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县人民政府网:[顶] 冯玉祥将军信仰耶稣基督的美好见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31:12


1917年圣诞节,刘芳牧师在亚斯立堂主持隆重的洗礼,共有94人接受洗礼,冯玉祥将军也在其中。自此,冯玉祥将军正式加入基督教,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冯玉祥将军正式归主后,便严格按圣经的要求做人,无论治军,还是生活,都活出了基督徒应有的品格,也尽上了基督徒应尽的本分。

冯玉祥将军倡导“以教治军”,用基督教的教导来管理官兵。提倡节俭,反对奢华,要求官兵洁身自好。冯玉祥将军与士兵一样,穿灰布军装,睡稻草地铺,每餐仅一菜一汤,数十年如一日。在冯军中严禁吃喝嫖赌,严禁穿着绸缎,甚至严禁吸食香烟,冯玉祥将军自己也从来不用烟酒待人。为了使官兵对基督教信仰有更多了解,冯玉祥将军经常邀请教会的牧师到军中传讲福音,教导官兵以基督教信仰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为愿意归主的官兵施洗。同时,冯玉祥将军也为军中聘请了随军牧师,以更好地传扬福音并牧养军中的信徒。在冯玉祥将军的这种努力下,部下不少官兵信了基督。在1924年一次聚会中,就有官兵5000人接受了洗礼。冯军中信仰基督教的官兵,最为著名的是张之江将军,张之江曾经极力反对基督教,但在冯玉祥将军的影响下,最终成为虔诚的基督徒。他曾于1925年花去30000银圆,印刷了10000册圣经,封面上烫有金字:“此乃天下之大经也”。此批圣经分发给部下阅读,也分送给一些愿意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慕道友。

1919年冯玉祥将军被调任湘西镇守使,驻守常德。期间,结识了美国传教士罗感恩大夫,罗氏时常给冯部下的官兵看病、讲道。后来,罗感恩在给冯玉祥将军的妻弟治疗精神病时,被其开枪打死,冯玉祥将军对此深感愧疚。为了补偿内心的亏欠,冯玉祥将军给远在美国的罗感恩之子寄去800块大洋作为学费。不料,罗子却将此款原封不动地返还。冯玉祥将军便用此款建造了一座可容纳500人的礼拜堂,定名“思罗堂”。此堂全部为木质结构,可以随时拆迁,随意挪动。此后,冯玉祥将军的军队迁在哪里,就把这座活动礼拜堂搬到那里。

1922年,任陕西督军后,冯玉祥将军依然对信仰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和陕西教会的同工多有联系,其中关系最好的是时任陕西圣公会会长的浦化人牧师。浦化人牧师被国民党逮捕后,还是冯玉祥将军设法将其保救出狱。在陕西期间,冯玉祥将军计划在察哈尔省(今属河北省)的张家口兴建一个“福音村”,并已请人绘制了蓝图。村的中央是教堂,四围是住宅,还有学校和戏院。可惜后因战争爆发,使这一美好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1923年秋,冯玉祥将军的原配夫人刘德淑因病逝世。由于五个子女均未成人,亲戚友人都劝冯玉祥将军重新建立家庭。此消息一经传出,提亲者及说媒者便蜂拥而来,其中不乏一些有权有势者。但冯玉祥将军首先考虑到的是信仰,他需要的是一位能在信仰上对他有帮助的贤内助,同时也能以极大的爱心抚育他尚未成年的子女。在众多提亲者中,地位最为显赫的要数陆军大元帅曹锟的千金。曹锟派副官专程到冯玉祥将军的官邸,言明结亲之事。冯玉祥将军听罢,并不乐意,但又不好直言拒绝,于是说道:大帅厚爱,令我受宠若惊,如大帅千金不嫌弃,过门后须做到三条,第一,不许穿绫罗绸缎,只穿粗布衣裳;第二,会纺纱织布;第三,精心抚养前房子女。曹家小姐难以接受这些条件,此事也便自然告吹。冯玉祥将军不肯攀龙附凤,拒绝曹锟提亲之事,一时在部属中传为美谈。

此后,向冯玉祥将军提亲者依然接连不断,而冯玉祥将军每每以面试的方式来面对。他向每一个提亲者都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和我结婚?”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说他官位高、名气大,跟他可以享福之类的话。对这样的回答,冯玉祥将军都是连连摇头,表示不妥!

直到有一天,有人向他介绍了时任北京市基督教女青年会总干事的李德全姊妹,冯玉祥将军才终于找到了婚姻的归宿。面对李德全姊妹,冯玉祥将军问了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和我结婚?”李德全回答:“上帝怕你不为民办事,派我来监督你的。” 冯玉祥将军听后频频点头,随即奠定了两人的感情基础。不久,冯玉祥将军便和李德全姊妹结为夫妇。婚后,李德全穿着随意,不施粉黛,一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为冯玉祥将军挑起了全部的家庭重担,精心照料着已故夫人留下的孩子。

1936年,南京基督教会在莫愁路举行新堂破土仪式,冯玉祥将军应邀参加了布道活动,还给教堂的奠基石题了词――“因为那立好了根基的就是耶稣基督”。冯玉祥将军的墨宝至今依然存留,常常吸引游人驻足欣赏。

冯玉祥将军的丰功伟绩早已载入史册。但他的信仰生活和信仰追求,可以作为一个美好的见证造就我们的信心。


冯理达追忆父亲冯玉祥将军 
 
 
 
