新鮮安全的產品並不困難。我自己的部落格上,也會把最近拜訪的農家訊息跟大家分享,好東西就是要一起來發揚,不是嗎?


與農藥共處的飲食之道

大家都知道藥品有副作用,可是人們懷抱著痊癒的希望,飯後睡前乖乖的照三餐吞下肚。農藥也是藥,它是用來醫治或是預防蔬果的病症,有時候也當作是蔬果的營養品。人們不是直接吃農藥,卻神經兮兮的擔心受怕,無非是害怕農人有心或是因為無知而下重藥,況且時有所聞的黑心食品、農藥事件,更加重了大家的不安。

台灣的有機種植面積,占可耕面積不到一%,換句話說台灣有九十九%以上的耕地都在使用農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很難避免不去買到或吃到含有農藥的食物。除了選購有機食物之外,還要更積極的具備與農藥共處的方式,降低農藥可能的傷害,才是比較實際的飲食之道。

與農藥共處的十個安心採購訣竅

安心採購訣竅1:
購買當地種植、適合當季生產的農產品。不是當季的食物少吃。

安心採購訣竅2:
盡量選擇需要剝皮的水果吃。表面不平整或是細毛多的水果,容易沾留農藥,去皮後再吃。需要用刀切的水果,表皮最好先沖洗乾淨再切。

安心採購訣竅3:
不要選擇過大、過美的水果。颱風前後,以及重大節慶前後,趕著搶收的,或是味道生澀的蔬果少吃。

安心採購訣竅4:
連續採收的蔬菜,例如番茄、小黃瓜、豆莢類,務必清洗徹底,不確定來源的,最好煮熟後再吃。

安心採購訣竅5:
單一種水果不要長期吃,或者連續吃太多。多樣性的選擇蔬果,偶爾要更換購買的地方,不要長期固定跟同一家商店購買同樣產品。

安心採購訣竅6:
一般而言帶有苦味,或是特殊氣味的蔬果,用藥量會比較低。

安心採購訣竅7:
套袋種植的水果,可避免一些從表面噴灑的農藥。

安心採購訣竅8:
避免購買有明顯藥斑,或是有藥水味的蔬果。

安心採購訣竅9:
用水清洗。雖然在蔬果內部的農藥無法去除,但是殘留在表面的農藥,還是可以用清水沖洗,去掉一部分殘餘。

安心採購訣竅10:
放心買安心吃,自己採買的食物,不需要惶惶終日,抱著懷疑的心吃東西。均衡飲食,適量的挑選各種不同類別的食物,多喝水、多運動,強化新陳代謝功能也是有幫助的。

簡單的說,安心飲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採買在地盛產的當令食物,跟著四季吃就對了。


台灣是一只被塞滿的豐盛菜籃

仔細觀察環繞在我們四周的大自然變化,從泥土、小草、大樹,到樹上的花蟲鳥獸,或是天上的雲朵、風和雨的變化,不難發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甚至礦物,沒有一樣不是受到陽光影響。

相較之下,我們人類算是對大自然反應比較遲鈍的。陽光改變溫度、光線、水氣、風力,也改變地殼地表的溫度,這些都影響著我們的身體以及食物。太陽直射地球的角度從赤道算起南北各是二十三點五度,直射的部分是熱帶,超過這個寬度是副熱帶、溫帶、寒帶。

台灣是地表上的一個奇蹟,小小一粒像雨滴的島嶼,滴落在浩瀚的太平洋西界,而且說巧不巧的,正落在太陽往北直射的極端二十三點五度北回歸線上。這一條線,讓台灣同時擁有熱帶和副熱帶不同風貌。微微偏東的聳立山脈,又恰巧劃分東西兩方的風水。

往南北二端拉長的島形,延伸了四季的軸線,當台北人還披著外套,墾丁滿街遊客早已短衫背心。三月底桃園的稻秧才手掌高,屏東的稻禾已長過膝蓋。除了平面之外,可別忽略立體面向,台灣有東北亞第一高山,可以種出平地難見的作物。美國農業部把地球上的土質概分成十二種,台灣就擁有其中的十一種之多。理論上,即使不靠化學農藥,台灣一定可以生產豐富多樣的農作,再加上四面環海資源充沛,從吃的角度來看,台灣真像是一只被塞得滿滿的豐盛菜籃,隨手捻來都是好菜。

生活在台灣比白雪公主還要幸運

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台灣的四季比別的地方更長,一年到頭都有豐美的蔬果可吃。我的一位阿兜仔朋友顧孚佑,來台灣定居超過三十年。有一回我們在他種滿幾十株香蕉的院子裡聊天,他一邊剝著香蕉一邊說他這輩子再也離不開台灣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一回去奧地利就開始想念台灣!生活在台灣,會以為每天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是理所當然的事,妳冬天去歐洲看看,除了雪還是雪,沒有香蕉也沒有鳳梨,更不可能有綠色的青菜……。」

