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跨年演讲2016:萬心自在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18:52

[ ] 阿難尊者、勇筆王奇謀主著
萬心自在論 目錄
<恭接著書玉旨 >
<普賢菩薩 前言 >
<龍樹菩薩 序 >
<地藏王菩薩 序 >
<南天文衡聖帝 凡例 >
<一、緣起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一 >
<二、空性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二 >
<三、二障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三 >
<四、內識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四 >
<五、實我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五 >
<六、四大五蘊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六 >
<七、種子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七 >
<八、四分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八 >
<九、無我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九 >
<十、三性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 >
<十一、緣引識動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一 >
<十二、我見生執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二 >
<十三、轉識成智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三 >
<十四、心所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四 >
<十五、無明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五 >
<十六、果報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六 >
<十七、心王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七 >
<十八、無垢識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八 >
<十九、觸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十九 >
<二十、受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二十 >
<廿一、識浪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廿一 >
<廿二、三受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廿二 >
<廿三、欲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廿三 >
<廿四、真覺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廿四 >
<廿五、三能變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廿五 >
<廿六、唯識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廿六 >
<廿七、二業二障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廿七 >
<廿八、涅槃 >
<萬心自在論讀後感 廿八 >
<廿八 附文(正行唯識和預備) >
<阿難尊者 篇後語 >
註:本書由懿敕拱衡堂扶鸞著作 歡迎翻印 廣種福田

本堂主席關 登臺
聖示:恭接玉旨,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駕,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
人排班侯駕。
欽差太白金星 降
詩曰:要論妙諦降鸞堂。自在萬心寓意長。
啟迪蒼生能了悟。迷津不入步康莊。
聖示:吾今夜賚詔,降爾道場。玉旨宣讀,神人俯伏。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朕居凌霄,統御萬靈,無時不以蒼生是念。今爾南瞻部洲臺疆豐原懿敕拱衡
堂,得兜率天宮擇定成立唯心宗道場,以茲弘揚彌勒淨土,以經、品、論
三書為宗義傳法,茲已降旨著經完成,著品尚在連著之期,乃再敕旨一道
,命由乙亥年五月廿四日起,迄至乙亥年底,由勇筆王生奇謀每逢星期三
鸞期主著,砂盤木筆,聘由兜率天宮阿難尊者降爾道場開著,題其顏曰「
萬心自在論」。至希神人用命,各自輸誠,論成弘法,功不可沒,則予論
功昇賞。
欽哉必忽,叩首謝恩!
天運乙亥年五月十九日

前言
世尊遺教,法法唯心,八萬四仟法門,救治眾生煩惱病苦;雖然佛法無
邊,奈何眾生根器參差,一時無以渡盡有緣眾生。但是,佛佛慈悲,未忍坐
視眾生盡皆沈淪,永墜輪迴,乃以無邊智慧為說彌勒三經,付囑慈氏,未來
度盡遺眾,乃有兜率天宮彌勒淨土。
雖有未來佛,不見當世佛,眾生乃失依止,因而慈氏願力宏披,擇定閻
浮提中南瞻臺疆豐原成立唯心宗道場,則是為諸眾有所依止而為弘法延續不
絕。但,彌勒淨土雖易得往生,並且貼切合適今時眾生根器,但是以此法門
僅得不墜地獄輪迴之路,而可上生淨土而已,尚未能達到究竟境界。
自古以來,彌勒心法即為佛門廣博奧義之所在,今既已成立新宗,即在
引渡有緣,能得心印妙諦,藉資未來弘法之生力軍,故降著「萬心自在論」
,闡述彌勒心法,啟迪慧顯根器,開悟般若之修行者,一則弘傳彌勒心法,
再則為新宗宗義庶得周全。
際值新書開著,吾不揣愚陋,簡誌數語,以為共與諸眾勉之。
普賢菩薩 誌于臺疆  懿敕拱衡堂
天運乙亥年五月廿四日


唯識妙論,即乃彌勒心法之精華。
今之臺疆豐原成立彌勒心法之弘揚道場,則唯識要義將不止於空口言談
、理深文澀,以至束諸高閣而已,欣然於此一妙論將能弘傳於世,此非但佛
徒之受益,更遍及所有修行者。唯識唯心書之著,以「萬心自在」為名,當
可略知一二。因此,著書闡述,眾生能知閱悟體會,當有所得。
佛門之對於唯識未能弘傳,不論其因素何在;但慈氏乃世尊付囑,引度
未來眾生,悉皆覺證之未來下生佛,殆無可疑義。而慈氏妙論,見諸佛藏,
歷歷可見;今日在鸞門重現,闡述妙論,甯非天意,豈有此機遇!諸眾當知
珍惜。
茲際新書初著,吾為文作序,不敢詡為有光篇幅,實乃不掩欣然之意也

龍樹菩薩 序於  懿敕拱衡堂
天運乙亥年五月廿四日


闡教,旨在度迷;弘法,則在傳道。佛門彌勒法門之盛行,猶在各宗之
前;並且在佛教發源地-天竺,更是歷史、教義兩皆恢宏。傳至中土雖有諸
般因素,致使道脈起伏晦藏;但其法門之殊勝,教義之淵博,即是有識之士
亦乃肯定。是以故,歷來高僧大德志業放在彌勒法門,求生彌勒淨土者,大
有人在;庶幾法門儀軌,歷經波折、挫考,絕無中斷。
今日臺疆一地,以鸞門聖地宏揚彌勒法門;雖屬天數所註,唯此一佛道
法門雙併精修,卻可窺見彌勒法門,應世所需;與鸞門救世之宗旨,不但無
所悖違,並且相輔相成。不但為修行者未來歸宿之寄託,更可以發揮大乘佛
教廣度有緣之慈悲心懷。
唯心宗道場成立,開著萬心自在論;雖然屬於佛門經論,但卻足以提供
今世各教修行者,體認佛門教義之恢宏廣博;進而以佛道精修,將可省卻成
佛證道之數大阿僧祇劫,及因果地佛普遍畏懼輪迴、隔胎迷性蒙靈之苦。法
門有殊勝,修行仍在自己。書之可貴,端在願意親近研閱;是以,深願眾生
各自發心。
茲際著書,吾數語,是為序。
地藏王菩薩 序於臺疆  懿敕拱衡堂
天運乙亥年六月一日

萬心自在論 凡例
書名「自在」,可知乃在闡理;而以「萬心」題首,即是旨在專題闡揚
心識法門。故,書之著,或有枯乏之處;唯自古有名言:「良藥苦口,忠言
逆耳。」既然專題闡述,必有所指;因而,修行者當必有所發心。始足以耐
性研閱。際值書之著造,吾頒示凡例,以資助力弘傳法門:
一、助印經書本有解因業之效益,而助印法門傳承之經書者可功加一筆。
二、助印經書消災解厄本是功德,助印法門傳承之經書者更是功加一筆。
三、助印經書開智啟慧本是必然,助印法門傳承之經書者則是功加一筆。
四、助印經書廣贈有緣本是功德,助印法門傳承之經書者當然功加一筆。
五、助印經書諸天佛神鑒納本是當然,助印法門傳承之經書者更屬必然。
六、流通介紹經書本是功德;推廣法門傳承之經書者更是功高一筆。
凡諸功德,由心自發,由己自造;頒例告示,僅乃例行公事。無邊功德
,無盡福田,鑒納其中,眾生各自勉之。
南天文衡聖帝關 頒于臺疆  懿敕拱衡堂
天運乙亥年六月一日

一、緣起
釋尊基本法義,實在緣起。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有,其意即是宇宙間
一切事相,均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存在。因而緣起,乃諸法相之體用,亦乃大
乘佛教所弘傳法義理論。所謂緣起,其所涵括非常廣泛,可從八識、六根、
五蘊、四大等糾結演生。但若以法相而言,緣起即在以無量曠劫以來,無數
輪迴中,所造下之因業,至於如今顯現之識業。換言之,今之諸般事相,均
由宿世因緣和合所形成;因此又曰假有名。以此緣起,所形成事相屬造作而
成,乃其不實;但不實無由舉例闡述,故以施設假名,乃曰之假有。即為世
尊基本法義:諸行無常-因其行乃仗因托緣,無其實相,故其無常;諸法既
是無我,一切俱空,始能不執。是以故,欲求唯識,必先明乎了別,而後始
能條理漸進,以達唯識觀之初基。
註:唯識學乃在講心,心為一身之王,故心識為心王之法,但因心不能了別
,乃有實有、假有之混淆,故必須先了解心識從何而起。即是本篇主論
緣起而生事相,而至心境所生之幻轉,再回歸馭馴心識;而能了透假合
成實相,一切俱以緣起為本而衍生。

編輯社文庫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法相者:大凡人起心動念產生身、口、意上的造
作所顯現於外的形象或事相,都可稱為法相;因為諸法生起而在身、口、意
上造作會生業力,感召業報,所以善於察言觀色者可從有情眾生所顯現諸般
法相,推斷預測其未來命運之吉凶禍福等果報,且巧合的是現今學生在老師
教授後,回去依法作習題,也稱之為作業(造作成績得業報)。又因為諸法
相的形成根源於心識起作用,故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承如  阿難尊者所言:
世尊滅後百年,各家學說蠢起,而之所以蠢起,無非卻探討心之真實為何
;而法相宗以唯識為出發點,將有情眾生之起心動念之主體(心王),之用
(發生作用又稱心之所起、心所)種種,發明了一百個名詞(法),而這一
百個法依其功能形態,又歸納成了五類故叫五位法。
所謂五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其中心法
是人的精神主體,共有三個層次八種類型,叫做八識,也叫八識心王,簡稱
心王,故心法又稱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其中
阿賴耶識又稱第八識,末那識即第七識,眼、耳、鼻、舌、身、意合稱前六
識。所以文中  阿難尊者所言:「心識為心王之法。」所指心識,即泛指心
法及心所有法,廣包體用而非單指八識心王,蓋執識用事的有情心王生起必
連帶引發心所。故本文  尊者所言:「心為一身之王,故心識為心王之法,
但因心不能了別,乃有實有、假有之混淆。」可白話為:心為人身之精神主
體,所有想法、感受所幻生的心境,都是心識產生的作用,這些心境包括喜
、怒、哀、樂、愛、惡、欲、貪、嗔、癡、慢、疑惑等善、惡、無記法;但
是世人不能正確了知,這些都是自心現量、妄想計著,才會在相對的世界中
,計較分別這是真的,這是假的,而混淆不清。
有情眾生人生旅途之順遂、禍福、吉凶等業報追其根源無非自造業因,
自生領受,即自心現量、妄想計著,趨使身、口、意之造業,而感召對等之
果報;例如處此悲歡歲月,吾人想必皆有同感,即人與人交往趣味相投時,
則對方之舉手投足盡皆合意,一旦發生磨擦而難相容時,則彼此之言行舉止
總覺礙眼。再者,若狐疑某人有竊盜等犯戒嫌疑之時,則怎麼看他都是賊頭
賊臉,一旦誤會冰消,真象大白,那副嘴臉說也奇怪剎那間就消失無蹤。處
此錯綜複雜之社會,林林總總法相之幻生幻滅,皆可印証諸法生起,唯其識
覺用事。故佛法圓融而透徹,直指諸法唯識,只此執識起幻境,難生超越清
明之心,就可泛生凡夫眾生心態;反之若靈敏起覺智而超塵絕俗,出淤泥而
不染,則終成菩薩佛果。故如何能悟知世間事相、形象皆內因交感外緣,緣
起緣生,緣盡緣滅,歷經四相(成、住、異、滅),終畢為烏有而成往事,
於外不著相,於內不亂自心,誠乃昇華為聖賢或墮落為濁靈之關鍵。

二、空性
緣起之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空;而性空即是諸法之實相。諸法實相乃
超越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小乘之立論。唯,並非徒持一切空見,妄度一切
皆空。後世有執一切皆空:於俗諦中,不施設有;於真諦中,真理亦無。此
謂之惡取空,亦稱沈空。中觀有真空,體虛如幻;瑜珈則外無內有,事皆唯
識。體乃稟自水火風土,四大假合,故無自我;性乃稟自天地至善,故非自
性。凡諸識現境動,不可為假象所蒙蔽,則可不入於迷失。以上所云,乃在
闡述空性與緣起,俱乃世尊妙諦之根本立論,亦乃佛家大乘之理論。
註:空性在佛家教義,本是不執。但後世在世尊滅度後數佰年間,各家學說
蠢起,乃有大小乘之對立理論。但,空見在唯識理論之中,並非一切皆
空。如前章所云:「無其實相,以假名作施設。」即是一例。又如人身
假體,以父精母血胎育而成;但其實體又屬四大假合而成。故不論其和
合形成之實相,或旋歸毀滅之四大假合,由無至有,由有至無,此一轉
變,即是源於:緣起至形成,再由形成復歸於空寂。其牽一髮而動全身
之關鍵,修習之人,如不能加以理解,則無從學起。

編輯社文庫

昔日大覺佛陀在菩提樹下,大澈大悟華嚴藏莊嚴實報佛土時,初唱法奧
接引對象乃先人、天二乘之根機,此段佛歷因緣又名阿含時期,其主旨在告
誡有情眾生,一切因果輪迴之根本,起源於貪、嗔、癡、愛之無明,由於無
明生所知煩惱障礙(苦),而成見、思二惑,因故百般造業(集),出苦無
期,故當依戒、定、慧等善法(滅),而取出世之涅槃樂境(道),即超越
五陰遮障之有為法世界不外四聖諦│苦、集、滅、道。繼阿含時期後,為引
聲聞回小向大之故,續揚諸法因阿賴耶識而緣起,故依心所之所現諸法相,
若由共同活動力(共業)而變現者,則成共同依止的世界,由各個人業力而
變現者,則成各個人之一生,故諸萬法之森羅景象無非心識作用,如何依緣
而結善緣,併發善心所之現行,回薰,突破攀緣亂想之識覺用事習性而轉有
染八識為無垢圓成識,乃一切菩薩必修慧學。此一時期之楞伽法奧端賴  彌
勒菩薩之依如來本意再敘瑜伽師地論而恢宏廣大,及玄奘大師西域取經而有
東土之唯識宗脈薪傳至今,故瑜珈宗義總持就在唯識,即曰唯識,若根識不
起作意、領受則不干塵色,且一切有形、有相、有質之塵色終必幻滅,故曰
外無。又唯識之了別、思量、執藏作用,實乃內有三層八類識用,又名八識
心王,此識若能清明自持,了別、思量時能無計量不執著,破人我、法我之
根本我執,自可真假分辨,轉(執)識成智(慧),發明如來本心而圓成實
性,故曰內有。由上之論述可知瑜伽大義,可說即是內有外無之唯識精華。
故  尊者阿難曰:「瑜珈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此處所言人我者即地、
水、火、風四大假合所成之軀體,歷經少、青、壯、老,終必塵歸塵,而土
歸土。法我者:一切妄想執著所引發的人生觀、價值觀,其根源於我見、我
慢、我愛、我癡合併多劫輪迴之潛藏習性,所引發的自我存在幻覺,皆須假
因、緣和合才能生起,且都會依時、空所顯人、事、地、物的遷移而變化,
故非永恒不生不滅,不增不滅之真如至善本性。所以尊者曰:「(軀)體乃
稟自水、火、風、土,四大假合,故無自我;性乃稟自天地至善(實乃大化
合一,萬古恒存,不生不滅之真如實體),故非自性(自我執識用事之習性
)。」方廣(說大乘菩薩道也)時說明宇宙之因果相,皆心識起業造作生起
,但是說萬法有決定及不變之特性。唯恐眾生執諸法有實在自性,故  佛陀
隨之弘演「緣起性空」,即諸有為法隨阿賴那識而牽引生起。但有為法之本
質,追根究底只不過和合產物,並為自體不變恒持之本質,而直顯如來法身
本體,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不有不無,超越世間、出世間之色、空生滅幻
相,故無任何邪、妖、鬼、怪可摧毀之,又號金剛至性,此上乘密嚴奧義,
歷經  龍樹菩薩之依法闡揚,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
和不去之八正道中觀論說,此乃  尊者所言:「中觀有真空,體虛如幻。」
及信願、智慧、慈悲隨緣廣大之大智度論而終成佛法之中堅精髓。故緣起性
空者可說是菩薩之發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行四攝法(布施、愛語、
利行、同事)之總持心法,其體用可簡述為:以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之空性
,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菩提心,行身、口、意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縱觀  世尊四十八年之正法獅吼,不論是阿含時以惑業緣起而講四聖諦
、方廣時以阿賴緣起之內有外無而說諸法唯識,或般若時之因無性緣起而道
緣起性空,隨緣了業,般若自在;諸般經論,苦口婆心皆為有為法(又稱俗
諦),無非欲眾生因而明瞭無為法之真如本性,涅槃實相(又名真諦),恰
如以手指明月之手指角色,  龍樹菩薩於「中論」對此真、俗二諦有偈曰: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以第一義諦(真諦)。若不依俗
諦,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故俗諦可解釋為:諸佛菩薩於有情眾生所
生存的相對比較世界,取眾生所能理解的事相,所開示的真理,就叫世俗諦
。當今經、律、論三藏所註載的浩瀚義理,皆可叫世俗諦。而真諦者:即名
第一義諦,乃超越比較、思量,遠離文字名稱(又名教外別傳),真修實證
的自性淨土,如來本性,不可思議境界,天中天密嚴乘,華嚴世界等。
末法時期,眾生根器沈淪,泛執第八識之見分為真我,反倒將不生不滅
之自性真如涅槃實境,抹殺否定為荒唐虛烏之邪說;即以非我為我,非見為
見,認假為真,已成當今眾生之共同徵兆,故佛門中之三法印諸法無我,諸
行為常,寂靜涅槃,之無我、無常之觀想,正是防患有情眾生斷見、邊見而
幻生假我、引入迷境之良藥仙湯;因諸法之生起無非內因交感外緣才能生起
,所以法之本源無永恒存在之本質,故曰諸法無我;又諸法生起必生造作(
曰行),有所造作必顯事相、形象,這些景物歷經成、住、異、滅終歸烏有
,故曰:諸行無常。雖言:一昧執沈守空寂證涅槃樂境之邊見非真我;且說
:執意時空可觸、可聞、可聽之塵質為實有,其餘無形象可領受盡皆迷幻之
斷見,更是堪憐;然常、樂、我、靜之解脫妙性涅槃實境卻非憑空揣測,亦
非海市蜃樓之幻生,故道寂靜涅槃。大覺  佛陀聖愛無盡為免羅漢、辟支佛
之根機習於苦、空、無常、無我觀想而難發增上大乘四無量心,無法一窺密
嚴乘天中天之涅槃實境,故縱然誤受眾生不潔之菇類供養,而身患嚴重痢疾
,生命即將示寂之最後三個月,尤大愛綿綿難捨難棄眾生,說法不竭,再三
叮嚀,開演真常、真樂、真我、真靜之大涅槃經義,大涅槃經者,中印度人
曇無言讖沙門翻譯,  世尊臨終最後開示,於其卷第二哀嘆品第三中有記錄
世尊對真我、假我破邪顯正之精闢法意,經節錄如下:「…苦者計樂,樂
者計苦是顛倒法。無常計常,常計無常是顛倒法。無法計我,我計無我,是
顛倒法,不淨計淨,淨計不淨是顛倒法。有如是四顛倒法,……。世間之法
有四顛倒法,故不知意(如來本意)。所以者何,有想(妄想,計量)顛倒
,心(心執起我相)顛倒,見(邊斷等不正邪見)顛倒。以顛倒故,世間知
字而不知義,何等為義,無我者即生死(蓋人生歷經少、青、壯、老終歸烏
有),我者即如來(大覺佛果,萬壽無疆)。無常者聲聞緣覺(不得究竟,
涅槃取證不實故無常),常者即如來法身(從無始以來,不隨業報沈淪而有
生滅,故曰常)。苦者一切外道(離心外求,無明難除,二障盤結,迷惑無
知,生死無明,故曰苦),樂者即涅槃(遠離執識覺受,不染不著;不生煩
惱障礙故樂)。不淨者即有為法(取染塵色而生幻覺心相,起意造作故曰不
淨),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遠離偏計所執而常清常靜,不垢不染故曰淨
)。是名不顛倒,以不顛倒故,知字知義,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如是常
、樂、我、淨。」

三、二障
得證二空,便破二障。生正解、二勝果。一切我法執,俱皆斷。因故生
斷,亦為去法執、我執。
註:所謂二空,即是空我相、空我執。人之所以不明,乃常執於我相;即今
之體相為真,乃因執於所知,乃生一切障。實則六根根識不斷,一切俱
皆為假。而六根又緣於五蘊,而起變化。故「我相」處於時時變化之中
,豈得為真。生正解,乃在須有正理解入正信禪定,由繁複變化之虛表
之間,能夠不受迷蔽。意即一心正解六根、五蘊如何糾葛變化,不為所
動。斷,即乃斷業。根識乃為萬業之動力,五蘊為萬業之源;故,斷根
業,始能得二勝果。故,斷業,即以勤修行、嚴戒律,以助一心不亂,
達到生斷、證二空、斷破二障,始能唯心,識真去假,不為緣起變化所
困縛。

編輯社文庫

前章曰二空:人我空、法我空。  尊者欲使芸芸大眾領悟,一切事相皆
因緣和合,緣起則緣生,緣盡則緣滅,不管人、事、物皆無自性(即究竟不
會永恒存在);而體悟到「緣起性空」,轉執著的意識心態,成為不染著,
不計量的中庸智慧。
本章  尊者由淺而深,更上一層樓,從二空:相空、性空,出發再作精
湛剖析。前章由二空而顯揚  世尊教化大義│緣起性空,而開示諸佛之真心
無心,啟發眾生迷、悟的根本,在於心識的隨事相而轉,生起無明。故破無
明方法,在領悟諸因緣法的不實在而起正念破染著,重點在於心念當下的頓
悟了知。
本章節由相空,即體相非真,而了斷眾生為求保命、養命、長命,根深
蒂固的認為:他人與我為二體;植物動物為異類,且皆備於我體之健康長壽
;體相靠練氣吐納或貴人相助,而執求常保健壯,青春永駐的根本無明。由
於眾生我相不空,衍生三相(人相、我相、壽者相),而執著迷眛,困生煩
惱,障礙智慧。所以破我相,自可滅三相,而超越比較、計量、斷煩惱障礙

由性空(即  尊者所言空我執)瞭解諸法皆眾緣和合而生,不管是由自
己經驗或老師長輩教授等所得的智識、法則,都必須在六根、六塵、六識俱
備和合狀況下才能存在或肯定。即然是和合而成,那來永恒存在的自性(故
曰性空)。所以自心現量比他人獨到的見解、領悟所產生的優越感,或相反
的自慚形穢心理產生的自卑感,都是妄想計著的無明,都是虛妄不實的。能
夠真正証悟到這一點,則往昔牢不可破的我所認為一定及想必如此的知見障
礙就能斷除,真正的智慧就能開發,因想不開鑽牛角尖產生的煩惱障也會頓
時撥雲見日,消失無蹤。
所以  尊者言得証二空(相空、性空),便破二障(煩惱障、所知障)
,遠離三心(過去心的憶念縈思、現在心的放不下,未來心的考慮、思量)
,四念(貪念、邪念、雜念、妄念)而破五蘊(色、受、想、行、識五陰)
,生出正解(正知、正見),得二乘果(二乘聖果:羅漢、辟支佛,第八地
菩薩聖果),一切我法具皆斷(人我空,法我空),也就是性空、相空。
所以本章節已由理念的頓悟,更深一層要求善信入實修實証階段。由「
理要頓悟」的當下,至「事要漸修」的時時勤拂;由智慧的解脫,再精進到
戒律嚴修,正信禪定的俱解脫。固然無明起源於根、塵、識和合(即阿賴耶
識的種子,依業起現行,再執著事相,起薰染、生染著)所以無明生起時,
當下起覺照,生慧光,當下滅,就破了種子現行、可薰的無明製造循環;但
是無始劫以來,眾生阿賴耶識(含藏識)因造業所儲存的無明種子,實在是
如瀑流綿延不絕;故正信禪定,戒律森嚴,戰戰競競的真修實煉,那怕修個
三大阿僧祇劫,實有其必要性。因為無明為煩惱的根本,而無明的產生須要
靠業力的掀風助浪,所以  尊者最後提出斷業,但追根究底,業力的產生來
至於根識(心識)的緣起,所謂「識浪起風波」,發源於心王(八個識),
心所和合生起的五蘊,所以唯有勤以精進修行,嚴以戒律,慎防心賊與外魔
的蠢動,以助一心不亂,才能斷根本使節、取証二空而突破二障,始能達到
「唯心不亂」(即一心一意,隨緣不變,不為塵緣攪動而起心動念),如此
才可識真去假,不為緣起變化所困縳。
結論:三界內大凡事相、體相皆為眾緣和合而成,本自虛妄,沒有永恒
存在的自性;舉凡保健衛生之規律、定理、知識的發明,事業計劃之創建,
皆必須在眾緣俱備下才成立。試問無常到來,地、水、火、風消散,那有因
緣、機會再來保健;六根受創,或老來精神不濟,心力不集中,知識學問尤
如昨夜之雨露;員工罷工、材料缺乏、資金短缺,今日之事業輝煌,明日可
立即崩潰。故以平常心、不悲觀、不執著、穩健、精進、踏實、輕安的走完
這一程,該是芸芸眾生共同的合同。