  “儿在河北,父在江南,谁先战死,谁先心安;牺牲小我,求民族大全,奋勇杀敌,方是中国儿男!”这是一个将军的抗日宣言,他用悼念自己儿子的诗句来表明自己义无反顾、舍身抗日的赴死之心。      

  他,就是抗日名将冯玉祥。

  在中国近代史上,冯玉祥是妇孺皆知的爱国名将。赶走溥仪,骂汪精卫,反对投降,坚决抗日,反对内战,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血战多伦,战场上冲锋陷阵,受排挤而致力献金运动……戎马生涯中虽几度沉浮,但终究为国为家矢志不渝——这就是冯玉祥的一生。

  “父亲是一个很幽默、很朴实的人,和他生活在一起的日子非常快乐。”冯玉祥之女冯理达少将近日在此间接受记者专访,回忆起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言语中流露出无限的敬佩和怀念。这位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尽管年过八旬,却依然发丝青青、目光盈盈。一谈到老父亲,她的话立刻滔滔不绝,不知不觉就侃侃而谈两个小时。

  两封遗嘱见证誓死之心

  在冯玉祥的一生中,许多遗书记载了他生命中的几个关键点。据冯理达介绍,父亲的很多遗书落款都是“五月二十六日,那是为了纪念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的”。在这些遗书中,有两封遗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中一封是一九三七年六月一日的遗嘱,冯玉祥这样写道:“非抗日不能救国,如不抗日,一定亡国;我死了不要国葬,不要公葬,只是死在那里埋了即是了,不要坟,即在其处栽五棵树,把有用的肥料生产成树,成材之后做桌椅都可,只要供公家用即好,以表示我死后还要报答国民养我之大恩也。”冯理达说,父亲觉察到日本人要侵略中国,于是就抱着必死的想法,准备和日本人决一死战。

  “八·一三”事变后,冯玉祥被确定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就任之前,他写了一封遗嘱交给家人。主要的内容是“同日本鬼子打仗,是为了雪国耻、收失地,上可以对得住祖先,下可以对得住子孙,成功是成功,失败也是成功。不论到什么时候,我的子孙决不能同日本鬼子妥协。”

  爱将战死沙场悲喜交加

  自己的部下战死沙场,冯玉祥的心情总是很复杂。“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袭击南苑,冯玉祥手下爱将佟麟阁、赵登禹阵亡,冯玉祥在《我的抗战生活》中描写了自己的心情:“我一面痛哭,一面很高兴。哭的是佟麟阁、赵登禹都从十五、六岁就跟着我……他们一旦死了,如何不难过?我一睁眼一闭眼就看见佟、赵在我的眼前;高兴的是他们为国捐躯,忠勇赴义。”为此他还做了一首白话诗赞誉两位将军,“二人是一样的忠,二人是一样的勇。……我们全民族已在怒吼,不怕敌焰如何猖狂”。

  冯理达介绍说,父亲的这种心情感染了很多人。在《我的抗战生活》中,冯玉祥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河南沁阳,有一天,两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听了冯玉祥“非抗日不能活,非抗日对不住自己的祖先,非抗日对不住自己的子子孙孙”的话之后,摩拳擦掌、咬牙切齿,他们说道:“我们老了,不能跟您去,只能让我们的儿子、孙子、侄子、外甥跟您去,同日本鬼子拼命,为我们的国家来报仇雪耻。”在河南、湖北、四川等省份,冯玉祥所到之处都引来无数自愿参军的爱国青年,追随他南征北战、打击日寇。

  投身献金支援前方战斗

  回忆起父亲的献金运动,冯理达感慨良多:“在受到排挤的状况下,父亲还是通过倡导献金来支援前方战斗,这一点很难得。”

  据悉,抗战期间,为了救济难民,“慰劳抗战将士和充裕国库,建军建国”,冯玉祥于一九四三年十月发起成立“中国国民节约献金运动会”。为此他曾经亲自走上街头,卖字鬻画,发动募捐。凡向他乞字求画的,一概索资,为抗日所用。

  冯理达介绍,父亲的标准就是“有钱人多收,贫穷人少收,学生乞字一律收费五角”。而对于达官贵人、巨商大贾,则五角变为千金。

  冯玉祥的画多为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如白菜、萝卜之类,画常配以诗句,其主题大都是抗日。比如,茄子画上的小诗是:“茄子紫,紫茄子,吃得有了力,可以把日寇打死!”萝卜画上的小诗是:“红萝卜,蜜蜜甜,吃了气力如猛虎。如猛虎,打东洋!”

  为了大力推行献金运动,冯玉祥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先后游历了四川二十多个县,每到一处,即发表演讲,鼓动献金。据统计,从一九四三年十月到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四川省共献金约七亿元。
 

 

 

你愿意接受耶稣基督吗?

你若愿意,请作以下祷告:天父上帝,我从心里承认你是独一真神。你爱人类,曾差遣神子基督耶稣降世代罪,为我们钉死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救我们脱离罪和死的权势。我相信耶稣基督是人类唯一的救主,是道路、真理、生命,只有借着祂,人类才可以回到天父那里,认识真理,得着永生。我明白以往我因为不认识真神,我的人生方向和路线都错了。我决定从今以后回头,不再走自己的路,一生跟随耶稣,遵行天父上帝的旨意。求你帮助我明白真理,使我信心坚定。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