顧孚佑是奧地利人,他這段話讓我聯想到奧地利的鄰居德國,我想就算住在夢幻的新天鵝堡,吃不到新鮮的蔬菜,也快樂不起來!難怪白雪公主看到蘋果就咬,可能太久沒有補充新鮮水果了。

生在台灣的確很幸福,只要不貪嘴,不肖想吃異國奇珍,跟著在地量產的季節新鮮食物吃,基本上就能生活得安全又健康。

跟著四季的腳步放心吃

太陽和地球像是緊密相扣的齒輪,二個宇宙齒輪不停轉動,每移動一顆齒廓,就會轉出不同的溫度和光線組合。住在都市裡的人可能沒機會聽到這二顆巨大齒輪轉動的聲響,可是每天與泥土為伍的農夫,對這聲音可親切呢。我聽過種稻的老農跟我說,稻子成長時會傳來此起彼落的「啵啵聲」;而蘆筍、竹筍類一暝大一寸的聲響,更是熱鬧。

傳統的農民曆,聰明的記錄了千百年的長期觀察,完整的把環境與人圈連在一起。所謂的前人智慧,就是一份上千年的統計資料大匯整。裡面記載著生活面向的禍福吉凶行動準則,以及春夏秋冬四季農作的經驗指南。聖經傳道書中有一句話說:「For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 and a time for every matter under heaven.」足以說明,順天才能應人,也才能安心健康。


「發」「生」在春季─葉菜芽苗高纖排油

當地氣開始往地表傳送暖意,種子就被啟動喚醒。種子內蓄藏的巨大能量轉化成新芽,向上直探陽光。春天的芽苗,承載新生的希望和力量,大自然此時充滿新意,綠色的葉菜、秧苗是這一季的主角。

人類身體是宇宙的縮圖,春天的身體狀態就像地表,為了保溫而在冬季緊鎖的毛細孔,此時迫不及待的想要舒張,四肢軀體也想往外伸展,和自然界中的植物一樣,處在往外抒發的狀態。為了禦寒,身體在冬季會累積一些脂肪,當天氣逐漸轉暖,身體不再需要這些脂肪的時候,可以藉由食用富含高纖維的蔬菜芽苗,增加腸胃的新陳代謝運作,也同時攝取春天能量的菁華。

「涵」「養」在夏季─瓜果豆莢飽含水分

夏天是颱風光臨的季節,也是綠色葉菜相對缺乏的時候。葉菜本來就不是夏季的強項,夏天的高溫彷彿在宣告葉菜的盛況不再。就算農人好不容易把菜種出來,又可能碰到颱風或是豪雨糟蹋,以致市場上一片葉菜荒。以前總覺得颱風是災害,等我知道台灣的水源一半以上靠颱風帶來,我開始感謝大自然妙不可喻的安排。福兮禍所伏,沒有颱風季,台灣一年四季可能都會處在缺水的狀態。

夏天地表酷熱,水氣容易蒸發,蔬果把水分和養分涵養在瓜果內,而且用厚皮去保護,避免日曬流失。人體不像瓜果可以涵養水氣,反倒得藉由排出水分來調節體溫。夏季補充水分的同時,也要補充養分,吃各種瓜果,正好可以二者兼顧。每年三、四月,農人開始搭架子,準備種瓜、豆之類的作物,迎接涵養水分與養分的夏天瓜果豆莢的到來。

「孕」「育」在秋季─堅果種子營養完整

植物把水分和養分輸送進瓜果裡,最大的目的是供給瓜果裡面的種子,給它們極大化的能量,好用來孕育果實、種子,準備傳宗接代。秋天植物的重心 ,就在孕育下一代生命。說來奇妙的是,堅果種子的養分多元豐富,跟發育中的孩童所需要的養分很契合。它們不但營養充沛,還飽含脂肪,對成長中的孩童非常重要。

其實,不僅是成長期的孩童需要堅果中的養分,秋天天氣轉涼,我們的身體也正要開始調適,準備進入冬季。從當季的堅果穀物和種子取得植物蛋白和脂肪,是給身體的訊號,要身體開始儲備過冬用的營養,排掉多餘的水分。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吃當季的食物,是最溫和的養生調理方式。


「藏」「潛」在冬季─根莖食物深埋土中

冬天的氣象是蕭瑟的,寒風猛吹萬物緊鎖,我們用厚衣包裹身體,植物則是用泥土把自己包覆起來。地表空氣中的凝凍,不代表地面下的停滯,冬天是植物地下根莖表現的季節,結球的洋蔥、馬鈴薯塊莖、地瓜、山藥、牛蒡、紅白蘿蔔等,都是在冬天最好吃。