四、內識
法相雖在內識,但卻起於外境現,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緣此執為我實
我法,如患夢者,受夢境所囿,而執於外境相現。心似種種境現而執於我實
我性,而計其我實我性,非為所有,但隨妄情而起施設。故一切境現,說之
為假內識所變。似我似法雖有,卻非實我法性;一切境現,隨情而作施設,
非有如識,蓋法性必依因緣而生,始為內識真如。
註:唯識乃體察天地萬物之動靜所產生之現象,即如道家陰陽玄理,有其互
動表裏之因果。是以故,學唯識必先明其真假內識所依附之動力。人之
內識,即為八識之第七識,梵語即為「意」之意;但與第六識之意識又
有分別。六識乃自我之意識,即為六根之根識;而七識乃依附業報之意
識,其意即是夙世業識,在此一因緣成熟之際產生意識現象,亦即果報
現象。此一依附因緣和合而成,乃為他報業,故其顯現之境相,即為因
緣必然之結果。但世人多有不察,常以眼見地、水、火、風、山嶽等為
實物,即執為其真。但在其形成之前(和合因緣),及毀敗後之烏有(
必然結果),無所明識;反之將一切虛幻之假相,如夢境顯相等,誤執
為真,此乃緣於自我意識之作用,蓋因以身體作用受外緣之力(如一切
所見事物、項目等),而植入意識所產生之假像。綜此而言,實我法性
乃必依附因緣而產生,而一切我執我實之所見,僅乃自我意識之作用,
即乃假內識之所變現而已。

編輯社文庫

前些章節主要闡明:根、塵、識和合,種子、現行、可薰之「緣起性空
」;即法無自性,隨緣起業,如是而已。  尊者期望有情眾生,認清人我空
、法我空之所以緣起,乃是因為藏識(阿賴耶識,第八識)受薰,依境現行
,故在依他緣起(根識對外境發生反應時),一念覺照,遠離偏計所執(受
、想、思…),則能斷二障,生正解,所以重點在於阿賴耶識業種的異熟能
變;而本章節主要探討種子異熟能變(由因變異成熟發生果報),現行後怎
樣依業起報。
有情萬物心理現象發生變化種類,  慈尊法眼普觀剖析成五位百法(瑜
伽師地論已成型),由根而末,細而粗,深而淺,分成三個層次;即阿賴耶
識能變(能藏識),末那識能變(內識,他識,執此業報識),後六識能變
(眼、耳、鼻、舌、身、意識)。與外境第一線的接觸就是後六識,最明顯
而容易體察,故又稱粗淺識。大凡任何有情眾生心理現象的發生,不外先與
外境人、事、物起反應,了別作用後,而深入思量、分析;在思量、分析的
過程連帶著七情六慾等「心所」便會串聯發生而入幻境,並形成「法相」生
起執著;一旦生起執著便會在心田中起積集作用,造成習性業種。上述討論
中,對人、事、物起反應之了別作用,唯識學將它歸納為後六識的作用,是
一種能審不恒(不發生業報)的功能;而思量、分析起執著生煩惱,連帶產
生我見、我慢、我癡、我愛等根本煩惱的過程,則歸納為第七識,因為第七
識對善惡皆能生執著、思量,所以稱第七識為「無記」;又在執著思量過程
,常煩惱憂慮、戚戚然,故稱「有覆」(有污染)。第七識由以上陳述可得
知它是能審能恒(起執著,故執業生報),「恒」有持續不滅意思。而在心
理現象最深一層,行相非常細膩,是因果輪迴不滅的主要因素,即積集、變
異成熟、不滅的心識,唯識學家稱為第八識(阿賴耶識,能藏識,異熟識)
,具備「非審能恒」的功能,是無記(善惡因皆容受)、無覆(不染著,隨
接收的種子的類別客觀的變異成熟,並積集的心識作用)。
本章節初段,開宗明義在闡述眾生因為內識(七識),即潛意識起作用
生法相,而生執著,以為真有一個實在自我的存在。凡是諸法顯現於外,各
別不同的相狀,稱之為法相。例如百法中之貪心,表現於外就會有自私自利
,需求不厭,不顧慮他人的相狀。而我實我性串聯前章節則可解釋成因為人
我、法我不空,所產生有實在自我的心態。事實上縱然內心毛病脾氣習性(
諸法)可顯現於外,呈現不同相狀,導至眾生內心根生蒂固有「我實我性」
的心態,但追根究底,諸法及我相皆不明真象,內心起薰染,執著外境所產
生的。
第二段主要承續第一段告訴我們,內識起法相,出現種種外境現象,而
以為真有一個實在自我,而思量計較這一個我,實在不是真的存在的本體,
只不過隨著妄想、情慾的現起,方便定義的一個名詞。由以上陳述可知,法
相的出現並非實在,是潛意識(第七識)所變化產生,心識所定的自我,和
因自我的認同,受薰所產生的脾氣、毛病、不可抹滅的習性,雖然是不可否
定的已發生,卻不是眾生原始存在的真實自性;而原本諸法空性(無自性)
,乃因眾生不察真象,根識依因緣和合起變化,而在外境現出不同的相狀,
而說有內識、有法相;若能勘破此點,時刻保持清明的心,當外境現前,反
應了別之時,不落入思量、比較而迷惑,則業種的引力就消除了,法相也不
會生起,內識的作用就不存在,這個名詞就沒有施設的價值,也不復生存在
您之心田中,這才是「緣起性空」真諦,內識真如本意啊!
在註解中  尊者曰:「唯識乃體察天地萬物動靜所產生的現象。」是唯
識學家從體察個人、社會到國家的交互關係,及不同種生物間日常動靜所表
現出的情況,從心理層面(個體業種或共業識種的凝聚)到有形、色、相、
質的生理層面(法相的產生,果報的爆發),有系統的開發出來,能夠引導
眾生由迷入悟,轉識成智的法門。而註解部份所暢言之內識是有源有脈,是
真如是我聞,非憑空吹噓;之所以稱內識,乃因潛在內心深處,不仔細察覺
是很難發現它的流轉變化;之所以稱八識之七識,乃唯識論有曰:「次第二
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所謂依彼轉緣彼,這裏的
彼即第八識,即依靠第八識而流轉變化;且第七識起緣於第八識,故曰八識
之七識。再串聯  尊者正文所言:「法相雖在內識,但卻起於外境現,諸有
情類,無始時來,緣此執為我實我性。」為什麼內識生法相,原因在於內識
依附緣起阿賴耶識而生起自我的識覺認同,由於產生自我的感覺,由此為出
發而有思量比較,保護「自我」,讓「自我」輝煌騰達的錯覺,而隨著的外
境的順逆,這種感覺會時起時落(煩惱或快樂);這樣的流程,無形中脾氣
、習性的執著就誕生了(即心所),由心所的起於無明而生,當根、塵和合
時心所(心之所生法)便顯現於外而有各別不同的發作情況,就是唯識學所
言的「法相」。第七識另一別名又叫「末那識」又名「意」,原因乃是第七
識是第六識的根源,此處有「第六識之本意」的味道,所以第六意識又叫意
識,有「意」所產生「識」的意思;也就是說,內識(七識)思量比較的功
能是六識分別反應功能的根據。第七識對人一生另一重要且關鍵的影響在於
他有執此業報,並在因緣成熟時發生果報的功能,因此又稱執業識。又如
尊者所言:「此依附因緣和合而成,乃為他報業。」他報業者依外緣起果報
也,所以在「直指不墜輪迴」一書中曰:「乃是大乘之八識中七識之意識,
乃依附於我識之間,而成累世業識之根,一般稱之為他識。」由  呂祖這段
話可知七識又名執業識,又稱他識(即依他起報之識)。而七識之所以執業
又起報應,歸納原因,乃在於第七識依附緣起第八識而成自我肯定之識覺,
故八識裡頭所有業報種子皆能被第七識所執,在因緣成熟下透過第六識產生
反應現象,由身體五根發生作用變化。
地、水、風、火四大假合形成的動、植萬物,及山河大地皆因緣生起和
合而誕生,歷經成、住、壞、空,因緣已盡,無常到來,就該化為烏有;偏
偏有情眾生不明究竟,識、蘊起執著而誤執此無常幻境,有實在自性而心生
萬法造成業力,當外緣交感,因緣和合時,依附身體而起報應。故  尊者感
嘆陳述:「…將一切虛幻之假相,如夢境顯相等,誤執為真,此乃緣於自我
意識作用,蓋因以身體作用受外緣之力而植入意識所產生之假像。」因為人
我、法我之執著生起有實在自我的見解,此乃恒審思量之意識所起的變化,
現起的作用;而恒審思量的識覺又稱第七識,實乃無明執著於阿賴耶識之流
轉而生起,本是幻覺,並非原本存在,故  尊者曰內識。故歸納總結:「天
地萬物動靜現象,還是『緣起性空』,即諸法皆隨因緣和合現境,終究不會
永恒存在『無自性』」。

五、實我
應知無有實我,唯有內識似外境生。實我實法,如何不可得耶?其有二
,其一:所執實我也。其二:即蘊也。所執實有我體,為有作用,為無作用
;若有作用,如手足等,應是無常。若無作用,如兔角等,實我不可得,理
俱不成。所執實有我體;為是我見所緣者,不若非我見所外緣者,如何知實
我!若是我見外緣境,應有實知顛倒攝。至於斯理,即在我見、外境之互動
而已。
註:人之識見,如幻似虛,誤假為真,誤真為假;其變化因素,即是我執作
用。我執於我有實體,乃可造作,因此造作言行而造成因緣,乃受業障
;因此而誤認此一我執,實有我體為真。卻不思此一我執,即以先入為
主成識見之虛幻,由此普遍度計我見之外境俱為實見;卻未思慮此一計
見,乃因蘊識作用產生緣境。如人生之遇合,在未見之前不可知;在相
見之後,分歧又杳渺不可預。如此虛幻之見,即為緣境合和,因此俱非
實我實見也。因此,在此一前提之中,我見俱非實我。

編輯社文庫

延續著論四,可得知:有情眾生「實有實法」的產生是虛幻的,是第七
識生起執著、思量、比較,產生諸法相而迷戀無常幻境的錯覺,故曰:「應
知無有實我,唯有內識似外境生。」所以內心生起自性實我,及堅持固執某
種思考模式、條理法則,皆畢竟成空,本自不實。這可從兩部份來探討:
一、實我是第七識依附第八識所產生的永恒自我幻覺,是不實在的一種執著

二、與實我同時引發的一切思考模式、邏輯判斷都是包涵在五蘊運作的範圍
,即色(與外塵合和),受(生起反應感受)、想(比較判斷思量)、行
(引發執著付出行動),識(形成固定思考模式和分析事理的法則),既
然隨其因緣的差異就會導至不同的五蘊運作,也就不能說有實在不變法存
在。所以說:「實我實法,如何不可得耶?其有二,其一:所執實我也。
其二:即蘊也。」
再從因明學更深一層的觀點,來探討自性本體的不實在;如果堅持眾生
就是有一實在自我,永恒不滅的精神體在運作,所以芸芸眾生,各型各類皆
有不同稟性脾氣、適應環境生存的方法,那請問這自性本體,永恒不滅的個
體,是有功能用處還是沒有?如果是有功能作用的體相、事理就會有變化。
發生變化的過程不外成(發生)、住(駐留持續)、壞(衰弱變質)、空(
消失破滅),就如無形的能量發生作用的過程,也由動能逐漸變成靜位能,
而終於停止作功,因此有作用,就有變化,畢竟無常。如果說是無作用,那
它和龜毛、兔角等不存在的東西一樣,應該都是不可求的;所以實有我體有
作用是矛盾,因為有作用的東西是無常不永恒,而沒有作用是虛幻,意味著
不存在。故  尊者曰:「若有作用,如手足等,應是無常。若無作用,如兔
角等,實我不可得,理俱不成。」
此外因為眾生各有不同的見解觀念(我見),而讓廣大有情皆發生錯覺
,以為有情大眾皆有「實我個體」在發生作用;所謂我見就是我執,是依附
我實我法的識覺妄想計著而形成;所以若說執附有實我體「而生我見」,有
「我見」故說「實有我體」是非常抽象的,因為「我見」本身的行相就非常
微細、虛渺不易體察,並不像根識所外緣的六塵行相粗糙,容易辨識;所以
利用抽象、虛渺的我見來認同實我實法是不切實際的。故  尊者曰:「所執
實有我體,為是我見所緣者,不若非我見所緣者(有形相可尋伺),如何知
實我!」
從上推論知道「實我實法」不可得,所以計著「實我實法」所產生的「
我見」就不能說是實見,即然如此我見之外境就不應思量、比較而起心掛念
,而自成煩惱。如同註解所言:「卻未思慮此一計見乃因蘊識作用產生緣境
(攀緣外境,產生和合),故  尊者曰:「若是『我見』外緣境,應有(計
量為有)實知顛倒攝(自心現量,妄想計著產生的攝取)。至於斯理,即在
我見、外境之互動而已。」

六、四大五蘊
四大:地、水、火、風。五蘊:色、受、想、行、識。所組成之相狀,
若不能明其因緣合成,若執實我、我見,將成數趣,自陷緣境。唯不取其見
,無以體察內識;究其底,即乃四大假合所組成之假體,卻被執見所困,假
體之五蘊又受六根所影響,乃成識障,無以流轉,轉智成實。
註:人身由四大組合而成,基本上即已屬於合和;但卻普遍受自我主觀認定
此一四大假合為真。試想地、水、火、風乃宇宙自然現象,因緣組合形
成人體;人體衰朽又復歸宇宙自然。此一輪替,永無休止,孰真孰假?
是以故,執此為真,仍未能得其實我。況且人身六根,如眼見諸色(此
一色字,乃指形形色色之意),則依附其色而起心動念。須注意,此一
根識牽引心識,即是第七識,意識之作用。因為第七意識,即乃偏計所
執之他識,也是人身六識與阿賴耶識之交通橋樑;即是屬於運輸動力,
以引動阿賴耶識所儲存之萬法善惡因緣等。是以故,在學習唯識的過程
中,尤須特別注意此一執他意識。

編輯社文庫

本章節  尊者所言眾生實我不空,淵源於人我(四大假合)、法我(數
趣)不空;而人我、法我之不空,實追根究底於蘊識和合,流轉不息,而成
障礙。這裡所言數趣中的趣,即為興趣,是習性嗜好的統稱;而之所以稱蘊
識和合,乃因蘊可(為動詞)透過六根而生識覺(名詞),識覺也可配合六
根而生五蘊,即蘊識輾轉相生,綿綿不絕。
大凡一個人煩惱的根源來自於兩大方面:
第一、對肉體的執著、憂心其老化、受損,而消失。
第二、對我見的根深蒂固,隨著順逆我見而生成不同情欲反應,做出不同身
、口、意反應,造成各式各樣識種業力,生成無明染著,不能自拔。
這兩種執著來源發生於蘊識作用。
從有情眾生心理交感外境,所產生的現象歸納可成五個步驟,佛門稱五
蘊:
第一、色:接觸外圍形形色色各類質、境。
第二、受:因接觸而生感受。
第三、想:由感受起辨別、思量。
第四、行:由辨別思量而身、口、意起造作。
第五、識:下結論,起執著成識種。
有情眾生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透過色、受、想,相對生起
六種識覺,由根識的牽引,會產生五蘊中最後兩個動作(行、識),而導至
第七識的偏計所執及第八識的能藏、異熟功能成型。而當這八種識覺生成後
,一旦因緣配合,外境現前,自然五蘊之活動又會產生;如此互相牽動,循
環不絕。故  尊者曰:「人身六根,眼見諸色,則依附其色而起心動念。須
注意,此一根識牽引心識,即第七識,意識之作用。」
從上剖析可知當依緣起時(自心現量),若不能一念覺照,定力加持,
自然會偏計所執,由於偏計所執就會生識障,而隨識浪業風流轉生滅,不能
自拔。總之因為蘊識和合流轉不停,而形成我見,養成數趣,煩惱牽掛;至
於蘊識和合流轉,究其原因又在於不明諸法因緣和合一切本空(緣起性空)
之真象,而不能由慧生定。
文末以龍樹菩薩所著十二門論內之第八章節觀性門之一段作為結語,其
曰:「復次,若諸法有性,則不應變異,而見一切法皆變異,是故當知諸法
無性。復次,若諸法有定性,則不應從眾緣生,若性從眾緣生,性即是作法
(製造出來的產物);不作法不因待他(眾緣)名為性,是故一切法空。」


七、種子
唯識一學,其中識變之析解,欲知其妙,必先由種子說起。阿賴耶識又
曰能藏、執藏、所藏等,即乃萬法之種子:而其之所以以種子變化,乃有所
依循:
一、乃為先天所俱,即為宿世因緣業識之所藏。
二、乃由後天所成,即為依習氣所行,而能藏、執藏。
若以法論,又可依二項形成:
一、有感而成,即為萬法俱由種子發芽、成莖、復又結實。如此周而復始,
雖然中途有所改變,但其初生與結果不變(因此種子又必須是與具果,
即是不能以初起滅寂有所改變。萬法有四相,生、住、異、滅。此一剎
那即生,剎那即滅,無有住相,謂之一期無常)。
二、無漏以無盡根緣形成。
綜此而言,在阿賴耶識中之作用,以種子為名,即是以種子能藏蘊納,
更能發芽成莖(此一現象又有因受所薰習而改變,比如爬藤類之人工雕附,
使其攀延成形即是。),故再結實復歸種子。此一現象,即是講識變之原理

註:識變即是唯識所住之變化,其中一定之變化,乃在有由眾多極微合和而
成之事物,以及山川大地俱是。萬法種子雖指人之阿賴耶識,但其萬法
所藏,卻跟整個宇宙息息相關,因而必須了解其基本理論。故由一顆種
子以至再成整個周而復始,即是阿賴耶識之作用。明乎此理,再剖析種
子之功用;功能與作用。
功能-種子之功能,即在延續不絕,植物之所遺種子其理是如此,阿賴耶識
也是如此,要將每個萬法所藏,藉種子延續。
作用-既有能藏,即是蘊納,因此有記憶之作用,正如心是人體各部之王;
阿賴耶識卻是萬法種子之故也。

編輯社文庫

如  尊者所言:「唯識一學,其中識變之析解,欲知其妙,必先由種子
說起。」阿賴耶識中儲藏有萬法的種子,而這種子又從何而來呢?佛滅度後
九百年間,印度的世親論師建立唯識學後,對於這種子發源有三說:
一者、護月論師等所主張「唯本有說」,認為一切有漏無漏種子,皆無
始以來,本自具有。
其二、難陀論師等主張:「唯新薰說」,謂一切種子,皆是無始以來,
從現行熏習而生出的。
第三派學說則以護法論師為主,折衷二說,謂諸法種子各有兩類:即本
有和新薰。昔日玄奘大師著唯識論頌,雖採十大論師釋論匯集而成,但內容
實偏依護法菩薩一方,今  尊者所言:「一、乃為先天所俱。二、乃由後天
所成。」顯然亦贊同本有及新薰,構成輪迴不息如瀑流之種子說。
本篇  尊者之重點在強調並解釋識變與宇宙天地萬象森羅之關聯。何謂
識變?即種子、現行、可薰循環三步曲,種子識起現行時,就是阿賴耶識在
眾緣合和狀況下起作用,發生功能,這時前六識對外境生起了別作用,併內
識(第七識)之我執思量,就會產生現行成可薰,而就在此受熏習同時,這
份執著的習氣又變成種子迴歸阿賴耶識(  尊者曰能藏蘊納);而種子成現
行,種子為因,現行為果;現行成可薰時,現行成因,可薰成種又為果。而
這兩步驟幾乎同時發生,也就是以種子生現行為因,剎那間發生,剎那間又
消滅,而生起現行成可薰的果,故說第八識能變的三步曲;種子、現行、可
薰,這三者是:「剎那生滅,與果俱有。」所以古德又云:「種子薰現行,
現行薰種子,三法(種子、現行、可薰)輾轉,因果同時。」
以上第八識中「以種成識,變識成種」,理論在《識論》卷二,以六義
來凸顯這種子的六種特性曰:剎那滅(種子發生作用立刻轉變而消失),果
俱有(同一時間剎那馬上薰染成另一種習性(而蘊納),恒隨轉(上述的剎
那滅,果俱有流程,有如瀑流相續不絕),性決定(善種子成善果,結成好
報應,惡類種性便自現,自嚐苦果),引自果(色法種子,引生色法的果,
而成社會三百六十行,心法種子引發心法的果,所謂一樣米養百種人,各人
稟性習氣皆不一樣)。
識變過程,種子─現行─可薰,種子循環過程以慈悲宏願為種子,不斷
內修忍辱、禪定、智慧,外行精進、持戒、佈施成現行,而成菩提道種;日
復一日,年復一年,世復一世,交感之因緣廣大,藏識之萬法種子,隨時可
產生千軍萬馬之力能,則必可轉識成智,因地行圓滿而得佛果,所以  尊者
曰:「無漏以無盡根緣形成。」
章末以五祖弘忍傳法六祖惠能之偈語作為結論:即「有情來下種,因地
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願有情眾生,常行善法,所修善業,
皆速成就,早修無漏因,早得至聖果。欲行惡法,皆速關閉,永脫地獄門。


八、四分
四分,在唯識學上,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乃是心識
主體上之作用與緣境。例如:我人照鏡子,形體與影像,非一非異。不可說
形體與影像是為一體;因為無此形體,即無影像。但,亦不可說此一形體與
影像有異;因若無此一形體,即無此一影像。所以,影像之投射,即是相分
。投射至心識即是見分,而心識主體之了別即是自證分,及至確認此一影像
無誤,即乃證自證分。在唯識學上所說之「識」,若無特別加註,如眼識或
心識等,即乃指一切八識心王、五十一個心所俱是此一「識」包括其內。識
、念起變現,外界物質世界即為塵境,其「相」、「見」,被識所照見,心
識之了別,叫慮知,此一流程即是四分作用;而其主要即在八識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轉流作用,同時七識末那、六識等同時作用(即為三能變)。所以
關鍵仍在阿賴耶識-如我人欲步行至某一目的地,必先由中樞認知,再下達
指令於足腳起步,此一過程即是其一貫受制於起心動念之先,故必以心為王
。如眼見外界物質,由視覺(即乃感光)傳回中樞,此一過程即乃心識受到
影像之投射,(在識體上為主體作用,即為直覺)待諸心識慮知而後了別,
始能印證此一形相之存在,此即識體之受塵境緣覺之變現;識體之所以能「
自能變」,即為阿賴耶識種子理論之變現緣境,乃屬客體作用-即仗他緣生
作用也。

編輯社文庫

在討論四分前,有必要將種子緣塵生境過程作一研究。
誠如  尊者所言:起心動念之先,關鍵乃在阿賴耶識。當外塵投入心識
時,潛在的種子交感外塵(色、聲、香、味、觸、法)而產生第八識,由於
第八識經轉流作用,剎那間生起第七識及後六識諸識體(這一階段以種子為
因,變體的過程叫種子三能變)有了諸識體便能將投射的六塵轉變成境相(
相分),並起過濾分辨的作用(見分)。這識體(包含八個識)將交感的六
塵轉換成心影及過濾分辨之過程又名識體生相、見之「果能變」。總之種子
緣塵現境(即種子現行)步驟,是先經過種子生識體再經過識體生相、見二
分的流程。這程序在法相宗,又名依他緣起,即仗他緣生作用(又名生無性
)。
當識體產生相、見二分後,會依照過濾影像所得的資料將這心影作一定
位,這種驗證見分的對錯,作出確認的證知過程又名「自證份」;而這個證
知見分所得到的結果,經過仔細思量再認定,最後得出判決的程序又名「證
自證分」;在自證分及證自證分過程是識體(八個識),加上識之所起(五
十一個心所),錯綜複雜的一聯串作用。
如何在自證分、證自證分過程保持一顆清明的心,不落入二邊起七情六
欲而邪念、貪念、雜念、妄念叢生,這才是唯心宗精華,也是過去、現在、
未來三世佛共同證悟的境界,即遠離偏計所執而圓成實性。
總結前論,四分者:
相分:六塵觸動種子,而讓心識產生境相。
見分:識體對境相產生過濾分辨的作用。
自證分:由驗證見分的有無錯誤得到進一步的確認。
證自證分:再認定自證分所得的結果,作出最後的判決,而反射在身、口、
意上。
當阿賴耶識裏的種子緣塵現境起相、見二分,又名「依他緣起」,故萬
法仗他緣生起本自無性。當識依相、見二分成起「自證分」、「證自證分」
須提防根本煩惱、隨煩惱之心所緊接著生起,而產生偏計所執法相紛擾的狀
況,故須悟相無生實乃自思量、比較而起。所以「依他緣起,遠離偏計所執
,自圓成實性」就是法相宗總持心法。