身體需要醣分轉化成冬天需要的熱量,多餘的醣分會以脂肪的型態儲存在體內,當身體熱量不足時,就會提取這些脂肪燃燒。冬季人們喜歡躲在屋子或在被窩裡取暖,減少外在的活動,就像植物深埋在土裡是一樣的道理。

人類是地球演化的一部分,春去秋來,身體早已適應了季節變化,環境中產什麼我們吃什麼,再單純不過。從外太空遠遠的遙望地球,看不到任何個人的存在,只有陸地和海洋。就算人類自認是食物鏈最上面的主宰,面對浩瀚時空,也不能不謙卑的承認我們只是生物鏈中的一環。

跟著四季陽光腳步律動,安心的隨著四季飲食,不貪奇也不求多,我發現,單是身在台灣這一件事,就是深深的幸福。

跟著四季蔬果吃,肉也分四季嗎?

有人說:「跟著四季吃,肉也分四季嗎?」禽畜肉,甚至蛋乳水產經過人類長期的豢養,幾乎完全做到四季不分,僅剩捕撈的水產,還與大自然維繫著較為親密的依存關係。

大家最熟悉的有端午節前後的飛魚卵產季、仔魚產季。初夏五、六月的黑鮪魚、十一月的烏魚子採收期;蚵仔、牡蠣在秋冬肥滿、蜆和蛤則是在夏天好吃,著名的大閘蟹也在中秋前最為肥美。除了比較好養又耐命的魚種,例如吳郭魚和素有「海中吳郭」之稱的海鱺魚外,大部分的水產都有季節性。量產的時候,往往也是品質最佳狀態,所以基本上,即使是肉品水產類,跟著四季才能吃到最鮮美的好口感。

要小心的是,密集飼養容易出現病變死亡,旺季大量生產時期也是用藥最多的時候。其實不僅水產如此,牧場生產的牛奶,品質也有季節的差異。有關乳製品,稍後再細談。

養殖畜牧水失去季節感

進口的肉品水產,除了大閘蟹、帝王蟹等有明顯的季節性之外,畜肉品幾乎已不分時候,全年皆同。現代化、工廠化飼養的經濟動物,飼養環境與大自然隔絕,靠燈光控制動物的生理活動,根本沒有四季之分。市售的牛肉是進口的多,雖然金門和台灣中南部也有農戶飼養肉牛,但是賣場流通最大量的還是進口牛肉。飼養肉牛對環境的傷害,不斷獲得證據揭露,很可能有一天,吃牛肉會像抽菸一樣,要額外支付環境稅,消極的降低大家消費的慾望。

大家熟悉的鮭魚,有強烈的季節性,體內時鐘到的時候,牠就會出現逆流而上回到出生地產卵的特性。鮭魚的時間感是如此的強烈,可是消費者幾乎隨時都可買到、吃到鮭魚,大家不覺得奇怪嗎?除了從捕撈變成人工飼養之外,借助冷凍技術,也可延長產品壽命二年以上,做到不分四季,全年供貨。食品科技破解許多大自然的限制,也同時製造了更多難解的困境。

*    *    *    *    *

雖然養殖畜牧已經四季不分,三百六十五天想吃什麼都有,可是人的身體跟豢養的動物畢竟不同,仍然有冬冷夏熱的差異,食物的內容還是有所分別比較好。例如冬天需要的熱量和油脂比較多,由動物性的食物取得較容易獲得飽足感。夏天身體需要大量的排汗,含水量豐富的蔬果,容易消化吸收。不論什麼季節,要從控制飲食達到養生的目的,都有必要做到降低肉食量,提高五穀蔬果的比例。

 

0-4 容試讀】第8章:穿得好、用得對,享受天然生活真簡單


食物進入體內,衣物緊貼肌膚。
我們挑選食物時,習慣採用高規格的謹慎, 唯恐吃進農藥或是添加物。
但是地球上吸收最多農藥的,其實是棉類製品,
從種植時的用藥,到染整時的化學物, 種種污染都由地球和我們的身體共同承擔。


 有機棉

呵護肌膚、保護環境的有機棉衣

一向不太化妝的我,竟然因為寫書而開始粉墨登場,雖然不是濃妝豔抹,但是也夠嚇唬自己的了。既然化了妝事後就得擦乾抹淨,為了卸妝,我開始使用化妝棉,但是試用了幾種卸妝棉,發現很多棉花明顯經過漂白漿化,對已經被彩妝遮蓋好幾小時的肌膚,實在太過殘忍。

為了顧慮自己的面子,我一直在尋找可以溫柔對待自己的卸妝品,所以當我發現舒芙工房的有機棉化妝棉塊之後,就打定主意不再轉台,揣了二盒帶回家。因為我知道,這種東西沒有幾家商店願意擺放,隨時有可能在市場上消失,看到了就要多買,否則下次可能根本買不到。

舒芙工房─有機化妝棉製作空間媲美無塵室

有機棉花製品與一般棉製品在顏色上有明顯差異,沒有經過漂白的棉花,顏色微黃,上面還留著棉籽的細碎殼。天然的棉花,在採收和製程中會產生氧化,不可能白潔無瑕。

為了符合消費者對「白」的喜好,一般棉必須經過染色或是漂白,甚至帶有螢光白。眼睛看到的白,反而是許多污染後的集合效果。衣物直接跟肌膚接觸,污染的可不只是環境而已,還有我們的皮膚和呼吸道。

有機化妝棉使用起來相當舒服,我特別去請教舒芙工房馬孟姚有機棉的事情。孟姚是個知足舒坦的人,從日本進口有機棉,是她想要回饋地球的一種方式。雖然名為進口,其實她幾乎不想做任何生意,只想推廣有機棉的好處,她對販售有機棉這件事淡然處之,對有機棉該有的謹慎態度,卻一絲不苟。

她跟我說,這小小塊的化妝棉,用心程度不下於做一件衣服。因為卸妝棉最貼近臉上嬌嫩的肌膚,有沒有雜質髒污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製作有機化妝棉的空間,密閉程度直比無塵室,工作人員包裹得一塵不染,把化妝棉沾到落塵和污染物的機會降到最低。

 


用化學染劑上色暴殄天物

有機棉不可以漂白或是用化學染劑上色,可惜很多廠商只把注意力放在原料端,對於染色和製造的部分,並不嚴謹。有機棉用化學染劑上色,真是暴殄天物,把原本環保天然的用心,都給染掉了。孟姚認為既然是有機棉就該嚴守有機標準,即使染色也應該用天然植物,而且要告知消費者所使用的天然染劑是什麼。

其實,天然的棉本身就有不同的顏色,例如肌膚色、咖啡色、橄欖綠、酪黃、淺紫等,利用天然棉的顏色也可以織出非常柔美淡雅的布料。

利用天然棉織法設計出的布料和衣服,光是用看的就覺得舒服。記得在美國參加養生營隊的時候,義工好意的交代我說,天天釘在電腦前面的人,最好穿有機棉給自己基本的防護。我不確定這是心理機轉或是真的有什麼道理在裡面,但是天然有機棉穿在身上的溫柔感,確實很不一樣。

棉花農藥占農業用量四分之一

幾千年來棉花一直是人類最喜歡的天然纖維。棉花的產量,占世界農產品的三%,但因為需求急遽增加,世界產棉量已經供不應求。雖然石油化學纖維逐漸填補棉花產量不足的缺口,但是增加棉花產量一直是產棉國的大事。

為了提升棉花產值,種子公司處心積慮開發不怕除草劑的多產品種。不怕除草劑是說,在棉田裡噴灑除草劑,只會殺死雜草,不會影響棉花樹的成長。除草劑是屬於長期藥劑,會留在土壤中數年之久,還會滲透到地下水源。世界農藥用量,有四分之一用在棉花田裡。身上穿的棉衣和拿來洗臉擦身體的毛巾,不知噴灑了多少農藥,想到就讓我覺得呼吸困難。

全世界的產棉總量當中,美國就占了二十%,而全美的棉田,估計已有七成以上改種基因工程的棉花。也許有人認為,衣服又不是拿來吃的,棉田噴噴農藥或是使用基因工程棉花有什麼關係,卻不知除草劑和基因工程改變過的植物,對環境、土壤、水源和生態的污染,是屬於長效隱性的破壞,它所帶來的結果不是現在人類智慧可以預知的。

被閹割的基因改造種子

就像農藥、食品添加劑、DDT,還有一堆列舉不完的例子一樣,已經有太多人工合成的東西,短期看似好用,不消幾年卻發現有致命性的缺陷而被禁用。雖說科技來自人性,但是棉花的基因工程比較像是來自人性貪婪的那一部分。

基因工程生產的種子,因為是在實驗室組合出來的,所以廠商主張他們擁有種子的智慧財產權。想要種這樣東西的農人,必須向種子公司買種子,不能自己留種傳宗接代。北美和印度已經發生幾樁大公司告小農夫的案例。不過也有無辜的小農,反告這些大公司所生產的基因作物污染了他們原本乾淨、沒有被基因工程化的種子。

小農家要告大公司還有一項重要的理由,因為部分基因工程改變過的種子,已經被閹割了,不再具備傳宗接代的能力,我稱之為絕命種子。這類絕命種子種出的作物,只能出產一代。每一次農人想要種這樣作物,就得向大公司購買,就算自己留種,留下的也是無能生長的種子,無法種植。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和里仁─支持有機棉衣的多元選擇

有機棉最可貴的地方是,它不但不用基因工程種子,而且還保持著不用化學肥料、農藥、除草劑的方式種棉、採棉。其實台灣一直有農友小量栽種棉花。聽很多老農說,以前台灣四處有零星種棉花樹,他們用的棉被、枕頭、甚至冬衣裡的夾棉,就是用自己種的棉花。我很難想像自己種棉,縫衣、做被的情形,但我知道,要開始盡量支持有機棉。