九、無我
心所有法,即乃一切有為法。菩薩,乃一切有情的覺悟;因而,凡夫與
覺者之差別,即在「智」,唯識學中有「智成實性」,即是在八識作用,以
及轉化之間,去覺悟、成智。譬如種子、五十一心所、等心緣境識之變現,
俱在其中。修行唯識,禪宗以達摩東來弘法,一部「楞伽經」為修行經本;
但,「楞伽經」即乃唯識根本六經之一,因而禪宗之禪學,亦即唯識學脈。
後有曹洞、臨濟、溈仰等禪學分宗,乃禪宗之大興。故唯識與禪學在其中「
定」之一門,卻是有其密切關連。前述所及,心所乃有為法,易使修行者陷
入二相-即「我」、「所執」,因而產生對立;一切佛法,受自本師世尊說
法,幾達五十年,根本法語,即是「無我」。唯識所宗,亦即是分階段闡述
無我,如何使我人從有情,精修至覺悟,達到菩薩行位之功果。
註:菩薩乃梵語。菩即菩提,翻成漢語即是覺悟;薩即薩多,翻成漢語即為
有情。是以故,菩薩之漢意即是覺悟人生的有情,從有情的人生中覺證
過來。修行唯識必須從我人著手,因為我即是一切形相之成就實物。一
切法、一切相俱從我人所起;若無一切法,無從成就一切智;但其過程
卻是因心識所知障而產生法性之迷惑,故必須從識體研究起。

編輯社文庫

法相宗以轉識成智,圓成實性為中道最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那麼什麼
叫識?什麼叫智呢?簡單的說,有所執著於情(權、勢、名、利),物(生
命、財產、異性等)所起的心念和欲望都叫識。因為這些心念都是在無明剎
那間落入是非相對幻境,產生三毒(貪、嗔、痴);所以識和迷是一體兩面
的。能夠認同自性本俱清明覺性,以戒律為出發點,擇抉有為法中之善十一
法(十一種美德),即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痴、輕安、不放逸
、行捨、不害,日新又新,使心之所起皆是這些善法,則名為智。所以發明
本俱清明的自性叫覺悟,它和念念為善的智是一體兩面的。
菩薩,又名覺有情,是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是希望自覺覺他,眾生
與我皆覺行圓滿的大有情者。菩薩在因地行(從啟信到成佛)依照境界有五
十二等,分別為十信、十行、十住、十迴向、十地、法雲(補處菩薩)、妙
雲(佛);而其用功方法由恪遵五戒、十善、到勤修六度波羅密、昇華到發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行四攝取(布施、利行、愛語、同事),而
舉手投足皆是無量功德之萬德莊嚴,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千辛萬苦),尤如
朔月到弦月,成就滿月之瑩光彌撒,周遍大千;從凡夫地而天人地入大羅密
嚴乘,登法王子位而補佛位成佛果,實為三千世界之至上珍寶。
在瑜伽師地論中述及菩薩戒有此一段澄清,白話大意為:「若說:『菩
薩是不欣喜精進,得到大自在解脫極樂的,且對於心所有法中之根本煩惱、
隨煩惱不心生厭離;因為菩薩就是要在生死輪迴中流轉,直到成佛』,這是
造口過有罪的。事實上,菩薩對於斷除煩惱障、所知障而得到真如實相的信
願,是遠超過聲聞自了漢的,因為聲聞乘只為己身義利而勤修正行;而菩薩
是以讓一切眾生皆得解脫為原動力,而精勤正行的。是故修菩薩行的人,當
勤修正行,時刻保持無雜染心,對一切俗事隨緣安份,樂天知命而行,這樣
的修行法門,成就是高出求證四聖八輩的聲聞乘的。」
固然無明滅於無明時,一念覺悟尤如漫漫長夜曙光之乍現,剎那間照破
黑暗;然阿賴耶識歷經多劫的輪迴,習性的種子尤如瀑流;故理是要頓悟,
但事要漸修,唯有靠實證實修過程才能製造出頓悟的契機。
法相宗依據有情大眾,由不知不覺到大徹大悟正等正覺,意念清明的境
界,劃分五十二個階段,已清清楚楚告訴我們修行路上無捷徑,唯其精進與
怠惰。而可快速經歷多階心路歷程,或滯留某階段,甚而不進反退,關鍵是
在自己。
昔日禪宗初祖達摩東渡弘揚如來正法眼藏,曾說偈曰:「達摩西來一字
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醮乾洞庭湖。」其楞伽印心,
更為後世禪宗開悟與否的標準。楞伽經乃  世尊往日於楞伽島嶼所演法奧之
集結,其內容闡揚一切煩惱所知障皆自心現量、妄想執著。唯有遠離一切名
句語言等之妄想,才能自圓成實性;其法義乃法相宗奉為圭臬,並為宗門之
中道依據,故為法相宗(唯識宗)六經之首。六經者:楞伽經、華嚴、解深
密經、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阿毗達磨經、厚(密)嚴經。而楞伽經所闡揚
不落入兩邊(相對是非立場),直取本心,不取不捨的中庸至道,更是禪門
印証是否二六時中,超越相對,不動如如的根據。
所以唯識下手處以戒定慧之慧學發心用功,依慧而生定,依定而諸惡莫
作,眾善奉行,圓滿戒體;禪門以定入門,依楞伽大意為紅塵苦海之指針,
依定而生慧,由定慧而入無學聖果,成戒律自在之解脫者,而一味滑入得實
相三昧。故  尊者曰:「唯識與禪學在其中定之一門,卻是有其密切關連。

總結:萬法歸一,各宗法門也許方法因材施教、依緣立論或有不同,但
掃貪、嗔、癡三心,滅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破人我、法我之
執著;了斷煩惱、所知之障礙卻是各宗最後的合同。如何能超越娑婆世界重
果不重因,得失計較的價值觀,活得自在,活得快樂無憂懼,是三千大千世
界芸芸有情當下最重要的課題。

十、三性
偏計所執性,乃當情現相。依他起性,乃因緣生法。圓成實性,乃法體
自相。佛家論「空」,不論大乘、小乘,以及諸宗,理論俱有中道,唯識一
宗,即以唯識為中道。此三性,偏計所執乃為前性;我人之認識作用,不外
乎根、塵、識,此中六根、六塵、六識,合稱十八界。即以所見有其界限,
再依循顯性,故此十八界又可統攝百法。唯只須于我人所執偏計無以圓成實
性,乃致墜入「識」迷之中。
註:我人六根,如眼見之界僅只其色,耳根其界僅止於聞聲,以下類推。換
言之,見形色必屬眼根作用,聞聲響必屬耳根作用。六根故屬我人之前
性,亦即偏計六根現相而所執。六塵屬境識,亦即傳承於其前性而加以
印證。六識即是于印證後,加以自證。故此根、境、識各六,合稱十八
界,乃我人所能認識,屬被動之作用。故所見顯相俱屬假有,但我人不
能辨察,誤執為真,因而不能真正進入空境;亦因此受迷惑於假象之間
根本不能進入唯識妙諦之領域。

編輯社文庫

佛門各宗脈精華皆以「真空妙有」為旨要,而修士在知見真空妙有世俗
諦後,不能証悟直取第一義諦,乃因緣和合剎那,依境生識,落入相對比較
思量而動念、生情欲,諸法相波濤洶湧在心頭。故  尊者曰:「偏計所執性
,乃當情現相,依他起性,乃因緣生法。」
故當因緣和合時,能了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過眼雲煙,再美好
的相處遭遇,因緣已盡終將成回憶;再高的權勢,當無常到來亦當煙消雲散
。宇宙一切心理、生理從來沒有永恒,本來無自性;生時因緣會合而生,滅
時緣盡而滅;則自能遠離超越比較、思量的凡夫習性而使諸法相不產生。到
達這種境界時已能體悟所謂「性無生」「相無生」的法體自相,即已圓成實
性。故  尊者曰:「圓成實性,乃法體自相。」
真空、涅槃是佛門正等正覺的最高境界,修士在自覺覺他的聖道旅程中
體認萬法唯識,逐漸看的破、放的下而臻至塵緣不染之虛界,由不執著法相
而加行用功一味滑入,開悟緣起性空的奧義後而轉識成智,自性不動如如,
永不落入相對,解脫惱煩、所知二障帶來的束縳而圓成實性,到此方能確實
說「空」;而空境的究竟必須以大中至正之中道來完成;所謂中道雖各宗脈
在世俗諦的說法或有差異,但最後所證緣起性空之第一義諦則是相同。何謂
中道,廣義來說,大凡能斷煩惱、所知兩心障,而入法界實相的心法就叫中
道;唯識(法相宗)就是以阿賴緣起,轉識成智為心法,所以  尊者曰:「
唯識一宗,即以唯識為中道。」
唯識三能變曰種子、現行、可薰,白話說來就是由認識作用而發生執著
,由執著而產生心態人生觀的改變而成為習性。所謂認識作用即根、塵、識
和合,根的意思是生起,塵者之意為污染;簡而言之,即有情萬物對六境(
色、聲、香、味、觸、法)發生反應而起染著、生識別(又名六根對六境起
六識)。佛門對這種能對六境生起反應的能力,定義為六根;因為六境能讓
六根生起時,發生執著確認,故又名六塵;在生起反應及追加確認肯定後,
心識作用就發生了。故  尊者曰:「六根…亦即偏計六種現相而所執。六塵
屬境識(即對境生起污染)。」這樣的和合(六根、六塵、六識)起作用,
就會在宇宙時空中發生權勢、名利、愛、恨、別、離、喜、怒、哀、樂,故
一切有為法,皆可概括在十八界範圍內。
總之,有情之一生命運,即為因緣和合的過程,而因緣和合即是生滅法
,畢竟無常;看不破這一點,對境起識,耿耿於懷,終將陷入十八界所圍成
無止境的深坑,而煩惱不盡,輪迴不休止。故  尊者曰:「故所見顯相俱屬
假有,但我人不能辨察,誤執為真,因而不能真正進入空境;亦因此受迷惑
於假象之間,根本不能進入唯識妙諦之領域。」

十一、緣引識動
緣引識動,乃我人五十一心所中思心所,以五根、五塵加上無色之十一
法,而使六識依附七識末那,而末那再依附於八識阿賴耶,完成此一識體變
現之作用。緣,有仗托、依附、外緣,但此一緣境之產生,其先決條件,必
先要有五根、五塵所產生之色相作用,才能由意識作歸納、主決。而此一意
識之根又依附於何處?此一意識乃我人之第六識,故其依附即是第七識之意
根。末那識又云潛意識,乃其潛藏於我人意識之後,卻又依附於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乃藏識,故由其見分而轉流於前七識,故末那識以耶識之見分而固
執自我,不捨不棄。如,見美食,我想吃。聽音樂,我陶醉。屋宅是我的,
他人不可侵犯。此一我執,即是源自阿賴耶識所轉流釋出我相,而使末那識
誤執為真,乃成我執不捨。七識既已我執不捨,則五根所見聞,由意識歸納
,七識更是執真不誤,認世間萬物為真,我人則受此七識之主宰,而無以辨
認真假。
註:五十一心所中,各有其作用。思心所乃由五根所聞 , 而思索其聲色形相
,以供意識歸納。但五根見聞已非必定是真,如例:色盲者所見其色,
與常人有異。故五根所見聞不實;若再有思心所之誤導,則其歸納結論
更為不確。而,七識此一潛意識,本質上只是執行八識所見分之識體,
本相原已誤假為真,並且頑執不化,當根塵境緣之顯現到了這裏,則已
謬離正確真實,不可里計了。所以外緣是由五根、五塵所形成,而我人
時時處於根塵染著之中,因而識體作用朦幻不朗,此所以無法唯心了別


編輯社文庫
十一
當因緣和合時,吾們已曉得先由六根接觸六境而起心識作用,因為心識
作用而起種子、現行、可薰三能變,形成牽纏輪迴不休的局面;而上述緣引
識動生障礙而生死不止的過程,偏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中的思
心所,實為幕後的驅動者。《識論》一書中論及思心所曾曰:「謂令心造作
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即思之涵意泛稱為業,就是造作,因為造作
所產生的力量(業力)可驅使根、塵和合,發生前六識的行動,並同時牽引
第七識(末那識)的恒審思量,由於依附阿賴耶識之恒藏作用,誤認有一永
恒自我,生我見、我慢、我愛等,而頓生無明,落入相對,患得患失,煩惱
不斷。
總歸前述,即六根觸六塵,生心思,發生行動,為有情大眾共同意志活
動規則;如何讓思心所發生時能遵行八正道中之正思惟,當有賴修士平常能
了悟諸法相皆依他緣起,本無自性,故當下能去執著比較而遠離偏計所執,
超越相對,自能抱璞歸真,由慧生定。

十二、我見生執
諸煩惱障俱由我見生執,心念不釋而起,即是生現行種子。凡諸有情,
眼見事物,必有推論,緣於六識之自意為主。因此,見不樂事,便生憂心;
聽厭惡事,便欲去之。乃七識偏計所執性使然。故一切念起心動,除外緣牽
引,內識無以自主,亦有其關。
註:凡人俱不知我心之憂,憂從何來;不知所惡,惡從何來。一則乃眼耳所
見聞不善不樂則憂、則厭。但此一情緒之產生又是如何?即是潛意識之
自我過重,所執偏見。如聞聽他人批評自身缺失,則第七識之執識,緣
於執我為上,因而反彈,而傳佈形於外所產生之意識情緒。反之見聞對
自身有利,則執識不加排斥,乃有歡喜。是以故,人之情緒顯現,即是
由識根所見聞,而由執識判定喜惡而顯現。如此一來執識更加深植,不
可更改糾正,而使阿賴耶識吸收此一不善緣境,終於導致惡性循環。依
此理論,唯有在根識所見聞之際,即加以抑制。在儒家曰修養,在佛家
曰戒行。故眾生修唯識當有所知之。

編輯社文庫
十二
當緣起識動剎那(又名唯識現),即種子發生現行關鍵時刻,五位百法
中善心法能適時萌生,凝聚成一股力量,解除惡種子現行的鍵結,而遠離偏
計所執,就叫一念覺悟。由於不斷的累積這種由遠離偏計所執,而薰成的善
種子,就叫漸修。
即唯識現時以覺悟而薰成善種子,回執藏識,是善因緣的唯識變(種子
現行、可薰),在儒家就叫修養,在佛家又叫戒行,因此佛家的戒行又可解
釋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拙文所提,唯識現行時,善心法能適時萌生
,凝聚成一股力量,即佛曰:慧光,又名定力;儒曰:養浩然正氣;道曰:
破邪顯正。
所以有情眾生由人乘至佛乘的聖道旅程,戒、定、慧三學必須互相增上
,時常加以精進;戒學可依慧力的增長,初由律儀戒昇華到行善法戒,最後
邁向饒益有情戒;而戒律的昇華,也可使眾生的定力由世間定(心平氣和)
,晉級到三乘定(禪定),最後成為大乘定(如來大定)。同理由於戒、定
的精進,可讓心性切實體會人、法二空,三無自性,而領悟到法界無障礙的
大涅槃境界,而佛慧顯照;從初淺的聞所成慧,深入到思所成慧,而轉八識
成四智,一昧滑入修所成慧。
反之,當有情大眾殺、盜、淫、妄、酒,隨外緣(五根染五塵)而躍躍
欲試,眼看即將造新罪業時,平日修學聞法所生的慧力,或正思惟、正精進
,所蘊染的定力,可適時解除這一股業風習性;故古高僧大德一致認同:「
理要頓悟,事要漸修。」
所謂:「及時行樂,為善最樂。」機會要自己創造,一念善心萌發時,
不要讓它落空,而陷人比較利益的思量中;善知識群及道場的人、事、地、
物,要靠自我拿出勇氣,不畏犧牲利益眨低自尊心,才能展現。而蓬生麻中
,不輔自直;近朱者亦,近墨則黑。從人乘到佛乘須歷經五十重階級才能臻
至,末法時期若沒有善知識的時加切磋,及合適道場及時的戒、定、慧學充
電,難免緣起識動,生慾望而破戒,生煩惱而無法自拔。
二千五佰年前,曾子(儒四聖之一)處於孔子的教不厭,且聖光普照下
,尚曰:「戰戰競競,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時下邪風瀰漫時,誠如
尊者所言,難免起心動念,內識無以自主而隨外緣牽引,煩惱痛苦無以自拔
;故時時勤拂拭(常接近有緣道場),勿使惹塵埃。所謂吾日三省吾身。又
如  釋尊金口聖言:「末法時期以戒為師。」芸芸大眾,互相共勉,切莫忘
懷。

十三、轉識成智
以心緣心,以色緣心乃在唯識學上為質之說論,亦即種子薰習、現行等
作用。凡諸心法之生起總在仗因托緣;此一因與緣,其目有四:因緣、等無
間緣、所緣緣、心緣(亦稱增上緣)。是以,唯識一學,講心緣、塵境之變
化,亦即轉流、成識等作用。亦因此一相、法等混淆,乃使修學者易入迷惑
,實則唯識一學,基本即在去執,而後轉識成智而已。
註:修學唯識,乃在七識與八識。小乘佛教經典只說到六識,只有大乘佛教
才有說到七、八識。正如經云:阿陀那識甚細深,不在凡愚中開演,乃
恐彼等生執迷。小乘佛教修行者只要修行到五根五塵不染著,六識不起
,便入涅槃;但大乘佛教之修行更要探討人性本源之阿賴耶識,其藏納
總持業報主,將使修行者不能證入不動地,顯現大圓鏡智,無以成就無
漏種子,顯現菩提圓滿。是以故,小乘修行者涅槃只得證入阿羅漢果,
無法如大乘修行者證入無漏佛果。而凡夫身更因在心法、色法諸相輾轉
,不但無法解破緣境識體作用,更遑論放下諸心、諸緣、諸相而顯現去
執慧性。因此唯識修行者,當須在因緣與六識之間,互起作用之際,釐
清彼此生起念動的緣機;即色法生起必須具備因緣與增上緣,而心法生
起則必須四緣具備。

編輯社文庫
十三
因諸法之生起,產生宇宙萬事萬象森羅林立。而諸法之生起成相,前幾
章節  尊者老婆心切,反覆說明,在在告之乃在識動;而為什麼又會識浪起
波濤呢?其潛藏的變化原因,關鍵就在於緣起(緣有牽引的意思),所以論
唯識必講法相以佐證,而唯識生法相之種子、現行、可薰整個流程,又可總
以因緣觀來端顯;雖說諸法之生起,皆是眾生依根、塵染著而發生,皆是自
心現量,妄想計著而產生,故諸法原本無自相、無自性,故說性空,但一旦
緣起念動,必起意作業而墮入輪迴,自生煩惱、所知障礙而無以自拔;所以
《成唯識論》中卷七有頌曰:「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
彼分別生。」可解說是八識(阿賴識)之種子於現行、可薰過程,生起各種
的自身果報,即唯其識動生有漏諸法而生萬般相;另一方面也可意會成以第
八識種子為因,托附助緣為力,而生果報,即由因起緣生果之因果報應;總
之唯識論就是法相義,也就是因緣觀。
本章節  尊者所言,以心緣心,是說心法起緣於心識,同理以色緣心,
乃所起色法緣於心識,也就是依心識之變化,而發生心法和色法兩種現象。
若以因緣觀而論,色法、心法的產生是仗因託緣,根據四種緣力而產生,即
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所謂因緣者:就是因,即三千大千世界
小從芝麻小事物,大到世界的形成,甚或佛陀的誕生的起源;用法相宗的術
語來說,就是能牽引發生果報的原由;由於能司發果報,所以因也可說是因
緣,緣有牽引之意思。等無間緣者:就是專指八個現行識(眼、耳、鼻、舌
、身、俱同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和八個現行識相應的心所(心之所有法
)包括偏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隨煩惱廿、不定四,因為前
面所發生的心識和相應法,能剎那牽引後面同類的心識和相應法,所以稱它
們為等無間緣。所緣緣:即所緣(依附)之境(心境)所產生的緣(牽引)
。例如識體相分為見分之所緣緣。見分為自証分之所緣緣。增上緣:可以加
強、幫助心法或色法產生的牽引(緣),這種牽引的力量一般都是色法,但
如果是心法的話,即某一心、心所的發生可以扶助催化另一組心、心所之產
生。
誠如  尊者所言,色法的產生必須具備因緣與增上緣,而心法生起,則
必須四緣具備。所謂心法生起簡單說就是起心動念,是人類精神世界主觀的
識用;而色法就是襯托這主觀體用所顯現客觀的器物空間;例如色法中之眼
根,是為配合主觀眼識功用所依托的根器,而色法中的色境,為主觀眼識所
了別的空間。而這眼根的產生,是以阿賴耶識之種子為根本,即親因緣,以
父精母血及地水風火四大為增上緣所造就而成,故  尊者曰:「色法的產生
必須具備親因緣與增上緣。」至於心法之產生,往往在於念念間環環相扣而
引發,例如善法中之精進心所,往往是眼識、耳識之聞觀正法之音、相,經
第六意、第七識之薰陶,增上激勵第八識原本善良種子引發的心所,這過程
是以阿賴耶識之善良種子為親因緣,以正法之音、相為增上緣,以信、慚愧
、不放逸等善心所做為催化的等無間緣,以識體本身的四種功能即四分做為
所緣緣,即正法音、相投影的相分為識體能緣見分的所緣緣,又見分為自證
分的所緣緣。故  尊者曰:「心法生起則必須四緣具備。」
修唯識慧觀在經透徹因緣牽引而剖析諸法相後,瞭解悟到了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緣起緣生,緣盡緣滅;到此才能入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
泡影」之知見,而生「蓮花不著水,日月不住空」之三昧,而由慧生定,而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律圓滿。

十四、心所
心所,乃一切悉依心而起,與心常相應,亦即另稱相應行法。修行之目
的,乃在去除煩惱執障,而得到覺悟與解脫。但是,修行絕非遁入深山大澤
,或是閉門青燈黃卷,即可達到。反而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諸事習性,而從中
發掘、對治;以此有漏之習氣,修行中以善心、善念、善行,等善法勢力增
長,以助長本身具備之無漏種子之薰習,而可斷除煩惱,產生慧覺,漸進修
行。凡人在生活中所必須面對之五十一個心所,如:貪嗔、忿恨之心生起,
即必須知為此一心所之執念不釋,因此凡人才有情緒激動。如:凡人放蕩、
散佚、懶惰等此一不善心所,使人無以激勵精進,因此必須知其不善心所之
所在。人之不善心所,悉皆依心而起,亦一切與心相應。是以故,人之情欲
、思緒、好惡、是非等俱因此而常相互呼應,使人不能自己,陷入不善心所
之中。因此,人欲避免由不善心所而頻生煩惱諸障,則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多
有善心、善念、善行等,以此善心法薰習本身種子;以此善心法之力量,壓
抑惡心、惡念、惡行等之不善心所。修行唯識,除了唯識理論及其名相之外
,三學、六度、四攝等亦必須修行,因為此一修行則可薰習無漏種子,壓抑
不善心所,使人不致墜入諸障煩惱之中。