進口的有機棉,品質觸感極佳,但先天高價的宿命,不易打動人心。相對而言,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和里仁商店販售的有機棉衣,就平民化許多,三百來元就可以買到一件有機棉衣。雖然從設計感和質地的精緻度來說,進口品牌要略勝一籌,但是本地產的無敵價格,卻讓人買得輕鬆。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有機棉衣,是從國外進口有機棉紗,在台灣織布縫製。至於有機棉的床單被套等,則是進口有機棉花原料,自己紡紗、織布,不可思議的MIT有機寢具,全部在台灣完成。由於考量染料對環境的破壞,所以只選擇污染性低的染劑,或是用原色不加染,可以說是從原料到成品理念一致性的作品。

日正元有機農場─實踐台灣有機棉田夢

在南投的日正元有機農場,是老闆林天送六十歲的時候,發願創辦的。放棄享福的退休日子,來開闢一條艱難的路,就像馬孟姚一樣,他們內在都有一股想要反哺社會的理想使命感。他說:「地球生育我們,該是我們拯救它、回饋它的時候了。」

幾年前,林天送遠去薩爾瓦多指導有機堆肥,在飛機上他聽朋友提到種棉花對環境污染相當嚴重,讓他很難過。他說:「我小時候農夫都不是這樣種棉花的!」回程路過美國時,他輾轉向當地種植有機棉的農友討教種植的技術,回到台灣便開始計畫他的有機棉田。

林天送劍及履及,在二○○九年夏天,試種的有機棉開花正常,原本擔心的蟲害,被他的萬能竹炭液控制住了,他開心的說:「很漂亮、很成功,歡迎大家來參觀。」這次種的棉花主要為了留種子,預備隔年擴大種植三十甲。看來不久後,大家就可以買到在地種、自己做的有機棉衣了。


動手做自己的有機棉衣

日正元老闆林天送說,在地有機棉會優先製作內衣褲,因為內衣褲是人的第二層肌膚,應該要用乾淨無污染的材質。除了等待日正元的有機棉量產之外,孟姚跟我說,有些愛用者長期訂購整批的棉布,為自己量身訂做有機衣服。也有人買有機布做窗簾、寢具,尤其是家中有過敏兒的家長會有這樣的需求。自己做有機衣,真是個不錯的主意!

我有一位朋友阿蓮在山裡過著清幽的生活,她的工作是染布,用山裡的天然植物素材把棉布染上淡雅的色彩,她的衣服都是自己染自己縫製,我的免洗筷外袋就是她的作品,每次拿出來用,都會教旁人多看幾眼。

棉布並不是容易上色的纖維,天然植物染呈現出的顏色,不會完全飽滿,也不可能鮮豔,跟化學染出來的效果很不一樣。阿蓮在山裡過著平靜的生活,不想有太多打擾,她說以前對工作過於認真,現在她要學習懶惰。如果有一天她願意幫大家染布做衣,我會在部落格上通知大家。

 蠶絲衣被

四季皆宜的貼身材質

有機棉溫柔,蠶絲衣輕盈。穿蠶絲衣、蓋蠶絲被我已有多年經驗,蠶絲內衣是我長期的貼身選擇。早些年去中國大陸旅遊時,被帶到蠶絲觀光工廠,總忍不住買些衣服、被子帶回來。幾次教訓之後,我終於學乖了,蠶絲衣、被還是台灣的好。雖然蠶絲就跟苦茶籽一樣,原始材料都來自中國大陸,但是經過嚴格把關挑選的品質,就是不一樣。台灣早已不再出產蠶繭、蠶絲,僅存的蠶桑農場─明泉農場,也早已改成休閒教育農場,不再產蠶絲。

碧多妮蠶絲─徹頭徹尾保持天然的誠實織品

碧多妮是日本時代就設立的蠶桑養殖和蠶絲被製造廠,原名台灣蠶絲,到第二代經營後,改名碧多妮。碧多妮長期跟中國大陸產區合作,專門購買一級長纖絲,運到台灣加工縫製。

有些人剛開始不習慣蠶絲衣,因為它太輕了,輕得就好像沒有穿的感覺。蠶絲就是蛋白質,所以跟肌膚十分的貼近。因為底質是蛋白質,要分辨真假可以抽出小小一搓蠶絲用火燒。用石化原料拉出的絲,會立即糾成黑焦團,真的蠶絲則會有一股像毛髮燒焦的味道,並且會燒成灰,不會縮成一小團。以蛋白質為主的蠶絲透氣性高,卻能保暖,可以說是四季皆宜的材質。雖然材質輕盈,卻有垂吊感、貼身性強,冬天蓋蠶絲被好像有一種被包覆的感覺。蠶絲衣服非常容易乾,旅行的時候清洗方便,又容易攜帶,除了蠶絲內衣褲之外,冬天我也喜歡穿蠶絲衛生衣,保暖效果一級棒。