編輯社文庫
十四
眼、耳、鼻、舌、身前五識、俱生識(第六識),末那識(第七識)、
阿賴耶識,為法相宗依有情大眾對事、相的認識,由外在粗淺的辨知到內心
微細的執業、含藏,解剖出來的八個主要作用;凡有情大眾起心動念、思維
活動皆包涵於此八位識體所構成的邏輯系統,所以又稱八識心王。
前幾章節  尊者已闡述入微的告訴吾們,第八識是無記無覆、恒而非審
,所以在種子、現行時能善惡皆薰而隱藏。第七識則不但能執阿賴耶識之種
子成業力而起報應,且能比較思量起差別計著(能審)。而後六識之運作,
為天地生靈皆可辨析的作用,是粗淺而明顯的;即動物依五根緣觸五塵,並
同時起顏色、音聲、味道、冷熱、香臭、慾望等的基本反應,是有情萬物最
直接共同的審察本能,但不具備執藏的功效。
當八識依外緣牽引而發生的同時,有很多很多的心法會串聯相應的發生
,而表現出芸芸眾生不同的內在習性及情緒反應;這在唯識宗的名詞裏就稱
為心所(依附、相應心王之所起)。而唯識家以超凡宏觀的眼光,將三界內
尚在計著、比較,遇到順逆境界顯現時無法超越相對的有情(包括天人、阿
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牽情動識生起的反應(心所),分類
共計有五十一種(簡述約六位,詳批共五十有一)。其中善良的反應有十一
種,而會生起痛苦無知,而任業力因果宰割的煩惱有二十六種,其中最根本
初發的苦惱有六種。
前幾章  尊者已聖示過,心王交感外緣而情牽意動,乃種子、現行、可
薰的循環。這循環過程乃依他(分別塵境)緣起,偏計所執,故自心現量(
思量、比較)、妄想執著引起;而這其中心所中之偏行五中之思心所,貫穿
其中而生業力。但,真正的解脫與覺悟乃在依他緣起時,遠離偏計所執(即
當下超越名、相思惟造成的束縳);即境界現前,當下超越,即是昇華。就
是佛家所言:「煩惱(境界現前、超越)即菩提(昇華)」;或曰「佛法不
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簡單的說乃是:「金蓮要在火中栽
」、「自在要在紅塵得」。
閉門青燈黃卷是阻絕外境交感心識,及培養善心所的法門;但最後能啟
發相無生、性無生,破根本無明:我見、我慢、我愛的機會卻是在滾滾紅塵
中;因為只有透過殘酷的堪忍歲月,內在累劫的習性才能顯現,能夠顯現才
能發掘而對症下葯,拔除病根。故  尊者曰:「以此(針對此)有漏之習氣
,修習中以善心、善念、善行、等善法勢力增長,以助長本身具備之無漏種
子之薰習,而可斷除煩惱,產生慧覺,漸進修行。」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任何事、相的發生皆要以精進、正定、正思惟所
發的智慧去尋根探源。吾們內心雖心有千千結,苦有萬萬種,前已述說乃二
十六不善心所牽扯不清,結伴成群所引發;但再追究入微,實乃與第七識二
而為一,一而為二的我見、我慢,我愛,從中做梗;一旦能看得開、放得下
,突破我見、我慢、我愛,則生死關卡必能衝破,而超越無始無明,滑入諸
佛三昧。
什麼是我之見、慢、愛呢?事實上就是眾生根本的自我優越感,而這自
我優越感也是佛法所說的根本無明。這裏的我愛是自我的愛好,愛自己生命
,原諒滿意自己,愛現在的我也愛未來的生命。我見是執有確實的自我,不
能了悟諸法本無自性皆緣起識動,迷幻於人、法不空的心境中而五蘊熾盛、
我相自重。我慢者因重視自我而本能直覺的輕蔑、忽視、冷漠、其他有情。
總之,這一切泛稱為根本無明的,實為累劫人法不空,不知緣起性空,放縱
自我發展的結果。
理要頓悟(無始無明之存在與超越),事要漸修;俗業纏身,情緣捆絆
(妻、子、父母、朋友之情愛過份執著而誤為永恒實在)所產生的力量尤如
水面之漩渦,難捨難離,處此五濁惡世,唯有一心一意勤修三學(戒、定、
慧)、六度(持戒、布施、忍辱、精進、智慧、禪定)、四攝(布施、利行
、愛語、同事)才能由「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過程,有朝一日領悟
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大羅境界。

十五、無明
我人之所以在生死輪迴流轉,俱皆起於「惑」、「業」、「苦」,而此
三種根本,卻綰繫於十二緣起。世尊在菩提樹下悟證有十二緣起之因果,即
乃人生之生、老、病、死流轉之因果。十二緣起為因,十二緣生為果。而此
一十二緣,第一即是無明;所謂無明,即是根本無明。乃是我人與生俱來之
不明、昧性;緣於夙世之間我人所行蘊而攝受、納識成胎,又隨輪迴深植阿
賴耶識之種子,因而謂之根本無明。我人之惑即起於無明;因自性受根本無
明所昧,乃產生惑疑不明,亦因此在日常之間不能斷疑生信,因此惑昧無明
。業之因緣,既已隨諸輪迴深植種子藏識,因此因緣則業隨身報,人生自是
時受業擾。苦乃人生煩惱障之淵源,我人有五根即有眼、耳、鼻、口、心而
攀附五蘊,如行、觸、受、名色等,因此我人有見寶物心好之。又如儒家所
云:知好色,則慕少艾。此即為五蘊觸受而使心所有思、痴、執等,形成人
生苦障。綜此而言,我人一切,悉從無明而起,再至於五蘊行所等入於心識
,因此產生惑、業、苦。唯識所修即是由外緣而內緣,先了別外緣,淨化內
緣;內識不變,外境不顯,如如不動,真如自在。所以,修唯識之工,內外
俱可成就。

編輯社文庫
十五
前述章節  尊者已清楚剖析出,唯識論與因緣觀皆不離緣起。唯識論闡
明諸法相皆因三事和合(根、塵、識)而使種子、現行、可薰導致;因緣觀
則講果報之發生端賴四緣之牽引,通常以藏識種子為親因緣,以所緣緣、等
無間緣為內緣,以增上緣為外緣交感發生;所以諸般苦惱相都是唯心識動,
亦可說是因緣和合引發果報;而造就因緣和合,識動生法相的根結在於人我
、法我不空產生所知障、煩惱障,故而在生死輪迴流轉過程產生起惑、造業
、受苦的現象;所以惑、業、苦流轉可以說是有情大眾意識不明,自造千般
結,也可說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但能具體凸顯,出迷入悟的卻說緣起有十
二。
緣起乃當日  釋尊於菩提樹下所大徹大悟到能貫通三世因果的真理,故
「雜阿含經」卷十二,二八七經有記載  世尊所言:「我於此緣起法,自知
自覺成等正覺」。不但阿含經之宏揚論述緣起,大乘經論的精髓也還是以緣
起為宗本。何謂緣起?曰:「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
惱)」這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就叫
十二緣起,乃三世諸佛所共說;  世尊當日僧伽六年苦行,依緣起証無上正
等正覺的順序,乃由生緣老死直透無明緣行而超越相對證悟無生。其約略可
歸納如下:
一、生緣(牽引、產生)老死:芸芸眾生之所以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因為
迷糊而身不由己的誕生在娑婆世界;既然受了生,那就必然有老死。
二、有緣(牽引、產生)生:而之所以往生到六道輪迴,其原因乃藏識中含
藏引發三界六道輪迴報應之種子體存在。
三、取緣有:這種子體的來源,是因為生靈執著自我,在追求滿足自我見解
、慾望、情感過程所產生的。這裏「取」包涵執著追求意義。
四、愛緣取:而之所以會產生執著而追求,是背後心性有所染著,而引發渴
望,萌生企圖。此處「愛」可意會為染著而渴望。
五、受緣愛:什麼原因造成蒼生染著生命塵世而起渴望呢?是內心深處對苦
、樂有所領納,接收樂而排斥苦。「受」這裏應統括領納樂與排斥苦。
六、觸緣受:又是怎樣心結使我們對苦樂有情緒反應而落入紅塵中,執著情
愛、慾望呢?是當我們在對境和合時產生分別、認識的作用。「觸」直
言就是感覺。
七、六入緣觸:由感覺而引起情緒反應,乃吾們有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可觸境生念。六入者,能取境的六根。
八、名色緣六入:這六根為什麼可產生功能呢?是因為具備產生六入的本體
及精神或物質領域的認識對象;名色就是五蘊中的色蘊,可以總攝精神
與物質的境界。故名色廣義說是三千世界存在的諸法相;狹義只指有情
大眾個體。
九、識緣名色:宇宙間森羅萬象,包括數不盡生物類型的形態、精神狀態及
層次是從何造成的,是不同心識的功能創造出來的。
十、行緣識:宇宙萬物各類型千奇百怪的心識功能又是怎麼構成的,答案是
累劫累世身、口、意的思惟念頭、行為凝聚而成;身行、口言叫行為,
意行就稱思惟、念頭。
十一、無明緣行:過去行業的根源在於不正確的執著人我、法我、障礙了真
知,產生錯誤與顛倒的觀念(我見、我慢、我愛)。無明者,無知顛倒
的觀念。
十二、若以曠世累劫而言,無明為根源導至老死憂悲苦惱的最後現行,又會
再度薰染產生無明。故  尊者云:「無明乃是我人與生俱來之不明、昧
性;緣於夙世之間我人所行蘊而攝受、納識成胎,又隨輪迴深植阿賴耶
識之種子,因而謂之根本無明。」
佛門講識蘊或說因緣皆以緣起為宗而彰顯宏揚;昔日  釋尊由緣起而證
悟性空,今日唯心道場秉承衣缽傳承正法,亦廣宣諸法相無生皆依他(眾緣
)緣(牽引)起,諸法性無生皆偏計所執,期待他日  慈尊一大事因緣化娑
婆世界為蓮花邦時,眾生皆已遠離偏計所執,轉三心成四智,自圓成實性。


十六、果報
業與果報有其密不可分之關連。所謂業,即是造作;而一切身心語意俱
是其源。凡人之思想、語言、行為俱皆為業。俗云學業、事業俱以業為名,
故可明知一切造作俱皆可成業。唯,業可依世間法及出世間法,分成有漏業
與無漏業;若依感受果報而分,有善業、惡業、福業、非福業等。知業之所
成,乃凡人一切日常生活中諸般造作而來;知其所自,而其衍生又是如何形
成果報?果報之顯現,其因緣動力在「業」。此一業因,與我人日常生活習
慣息息相關,而種子異名「習氣」,人之生活習慣而成習氣;即是凡諸思想
、言行,凡諸一切習氣俱皆可入於種子,種子久習成氣,即是植入一顆待萌
芽之新種,一旦感緣即生果報。所謂感緣,即是時機,須知業因既已植入種
子之中,如一般種子之遇水易發芽或腐爛;或喜乾燥清淨而發芽;或有一定
時日而發芽。此一發芽之時刻過程,即是業因顯現果報之時機;種子既是接
受業因之植入,當可知即是八識之阿賴耶識,而輪迴縱不斷,阿賴耶識永不
死,所以,在輪迴過程之中,一旦啟動任一顆新種子必然形成流轉作用;即
是阿賴耶識傳達末那識,七識再傳六識,不由自主六識感緣,思想、言行隨
執起意,意念成形,果報乃顯。
註:闡述因業與果報有其意義,因為修唯識之行者 , 最不能明瞭唯識之變化
;而,因業種子又不知從何而種;是以故,識體迷惑,無以修行。

編輯社文庫
十六
佛經裏有很多引人深醒,感人肺腑的故事,至今尚為人所津津樂道。其
一曰:「有沙彌壽算將盡,師父在無奈下,速令回鄉探親,經月後再回寺,
因為師父料定小沙彌,不出數日就將逝世。沙彌回鄉途中,遇一螞蟻窩為大
水衝毀,成堆螻蟻在水溝中載浮載沉,一念慈悲,發乎至誠,取葉子將蟻群
拯救上岸,就此一念天真,回鄉探親滿月後,竟安然無恙的返回佛寺。」
又有一則佛本生教化故事:「釋佛誕生之印度常以窟穴、巖洞為道場,
故以油燈為照明事所必然。某日,佛應化至一方,於一洞窟講經說法,善男
信女皆點燈附法場,燈之大小可反應聽講人佈施之油量、財富、身份;那天
,在數萬炬油燈照明下道場通明,引來魔王之不悅,一陣狂風企圖將法場之
光明吹熄,破壞  釋尊說法,豈料任憑狂風大作下,就是有一盞看似螢光小
炬之油燈始終不滅,且愈吹愈明,事後  釋尊以獅子吼告知大眾,此盞燈乃
一貧婦至誠無漏之心,在身無分文窘態下,以頭上之髮絲跟油商換來,是金
剛明焰人天護法,故魔王不能摧毀。」
第三個故事:『話說南北朝聖君蕭衍篤信佛法、深明善惡因果法則,治
國領軍下,五里一亭、十里一寺,僧眾數十萬,百瑞俱現,祥光千層,感召
西方二十八代祖師即東方初祖達摩千山萬水而來;金龍殿上梁皇志得意滿問
達摩祖師:「朕功德如何?」那知祖師尤如晴天霹靂直言:「實無功德。」
差點就讓梁武帝摔下龍座。』
前幾章節,經  尊者老婆心切不厭其煩教誨下,說五蘊不空,言識動起
法相,暢言因緣和合,可得知不同的造作(業)可感召不同的識種(業因)
,發生不同的果報;也就是由諸般業(造作)引生萬千果報的現象,可依據
(思)業之差異而造作,產生福,非福(無記、惡),不動(色、無色界)
及離繫煩惱、所知障(佛果)等果報;所以故然種善因得善果,但造作之初
的動機,剎那之間的念頭,事關日後千萬劫之靈性昇降。承如  尊者所言:
「業可依世間法,及出世間法分成有漏業與無漏業。」這裏所指世間法者,
泛指求人、天福報,如欲長命無疆、青春永駐,或富極權尊,縱情嗜慾等有
所求而造作皆是,即有為法。所謂出世間法者,就是無為法,是秉乎至性天
真流露,勤修戒、定、慧三學,力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利他無所求的作
為。
由世間法造作有漏業(有缺陷、不圓滿的造作),得有漏報(善、惡、
無記、不動等報應)。循出世間行無漏業,可感召無漏果報,即佛果;無漏
業是直心而發,不落名聲、形相之分別妄想為出發,依其外緣隨順造就的;
造業的現行(透過身、口、意),薰習第八識,剎那生起純善的習氣,這種
習氣在日積月累下,時機成熟可招感斷煩惱、所知障的離繫佛果,因此佛經
中  世尊彼彼藉典故,法音稱揚讚嘆無漏業之那怕少分之發心,一念一切悉
皆圓,是無量功德,不可思議的福報,前二則故事所指即是。
反觀有漏業之造作出發點不離七識之執著我見、我慢、我愛等根本無明
,是帶比較、計著(有量少、量多差別)下所產生的;因此有漏業有別於無
漏業(清靜業)是一種雜染業。這種造作儘管是好的,當下回薰第八阿賴耶
識所產生的習氣並非純善習氣,是夾雜計著、妄想有後遺症的,像這樣的習
氣,輾轉相續至成熟的時候,感召的報應佛家名異熟果。所謂異熟果就是根
據造作業之善惡差異及量多量少在成熟時發生貧、賤、富、貴的報應,報應
的時候,那怕是善報也會牽引根本無明和相應煩惱心所的同時暴發,很容易
造下不善的業而回薰識種,產生習氣觸發下一波苦惱的輪迴。因此本文故事
第三則,梁皇問達摩祖師這麼龐大的善業造作收穫有多少?得來的是當頭棒
喝:「實無功德。」
日常生活作息,習慣性的言語、動作、思想都是業(包括善、惡、無記
),由於習慣成自然,這些現行業日積月累的回薰藏識成稟性(或稱習氣、
種子),在輪迴過程交感外緣(根塵和合)便會生識覺;第八識牽動七識、
六識,而發生身、口、意之諸般作為,簡稱種子、現行、可薰的循迴,即
尊者文中所言:「種子即是接受業因之植入,當可知即是八識之阿賴耶識,
而輪迴縱不斷…在輪迴過程一旦啟動任一顆新種子必然形成流轉作用;即是
阿賴耶識傳達末那識(七識),七識再傳六識,不由自主感緣…果報乃顯。

剖析至此,讀者當有共鳴,業力與果報是體用兩面,一而為二,二而為
一;所造諸業所感召的業因若不斷,時機成熟自會顯現成果報。昔日釋迦族
為琉璃王大軍所滅,  世尊為此頭痛三日,並感嘆神通不敵業力。歷史上層
出不窮的刀兵劫,數不清的天災人禍流離失所,這其根源皆在共業形成前之
無知、疏忽,即不知阻絕不良的社會風氣、習俗使然;而不良的習風是發生
共業團體每一分子共同的墮落。處於如是末法時期功利主義盛行的年代,願
有情大眾所行善業皆速成就,所造惡業皆速不成,開闢人天涅槃正路,關閉
諸惡趣門。

十七、心王
業累成識,識體變現,人我兩執,決不入空。因是為力,緣乃為架,六
識根源,無以自主。好比心識,一切法王,左右心所,善惡撇清,不能墜毀

註:心王乃為一切法,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俱皆不出
心之變現;但五十一壞心所卻容易影響心識之入二執,使之敗壞,不能
入於空靜;因此,基本上心雖然是一切法之王,卻也是一切壞心所之源
。因此,心若能不受識體變現所左右,才能行使了別功能,而不淪入壞
心所之淵藪。比如說:貪之念,植入人之識中,首先必須由眼見比較等
心所產生,而此一眼見虛榮、比較貧富、權勢等,可以在日常中避免;
換言之,欲使貪念不生,可從日常生活中避免我人起心動念的事物;此
一誘因不起,則可避免壞心所植入識體,則可使我人不進入壞心所之執
累。但是許多因緣之動力,驅使我人無以避開事物而起心動念;所以修
唯識亦有藉苦行而來抑制八識流轉顯現之識體;亦即修後天之苦行而破
先天之因緣。

編輯社文庫
十七
當我們回顧品味前述仔細的拜讀前幾章節中  尊者嘔心瀝血的金玉良言
,應該可生起如下共鳴,即:「由於第八識執藏、異熟的功能(相分)投射
到第七識,使得第七識生起實我、自性的執著(見分),而這一念的執著,
佛家就叫根本無明,或無始無明。緊接著動了第七識的思量、計著的本能便
會產生我見、我慢、我愛的根本煩惱心所;所謂我見者,即因執著有確實自
我,而對由自我為出發點所產生的種種觀念冥頑不化;我慢者,因我見而自
然生起對自我的重視,而輕蔑他人;我愛者因重視自我而引生酷愛自我,強
烈企求生命的永恆,由於這種迫切渴望生存的念頭才會引發對外境的愛取。
當我見、我慢、我愛的心念發生後,只要外緣交感,因緣和合剎那間,便會
相應、觸發後六識,顯現諸般造作而成業,而這由執著自我為起始,造作的
種種身口意上的思業(思心所串聯而引發的行為)就叫有漏業,出發點是以
自我為中心,耽戀人天慾樂、福報為源頭在身、口、意上所產生的行為,又
稱雜染業,是有遺憾、後遺症的。第八識因這些雜染業回薰產生執藏,日久
生習氣而又名叫阿賴耶識;以這些業種為因,在外緣交感下,識種異熟又牽
動另一波的業力造作,如此輪迴不止。」
所以一切因果輪迴皆以無明為緣起,諸法此起故彼起,此滅故彼滅,
釋尊當日依緣起假以十二因緣法則,凸顯有情大眾的生死不休,輪迴不止;
而由於緣起,所以人世間喜、怒、哀、樂、權勢、名、利等有為法猶如夢幻
泡影,起源都是自心現量、妄想計著,始作俑者皆因誤認五蘊和合之不實假
我為實在自性,而人我,法我二我不空;故知性空。正因為緣起性空是真理
,所以當識念依他(名、相分別)而緣起(勾引我見、我愛、我慢之無明作
祟)時,理應遠離偏計所執,才能圓成實性。故  尊者於本章節開宗明義曰
:「業累成識,識體變現,人我兩執,決不入空。」
緣起識動生法相的有漏業流程,可藉由勤修五戒、十善、六度波羅蜜、
四攝量來昇華造作成無漏業而証得出世果報;無奈,承如  尊者所言:「但
是許多因緣之動力,驅使我人無以避開事物而起心動念。」這世上真是紅塵
滾滾無際,漂沈無數凡夫,所以  釋尊當日初轉法輪時(阿含經時期)曾以
苦、集、滅、道四聖諦為核心而渡化千萬聲聞沙門;所謂苦、集、滅、道四
聖諦(真義)者:有情大眾,生命的旅程個個逃不開生、老、病、死、怨憎
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赤盛等生理、心理的苦磨,故說是「苦」;生命
的過程事實上就是一首苦多樂少,苦中作樂的樂章,故說是苦「集」;追根
究底在於煩惱、所知障礙無法超越無時不在貪、嗔、癡的漩渦中掙扎而輪迴
不休,故應當信(拜求明師,授予正法)、願、啟、行,尋求解脫,即要「
滅」;即然皈依三寶(佛、法、僧)就該勤勞不懈修學戒定慧,一心一意永
不退怠,自必能圓成實性,轉八識成四智,如此才能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覺行圓滿,所以當証「道」。
阿含經時期,佛陀依當日印度苦行風氣,提出四聖諦為木鐸,而門徒們
在依一代明師的佛光加持、身教、言教下,個個生起大信心、慚愧心、無貪
、無痴、精進、輕安及不放逸心,能一日一食,安住阿蘭諾(荒郊叢林),
身穿百衲衣,專一禪修,而能快速達到對五欲(財、色、名、睡、食)、六
塵(色、聲、香、味、觸、法)不為所動的平等正直境界,終至昇華到於諸
有情不為煩惱,突破煩惱障的阿羅漢境界,  尊者迦葉是苦陀行有成之典範
;  尊者阿難亦曾因苦行精進而達最後的成就,所以本章節最後,  阿難尊
者且默然讚許有類執著色、空不放,時常恍惚於苦海無法精進的大眾,可借
由苦行而開悟臻至「色即是空」的境界,故  尊者曰:「所以修唯識亦有藉
苦行而來抑制八識流轉顯現之識體;亦即修後天之苦行而破先天之因緣。」


十八、無垢識
阿賴耶識因常被第七識末那識誤認為常一主宰之實我,並且深深所執恆
久不斷,故為我愛執。必須到能執之七識煩惱障現行不起之時,第八識阿賴
耶識,方能捨去此名,至此第八識稱為無垢識。但,其關鍵即在前六識及其
根塵,而第七識之能執,卻非容易可得轉化。
註:八識乃大乘教義。小乘講六識,僅止我人根塵之染著而已,但識變之深
入卻絕非眼見耳聞之生景而已;其境緣互動,可直至宇宙萬法之中,因
而始有執識、藏識;亦是唯識學以人身根障,而探討宇宙萬法之生息;
所以修唯識,八識不可不解。而人身六識之所攝,七識之所執,八識之
所藏,更是識變之主題,必須由此勘悟,才能先息六根而轉七執,使八
識阿賴耶識淨化成無垢識。

編輯社文庫
十八
苦海眾生心識中所潛藏的根本無明是造成三界輪迴,煩惱不斷的主因,
所謂根本無明即我見、我慢的法執和我愛的人執,由人、法的無明執著為初
發的思想行為模式,可從阿賴耶識緣起或因緣和合來剖析,而整體輪廓事實
上就是五蘊法則,此外心識活動所導致的五蘊法則,五偏行心所又串聯其中
,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因此在往後逐一介紹五蘊法則和精神體運作關係的
開端,吾們認為有必要先作補充說明,再進人中心主題,以使讀者能更融入
尊者法言奧義中。
無論是整體人類的演化史實,或有情凡夫小我一生的心路旅程,歸結起
來,跳脫不出三步曲:
一、我愛的滋長與成熟:有情大眾因無明而煩惱憂悲死而輪迴,新生命的誕
生必須先取得與大自然的平衡,即適應四季的替換,防止異類的傷害(
包括微生物的入侵與感染)及從現成環境發明方法獲取延續個體機能的
泉源,這一連串為生命奮鬥的歷程,無形助長了對生命的珍惜與對生活
舒適的貪戀。
二、我見的併發:隨著生命的獲得延續與保障,人子進一步的希望是取得對
環境的認識、改善,和在族群中占有一席之地,這種在生命成長中,知
識與日劇增,才能逐日凸顯的成熟階段,在不斷肯定認同的發展中,也
加深了自我為是的觀念,彌日濃厚,形成強烈的自尊心。
三、我慢的根深蒂固:依不同文化、習俗、環境醞釀出的不同自我觀念,會
得到不同的意識形態,因為對真如的無知所產生的痴亂,會讓這種見解
任意膨脹而導致個體間的相對立,即過份重視自我個體,而輕蔑甚而否
定其他的個體;更嚴重的是相同意識形態的個體產生凝聚的現象就會有
侵略的跡象,而引燃共業的造就與果報。
歷史上循環不止的抗爭、流血無非因為人類無知(無明)以自我為中心
(我愛、我見、我慢)認假為真、誤虛為實,形成相對的主觀意識型態在作
祟。
上述所言由於人我、法我的執實所產生的意識型態,佛家依微細而粗顯
的行相從始而末剖析成八識,這八識反應在身、口、意上形成造作時,又稱
為思想,而人類的思想方式縱合具有如下的特性:
一、依照經驗而累積是有限性。
二、根據存在的時空而交感所以有障礙性。
三、理智和情慾交互抗衡發生惑亂性。
四、受習氣業力所支配是無奈性。
因為五蘊和合,假我不空所產生的識覺是有限性、有障礙性、是惑亂性
且又是那麼無奈性,人類在這種思想模式下自然產生煩惱和所知的迷惑而隨
波逐流輪迴不休。這就是為什麼要超越輪迴就非得轉識成智的理由。
人類的思想模式簡單的說即如  尊者所言:「六識之所攝(六根交感六
塵),七識之所執(計量、比較而生執著),八識之所藏(由計量、比較成
思業,薰染成識種而儲藏。)」,六識之所攝,七識之所執,也可說成依他
緣起,偏計所執;而當識幻依他緣起入世俗觀時,如何能遠離偏計所執,不
為虛幻假相迷惑起自性,則應勤修戒、定、慧三學(佛門定、慧二學又稱止
、觀二法)不懈唯是。
戒、定、慧三學,廣開合六度波羅密,行顯於四攝量(布施、利行、愛
語、同事),所謂:
戒者: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是道德的行守,重點在止惡防非,終旨在弘
揚正法。
定者:一心不亂,二六時中,不動如如,煩惱的根源在於惑亂,惑亂的產生
來自於失念、不正知;由於煩惱使心地蒙昧不明,使我們受業力牽引
走向罪惡的道路,所以集中精神,專心一境,使心境保持輕安妙喜就
是定。
慧者:洞悉(覺)我見妄執之不實,不受煩惱所迷惑而落二邊,時刻提防計
著比較的不智舉動。
透過戒、定、慧的不斷增上,可使外表(身、口業)清靜而內心(意業
)清靜,從內心清靜而使外表的行為更完善,而終至覺行圓滿,萬德莊嚴的
常寂光境界。
無上正等正覺的大導師  佛陀能悲智雙運巧妙的為芸芸百態眾生廣開八
萬四千法門,而讓苦海中沈浮的有情皆能得渡上彼岸。大凡輪迴中的眾生之
所以逃脫不出三界火宅皆因無始以來根本無明我執(人我、法我執著)作祟
而真假混淆,隨其不同因緣牽引轉流而成森羅百態之習性,這些習性在業力
引動下迷亂不能自主的在身、口、意上發生效應產生諸般法相,歸納這些法
相簡略有以下四種特性:
一、是貪欲取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之境。
二、是每每依他緣起時,自心現量妄想計著而使得我見、我慢、我愛牢不可
破。
三、是常依照邪思邪法偏執非客觀的理由,來批判、認定萬物的價值觀,泛
稱主張或意識型態。
四、是傾向愛好用發自於我慢、我見、我愛的言語來說服或吸收同伴而成群
結伴。
依據上述特徵薰染的輕重有無大致又可分成五根性曰:
一、闡提種性者:樂於生死中取著慾境而歡愛不捨,並堅持生死斷滅觀,否
定輪迴,不屑於真理、正法者。
二、外道種性者:身、見計執強烈,以為真有涅槃可取或真有獨一無二法門
可得;計著思量消遙無邊、長壽無疆,而對某種法門意識型態產生強烈
認同依賴,落邊見而難以自拔。
三、聲聞、獨覺者:對於紅塵苦、空、無常、虛幻生厭離心;因怖畏生死了
知無常,生精進勇猛尋求身心對煩惱的根治,修行過程中冥思止觀而企
定心一境,對紅塵外境其它有情之苦痛絕少交感,不樂觀利益他事。
四、大乘菩薩乘:外則先人後己,犧牲奉獻,內則於一切諸法,觀中道實相
,頓斷諸惑而活在當下,煩惱即菩提,心淨佛土淨。
五、未定種性:依輪迴機緣不同交感而呈現不同身、口、意業造作,在六道
中轉世不休不能定位,末法眾生絕大部份都是此類根性。
如何正確知道自己的根性,而親近善知識及接近正法傳承的道場依八正
道發四無量心勤修戒、定、慧三學,力行六度波羅蜜而對眾生常行布施、利
行、愛語、同事達到  尊者所言:「息六根而轉七執,使八識阿賴耶識淨化
成無垢識。」該是三千世界有情第一重要課題。(無垢識者:造作雜染業而
執藏、異熟的第八識稱阿賴耶識,由無漏業而昇華,由清淨業而體性捨染得
淨的第八識稱無垢識。)

十九、觸
受想行蘊,一切皆以觸為緣,識髑受,和合而生。受依者,以觸生受,
觸所起,以觸生受,然觸自性是假非實。作意,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
引心為業。警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然亦能引心迴趣異境,或於一境持心
令住,非理非偏行,不異定。
註:觸者,乃泛指一切感應,如五官之所覺,心境之相應等,因而我人五根
業障以觸而生緣。緣境起於各心所,乃我人識境之變現受起於一切所觸
,因此緣境識變俱皆種植於我人之觸緣而生受起,乃植於識境。作意,
乃指我人和合所生之警覺;換言之,亦即我人之自心所執。故先天執識
若深,則無所警覺於觸緣所受取之識境;反之,我人若能在觸緣之受取
之中,警覺非理偏行等不善之觸緣,即識境不受所執,即可謂持心令住
於一境不異定,即可不偏見、不妄斷、不苦執。

編輯社文庫
十九
法相宗唯識學是研究宇宙諸有情行為思考模式的一套圓融廣備的學問,
也是大覺佛眼實智觀察眾生從交感外緣開始,依五根(眼、耳、鼻、舌、身
)反應至內在心理,經了別、思量、執藏成潛意識而形成各類習性靈魄的原
因,深入淺出條理剖析所得的正法傳承,歷經二千六百多年來祖師大德或口
授心傳或著書立論發揚光大而能匯流成今日之大乘結晶,是可付諸萬宗儀軌
而不背,可傳之千古而愈融的龍珠法舍利。
再者唯識學是以娑婆世界人本為主,研究人子思想而發明;其內容乃將
人類之起心動念顯微歸納,並進而提出突破人子業力牽纏成自然積非成是及
執幻為實之惑識習性的方法,而能水到渠成接引有緣開慧生智、持戒生定,
得不退轉的聖賢心境。
大凡與天地合三才的人種,在人天凡夫地時,思想和行為的發生,先是
前六識透過六根交感塵境(色、聲、香、味、觸、法)而產生了別,即眼識
依眼根了別色境,耳識依耳根了別聲境,鼻識依鼻根了別香境等依此類推,
就在這了別塵境生識的過程,起初會因根、塵、識三合而引發觸、作意、受
、想、思心所,並依習性牽動不同的心所(心之所起)包括慾望、勝解、念
、定、慧等別境心所,或者啟發正信、慚愧、無貪、勤勞、輕安、不放逸、
行捨(放得下、看得破)、不害(仁慈)等善心所,有時則六識產生會連帶
造成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隨煩惱:忿恨、懊惱、嫉妒
、慳澀、無慚愧心、不信並懈怠等心所的迴繞;緊接著第七識末那識便剎那
間出現,並依然串聯觸、作意、受、想、思心所而生我見、我慢、我愛、我
疑等無明。值得注意的是,前六識的了別併發第七識的思量過程會薰染啟動
了第八識,在第八識結合觸、作意、受、想、思心所(到此這五個心所已非
常微細難查)下而執藏變成潛在的習性,有了這些種子識的潛藏下一波因緣
成熟,外緣交感下反覆的模式又會重播,製出新的一批種子識而庫藏,以上
的思想模型又稱阿賴耶識緣起,即種子、現行、可薰三能變的循環。
而之所以前述思想方法變成人類歷史幾千年來固定的模式,使得地球變
成因果輪迴不息的舞臺,具體的來說,是娑婆世界牢不可破相沿成律的一貫
精神反應流程,那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法則;依外緣色相的分別,
形成價值觀的感受,再衡量、比較輕重(想),產生判斷反應在身、口、意
成業感(行)同時變成一種經驗而潛藏。
從上討論不管是說阿賴耶識緣起或言五蘊不空思想法則,中間存在著穿
針引線的關鍵橋樑,那就是偏行心所的觸、作意。以阿賴耶識緣起角度而言
,可說是緣境識動生諸法相,即緣境交感時,由交感而起警覺在意於所接觸
的塵境事、相,作意而勾引出七情六慾的諸般業風識浪。如果從五蘊法則來
討論當依外緣色相(色)啟動價值觀的感受(美、醜、香、臭、賤、貴、富
貧等苦樂受)時,還是要由意識型態藉觸色來生感受,所以  尊者言:「受
想行蘊,一切皆以觸為緣,識觸(色生)受,和合而生。」思想的發生,醫
學上說是腦波的振盪,基本上必須能對事或相產生感受,而感受依靠觸境來
產生,醫學上說是五官、身體的神經反應;觸雖然是宇宙因緣法則的主要媒
介,但仔細探索它是無自性,不存在的,因為觸的成立,條件在於根、塵、
識必須和合故說不實。故  尊者曰:「受依者(為何),以觸(才能產)生
受,(故受是)觸所(引)起;(雖以)觸(能)生受、然觸自性是假非實
。」識論曰:「觸謂(根、塵、識)三和,(並生)分別變異,令心心所,
觸境為性(而引發)。」
再者根識依觸對色境起和合生感受的中間必然會產生驚覺執注的變化,
往後的心識便會對外境事、相發生興趣,或起意探索或者排斥抗拒外境事、
相的發生與形成,像這些心態的產生都是起作意的心所時就已決定了,值得
一提的是因外境生觸起作意反應時,如果震撼性、剌激性很強時,心性也有
依境持住久久不散亂的現象,彷彿是襌定,但這絕非八正道的正定,而應屬
癡心妄想的一種。故  尊者曰:「作意者謂能警心為性,於所緣境,引心為
業(即牽動五蘊中受、想、行識蘊的發生)。警覺應起心種(種子可生現行
),引令趣境。」話雖如此作意心所畢竟是無覆無記;如果觸境當下能警心
作業導至般若種子識現行,則可遠離偏計所執,直入允執其中不動如如的如
來正定三昧,清明正直不偏不倚,故  尊者曰:「然亦能引心迴趣異境(不
受塵境束縛),或於一境持心令住,(蓋警覺)非理非偏行(等不善之觸緣
),(而能)不異(心生正)定。」
古諺有云:「佛與魔只在一念之間」,事實上修行也只在修這一念,當
下的念頭是偏差,往後就愈長愈迷惑而終於不可自拔,人處於世上尤如走棋
,一棋子之差可導至全盤皆輸;也好似征戰,一步之誤,身首異處;所以時
刻心中把持一把智慧的明劍,一副戒律的盔甲,加上清醒不恐懼的定力,將
是修士過關斬將,迎向康莊大道的最佳保障。

二十、受
凡諸一切煩惱,皆起於受,所謂受者有三:一曰有覆無記、無覆無記,
二曰生記,三曰有義。而現行通於一切識身,與一切根相應。起心動念於受
,我人現行諸障,乃有偏行、別境諸緣。故心所由六位、五種差類總計有五
十一。乃識體諸所受、根、而煩惱、以至成執、成識。此識末那於我人曰第八識,仍舊藏識,在修行唯識阿羅漢位,仍無此八識,須入十地修行,始轉成無垢識,亦即圓智是也。
註:凡人一切煩惱障有內外之分,外者即是觸,亦即根緣所形成;換言之,
即是凡人一切生活日常事物等。內者即為受,即是觸而生受,亦即五根
見聞所傳達反射而入識;換言之,即潛伏。亦是凡人時常見聞某些事物
,在當時或因時、地、環境、心理等因素所影響或左右,因此當時並不
以為意,但已深深由五根植入識體潛伏;一旦再有誘因啟動,並影響心
所,乃形成煩惱。是故根障即乃由八識揮發,無以自主。凡人不明其轉
換過程,動則以無明名之,因而不加深究,煩惱根障愈織愈密,終致無
法擺脫。

編輯社文庫
廿
萬心自在論著述至今已邁入第廿節。偉哉!  阿難尊者位證阿羅漢佛果
,逍遙極樂,常在如來清靜性海,卻不惜十萬八千恒河沙世界之雲路渺遠,
期期披星戴月的臨堂漚心瀝血,真是沙盤中字字舍利啊!
凡夫地思想行為模式即觸塵起作意(色)、緣色生意境(受)、取境增
勝生心相(想)、依相起造作(行),由身口意造作回薰執藏成習性(識)
的五蘊法則,其中「受」蘊攸關昇降墮落,其理由如下:
一、即  尊者開宗明義所言:「凡諸一切煩惱,皆起於受。」
二、心識之起源在於根、塵、識和合,詳細的說就是六根器交感六塵緣而觸
發種子三能變(初變第八識,再變第七識,三變後六識)而現行;從種
子、現行過程八個識覺會有四分同時產生,即相分、見分、自證分、証
自証分。前節已說過自證分、證自證分的過程是現行、可薰的關鍵,值
得注意的是四分中能緣的見分緣所緣的相分,唯識學特別給了一個專有
名詞叫二取見,而二取見事實上就會生受。佛學上見思是不離的,因為
見解生起伴隨惱煩之遮障發生思想偏差,才會有邪思雜念不斷而成習性

三、從三自性的角度而言:依他緣起意境牽,偏計所執心法生,則圓成實性
無明障,其中依他緣起會偏計所執的轉折也是受,此處依他緣起之他,
泛指能起名相分別的眾緣;法相宗所說種子現行是依他緣起,而現行、
可薰就是偏計所執引發;舉例說明,八邪中:
一、眼(根)觀(觸、作意)美色(色塵)可解釋成依他緣起;因為生感受
而偏計所執起淫念。
二、耳(根)聽(觸、作意)惡聲(聲塵)緣起時也是「受」才會計著起穢
語。
三、依此類推意(根)追(觸、作意)邪情起頭的時候,也是產生領「受」
才會執著比較起(邪)思惟,而緊接著心識生邪念起狠毒。
所以有情眾生一旦心生感受,幕後強大的業力就已籠罩在周遭,原來執
著於感官的剌激(覺受),而情慾糾纏的後遺症是那麼的恐佈,難怪末法時
期紅塵滾滾無際,漂沈無數凡夫。
唯識宗與法相宗同義,「受」既然是一種識念理當可由端顯於外的法相
來探尋。前節已討論過唯識宗,聖賢依照人類的心理活動由粗而細、由顯而
微分成三個層次、八個識念,分別是最粗(初)交感塵緣的前六識,細微深
層的思量計著末那識,極微細凡夫地不能察的阿賴耶識,再往下剖析則發現
這三層次,八個識產生活動引發作用,中間一定有五種心所連續生起,即偏
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固然到思心所階段才會牽引識念造作生業,
但是決定識念,是產生美善的作用,或發生煩惱伴隨的後果則是「受」階段
就已定位。故  尊者曰:「乃(八)識體諸所受、(依六)根(觸、作意)
、而煩惱、以至成執、成識。」為什麼說從粗淺到細微的三個心理層次都會
生「受」呢?解釋如下:
一、受在唯識學名詞中定義為:領以為境,令生覺受,簡稱領受,這裡所說
的境可為有色境,也可是心所伴隨而起的心境。
二、舉例說明:五根中之眼根觸到了色塵,作意警覺色境,發生感受,這是
眼識生「受」;眼識生受分別色塵形態體質的剎那間同時引發意念取境
,分析好、壞、美醜及善惡,這是第六識(俱生識)生「受」;第六識
的覺受生起瞭解分辨的活動時便會觸動更深一層心理活動,第七識一旦
啟發(警覺)了,就會接「受」第六識分別後傳達的訊息,而入思維、
計量中,這是第七識生受;不管是前六識的交感生受,或第七識的因「
受」起思量都會觸動第八識,使得潛藏的種子發生現行,而讓各識心王
伴隨產生心所,例如五識中眼識依二取見生「受」之俱時,引起第六識
了別好、壞、美、醜、善、惡等念頭過程中,會伴隨發生大、中、小隨
煩惱或精進、慚、愧等善心所,及第七識思惟比較牽動生起的我見、我
慢、我愛等無明,這都是第八識生「受」異熟、等流的結果。而根據不
同層次心理活動所產生的領受,可歸納成以下四種類別的受:
一、無覆無記受:即這種覺受生起時不會伴隨煩惱的遮覆(無覆),領受過
程不會擇抉善、惡(無記,無所記別)這就是第八識的特性。
二、有覆無記受:一旦生「受」則煩惱伴隨生起,生無明障礙(有覆),領
受中間不會去篩選善、惡(無記),第七識(末那、思量識)即如此。
如果第七識能挑選善、惡起思量,那可薰的習性就不應該善惡皆有。
三、(有覆)生記受:發生感受,一定是百感交集,大、中、小煩惱、善良
、不定、別境等心所同時昇起,所以說有覆,且對境領受過程會分別善
、惡而擇決生念;故曰生記(有所記別),因為對善、惡交感一定會有
所震撼,而有所遮覆,故生記一定有覆,前六識所生「受」就是此類;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所言善、惡乃指判斷對已存好意或友好的稱善,感
覺不懷好意或覺得排斥壓迫的塵緣說是惡。
四、有義受:前三受乃有為法中的感受,若為了追求勝義諦之無為法,心存
遠離偏計所執所生的「受」稱為有義受,簡單說就是修道過程對真理的
名、句、法義的領悟。
以上是根據「受」的心理層次及所顯法相來分類,若依對心靈的影響來
評估,「受」也可分成:
一、苦、樂、憂、喜受。
二、捨(苦、樂、憂、喜)受。
三、不可思議受。
對境起受只在剎那,觸、作意之時稍一散亂或放逸就生有覆受,一旦生
有覆受,造作就難免,只是時間因素罷了,有了造作那龐大業力的糾纏,就
好比磁石吸附鐵石一樣難以擺脫,故  尊者在註中曰:「…凡人時常見聞某
些事物,在當時或因時、地、環境、心理等因素所影響或左右,因此當時並
不以為意,但已深深由五根植入識體潛伏,一旦再有誘因啟動,並影響心所
乃形成煩惱。」下筆至此忽然覺得無奈,大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的感慨,但是克伐怨慾之心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怨天尤人只會自甘墮落,
更加深無明染著而出苦無期,所謂:「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只要我們能認清,並認同八苦(生、老、病、
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的根源在於對「感受」的執取,
而逐漸看淡人世間的權、勢、名、利,捨棄酒、色、財、氣的交感及亢奮,
遠離慾望的無底洞,則可將「受」字對心靈的戕害減到最低,總之清心寡慾
(清淡飲食、樸素衣著、勤儉精進)是克制領境起受生剌激的最佳利器。最
後以  太上無極混元教主元始天尊之金言:「人能遠慾則近道,人能無慾可
造道,無論男女能寡慾,處處方便可入道。無慾則清,清則靜;靜則明,明
則入真。」與大家共勉之。

廿一、識浪
恆起諸識浪,現前作用轉。眼等諸根,無如大海恆相續轉,諸識潛藏,
故知別有識性,作用顯現。
註:眼、耳、鼻口等諸根,在人身各有其獨立自主之作用,但卻無相互溝通
轉達之能力;如口吃美食,嚼味品嚐,眼耳絕不能同體其感受;就如同
大海可長久生息。但人身各根無法互通生息,卻可以自主行使作用;如
同大海潛藏無數浪濤。而人身各根識,亦受潛藏之主識作用而影響,此
一主識即是第八識性,總管根塵識性,始能形成人身作用;換言之,此
一主體識性,促使五根作用具體顯現。五根中以眼睛之視覺為主體識性
之靈魂;語云:「眼為靈魂之窗。」乃以所見之形色導引入主體識性,
歷經分判,再下知回於眼識,作用于焉形成。所以諸根識業之造成,雖
然各自作用,但眼識作用最大。淺釋如下:「如眼見寶物,受其華麗所
炫,引動貪心所,第八識綜此分判,知其可貴,於是貪奪不能止;依此
識根作用,我人即被困陷於根塵業障之中,反覆不能自拔,言行趨於誇
耀寶物,識性趨向佔奪寶物。另外眼見貧困,覺其可以悲憐,引動慈善
好心所,則第八識性分判此一情形示知,則我人言行對其加以同情,而
施予援手。」總此言之,識海如大海,波浪永不絕。我人欲修唯識,從
眼識作用著手;儒家至聖之明言「非禮勿視」,豈非千古之真理。

編輯社文庫
廿一
紅塵苦海中漂沈的人子,行為思想模式不離對境先起辨別,從辨別再進
人思量、比較,經思慮後接著得到反應處置的邏輯;最後透過肢體、語言將
這邏輯明顯的表達出來,簡單說即是觸景生情、百感交集而計謀對策、再三
斟酌最後城府在胸作出抉擇。依唯識學來剖析則曰:唯識三能變:開始種子
現行時,初能變產生阿賴耶識,俗稱執藏識、第八識,接著剎那間第二能變
形成末那識,執第八識而成我見、我愛、我慢等根本無明,緊接第三能變發
生前六識,能識別分辨色質、音聲之外境;至於現行至可薰的過程從顯意識
的生感受到分別,由分別而思量行動並成為內在意念,薰染執藏就形成了潛
在意識型態,法相宗說是種子、習性;這股潛在意識型態不會隨時間空間的
變化,個體的生滅而消失,相反的會在特定的人、事、物關係中成熟而感應
出等質的報酬,即惡因壞種子變化成熟時交感苦果,善良慈悲的潛意識則會
在適當時空交感爽心悅事的結果。潛意識受外緣牽引發生反應而在外境產生
明顯作用時,要透過顯意識(前六識)來執行,惡因果的發生有的是潛在思
想邏輯錯誤,顯意識清楚的依據該型態而自然面臨不協調的逆境;也有因緣
成熟時強大的業力感應而使顯意識成迷糊狀態,在精神恍惚中無意識的發生
悽滲報應。總之人處娑婆世界中,一旦起心動念配合肢體、語言薰染回餽第
八識,則果報遲早一定要發生,當現行的時候再大的神通都無濟於事,故神
通難敵業力;菩薩畏因(念頭剛起時),而無知的眾生則只能在果報措手不
及的發生時怨天尤人,故畏果。所以  尊者曰:「而人身各根識,亦受潛藏
之主識作用而影響,此一主體即第八識性,總管根塵識性,始能形成人身作
用;換言之,此一主體識性,促使五根作用具體顯現。」
古德者有云:「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末法時期又稱淨土應運時
期,  釋尊在楞嚴經裡嘉許觀音法門之週遍圓融,由耳聽四方之佛音,助之
以口誦而一心一意皈依佛陀,在力行五戒十善作資糧下終必返歸極樂。所謂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雖成就眾善而
萬德莊嚴是應運在耳識;但是造作諸惡,沈淪墮落首當其衝的罪魁禍首卻是
眼識,色情暴力是人類的兩大獸性,也是地獄懲戒的兩大對象,簡而言之罪
惡不離財、色,而財富、名色往往剛開始都是眼根識受其炫惑不察為導火線
,俗諺有云:「眼見為憑」,當「鳥為食亡,人為財死。」或「牡丹花下死
」的開端若沒有「眼觀美色起淫念,或目視財富生貪心」為引誘是絕對不會
發生的。觀世音菩薩在其開演的心經中曰:「…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
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
…」其中相關於眼根識的字句重覆了兩遍,實在是誡之、告之老婆心切啊!
道德經第十二章為腹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
去彼取此。」有關眼根識涵意的也出現兩遍。故  尊者曰:「五根中以眼晴
之視覺為主體識性之靈魂(關鍵)」當今之世聲光科技已達極至,而不管從
電腦網路、雜誌廣告、甚至電視媒體,可說是色情充斥,且包裝愈來愈精緻
,尤其顛倒因果不實的淫亂邪說更是彌漫街頭,處此世態逐日昏暗,正法漸
漸消沈的時代,此股寄生在廣告、媒體中透過光電傳播,漫延浸淫整個社會
的魔氛,正是共業浩劫的隱憂。如何能恪遵四勿,尤其非禮勿視,正是時下
當務之急,故  尊者曰:『我人欲修唯識,從眼識作用著手,儒家至聖之名
言「非禮勿視」,豈非千古之真理。』