如果要我挑出蠶絲的缺點,就是原色的蠶絲衣物穿一陣子後,會開始褐化,不再白皙。而且蠶絲衣不能漂白,化學漂白劑只會破壞天然蠶絲纖維,讓它沒有光澤,產生斷裂。蠶絲可說是一種必須保持天然的織品,也有很高的舒適度,享受天然生活,可以從最貼身的衣物和寢具開始。


 清潔用品

你乾淨了,環境也乾淨了嗎?

天然材質的衣服,清洗也不能太化學,之前我用進口的天然洗劑,雖然覺得比較不污染,但是一想到這麼重的東西運輸到台灣,要花費很多燃料,就覺得很內疚。而且高貴的定價,讓人心疼。

大家似乎已經習慣,只要跟清潔有關的產品,都要看到泡泡才有效,好像清潔力是否有效取決於泡泡的多寡。事實上,泡泡跟清潔效力並沒有多大關係,純粹是人的感受。起泡劑讓人刷洗出一堆泡泡,然後還要用更多的水去沖洗泡泡,洗衣、洗澡、洗頭、刷牙所用的水,大部分是用來沖掉泡泡,不是為了清潔本身。

橘子工坊─洗衣乾淨又飄香

自從發現橘子工坊生產帶有天然柑橘味的洗衣粉,我就馬上開始改用。因為蠶絲衣或是有機棉衣,只要用加了一點柑橘洗衣粉的水稍微浸泡過再清洗,不論是用手洗或是用洗衣機洗,很容易達到清潔效果。

買洗衣粉時,我會順便買溫和的漂白粉,橘子工坊的漂白粉沒有刺鼻的化學味,雖然「藥效」不太強,但是我安心。後來我還發現類似的洗衣粉,在主婦聯盟生活消費者合作社購買的價格更優惠,買來送朋友當禮物,只要是家庭主婦,收到都會很開心。

橘子工坊的洗衣粉讓我很滿意,濃稠的橘子精油洗碗劑則讓我摸索了好一陣子,才知道看似濃稠的洗劑,不要稀釋更好用。除了橘子工坊的洗碗精之外,我也用苦茶粉洗碗盤。對了,台南「點亮心」團體的志工們做的手工家事皂也非常好用,不僅清潔效果佳,用過後手上肌膚的感覺很舒服,沒有粗粗乾澀感。其實油膩不多的時候,用布或是清水、熱水沖洗就可以,不需要勞動清潔劑出馬。

不添加起泡劑、界面活性劑的綠色牙膏

大部分的人一天至少刷一到二次牙,而且幾乎都會用到牙膏。在沒有牙膏的時代,阿嬤是用粗鹽刷牙,我聽過用樹枝刷牙,也在中國大陸四川見識過彝族居民靠嚼食苦蕎麥的方式保健牙齒。沒有牙膏的時代,刷牙就跟洗髮、洗澡、洗衣一樣,不會洗刷出這麼多的泡泡,或者應該說根本沒泡。

商業化的牙膏不但要刷得滿嘴泡泡,而且還要口氣清涼、能預防蛀牙和牙周病,真不簡單。想起來,嘴巴實在好辛苦,要講話、唱歌、吃東西,還要被我們用這麼多化學物沖來刷去。各種清潔用品添加了起泡劑,食品又添加了消泡劑,這些東西不是對身體無益,就是對環境危害,何苦一直往嘴裡塞呢。

除了不需要多餘的泡泡之外,選購牙膏盡量避免界面活性劑。刷牙是利用摩擦把附著在牙齒上的殘垢脫落,可是摩擦劑會損害琺瑯質,於是廠商便用界面活性劑取代摩擦劑。加了界面活性劑和香料的牙膏,會令味覺麻痺,所以刷牙後會感覺不到食物的味道,或是讓食物變味。

引進家鄉義大利橄欖油的台灣女婿王龍華(Marco)曾受癌症所苦,病癒之後極力過著天然清淨的生活,他成立的瑪諾蘭迦工作室研發出許多天然的清潔用品,包括綠主張牙膏。清潔用品我喜歡換著用,德國進口的微莉達海鹽牙膏和薄荷牙膏也是我長期的選擇,孩子小的時候,我也買微莉達的兒童牙膏給他們用。


 手工皂

善待肌膚和環境的手工皂

什麼時候開始,台灣變得好天然,到處看得到手工皂!用過天然材質做工細緻的手工皂之後,很難再改用化學皂。尤其是比較敏感的人,一旦接觸添加了較多化學成分的清潔劑,肌膚會立即起反應,輕則有乾澀粗糙感,重則過敏起疹。