廿二、三受
一切煩惱障皆起通於三受;能知是為樂,莫明是為苦。故凡諸喜怒哀樂
唯心所欲,亦唯心所棄。大乘諸經中,說明心別有義,各各分明。但凡諸煩
惱障卻有增無減,是為凡夫認苦為樂,認樂為苦。心之所主乃現行三受之中
間主導,故凡人率性唯心無以明之。
註:一切煩惱苦障,眾生俱不免;除了日常人際因緣事物煩瑣之有形困擾之
外,最重要乃是心之所好;凡事好好色、惡惡臭乃人之通性。除此因素
影響各人心識體認之外,自性所執更讓心識先入為主,執著不去,煩惱
不斷。凡諸人生名利情愛,諸般心欲作用現行感受顯現之外,無明執著
亦即執於自我之識意,因而不易割捨,致使心識更是陷入迷濛之中;有
者執所好為樂,如汲汲名利;有者卻深以為苦,此中即在心識作用。故
曰一切煩惱障皆起之於心,亦皆滅止於心,如何唯心了別,端在自體性
相。

編輯社文庫
廿二
萬心自在論是  阿難尊者於閻浮提世界少數法身降臨親自論述的傑出著
作,其中每一節之編排順序及內容都是遍察眾生心識體性,依據原靈之迷昧
及煩惱根結不同逐篇抽絲剝繭,由簡入深,由深返簡,精心設計過的,本節
法奧乃承接延續廿、廿一節。
在廿節時,  尊者先由「受」之定義,八識觸塵生起的不同「受」用種
類,以及這些領受與煩惱所知障的關聯說起,到了廿一節時則強調所有根識
觸塵起作用生感受中,以眼根識的「受」用最直接,也最容易讓末法時期的
眾生產生顛倒妄想,並再三告誡有情大眾恪遵四勿中之非禮勿視,以防塵緣
纏擾,迷亂自性;本章節則以吾們凡夫地習慣於重果不重因,所謂為達目的
不擇手段(不懼身、口、意之造作起意),孜孜於有所求而百感(受)交集
,昏亂不明,誤認情慾交感、名利享受為人生至樂,殊不知此樂乃糖衣毒藥
後患無窮,實乃認賊作父為論說大義及宗旨。
相對的世界中,如果以生靈與外緣接觸,起心動念所顯現的法相(俗稱
情緒反應)來歸納「受」的種類,則受可分成: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
捨受),解釋如下:
一、苦受:簡單說即面臨生存的環境覺得不如意時心中所生起的苦惱感受,
為什麼會心理上生起不如意的心所呢?因為對環境所接觸到的人、事、
物困惑理不出頭緒,想不出解決之道,故佛門總結苦受有八曰:「生、
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蘊熾盛。」皆與困惑、迷糊
、昏亂有關聯。例如、生存的時候事業之吉祥、橫逆無法明確掌握總是
有變數;容貌之美醜也由不得您,體態之胖瘦高矮更是難以控制;發覺
老的時候,任其百般保養,白髮、凸頭、鄒紋總是難免,儘管藥療食補
,體衰力竭終必來臨;談到生病、死亡更是聞之人人嘆息無奈而為忌諱
;至於怨憎會(心中不悅、討厭的事物卻常碰頭)、愛別離(心所鍾愛
、迷戀的對象遲早要離別)、求不得(執意據為己有的人、事、物往往
得不到)、五陰熾盛(心中不想生起的感覺及念頭卻是常莫名其妙的產
生而影響情緒)則是眾有情人類共通的弊病和心結。因此  尊者曰:「
莫明為苦。」
二、樂受:相反的對於外緣感覺順心如意時生起的感受就叫樂受,也就是說
當外在環境的人、事、物發覺有把握能夠掌控、預知時,心所生起的「
受」用就是樂受。故  尊者曰:「能知為樂。」
三、捨受(不苦不樂受、無記受):根、識觸塵時起煩惱、所知相關聯之心
所時,感覺不苦也不樂(俗稱感覺空白)。
談到這兒,也許讀者開始產生疑惑了,即為何  尊者開宗明義即言:「
一切煩惱障皆起通於三受」,固然苦受不能心爽事怡,無記受又有什麼不對
,跟煩惱有什麼相干,再者若樂受皆煩惱,則將來道成天上為真人、菩薩等
仙佛時豈不是一點趣味都沒有,如此一來今生受魔考受苦難,堅毅修行有何
意義呢?這又可由以下二點來破邪顯正:
一、一切煩惱皆於心識分別、計量而同時猝起,故前些章節已詳述前六識主
分別、了境心產生之時,則會觸發第八識之根本煩惱、隨煩惱等種子現
行;而第七識之思量心產生時則四煩惱,我疑、我見、我慢、我愛心所
會生起。這些煩惱心所發生以後,同時會感應三受依異熟而量多量少的
不斷循環表現出不同情緒。即當樂受生起,煩惱心所已伴隨在左右,故
世人往往「樂極生悲」,今日有這種快感(樂受)他日若要再得到,一
定要交感更多的名利聲光刺激才能獲得,畢竟樂受是相對的,否則因為
對樂受追求(慾望)沒辦法滿足,先是無記受,瞬間苦受便誕生了,假
如眾生因為常久輪迴而根深蒂固認同心理所產生的感受是生命價值觀的
指標,生活只是追求樂受(爽心悅目)為目標的一場奮鬥,這種意念將
使您出苦無期,反而得不到真樂。畢竟世間有為法的苦樂是孿生姊妹,
一體兩面的。
二、真樂不在五蘊觸塵而生感受的法則中,真正的樂是隨緣不動心性,心性
常清常靜而隨緣的,是無所求不會隨情、物慾而患得患失的輕安妙喜境
界,即所謂涅槃實境。
總之世人之樂帶有私慾存在,執藏識中已雜染痛苦的種子,其樂是樂中
帶苦,且很快消失,故曰痛快,又稱快樂。而仙佛之樂卻是一種得之不喜、
失之不憂,是無得失、無所求、無生滅的自然之樂,這種樂,樂中帶樂,不
會樂極生悲,摻雜苦味,故又稱極樂。怎耐世俗習性染著深厚嗜慾成性,縱
情難制。雖然知道妄想心、雜亂心、貪心、邪惡心、諂媚心、悼舉心、昏散
心等是有害的,藉由這些心而生起的對情、物之感受若成慾望會是墮落,無
奈日久成習慣,反而以迷引迷的認同,且將追求財、色、名、利的成就奉為
人生的真諦,至於那因為借假修真改毛病去脾氣,超越相對(得失、生滅、
苦樂)返璞歸真所獲得的自在解脫心境(無為心,勝義諦心,真如心)及真
常之樂倒是乏人問津。難怪  尊者要感嘆的說:「大乘諸經中,說明心別有
義,各各分明。但凡諸煩惱障卻有增無減,是為凡夫認苦為樂,認樂為苦。

有為法和無為法修煉的方向剛好相反,追求世間名聞利養端賴不斷的獲
得,而無為法則正如道德經所言:「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經中所言損之又損,即由繁(離心外求,識念不斷)歸簡(璞素自持),清
心寡慾,愈簡愈真,簡而至於一則達真。像這樣由繁而簡,簡而至真的無為
法修行功夫,佛門曰:「坐禪。」故六祖於壇經中曾對坐禪做過註解曰:「
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而六祖所言坐
禪法義在與唯識宗所言:「依他緣起,遠離偏計所執,自能圓成實性」相通
。總之執意於名相(仙佛、人、事、物)、章句(經文、著作、條文)、語
言、感受中希望獲得極樂實境,是緣木求魚,自心現量、妄想計著,唯有能
二六時中牽著忍辱的牛、負荷著精進的鋤頭,鏟掉分別、計量所生的感受(
對境起心所),他日那心田中智慧福德的種子才能發芽茁壯成菩提道種。

廿三、欲
何為欲,可欣境、觀欲境、中容境等是;凡諸希望,必起欲。凡人遇有
欣厭事,若能無所希望,則可不隨因勢境運任緣者,中容境可不起欲。因而
欲為諸法本相,而起之於希望。各心心所,亦因人之起生欲心,凡有可欣喜
事,或可厭事,若不抱存希望,乃可不起欲心。換言之,中容境本無所欲,
俱皆緣於可樂境、可欣境、可厭境,再隨因緣境勢之轉變,而起心動念,如
希望、所求、欣厭等而成欲執。
註:凡人之所以心中有所欲,乃是因為日常事物中,有可欣慰、討厭、耽樂
等事相,展現個人作意之中。若凡人對此諸事項抱存有希望,比如可以
欣樂之事物想獲得,討厭之事物要其滅失,存此希望就會隨此因緣之勢
而境相轉換,在心中形成欲心所。凡人本是在中容境相之中無所欲,乃
因起心動念於希望,才會形成執於欲境之中,即是欲觀境。如果想觀察
事物,好奇心一起,得失形成所欲,因此招致境勢隨因轉換,即是凡人
心境形成所欲之變化。知其流程,當可從中克制,以免形成此一欲境。


編輯社文庫
廿三
由於無始無明我見、我愛、我慢從中作祟,使得吾們二我不空,執戀於
畢竟壞空的四大假合身軀為實體,誤認因緣薰染的習性為自我存在的証據;
這二我不空使得落入凡夫境的原靈對周遭的人際關係產生四個層次的定位即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為心中以自我為中心,形成萬物皆備於我
的主觀意識,所以時常落入你、我、他之相對計量中而無法從苦惱中自拔,
也就是自心妄想執著定位出四相則必依循五蘊的思考法則,前些章節  尊者
阿難已闡明由色蘊到受蘊的階段其間流程為觸色、作意、生感受,而且一旦
對境起苦樂受則煩惱已在所難免,習性的自然流露及回薰成潛意識也只在剎
那間而已,故如何在依他而緣起時,即依外境或自心境觸、作意時不生有覆
受,遠離偏計所執,是避免造業生果報墜入輪迴的不二法門。本章節主要針
對生受起慾望而執著不化,誤假為真,認賊作父的原因及現象做專題剖析。
娑婆世界生靈共同的精神運作法則色、受、想、行識中,依受而想的過
程,就會生起了欲的念頭(法相宗將它歸屬於別境心所),「欲」心所的生
起流程,依五蘊不空而言是在受、想過程發生,若從  世尊菩提樹下所證悟
之中容實境(諸法緣起性空,故自性本體如來法身不生不滅)所根據的十二
因緣法則,則欲望是在受緣愛的過程產生。由上分析可知欲望可解釋成希望
對境起樂受而避免苦受的心念,是為情、物束縛不得自由的生靈為避免人我
、法我受戕害的自然反應,所以說五蘊中領「受」心境後起欣求樂境的心念
(欲),會入分別、計量中(想)。十二因緣中:觸緣(牽引)受,受會生
希望(欲)而更進一步變成渴望(執欲)成愛,故說受緣愛中有欲念發生,
情愛欲念是不分家的,識論中對「欲」別境心所詮釋為:「於所樂境,希望
為性,勤依為業」,也就是說一旦欣樂境而意念百般思量、希求則就要謹慎
防患造業生罪,西方名言:「人類是為希望而活。」這句話如果從返璞歸真
、超凡入聖的角度來看是有必要昇華的。總結來說欲心所就是對境起領受後
引發欣樂避苦的心境或產生一探事物究竟的念頭(好奇心),難能可貴的是
昇華為不忮不求的圓成實境(勝義欲),故  尊者曰:「何為欲,可欣境、
觀欲境、中容境等是;凡諸希望,必起欲。」
欲望是世間人子生存的活力源頭,大凡芸芸眾生未入聖門學聖賢前,皆
是靠達成目的(儘管虛幻不實,例如財、色、名、利)的欲望而有勇氣生活
下去,皈依法門的修士則是仰仗各宗門指引的歸屬,而對聖言量起感受信、
願(勝義欲)啟行,「欲」心所到底與煩惱或菩提的關聯為何呢?茲以下列
二點來敘述:
一、欲望若是凡夫地的眾生在領受外境後發生的,則可說是造業生異熟果報
的衝動,因為這種「欲」心所必然是欣樂受避苦受的希望,由前章節,
可知樂受是由比較而來,今日的樂受他日若沒有更大的剌激,新鮮感一
過轉化成無記受瞬間便成苦悶受,所以如果一心執著於樂受的希求,這
種貪戀的欲望將會無止盡的膨脹,故古諺有云:「欲望是無底洞。」而
且凡夫地的欲望所生起的造作目的乃是在改善外緣,即周遭的人、事、
地、物,是屬離心外求,當這些造作沒法達到心想事成時更大的衝擊、
痛苦隨後就會爆發。
二、反觀若有善知識在佛緣導引下啟發善心所,當觸境作意時能參透一切有
為法如夢幻泡影,因緣和合則緣生,因緣已盡則壞空、毀滅,當下醒悟
勇猛、精進,希望跳出三界、了斷煩惱,這種希求心態稱為求得解脫的
心是摒棄權、勢、名、利的念頭是反求諸己,向自己心中的無明挑戰的
利刃,是未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泉源,故又稱為勝義欲、第一義
諦欲,如是欲心所,可讓修士連帶啟發正勝解、正念、正定、正慧等別
境心所,漸漸對人生順逆、貴賤、貧富看得破,放得下而清心寡慾(減
損追求有為法的衝動),最後並將心識轉化成如如不動,無所欲求的金
剛明智,使得心境無時不在中容境之中而法喜充滿。
中西歷史中為權勢名利慾望淹沒,而喪心病狂的英雄人物大有人在,例
如,有人類歷史記載以來第一位征服歐、亞、非、三洲的亞力山大帝,目前
史學家已證明他是酒精中毒、心識不清而死亡,他征服得了全世界,卻是征
服不了自己,且讓本身的靈性在往後劫數中載浮載沈身不由己,以唯識家的
觀點而論,伊只是欲望的奴隸,其餘像中國的秦始皇、法國的拿破崙、德國
的希特勒等領袖人物雖都名留史跡,但卻都是一些沈淪在虛幻欲境,對精神
實體毫不負責任的無知狂徒。反觀也有在貴為至尊,遍嚐榮華富貴滋味的環
境,超越希求樂受的業力束縛而得阿羅漢果位的聖雄人物,後梁武帝蕭衍及
大清帝國順治皇帝堪為標竿,總之世人皆曉神仙好,唯有嬌妻、愛子、財富
、權勢忘不了,古今將相今何在,荒草枯塚湮沒了。

廿四、真覺
妄生外想,妄計為有,均屬自分。似色非色,似外非外,如夢所緣,不
可執為是實色。內識轉變,體相流轉,各依處止,似幻似真,未得真覺,恆
處夢中。
註:我人之所認假為真,乃緣於自分相證及偏計所執,乃形成妄生計想之揣
度。使色緣等外境植入內識之轉變,即如我人睡夢中,緣於染淨等識相
之作用,產生諸多虛幻不實之境相;我人無以自覺,乃困頓於夢境之中
。此一不能自覺,即是前六識之根障感染於外境,而使其流轉作用於第
七識,根執我相,因而失去真我。如此反覆生息,我人乃一再執於妄計
揣度,使假緣外境誤執是為實色。所以我人乃在人身過程中,一如夢境
,失去實我,不能得到真覺。欲求打破此一困頓,唯有偏計所執之性識
從六識中消除,才能使七識之執,不左右前六識。

編輯社文庫
廿四
如前章節所述,樂受是比較相對的,這剎那的快感若沒有更大的刺激,
稍縱即逝,並迅速的轉化為苦悶,因此為了快樂的感覺能恒常的住留,且時
刻的發生,追求腳步將無止盡,故曰:「欲望是無底洞。」科學技術是人類
填補大自然缺憾,改善生活品質及環境的重大文明創舉(可參天地造化是也
),雖然科技帶給人類生活方便、舒適,但高度的物質化、聲光化使人類的
心理過份依賴感官的覺受(feeling),甚而為其控制而無法自拔,科技的
昌隆,無形中竟然變成了:「人類是為欲望而活的大趨勢。」例如藉由資訊
網路的顯現,隨時可讓您對財(股票、期貨投資訊息)、色(虛擬實境、動
態畫面)產生無限遐思;民權高漲,人民作主的政治潮流,同時擴展了內心
我見、我慢的膨脹空間,滋長了對名利蓄勢待發的衝勁;而海陸交通的捷速
便利使得地球已成世界村,各類山珍海味,營養補給四面八方聚集一堂,更
是讓人類的五臟六腑變成名符其實的動物大墳場。處在現今的環境,當您從
早上睡醒,眼睛睜開算起,每一時刻都存在著讓您離心外求,忘了您是誰的
人、事、物在呼喚著您,人子真如本性在這集體應運龐大的慾流裏,漸漸湮
沒,難怪西方大哲學家尼釆要宣佈上帝已死(從人子的心靈消跡);再放眼
我們所共同生存的地球,由於先進工業化的副作用,使得原本可代代賴以為
生的大自然,也正彌日失調,例如工廠汽機車、冷氣機排放的廢氣導至大氣
層的破洞,加上森林面積的大範圍的消失,地球溫室效應助長下,九○年代
以來氣候異發反常,洪水泛濫或沙漠乾旱現象在地球兩極化的發生,面臨此
人類心靈及生存空間自我毀滅的大時代,看來十五世紀法國大預言家拿氏(
法國國王御醫)所預測:「一九九九年世界會大毀滅」好像已經不是荒謬的
神話。
凡夫地的有情眾生,在人生旅途中是依靠五大需求元素的平衡而活下去
,佛法上稱五慾,即財、色、名、睡、食,這些需求的源頭都是觸緣、作意
生感受後才會發生,時間久了後形成了文明習慣,世代傳承後變成了娑婆世
界人子生活的目標,俗語所謂「高官厚祿美嬌娘、吃得飽、睡得暖,比神仙
都好。」本章節主要在探索五蘊中之想蘊與諸含識靈性迷昧,物慾橫流的關
聯,雖言,到了受蘊形成後,煩惱心所已萌發,因果甚難避免,但若此時能
亡羊補牢,強忍克己,不妄想計著,思業就難貫串其中,而引發心猿意馬難
以自持。想蘊根據「五蘊論」中所言:「云何想蘊?謂於境取種種相。」及
對照十二因緣法則中之受緣愛,愛緣(牽引)取,而生想,可得知想蘊是在
觸緣、作意、生感受、起慾望而成強烈企求時所產生的對境分析判斷作用,
俗稱見解,一旦對心境起分析判斷,即對四分中的見分再生自證分及證自證
分後,便會對所取境產生認同感,而承認其存在的價值以及誤認為實有(以
虛為實)故  尊者阿難曰:「妄生外想(於境取像),妄計為有(誤認為實
),均屬自分(四分之取見執著)。」雖說是妄生外想,但既然已妄計為有
形成見解,認同其存在,就會造成罣礙,發生虛相滯留在心田,看似真來又
是假,故  尊者曰:「似色非色,似外非外,如夢所緣,不可執為是實色。
」內在的想像依照反應在外界的法相,可區分成好幾類,例如:實境觀想、
憶想、冥想、癡心妄想等,追根究底,又在於對境生相時所取境發生差異造
成的。唯識學對心所緣境,可歸成以下三種:
一、性境:是根、塵和合時實實在在的由阿賴耶識種子識現行所產生的心境
,是因緣和合下自然的產物,也就是諸含識和外緣接觸時,心識經驗法
則(記憶)所顯示的相分。這種相分是可供應有情大眾面對現實環境作
為判斷依據的,故民初唐大圓居士所編唯識三字經裏就有這一段辭曰:
「性境生,從實種,即實體,亦實用。」
二、帶質境:又分為二,即真帶質及似帶質,真帶質境是心王緣心王所產生
的相分,好比說,第七識緣第八識可變現出我相(我見、我慢、我愛的
集合體)通稱自尊心、優越感,故唯識學家著頌曰:「以心緣心真帶質
,中間相分兩頭生。」似帶質境者是心王緣外在塵色,不經第八識種子
之現行流程直接分別所產生的相分,前六識觸六塵後執意分別而起的判
決即隸屬這類,例如感情重創下,見異性都以為是自已情人而生大苦感
;曾經被蛇咬,見到長條狀的東西,會歇斯底裏的生大恐慌,生蛇形心
境,故有頌曰:「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以上所言帶質
境來源都是心王伴隨心所,不假經驗或理智(真如法性)直意生起。
三、獨影境:這種心境的產生,完全找不到一個法源依據,說不出一個原由
出來,一般都是心識為了宣洩高漲的欣樂避苦的欲望,來平衡身心所自
編自導,幻現的心境,是不符合自身因緣法則的,例如莫名奇妙的以為
自己是一隻小鳥,或者心裏突然覺得前世應該是某某仙佛倒裝降世。例
外的是仗托真如無為法而在意念上產生的佛光普照,或天音繚繞等修行
上的奇異心境,因為真如無為法不在世間因緣法範圍,因此這種心境還
是歸類為獨影境。以上所言三境是在四分(見分緣相分,再自證分,並
證自證分)流程中形成,假如想蘊的發生是:
一、取性境而生想稱為實境觀想,是按照因緣法則由經驗作出來的判斷。
二、取帶質境而生想,是帶有執憶(過去、未來),迴避現實及迷亂色彩的
想像,如果這種想像和思蘊聯成一氣反應在身、口、意上就會出現錯誤
的判斷和不合常理的行動。所以侵略的行為或自我毀滅的舉動,多少雜
夾有此類想像。
三、取獨影境而生想,又分二類。其一為癡心妄想,是依據不實虛幻心境繼
續增強演繹發生的想像,一般都是在外緣壓力太大,內心已難招架時萌
生的。其二為冥想:是佛陀八萬四千法門中以迷引迷,出迷入悟的一支
,是藉由專一心思觀想本尊(皈依的聖佛)來降服煩惱心所,發掘善心
所種子並現行,而使心境達光明、輕安、妙喜的法門。
上述依帶質境而生想或依獨影境所產生的癡心妄想,若是沒有適時的外
緣啟發善心所來平衡或是自力開發的菩提道種來超越相對比較的漩渦,時日
愈久時就會愈往牛角尖鑽或心智愈發散亂無法集中,更嚴重的是破壞了心識
依因緣法則對外境的正常處置及反應能力,噯!若淪落到前六識已被無明心
所完全遮障而失去功能的地步,那人子唯一的歸處就只有精神療養院了。
內識的判別作用曰:四分,即心王緣外在塵緣投影所產生的相分引發見
分,由分析、斷定見分真實性說是自証分,依照自證分做最後確認無誤定義
為證自證分。四分流程會生三境(性境、帶質境、獨影境),取著三境而流
轉增勝就變成了想像,故  尊者所言:「內識轉變,體相流轉,各依處止(
所取境)。」就是這個含義。五蘊中的想蘊在人子凡夫地輪迴中的角色是舉
足輕重的;結合前述章節可知當人子心識接觸外緣(六塵境)會警心作意而
發生感受,有了感受則欣樂避苦的欲望接著便成形,而有了慾望就會造成愛
憐之心而生想像,這時若不能戰戰兢兢省心自持,往往妄想紛飛,而導致對
宿世業因所演變的今日果報,或稱現實人際關係及生活環境起排斥而抗拒,
俗語說是怨天尤人之心,引發的複作用是:「此因未了又造新業。」對自己
的命運來說乃是雪上加霜,更加悽慘而出苦無期。因此對治想蘊所爆發的煩
惱心所大軍,不二法門就是:「安分守己,樂天知命。」稟守報冤行,即今
日所受苦果,皆由往昔所造諸惡業而得;恪遵隨緣行即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而看得空、放得下,才是正道。最後讓我們以至誠惶恐之心,共同來品味玉
皇普度聖經之下列章句:「凡諸世人之心為一身之主宰,如有恐懼者,則不
得其正;如有所憂患者,則不得其正;如有所好樂者,則不得其正;如有所
忿恨者,則不得其正。凡諸不得其正,皆因不安分也,皆因不知命也,皆因
不樂天也。」願諸大德堅持其信願,捨棄諸妄想。

廿五、三能變
四相、三能變識即乃唯識學之基本理論;但卻是串連整個唯識之脈胳,
若不知其過程,則無以了解唯識理論。唯識,當可知以識為主,識又可分內
外及變化現行轉流等,而其八識更是與心王之法密不可分。四相乃體質,即
物相之變化,萬物俱有其變化,與人識見聞與現行暨起心動念牽引識變,又
有密不可分之關連,因而乃專章闡述。
註:四相乃生、住、異、滅。三能變識乃異熟能變識、思量能變識、了境能
變識。此三能變識分成三個階段,恰與八識形成三個互動關係。了境能
變識即為前六識所形成(或可言之,由前六識因主外境見、聞、受、觸
等,故為名之),亦稱初能變識。思量能變識乃為第七識,因前六識之
見、聞、受、觸之外境隨轉七識而思量,即為見分而生別,故曰次能變
識。異熟能變識乃因第八識有別名,稱異熟識(所謂異熟識即是阿賴耶
識,可將仗因托緣之外識貯存而合同,如同溪河川澗各隨味道不同,但
流注入大海則成一個味道),故名之。由此三能變識之八識,見萬法萬
相之生、住、異、滅等四相任力運轉,如見果樹茁壯,結實累累,再由
果實之種落地生根萌芽,成苗成樹結實,此一生息不止;而所見物相變
化再引動三能變識之轉流,乃形成我人之識變也!此章謹為理論闡述,
俾有所助益研修唯識者。

編輯社文庫
廿五
三界之內的人、事、地、物無非因緣和合所產生,由於是因緣和合,本
自不實,終必幻滅,觀其究竟,並無永恒存在之自性,所以三世諸佛共悟共
說:「緣起性空。」而前些章節已探討過講四緣(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
緣、增上緣)互相牽引而成的因緣和合律,事實上就是在研究種子、現行、
可薰識動生法相的唯識論。紅塵苦海中的修士們若有了唯識論的深厚基礎,
那對於自性無明所導致的惑業,將能清楚的瞭解來龍去脈,當下超越執受、
計著,不為外魔有機可乘;諸位大德、善信們,假使您八識中已潛藏了唯識
論的善良種子,那就如同已經擁有了照妖鏡和伏魔劍二樣的法寶,則在未來
多劫的聖道旅程中絕對是開慧自悟的關鍵利器。此乃為什麼  尊者阿難不辭
艱辛,定期臨壇,在在告之,誡之,老婆心切的原由啊!
有情眾生接觸塵緣產生習性(若眾多人子都具備,認同這種習性稱為風
俗)的精神反應,步驟必然是了別、思量、執藏,至於思量、執藏的階段已
非人類根據形、相運用名句所能解釋,故曰:「潛(在)意識。」按照唯識
論的學理而言,當五根接觸到音聲、形像、味道、體質等外緣時,是先激發
、趨動相對應的潛藏種子識(記憶體),剎那間產生第八識(具備收藏、記
憶、異熟、等流能力的識覺),並瞬間依循生起第七識(執持業報、思量比
較)、第六識(含有與前五識同時生起並了別分析的能力)及前五識,即種
子現行;再藉由前七識的了別、思量歸納或製造出新的印象、資料而回藏第
八識,所謂現行、可薰;唯識學專家針對種子現行時識覺上的三個變化過程
取名為唯識三能變。
若繼續綜合阿難尊著前述章節,吾們可知了別、思量的心識活動,會牽
引五偏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而串聯出大、中、小隨煩惱及根本
煩惱,影響心智判斷,使得在身、口、意上造業行(佛曰:犯戒)並薰染第
八識靈台變成果報之種子。在此茲就回薰途徑之不同,產生的習性所造成的
果報,討論如下:
一、異熟習性果報:前六識了別外境後,逕由身、口造作善、惡業回薰阿賴
耶識生長成習性後,在因緣成熟時,成為誘發外界所顯現的種種業報之
增上緣,由此種異熟習性所增上引導的惡報,起源都是無知而生過錯,
有了過錯不知察覺改過引起的,例如婚、喪、喜、慶,宰殺生靈大宴賓
客及有違三綱五常不良民風習俗慶典,或者個人私生活言、行舉止的不
良習慣動作(隨意吐痰、亂丟垃圾,口出三字經等等),而這些陋習之
所以積非成是,一般都是不良環境或父母、兄長、老師錯誤的身教、言
教耳濡目染下,日久萌生的。
二、等流(習性)果報:由前七識分析、思量後,產生的善、惡、無記意識
執著而潛藏在阿賴耶識,日久成習性後發生在外界的反應,這類果報背
後隱藏的意識型態,通常是經過有計劃鑽研或長期受某些特定心所籠罩
思慮而成,例如士農、工、商賴以維生的技術專長以及自成體系或獨到
的邏輯觀念、能力等。由此可知,依等流習性引起的惡報,是知而不改
,優先考量財、色、名、利泯沒道德良知下(利慾薰心)所導致的。不
管是異熟習性或等流習性在因緣成熟發生果報時都必須仰賴第七識的執
持、傳導業力功能來主持,因此當苦報來臨前兆,內心總有莫明不能了
別的焦慮、憂愁發生,此即潛在內識的活動。
習性的產生端賴唯識三能變:第八、七及前六識的搓和而成,同樣的,
習性在外緣成熟時引燃果報也須靠這八識的異熟、執持、了別功能。潛藏的
習性所引起的果報,可簡單詮釋為發生展現於外的森羅形相,這些形相錯綜
複雜,或許可大略述說如下:
一、異中求同凝聚的器世界:三界內有情眾生,潛藏同類生存習性,在時機
成熟時,共識牽引下,變化形成的器世界,例如萬物賴以寄生的河漢星
斗、星斗中之山川河流等實體境域,甚至於六道輪迴中之地獄道、天道
等非實質境亦然。
二、異中求同的有情世界:諸含識生靈依照共同潛藏根、壽、暖業識,仗因
托緣,造成的有情世界,如化生類、爬蟲類、哺乳類、靈長類、人類等
等。
三、同中有異的器世界:例如位處於太陽系的地球,卻有寒帶、溫帶、熱帶
的差別,同是溫帶中的氣候,也有海洋或沙漠等不同生態分佈。
四、同中有異的有情世界:就算都是五官具同的人類也有髮膚色、身高、體
重、壽命、際遇等的差異。
昔日佛陀法眼普照,將娑婆世界之輪迴眾生分門別類為八萬四千種習性
,而這諸般習性如果時日一久又互相排列組合,那麼展現於外的形相更是琳
瑯滿目;儘管如此由識覺無明觸塵所變現的果報,總結卻是逃不出四相,即
生、住、異、滅,試觀,人身乃四大假合,因緣和合而成,歷經幼年、青年
、壯年、老年,終必一命嗚呼,盡歸塵土;縱然天長地久,歲月悠悠,亦有
壞空之時,當毀滅到來乃有情世界先壞生靈先滅絕;器世界跟隨破壞,像是
恒星變成中子星或黑洞等;那怕是色界四禪天以下在第六十四大劫後,亦依
序悉皆壞滅,也就是說:「十方三世一切凡有形有相之跡者合還本返原,均
沒為烏有。」換句話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
觀。」以上所闡論之根、塵接觸起識覺發生三能變而萌生習性,習性在外緣
成熟時又循這三能變識產生種種法相,並且皆具備成、住、異、滅的本質,
而這些法相所召引的果報到頭來又必然會是污染識覺的塵境。如此種子、現
行、回薰的循環轉流,事實上就是構成唯識學的中堅骨幹,所以  尊者阿難
在本章節開宗明義即曰:「四相、三能變識,即乃唯識學之基本理論,但卻
是串聯整個唯識學之脈絡,若不知其過程,則無以了解唯識理論。」
習性是三界輪迴的根本,而阿賴耶識之所以潛藏並蘊育出習性業種,關
鍵就在於根、塵和合,識覺起了別、思量作用時,陷入執受而無法自拔,有
鑑於此,修士們當戰競自持,時刻提起戒慎恐懼之心,防止落入比較、計著
的漩渦之中為情、物所奴隸;話說雖理應如此,但當境界現前,即異熟等流
果報成熟且串聯煩惱心所,百感交集時,又常會身不由己的領受生苦、樂情
境、並取境生相(想),造下好為人師,貪財好物,犯色偷情等醜陋業行,
而懊惱萬分;面臨這樣的事境,最好的處置方式就是鼓起勇氣,反心自訟憑
藉懺悔的力量,激發潛藏的善心所識種來中和;而懺悔的句意,乃懺其前愆
、悔其後過也。吾人可懷虔誠之心向皈依教門之經書、聖像或法師發露表白
而懺其前罪,並同時發心勤於參加皈依教門所倡導之善事,例如蓋廟、造橋
、鋪路、憐貧濟困、印贈善書、放生、起建水陸法會等而悔其後過。誠如了
凡四訓所云:「若懺悔改過真切,則如千年之幽谷,一火正纔照驟放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愈勤於真誠懺悔改過,戒、定、慧的修持就愈高,煩惱染著
就愈少,明心見性就更加的指日可得了。無論遭遇何種人、事、地、物的外
緣,心境永遠不會淪入苦、樂領受,妄想叢生的思慮中而心生困惑煩惱,這
樣的不動如如,佛說是如來三昧,金剛大定;儒曰乃泰山崩於前色不變之超
凡入聖;道讚賞為致虛極、守靜篤之大羅聖境。超越相對,不落入執受,二
六時中允執其中,是五教共通的上聖心法;譬如耶教舊約聖經中的寓言,亞
當、夏娃是受蛇誘惑,吃了開智的果實,具備與上帝相等分別、思量、比較
善惡的能力,而被逐出尹甸園(無為、無極、極樂、清真的淨土)落入相對
世界世代輪迴流轉不休的。佛門心法要著心經,無非闡揚超越五蘊,避免根
、塵、識三和合而執受取境,才能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再看道德經中
之抱一章所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
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與儒門論語所
警示:「毋我、毋遠,毋早,毋親,毋重,毋高,毋強,毋老,毋大,毋尊
,毋是,毋美、毋貪,毋弱,毋念,毋喜,毋悲,毋情,毋淫,毋感。」都
是要吾們避免執受,落入相對、比較中而生習性,生死不休,最後與其千言
萬語,紙上談兵,不如當下仿效  至聖孔夫子,來個登泰山而小天下,看破
世俗種種牽掛,讓心境合太虛而容三千,無時不逍遙而自得。

廿六、唯識
外色無,非內識境,他心實有,非自所緣。他心非自識境,是親所緣。
名了他心,非親能了,親所了者,謂自所變。既有異境,何名唯識,觸處生
疑,唯一識,豈有十方、因果等別。故,唯識言有深意,識言,總顯一切有
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
何而生種種分別。
註:識,生時無實作用,非如手親執其物,非如日光照耀外境。但有如鏡照
倒影等似之顯現外境,至於空理所顯現真如,識自相、識相應,二所變
、三分位、四實性,如是諸法,皆不離識。至諸所執定離諸識,實有色
,若能知唯識教意,便能無所顛倒含糊,善備資糧,速入法空,證無上
覺。

編輯社文庫
廿六
精明圓覺自性,仗因(種子、習性)托緣(根、塵)而起變化(心王、
心所),因緣有生、住、異、滅行相,精明圓覺自性則不增、不減、不垢、
不淨、不生、不滅,故六祖惠能大師開悟自性後第一句話便是:「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無生滅…。」此精明自性藉由根
、塵觸合,啟發潛藏種子而生了別、思量、執藏三能變的心識作用,乃端顯
出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運作模式,故六祖曰:「何期自性能
生萬法。」但無始劫來之仰賴此模式而生,遂併發無明,認執那精明圓覺自
性依緣萌生之心識為實在自性,反而將那原本不生不滅圓覺常照之真如本性
給遺忘了,遂在歷劫沈淪的輪迴中,舊業引新業,業業相纏牽引綰繫下,不
得自拔。  世尊昔日弘揚楞嚴大義時為顯明自性圓覺不在六塵亦不住根器,
更非依根、塵所起之攀緣亂想心識,曾與波斯匿王有一發人深醒之對話,大
義為:「佛問王,身子今生有否變壞?王告佛,身子終會變壞;且由兒童之
肌膚光澤滑潤至青壯年之血氣充盛,精力活絡到目前之身體顏色枯槁、髮蒼
蒼、目盲盲。佛告王曰,雖六根功能已逐日衰退,但三歲見知恒河,到目前
六十歲是否依然能見知恒河?王告佛曰,恒河之流水潺潺,不隨心識、眼根
之逐日模糊而少認知,雖六十歲依然見知;佛告王,那能見之見,就是你之
身子滅壞之時,不會滅壞的東西。」能見之見,能聽之聽,能嗅之嗅,能觸
之觸的圓覺本能,可合根、塵(光明、黑暗、振動音波、香、臭、無味、圓
滑、粗糙等等)起各式各樣之了別、思量、執藏,但卻不隨根、塵、心識而
在時空有一絲一毫的變化。是故諸法緣起,但圓性本空,大宇宙(河嶽、星
斗、山川大地)、小宇宙(自身個體)之有形、無形諸相之發生,實在是圓
覺本體之真空妙有。有了此共識則品嚐本章節之法奧自可圓明而不迷惑。
心靈有色覺是六根、六塵相觸(六根中之意根,泛指腦神經系統),激
發潛藏記憶(種子識),產生相分(像),再依了別、思量的心識作用(見
分)串聯五遍行心所,緣此影像生領受而起,所以色覺之形成不能片面的說
是六塵,也不能說是心識自我編排之獨影境,故  尊者曰:「外(塵覓)色
(本質實)無,非內識(不依根塵自現)境。」換句話說,萬法皆圓覺自性
本體,依根塵起了別、思量、執藏之心識作用(他心),而現行(有),並
非單靠自性現量就可閉門造車牽引變化,故性空緣起為三世諸佛共證、共說
之正法實相。故  尊者曰:「他心實有,非自所緣。」即然說是依因緣才能
起心識作用,就不能說心識是自性頓生之境域。因為心識作用可明白的說必
須依外緣(根塵)才能生起,故曰他心,那怕以心王緣心所之妄想識用,這
心所又叫法塵,起源還是由於心識觸塵薰染而成,依然是因緣和合之產物,
也因如此八識自體並非永恒實在,故非自性。所以,  尊者曰:「他心非自
(生)識境,是(圓明自性)親(自、依)所緣(而生)。」由上可知心識
作用只是圓明自性依緣而起的變化功用並非本體,必須配合外緣才能產生效
果,故  尊者阿難曰:「心識作用非如日光照耀外境,但有如鏡照(顯物)
,(或湖泊映現之)倒影等似之顯現外境。」又曰:「(八識皆依他緣而起
作用故曰)他心,非親能了,親能了者,謂自所變(不假外緣)。」
再者唯識的真諦不在否定外緣(六塵、六根),而在闡明有情眾生之煩
惱束縛,不得解脫,促使身、口、意業之造作,輪迴無止盡,個中昇降的關
鍵在於觸塵後之心識,計量、執著而異熟,所以修道理應反心自訟,由認清
心王、心所串聯生起之諸法相,而改毛病去脾氣,切莫離心外求,用諂媚,
猥褻之污染心去執求外靈,企圖得福超昇,  尊者阿難在未得不退轉時,受
邪咒而差點破根本大戒,就是最好的明鑑,(後學百叩向  尊者謝罪)。所
以唯識不能說是宇宙萬緣中包括六道輪迴及善惡因果報應皆為虛有,都是自
心妄想揣測而成,否則就是執頑空,如此斷滅觀,罪大惡極,比一闡提種性
(佛門視如此種性為無藥可救)更難超昇,慎之、戒之;故  尊者曰:「即
(認同)有(外塵色之諸般)異境,何名唯識;(那是不曉靈性昇降雖唯其
心識,但心識之作用還是要觸十二處即六根、六塵才能生起,故曰)觸處生
疑,(如果法界生起,就那麼簡單,只是自我心識妄想編導所顯現,故曰)
唯一識,豈有十方(三千大千世界),(及有關六道輪迴和善有善報,惡有
惡報,異熟現行之)因果。」明瞭唯識之境界絕非一昧追尋外緣,耽於聲、
色之人天福報乘,也非執沈守空寂,斷滅塵緣之聲聞乘,則不變隨緣、隨緣
不變之大乘法性,便可顯露,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將能實智實證,
悟得真空妙色,故  尊者曰:「至(於)諸所執定(就是百般見思執著)離
諸識(可曰遠離偏計所執),實有色(自能圓成實性,還君本色)。若知唯
識教義,便能無所顛倒含糊,善備資糧,速入法空,證無上覺。」
諸位大德善信,知命、認命、安守本分是入道之先前心理準備,當此末
法時期;上乘慧覺普遍已泯,自力開發,頓悟超生之法門絕少有成,所謂:
「金丹煉就果位聖神,修圓道證古佛金仙。」自可以此佳勉,增上精進心所
,但若一心執意抱定為今生必成之目標,恐反生障礙而入魔境,然而修道尤
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雖然末法魔氛深沈,十丈紅塵滾滾,正法撲朔難明
,卻敵不過一願發心,往生淨土之金光顯耀,只要吾們能發心歡喜往生彌勒
淨土,平日恭敬龍華尊佛,持戒束意,律心修身而仰瀰深,與善知識,相互
勉勵,眾善奉行,抱持一生,臨終必蒙一生補處佛之眉間放白毫光接引,瞬
間註籍兜率淨土,在人、事、地、物盡淨惡因,盡存善緣之寶地,修圓根性
,龍華佳期,再證等覺。若能依此佛緣發願信受,則不枉費現在佛  釋迦牟
尼佛靈山上佛口爍金,唱演彌勒三經之老婆心切,更能現刻就與  彌勒佛心
心相印結下合同,往生成其眷屬,當來下生為其法子,共同完成,登峰造極
之龍華三會神聖使命。

廿七、二業二障
二業二障,正感助感,生死輪迴,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俱
生我執、分別我執,我執習氣,是有情生死流轉之主因。
註:業有二種,一為引業,一為滿業。引業是引生諸趣之總報,滿業是招感
諸趣之別報。二障由二執生起,亦是由惑生起。惑即煩惱,乃根本煩惱
和隨煩惱。由於惑而生「我執」與「法執」,乃由二執而生二障,及至
一切貪嗔痴諸惑擾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迷於事理,稱煩惱障。能緣
之心於所緣之境迷暗不了,能障菩提,昧於真理,稱所知障。由此二業
二障,招感得二種生死:一為分段生死,一為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
諸有漏善惡之業,由煩惱障助緣,感得三界六道之果報,乃以其壽命長
短,隨因緣力,定有期限,故曰分段。有情生死流轉,均循「惑」「業
」「苦」。由諸煩惱而起惑,妄執實我實法,由我法造善惡業,由業受
果,由過去業招感現世果,再由現在惑與業招感未來苦果,形成生死輪
迴,無窮無盡。

編輯社文庫
廿七
佛陀昔日曾在楞嚴法會上,為  尊者阿難開演無上大法,涅槃實相,為
讓法會中及往後末法時期慧根淪沈之有情皆能開慧自悟,講述了一段譬喻,
內容大綱如下:「有一富家子弟,不知衣冠裡藏有一顆應化如意之寶珠,為
了求得此一無上至寶,尋遍全世界,流浪天涯,苦無棲身之處,行乞度日,
這樣看來雖然是十分孤寒,但衣內明珠從沒喪失,一旦遇到了善知識,點化
了他,他立刻可發大財,此時才悟得,這一明珠不是從外得來,不必勞其心
識,費其思量,只要當下返求自可具足。」是的,本有的真心與佛無二,此
妙明覺性,原本動靜自如,隨緣不變,性具四德曰:常(永離生滅,持恒不
變)、樂(塵障不惱,清涼逍遙)、我(如如不動,大化合一),靜(莊嚴
常寂,靜觀自得),只因自已糊塗,迷失真心本意,錯認圓明覺性必待發覺
,才能有所覺,必賴發明才能光明,就此一念無明而成命濁,頓生先天業力
產生造作,由業力之造作生起識覺,幻生名色(心理、生理的種種認識對象
),遂假法塵為真理之化身,依根塵投影所形成之意識執受為快樂之根源,
在歷劫運轉,生死不休中,漸漸淡忘,先天具足,不待識覺而自覺,不須發
明能自明之妙明覺性。唯識宗之原旨,無非要有情明白根、塵、識和合之十
方世界中無絕對、永恒自性,徹底認同,五蘊造作法則:色、受、想、行、
識中之有為法、無為法皆無真實,都是虛幻,而當下直取無生,再無計著、
思量之二意,其源由,可根據因明學推導如下:
一、有為法:識覺執受中認定存在的對象,但卻是依緣和合而生;皆具成、
住、壞、空四相,莫如虛空不生不滅,終必消滅故不真。
二、無為法:相對於有為法乃不生不滅,但五蘊法則中憑受、想、行千般揣
測絕無此物之存在,即本不存在又何來真。
所以真妄皆是虛假,心識蘊合的邏輯中顯然無涅槃可得,故以有生滅之
心識為因而生信願(例如為求人天福樂或神通自在而思量計著),希冀求得
不生不滅之菩提道果的種種啟、行,縱然造作百般,無非欲磨磚成鏡,蒸沙
成飯,到頭來亦不得究竟,故佛脈相傳至今,中土雖然成十宗曰:俱舍宗、
成實宗、律宗、法相宗、三論宗、華嚴宗、天臺宗、真言密宗、淨土宗、禪
宗;但宗門具銜掛三法印曰:
一、諸行無常:行者造作,大者如山川河嶽,日月星斗之形成,小者如個人
財、色、名、利等之擁有,這一切一切現象,都是在變異中不離成、住
、壞、空四相,都會破滅,正如唯識家對八識心界所下妙喻曰:「恒轉
如瀑流。」又如古人所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如雪。」
二、諸法無我:一切心理活動、有形色質、音聲、名相及生理機能林林總總
歸納曰五位百法,刻刻皆在變遷且都是和合而成,例如每一心理活動都
是受、想、行、識的一次生滅,色質、音聲則須賴根塵投影方成相分,
生理機能從父精母血成受精卵至少、壯、老、死無時不在變遷;所以這
一切一切何來有我之存在。
三、涅槃寂靜:這麼說確實有必要從智慧、意志力、感情昇華方面下功夫,
去自証自知自實現那絕對清涼無熱惱,絕對安定無破壞,絕對平等無差
別,絕對自由無束縛的一種實相境界(涅槃實境)。
世尊於開演楞嚴大義時,曾在如何返本歸元,證悟涅磐寂靜的師生討論
中提出,首楞嚴大定法門,經文要義為:「此大定法門實乃修習幻觀,於無
中生有時,起幻除幻,於變化諸幻中,遠離一切幻化境界的三摩缽提法。」
融合法相宗之依他緣起,遠離偏計所執,自可圓成實性之三性說可白話解釋
成:「修習幻觀法門,必先止於一境,當抱持守中過程,執藏種子識等流瀑
現,心識幻起幻滅之機,依然止此一境,恒持精進,不落入心識執著、計量
中,即遠離一切偏計所執的幻化境界,而得圓成實性之三藐三菩提入門宗法
。」此法門初修先靜禪專一精進,終必行、住、坐、臥、無入而不自得,所
謂二六時中,不離這廝,達此之境  世尊金口唱言,可在彈指間不遜色而超
越於四果羅漢,那時心境,雖處欲界意比大羅,人間至此亦成蓮花國。
阿難尊者開演萬心自在論至今,言識說有,探意念之幽,鑽法相之源;
為恐讀者因而誤以為真有六根,六塵、六識之和合而成三千世界,遂捨本逐
末,不知萬法唯識,識亦歸於虛幻唯有當下放下,看開、看破方能直取涅槃
實境故不惜搖桿吶喊一番。本章節主旨在闡述惑、業、苦之循環尤如鏈結而
生生世世輪迴不休。且說有情眾生無始劫前因一念誤認妙明覺性必由識覺方
能有所覺,須由發明方能自明而生無明,因此無明落入相對氣數中成為命濁
,註定下凡修煉一番,此無明即困惑的根源,就此造成先天業力,而在後天
身、口、意造化中形成心識體用,著形執相,形成情慾之苦、樂受,在避苦
趨樂的行動中而回薰成習性,遂生二執曰:
人我執:執意於根身之保養,壽命之延長,健康情況之持續所產生的習性。
法我執:以恒審思量執藏、異熟心理本能為初發,誤以為那心王心所生起之
諸心識作用為真實存在,所生的執著。
那一念無明,妄想計著妙明自性必待發覺才能有所覺明的根本執著乃具
生我執,在後天五蘊和合思潮中薰染所成的二執習性又稱分別我執,此具生
我執所演化的二執習性,就是日後的生死流轉主因,故  尊者阿難曰:「具
生我執、分別我執,我執習性,是有情生死流轉之主因。」蓋二執習性一旦
形成,圓明覺性本具之神通應化、動靜自如之本能,會逐漸在識受矛盾、有
限、束縛中迷失消散,遂成二障曰:
一、所知障:習慣於識覺緣名色,即見分緣相分之判別作用,將原本圓明一
元之覺性分成六種功能成六識,六識中又彼彼因外緣染著之不同各各分
別形成種種功能而一本散萬殊,漸入昏沈,迷境難返,障礙清靜、具足
、無生滅,能生萬法之自性。
二、煩惱障:開始由於所知障之形成,不得自在,心識作用在昏暗中為求心
理平衡,製造出來的一些思緒,又曰煩惱心所,久而執藏而與心識(心
王)二而為一,一而為二,俱生俱滅,每每起心動念困擾身心,不得安
寧。此煩惱障雖由所知障而成,但是一旦心生障礙必成習性,他日就算
知障已除,煩惱亦難平復,所謂根器沈淪,自難把持,例如見、聞佛法
,心曉持齋、清心寡慾好,但他日外緣交感依然葷食終日、慾海情深。
在二障心病難除下,每當根、塵和合,五遍行心所交染,必起業風吹徐
而心智昏散,隨善、惡心所之生滅而造作諸般名、相,在回薰執藏成習性後
,待下一波外緣和合下,異熟、等流定成業報。從薰染之業識造作成業力到
成業報,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突變,如蛹之成蛾,如水力之轉換成電
能,而由業報之因追究其源可區分為:
一、先天業力:乃俱生無明我執所產生。
二、潤生業力:為分別無明所產生。兩種若從果能變來分類則可分成:
一、引業:共同業力牽引下聚集形成某共同團體,大可為世界,小則如家庭
的果報。
二、滿業:各人業力習性牽引交感不同外緣造作中,善、惡業滿盈,即所謂
功德圓滿或惡貫滿盈下引發的別報,即人、天福報或地獄惡鬼、畜生、
阿修羅等報應。
由執障生習性引動業力交感果報,產生種種人際關係的一個週期就是一
世的生死。而今生異熟果報中再造新因回薰成新的習性又是下一世生死的開
始,如此種子、現行、可薰輪迴不休就是佛家所言分段生死。故知分段生死
之源乃二執不去所生煩惱障礙為主因,所知障為助因,滿業為正因,引業為
助因,故阿難尊者言:「二業二障,正感,助感,生死輪迴,生死相續,由
內因緣(二障心執所成見分)不得外緣(塵,色所生相分,因為相分是被動
的,見分才是主動的)。」
另外變易生死者乃貪、嗔、癡諸惑所產生的困擾已不再,煩惱障礙已除
,由於戒定二力已成體用,阻絕了執識種子之異熟果報所產生的分段生死,
但是心念間由於所知障尚未盡除,見思二惑猶有餘存,故雖撥雲尚無法見日
,累劫八識之我執習性,常藕斷絲連,使心念常隨境生滅變異,慧光無法妙
明正等正覺。這就是正覺、應供、殺賊之阿羅漢與無上正等正覺佛陀的差別
所在。
噯!這世界曾經是有情狂歡、奔放的地方,留下我們代代的屍骨做為斑
斑痕跡,原本以為它是天長地久永不磨滅,無奈紅塵有愛,浮生若夢,逝者
如斯乎,不舍晝夜,再難忘的人事、地、物終成記憶一去不復返,縱有意人
長久,千里共嬋娟,怎奈悲歡歲月,如夢更如幻,費盡綿綿的心識追逐,依
舊難掩生生世世的煩惱,啊!忽而生天享樂,轉而遁地哀嚎,時而為人,惶
恐終日,偶而為畜,浪跡無依,追日的劫數無涯,出苦的解脫無期。可喜!
兜率天宮,彌勒金光顯耀,徹透萬般法相,返君淨妙真常,從今信願歡喜,
恭敬禮拜,六事攝受,五戒勤修,咱們龍華聖會再敘,到時永不道別。