我試用過坊間一些手工皂,也有朋友做皂跟我分享,不過我實在很怕用到那種,沾了水就變得又黏又軟的手工皂。也有非常環保的朋友送我的手工皂完全沒有包裝,結果一、二個月沒用就開始發霉。不知道究竟是技術的問題,或是因為少了防腐劑的關係!據阿不說,原料的成分和乾燥度也是關鍵。

以物易物的阿不皂

以幫助中輟生為志業的阿不,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低調製作手工皂。他說以前每到冬天,皮膚就會紅腫搔癢,所以想要自己做皂洗看看,沒想到皮膚過敏狀況不知不覺中就沒再發生過。他的秀中工房名稱是從爸爸媽媽的名字中各取一個字,從小地方可以看出這個外表粗獷的男孩,有著一顆細緻的心。

阿不在林口老家田裡蓋屋,自己堆肥種菜,過著慢食慢活的日子,實踐自己對生活的想法。對了,跟阿不買手工皂不一定要用錢,他經常用換工的方式跟人交換物品或是服務,如果手邊有環保、生態、文學之類的二手書願意割愛,也可以跟他換自製手工皂。阿不,就是這種人!

令人感動的貼心手工皂

姜曰華是位愛家的女孩,當初開始研發手工皂,是為了讓患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的侄兒好過一點。小侄兒從出生就深受皮膚炎所苦,嚴重的時候要躺在醫院看護著,不讓他再去抓破搔癢難耐的肌膚。曰華視侄兒如己出,看到侄兒的痛苦,興起了自己來做溫和皂的想法。曰華是本科系出身,她用料講究,做出的手工皂雖不便宜,但她很自豪自己打皂多年,從來沒有違背當初對環境和品質的自我承諾。

台南的「點亮心」志工風迎,為老人家肌膚設計的敏感皂也是叫人感動的,在手工皂成為都會時尚的此刻,風迎會設身處地的想到老人家容易乾燥龜裂的肌膚,更加強了手工皂體貼人性的溫柔善意。這些都是我覺得容易親近,品質和用心都叫人開心的好皂。

沐浴是每天執行的淨化工作,不僅是清潔身體,同時也是坦誠面對自我的特殊時刻。用天然手工皂時,從鼻息到毛細孔感受天然油脂皂的滋潤,空氣和肌膚傳來天然精油或是香草淡淡的芳香,是件很舒服的事。

 香茅油

最清香的天然防蟲劑

台灣有幾項農產品,曾經在世界市場上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例如香茅油、樟腦油、稻米等。稻米在第一本《只買好東西》當中已經提過,這一本書中,我想跟大家分享天然的防蟲劑─香茅和樟腦。

台灣產的香茅油在六○年代曾經占有全世界產量的七十%,是當時台灣非常重要的農產輸出品。不過,再怎麼輝煌也已經成為歷史,現在的香茅在農政單位的認定中屬於藥材,並不被鼓勵。農友說:「他們說進口就好了,何必自己種。」我在香茅文化協會理事長葉軍隆的家中,聽他訴說著過往的歷史和殘餘的感傷。半刻鐘前滴在我手臂上的香茅油,淡淡繞著整間屋子迴散不止。

葉軍隆說:「香茅油最興盛的時候,第一銀行邊,專門設了一間香茅交易室,生產者和大盤商就在這個小地方,決定行情。」真豪氣,台灣也能左右世界商品價格耶!

天然香茅油量稀少

台灣香茅的時代已經遠離,市面上充斥著人工合成的香茅油、香茅皂、香茅精油,也有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產品。在地種香茅取油的,據葉軍隆說:「我如果不是僅存的,就是非常少數中的一位。」葉軍隆用的是非常傳統的方式,利用蒸氣把香茅中的精油和香茅水萃出,冷卻後透過油輕水重的特性,再將油水分離,收集香茅油。一桶大約七、八公升的油,要滴個五、六小時,真不知是藝術品還是農產品。

物以稀為貴,碩果僅存的真品,和市售香茅油價格差距頗大,乍聽售價我的反應是:「好貴啊!」退而一想,一公噸的香茅草,只能蒸餾出七到八公斤的香茅油,一年也不過蒸餾二次,再加上人工和種植的成本,一瓶五百毫升售價二千元的香茅油,並不算高。

從年收入的角度來想,就算每年生產的香茅油全部出清,也沒有多少收益,難怪香茅產業在台灣沒落。想想在百貨公司或是在網路上買進口精油,小小一瓶不過十毫升,也要幾百上千元,還不確定是不是純的。同樣是精油,真不該厚此薄彼。