廿八、涅槃
修唯識,由三慧起,然亦含蓋戒、定、慧三無漏學。以此助長本有無漏
種子之生起。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經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
、究竟位。並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以至等覺菩薩、妙覺菩薩,
證得人、法二空,斷得煩惱、所知二障,諸漏永盡,清淨圓明,乃得涅槃之
佛果位。
註:三慧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顧名思義,聞則見聞而得,思
則見聞思揣而得,以此見知所得而修,此種是為定智之慧,有斷惑證理
之作用。戒、定、慧三學可有善、善念、善行而助長被壓抑之善力。波
羅密義為到彼岸,即為度之意,由生死海到清涼解脫之彼岸。在此過程
即為修六度行,再經資糧位,如人之遠行,先備糧財,故為大乘菩薩之
初位。此處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加行位,在資糧位中由於
能取、所取二種煩惱子未伏滅、故未能安住唯識實性之中,故在加行位
中修四尋思觀、四如實智觀,此四觀四智即在破有所得之執著。通達位
即是見道,澈真理,亦即菩薩實相、唯識實性。修習位,有分入、住、
出三心,故須無分別智,兩空之無智亦無得,捨斷煩惱、所知二障,使
第八識能圓成實性。究竟位,即是諸漏永盡,轉煩惱障證得涅槃,轉所
知障證得菩提。

編輯社文庫
廿八
持戒、布施、禪定、智慧、忍辱、精進,是修行者於聖道旅程中,時時
必須攝受,刻刻不能忘懷的六種自度度人的錦囊妙袋,其中又以精進為其樞
紐,在漫長艱辛的修行歲月中,從得到正法傳承,依照各宗明師所指點的口
訣要義開始登堂入室,由不退轉之初悟到煩惱、所知障盡淨的妙雲聖地、大
羅化境,關鍵就在突破五蘊所幻化而成的惑亂識境;修士由開始了塵緣之不
實,斷所緣之相分,接著悟能緣之根器亦虛,得色陰盡;定極至一能緣、所
緣具亡則受陰盡;色、受即淨,覺境即刻面臨,將這覺有色、空二境的覺知
之性,即是我相之做作亦超越則破煩惱濁,超脫想蘊之束縛;覺與知即已空
掉,空掉之極,是謂空覺極靜,此時切莫一念執沈頑守空寂而入無明,更應
再接再勵的把空與所空的一齊消除,則第七末那識的行陰即滅;到了色、空
、覺、知皆能不擾,萬念俱灰時,就面臨了生、滅相的最後關頭,即生死關
,此時更應該做最後奮力的一擊而達圓成實智法身如如的聖域,而楞嚴經中
佛陀所嘉勉最適合末法眾生根器的觀音法門,乃是由耳根之內聞自我輪脈為
出發,做為了塵緣之著力點。六度波羅蜜中,精進心是力行的關鍵,而精進
心之培養,又端賴日常隨時秉持希聖希賢的情操,及勇於向自我挑戰之意志
力的堅持。近十年以來工業文明國對生涯規劃已普遍行成風氣,而這關係到
永生永世的昇降,是極樂解脫或無明束縛累劫載浮載沉的性命大事,更應該
放下浮生俗緣的人生觀,仔細的推敲一下,沈著忍耐,步步為營的朝突破財
、色、名、睡、食五慾枷鎖的目的做勇者的規劃,當逆境、困境、絕境臨頭
,世俗價值觀與真理、正義交互糾纏時則應不懼現實名、利地位甚至生命的
不保而擇善固執,如此才有撥出五蘊黑雲見到青天白日的一天。華嚴經善財
童子五十三參可為大乘菩薩道修行者最佳範例。
日本一位將軍在出征前,去問來自中國的明極峻禪師:「在生死交關該
如何?」禪師跟他說:「兩頭俱截斷,一劍倚天寒。」禪師的意思無非要這
位將軍把生與死對立的觀念放下後,一意執此,勇往直前。是的,無量阿僧
祗劫至今,歷位成就正等正覺的佛陀,或聖哲無非抱持這一信念而登峰造極
,還本返原,當靈性的修持,遭遇山窮水盡已無路時,也只有這一句話所包
涵的勇猛、精進能再造柳暗花明又一村。昔日  世尊以太子身份洞悉生、老
、病、死之憂悲苦惱後,就是以此擇善固執的勇猛心將得與失之心皆放下,
而在清夜策馬出城,從此僧伽六年苦行,到最後參學的關頭,骨廋如柴,尚
且日食粒米,面臨無常死亡之威脅,生命已如風中殘燭,依然能屹立不搖,
發下大宏誓願,菩提樹下若不成正覺則不出定,而能在最後時刻得阿耨多羅
三貌三菩提,佛光顯耀,萬古長照。再如  大成至聖孔夫子從十六歲青少年
開始立志於道,成為修士,中間不恥下問,參訪明師無數,為禮樂之根源而
節衣忘食,餐風露宿,問禮於老聃,得道之精髓,作遊龍之嘆而拳拳服膺,
其作育英才而有教無類,其治國平天下而周遊列國,陳蔡絕糧,扶琴瑟而神
色自若,終其一生雖如喪家之犬,無恨無悔,尤孜孜不忘懷後世眾生,而刪
禮樂、作春秋、述易經,大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又如  武聖關雲
長,為亂世之治平,河晏之復清,幼而離鄉參學練武,壯而出仕,大義凜然
,觀其一生,甲不離身,刀無潔淨,夜無穩睡三更,日不飽餐一頓,東戰西
征,尚能日日秉燭讀春秋,莊敬自持,培養浩然正氣,其攜嫂無存地時,張
遼等奸人,欲壞其節操而故意將兄嫂與其安頓於一室,並於夜晚,吹滅光燭
,於此山窮水盡,兵敗成俘,運衰暗竭多事之秋,尤能節義臨危不敗,破壁
自礪;又處此之際,曹瞞三日華筵,多所賞賜之時,時機來臨,能義無反顧
敢對立功酬曹,封金卻印,過五關斬六將而千里尋兄,此種貧賤不移,威武
不屈的春秋丈夫志,及刮骨療傷,飲酒下棋談笑自若,為其天下蒼生及社稷
安寧,早置生死於度外的純陽內聖火候都是當今談玄論佛之輩者,難望其項
脊的。上述三聖皆是聖道生涯規劃劍及履及的表率。
佛法浩瀚無涯,修學千宗萬脈,總括卻不離戒、定、慧,而慧光之發露
與障蔽,則可做為修士三學功夫之驗證。而戒、定、慧、三學之增上,端在
日常言、行、舉止點點滴滴積沙成塔,蓋有情業力趨動識體觸塵而在根、身
上的造作皆有累積性,同類的念頭、動作重覆不斷的造作,累積到某種程度
,便會由量變轉換成質變,習慣而成自然,很多怪辟、惡習皆是平時生活小
地方不檢點,很多美德也是在平日精進不懈所養成,即使無漏種子之累積及
發芽,並消除有漏無明煩惱之開花結果,都是在平日聞、思、修上,日積月
累而成,所謂聞者:六根之性也;思者:正智正見如實的去觀照萬物乃因緣
和合,在歷經成、住、異、滅終必壞空的本來;修者:時時不斷的在行為、
意念上反覆的去練習正見、正智如實觀照的法門,一世如一年,一年如一日
,堅持一生。因此慧光之顯現若只在聞的階段又名聞所成慧,平日不良習性
外緣不交感下,譬如能在佛寺道院親近善知識,善心所在根識和合薰陶下,
可獲清涼,但一旦外緣牽引,習性爆發,業力趨動下煩惱心所立刻覆蓋善心
所而在身、口、意上昏亂造作,即境界現前,凡夫之性馬上凸顯。當慧力之
增長已更上一層樓到思的階段又名思所成慧,此時賊業牽引下習性爆發煩惱
心所與善心所會成膠著狀態,情智互動明暗消長不定。而到修所成慧的境界
時因修戒、定已成體用,執識計著比較的業力已無法產生趨動身、口、意的
力量,人、法二執已去,故未來、現在薰染的種子識已不再存在,只殘留過
去習性種子的等流困惑,從此境界以上都算修所成慧了。因此  阿難尊者言
:「三慧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顧名思義,聞則見聞而得,思
則見聞思揣而得,以此見知所得而修,此種是為定智之慧,有斷惑證理之作
用。」
三界六道森羅景物玲瓏炫耀、千變萬化,皆從心識流出,即識體觸塵情
智互動下自心現量、妄想變現之時空幻景;故說畜生道、人道之現象世界,
言天道、修羅道之氣界天境,道十地以上之秘密乘、大羅理天,總在心境之
昇降,心淨則佛土淨,任十方淨土,雖隔十萬億恒沙,當下念力便至;心邪
意濁則地獄、惡鬼道雖幽暗無門滿業牽扯下便自闖入。茲將理、氣、象三界
之等流化現心識分析如下:
一、理天(淨土):至情綿綿、慈悲無盡的化境,乃自性已超越心識執持,
速離邊見、斷見,證常、樂、我、淨之四德周備,已轉識成智之自報身
淨土又稱常寂光淨土,或應化身淨土:即為接引有緣眾生,隨緣應機顯
化之淨土,如彌勒兜率淨土、觀音紫竹林淨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等。
二、氣天(福地、洞天、寶宮):財、色、名、利已淡泊,紅塵混濁世界已
發出離、厭惡心,能聞思娑婆世界之苦、空、無常,而五戒十善力行,
然人、我根本執著未除,我見、我慢、我愛、我癡等根本煩惱未盡,人
、我對峙之名相尤有餘溫,見分緣相分所生之優勝、劣敗、高貴、卑賤
等心所尚存,故對天人福報、果品蓮位保有一縷幽情、遐思難斷。
三、象天(娑婆世界):執著苦、樂受,人我璧壘分明,重利輕義,情慾過
於理智,財、色、名利之有為法重於解脫煩惱之無為法。好色(七彩變
換的景物)惡空(單調平淡的事境),喜遐思起念,不樂正定禪坐。
這三千大千世界,依  世尊釋迦牟尼佛的解釋,無時無刻都會出現薄迦
梵(佛)之集福德圓滿的大成,就如地球分秒皆有新生嬰兒的誕生,怎奈娑
婆世界慧根沈淪,佛緣輕薄,值此末法,阿羅漢果位之成就亦瀕臨絕種,又
五濁惡世眾生擅長苦中作樂,虛幻境中不思出離,且自編自導,難怪諸佛菩
薩要大嘆:「閻浮提眾生,剛強難馴。」所幸佛緣雖薄卻廣結,故千宗萬脈
,如雨後春筍,盛行當下,於今之世,有緣佛子能擺脫桎梏之俗緣業力,而
親近有緣道場發心修行,實屬難能可貴,倘若甘冒大忌,觸犯時下新新修行
應運風氣,而廣為傳播「欲成佛,必經三大阿僧祗劫之苦磨,那怕要到大乘
資糧位的十迴向境界也要一大阿僧祇劫,而一大阿僧祗劫又非人類所能想像
的遠。」恐怕後果會比昔日  世尊妙華蓮華經法會上佛口獅吼:「聲聞之不
究竟,羅漢不迴小向大是佛門之蕉芽敗種。」當下退席五千比丘、比丘尼更
加嚴重。且大乘菩薩道之五十二等修行位階,資糧位中之十信、十住、十行
、十迴向,尚屬世俗諦中可理解範圍,到加行位以上則已入密嚴乘,如人飲
水冷暖自知,已超越名、句、形象可意會的界限,說亦無用,恐有徒增魔障
之礙,再者本文  尊者阿難所言已白話十足,毋須庸議,故今且將民初周叔
迦居士於北京大學教授唯識哲學的講義∣唯識研究∣中談論到的資糧位有關
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之部份一併附於文後,若讀者有意,且自行參閱
,蓋本文已得瑜伽法義,堪為個中上品。
是的,從凡夫位階時初發大乘菩薩之下化有緣眾生、上求無上佛道,到
成就妙雲佛果須三大阿僧祗劫,但是  世尊於寶積經中亦曾明示,佛果正品
恰如皎潔圓滿的明月,雖說圓明無瑕是眾望所歸,然而佛陀最可貴的不是那
已證得福德圓滿兩足尊的果位,而是在菩薩位階中,難忍能忍,難捨能捨,
不斷的突破識障業鎖的因地行,就像那一輪圓月,從朔月無光而陰缺有上下
弦,再而望日彌撤大千,作黑暗中之光明;由朔而望的變化過程,更耐人風
雅品味。
蟬聲中那南風徐徐,鳳凰花開中驪歌聲聲,每一年都有無數莘莘學子完
成他們階段性的學業而獲得證書品位;噯!但是這娑婆世界的大學校,每一
秒都有學子入籍報到,卻絕大部份的生員在修業期滿後都遭淘汰,而一世一
世的繼續留校查看,各位同學,您想畢業嗎?拿出你們的決心、毅力,兩頭
俱截斷,一劍倚天寒。

周叔迦
正行唯識和預備
菩薩是梵文譯音;菩是菩提,翻成中國語就是覺悟;薩是薩多,翻成中
國語就是有情。這覺悟的有情便是一類有情,他確實知道平常人的知識行為
完全是錯誤的,不澈底的;而他自己卻堅決的要求到最圓滿真實的覺悟。
就前一章看來,這凡夫和佛的分別,就是一個是具足一切煩惱障所知障
的,一個是滅離一切煩惱障所知障的。換一句話說:便是一個是具足一切有
為法,一個是純淨無為的。這具足一切有為法的主動便是「阿賴耶識」,這
純淨無為的便是「無垢識」。由凡夫的地位,要修到佛的地位,須經過五個
階級:第一是「資糧位」,第二是「加行位」,第三是「見道位」,第四是
「修道位」,第五是「究竟位」。
資糧位的人並不是真正能修唯識道理的人。譬如人要遠行,必須要籌集
資財糧食,方能起程;不然半路上是要受凍餓窮困的。所以人若是無有相當
的智慧和相當的福德,作修行唯識道理的資糧;是無從修行的。這資糧如何
的籌集呢?先是要確實研究唯識的學理。這種研究所得的思想雖然也是一種
現行,也還熏習成種;卻不屬阿賴耶識,便是啟發本有的無漏種子成「習所
成種」。雖然不能見著真實的法,卻與真實的法相似。由此再用三種事來勉
勵磨練自己,除滅四種障礙。甚麼是「三種磨練」?第一要知道十方的世界
是無窮盡的。在這無窮盡的世界之中,時時刻刻有無數的有情證得佛果。第
二要信我若修行「六度」,必定可以圓滿,並不是難事。這「六度」便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菩薩行。第三要信
世間人作有漏的功德,所熏成的種子尚能令將來得一切富樂;我修這圓滿妙
善,將來決定可得一切圓滿。甚麼是「四種障」?第一要捨離「聲聞」「獨
覺」的小乘思想;第二要決定信大乘的道理,不可猶豫;第三對於一切所聞
所思的法不可生「相對」的執著,便是不可有「我」和「我所」的執著;第
四對於一切境界只可任運的進行而不可有執著分別。
這資糧位中分三十位,叫作「十住」「十行」「十迴向」。十住是「發
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
「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
這「發心住」發十種求覺的心:第一「信心」,便是信大乘的道理,心
不疑惑;第二「精進心」,便是勤勵的修行;第三「念心」,便是念念在正
道不忘失;第四「慧心」,便是能分別邪正,不起錯誤的見解,第五「定心
」,便是心能寂靜,沒有散亂;第六「施心」,便是沒有貪愛慳吝;第七「
戒心」,便是不作一切惡事;第八「護心」,便是保護這其餘的九種心不叫
他廢忘;第九「願心」,便是願斷煩惱,願明正法,願度眾生,願成佛果;
第十「迴向心」,便是所作所為只是為求佛果,這以上所發的十種心,也叫
「十信」。十信圓滿,所以叫作「發心住」。
「治地住」便是能修身業,口業,意業,可以生長一切功德;如同耕治
土地,生長禾稼一樣。
「修行住」便是對於一切事上觀察他勝妙的道理,能巧妙的應付。
「生貴住」便是一切都能依從佛的教化。
「方便住」便是能善巧的利益眾生。
「正心住」便是對於一切毀譽能不動心。
「不退住」便是人若說有佛無佛,或是有過去未來現在,或是無過去未
來現在;那心不為所動。
「童真住」便是身業口業意業都極清淨,不受「有情世間」和「器世間
」的染著。
「法王子住」便是明了佛法。
「灌頂住」便是明了佛法漸漸能如說修行。
十行是「歡喜行」,「饒益行」,「無恚行」,「無盡行」,「離癡亂
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
那十住所修但能自利,所以叫作「住」。這十行所修兼能利他,所以叫
作「行」。
「歡善行」是修行「布施」。一切都能捨。不求財利名譽。所以人見了
都歡喜。
「饒益行」是修行「持戒」。不受色聲香味觸的染著,並且能令一切眾
生也能持戒。
「無恚行」是修行「忍辱」。因為心能空寂,所以了悟身是空寂。對於
怨害都能忍受。
「無盡行」是修行「精進」。無論多久遠,或是多少時劫,受種種極大
的苦痛,而念念求佛道度眾生的思想,沒有間斷。
「離癡亂行」是修行「禪定」。一心正念,沒有散亂。便是生時死時入
胎出胎都沒有癡亂的時候。
「善現行」便是修行「智慧」。知道一切法沒有定實的性相,所以身業
口業意業都是寂靜。不受纏縛,不受染著;卻能隨眾生的根機來教化他們。
「無著行」便是修行「方便」。對於空有兩端,通達無礙;對於一切事
佛求法度生的事勤苦修行,心不厭足;卻又了知一切法是寂滅相,毫無所著

「尊重行」便是修行「願」。因為尊重善根,更增益修行自利利他的事
業。
「善法行」便是修行「力」。得了「總持」的法門,能有力量護持正道

「真實行」便是修行「智」。便是成就誠實的了悟,能言行相應。
十迴向是「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不壞迴向」,「等諸佛迴向」
。「至一切處迴向」,「無盡功德藏迴向」,「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
「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如相迴向」,「無著無縛解脫迴向」,「法
界無量迴向」,「迴向」的意思是凡所作事都是別有作用而作的。別有個甚
麼作用呢?只是下化眾生,上求佛道便了。
「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是用種種方法來救濟眾生;令他得離生死的
苦,得寂滅的樂;然而對於一切眾生平等看視,沒有怨親高下輕重種種的分
別。
「不壞迴向」是堅固的信從佛理,用此迴向令一切眾生明了真理,得著
利益。
「等諸佛迴向」是學一切佛的「悲」「智」。「智」是雖在生死,不染
不迷;悲是修行迴向的事業。
「至一切處迴向」是以善根的功起,供養諸佛,利益眾生;便迴向供養
一切佛,利益一切眾生。
「無盡功德藏迴向」是修悔過的善根,因此得離一切業障;所有一切如
來一切眾生所有的善根,盡都隨喜;由此隨喜所得的無盡善根,迴向莊嚴自
己的佛土。雖用種種善巧方便來成就一切功德;然而無有虛妄,無有染著。
「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是能以「內財」「外財」,隨眾生的希望,
便能捨給。「內財」便是身體性命。外財便是飲食衣服以至於妻子國土。由
這布施迴向令一切眾生得大智慧,除滅大苦。
「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是能增長一切善根,能修習一切善根,能究
竟一切善根;由此善根迴向普覆一切眾生,令他脫離生死,亦得一切善根。
「如相迴向」是能成就定慧,心無依著,不動不亂;卻能隨順一切平等
的正法,莊嚴佛土,成熟眾生;所修的一切善根,都順著真如平等的相。
「無著無縛解脫迴向」是於所修習的善根,不分為人為我;便是同體大
悲,修普廣賢善的行為,由此饒益一切眾生。
「法界無量迴向」是能說法利生,智慧如同虛空,不可限量;由此善根
迴向,等同法界。
這資糧位以前是凡夫位:凡夫要經過一萬大劫的修行,方能十信成就,
入資糧位。這資糧位要經過一阿僧祇劫,方能修滿這三十個等級。阿僧祇是
一個很大的數目,假使萬萬是一億,萬億是一兆;這一阿僧祇便是一千兆兆
兆兆。

篇後語
唯識一學,乃在探究凡人心識,並予層次分析,以期超凡入聖。
浩瀚唯識,當非一本「萬心自在論」可盡予探討。但,本書既名萬心,
即是在唯識學中,以心緒萬變,識性作用中,理出條理,綜合頭緒,庶幾閱
者能知梗概。
心識,由六根、六塵、六境,綜合紛紜,形成錯綜複雜之變化,故,人
之心識變化,乃在外境、外緣,引起自心之變化。世尊菩提樹下悟證之十二
緣起,剖析人心起心動念之間形成之色相,並由逆觀十二緣起而使起心動念
息止。唯識之書,當亦在使人心不浮動。
「萬心自在論」之著,不依循唯識而著,乃以唯識架構而探討,期使一
心萬緒復歸自在。重在講析,使人能悟諦、學明、而入證;破相、去執、出
迷而入明。今書已著成,將成「唯心宗」道場弘法之經據,深願有志於彌勒
心法之修行者,閱書有得,得而發心,進而精修、皈依,共上兜率,龍華合
會,是為至盼。
謹以數語,誌在書末。是為篇後語。
阿難尊者 誌於 懿敕拱衡堂唯心宗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