葉軍隆今年六十好幾了,他說沒有人要接他的工作,他只能做到不能做為止。想到過幾年也許就買不到真的台灣香茅油,我真想把他家裡的香茅油全部買下來收藏。

香茅油香氣四溢飄散

純天然的香茅油,只要一點點味道就很濃,擦一點在身上,整個房間都可以聞到香茅味。香茅油是很好的防蚊驅蟲劑,如果確定買到的是純天然的,可以直接擦在肌膚上。

天然的香茅油塗抹後,大約只能維持二個小時左右,精油揮發之後,什麼都聞不到。我用舒芙工房的有機棉沾葉軍隆的天然香茅油,包在紗網中,放在床頭,倒是可以保存香味持續二、三個禮拜。

我習慣直接把香茅擦抹在皮膚上,肌膚敏感的人,可以用新鮮香茅煮水,倒入澡缸泡澡,也有防蚊效果。天然的味道,聞起來就令人通體舒暢。葉軍隆也有種少量的檸檬香茅,香味更勝傳統香茅。香茅蒸出來的「香水」味道清淡,葉軍隆說蒸香茅的時候,歡迎大家提水桶去裝。

 樟腦油

森林之中的天然芬多精

樟腦、蔗糖、茶葉曾經被稱作「台灣三寶」,除了茶葉一枝獨秀之外,其他兩項就跟香茅油一樣,俱往矣!以前中部一帶,有各種珍貴木材從中央山脈運送下來,木材集散中心附近的衛星城市也因此發展相關產業,像是南投的柴燒窯、三義的木雕、還有從北到南都有生產的樟腦油等。

WTO架構之下,幾乎所有傳統產業都受到衝擊,僅存幾家的樟腦油煉製廠,成了文化產業的焦點。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之星呢,就看商家是不是還可以保持它的純正和品質誠信。

就跟香茅一樣,台灣樟腦油的出口量,曾經占世界第一位,為台灣賺取不少外匯。樟腦油出口盛極一時的年代,和樟腦相關的產業利益很大,政府禁止民間買賣,就跟鹽、糖、酒一樣,是公賣產品。不過也因為利潤好,民間會有私下蒸餾販售,林間的樟樹因而被大量的砍伐。用現在的標準來看,製作樟腦可以說是不環保的產業,但是當時可是個發財行業。

也可用來保養家具又防蟲

滴幾滴樟腦油在水桶裡,用來擦地板、家具,有保養防蟲的效果。一年夏天,我經過東華樟腦油之家,想買瓶純樟腦油防蚊。當時工廠還沒有整建,我在門市沒看到人,便直接跑去隔壁的工廠。正巧做樟腦油的老師傅正在鋸木頭,準備待會兒要蒸餾樟腦油。

他手握一把電鋸,正把整塊樟木削成薄塊,工廠裡木塊亂飛,不戴護具的話看起來有點小危險。削下來小小塊的樟木,放到一層樓高的大桶子裡蒸餾。利用油水分離的原理,萃出樟腦油。就跟香茅一樣,蒸餾後流出的水帶有天然香味。師傅說,以前這附近人家都會提桶子來裝回家洗澡,現在工廠製油的頻率降低,也沒有人會提桶子來裝水了。

由於樟樹日漸稀少,製作的過程需要的技術和人力日漸凋零,和進口貨的成本比起來完全沒有競爭力。所以即使到了工廠,陳列的不一定全部都是純正的或是本土的樟腦產品。一分錢一分貨,在這些精油產品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日用品插曲

減緩燒燙刀傷的天然護膚用品

推薦我們用椰子油的陳謝棋醫師認為,椰子油很好用。他建議平常把椰子油放在冰箱凍成條狀,如果遇到燙傷,立即取出塗抹在傷口,可以幫助傷口復原。賣何姐椰子油的楊瑞蘭也是這麼說,我還沒有機會自製椰子油條,不知效果是不是像他們形容的這般神奇。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有一罐甲殼素產品,吃起來澀感很重,卻是好處多多。甲殼素容易和身體組織融為一體,又具有抗菌的特性,在醫學外科被用作縫合線或是人工皮膚。燙傷、刀傷發生時,立即塗抹在傷口,傷口復原得較快。有一次我切菜時劃到一個小傷口,想到冰箱裡的甲殼素液,立即取出塗抹在傷口上。不知是傷口太小,還是甲殼素起了作用,隔天我都忘了被刀切到這件事,事後想到時,已看不出傷口。

GO! 採買好穿好用日用品

●舒芙工房 電話:02-23932386
●里仁 電話:02-87707288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電話:02-29996122
●日正元有機農業公司 電話:0910-453555 傳真:049-2462180
●碧多妮 電話:037-225505、037-223327
●橘子工坊 電話:02-82602491
●瑪諾蘭迦工作室 電話:07-2227980
●阿不 電話:0939-110833
●姜曰華 電話:0920-063468
●台南的點亮心團體 電話:0986-065576 傳真:06-2584141
●葉軍隆香茅油 電話:0932-659985
●東華樟腦油 電話:04-258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