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文明古地 璀璨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11:11

赵州桥有“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之美誉。本报记者 张震/图

隆兴寺主体建筑。武英伟 摄
石家庄是久经耕耘的文明古地,有着优秀的历史遗产,丰厚的文化积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先商发源地。有井陉东元村、藁城台西村、古中山国、秦皇古驿道等众多人类文化遗址。赵州桥、隆兴寺、柏林禅寺和毗卢寺等历史古迹和石家庄丝弦、常山战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天下。更有刘禹锡、范仲淹和李冶等历史文化名人留下了千古诗文和治学美誉。
本报记者 裴建素 整理
故事一
李春与安济桥
李春,隋代人,生卒年代不详,著名桥梁工匠,于开皇大业年间(581—618)主持设计和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
隋朝结束了魏晋以来30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便捷洨河南北的陆路交通,改变两岸交通主要靠舟楫的局面,当时赵郡(今赵县)官府决定在洨河上修造一座石桥,李春受命负责设计、施工。他对洨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总结了前人的建桥经验,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大桥建成后,名安济桥,取平安渡河之意。赵州桥建成后,便利了洨河两岸车马行人往来,洨河天堑自此变成通途,在南北交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李春的生平,没有被载入官方典册。他的名字只是被唐代人张嘉贞记了下来。张嘉贞在《石桥铭序》中说:“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
李春设计赵州桥,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安济桥采用了敞肩式结构,减轻洪水季节汹涌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提高了大桥的安全性;而且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自重,增加桥梁的稳固。安济桥主拱采用单孔形式,河心不立桥墩,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对我国乃至世界桥梁建筑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961年赵州桥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李春也作为赵州桥的建造者彪炳于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册。
故事二
“三苏”先人苏味道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栾城县西)人,唐朝大臣、文学家。他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慧,9岁能写华美的文章和诗句,知名于乡里。
武则天建立武周以后,苏味道以文学见宠,于延载元年(694)被授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味道熟知台阁故事,善于奏对,深受武则天宠信。但对朝廷政事,却以苟合取容为务,处事圆滑。因此,时人称之“苏模棱”。武周政权结束后,苏味道被贬为眉州(治今四川眉山)刺史。同年末,复官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尚未成行,因病死于眉州,终年58岁,追赠冀州刺史。
苏味道一生曾创作了许多诗文,有文集15卷流传于世。这些诗诗句皆工整绮丽,意境清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苏味道在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的文坛上享有盛名,并与同一时期的文学家李峤、崔融、杜审言一起合称为“文章四友”,对唐代前期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由于苏味道以文学著称于世,此后,苏氏家族文人辈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3人就是苏味道的后代。因此,苏味道对于苏氏家学的形成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故事三
“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人。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以在民歌中汲取营养而著称。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也很高,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一生多才多艺,酷爱书法,擅草书;精通医道,其医学著作《传信方》虽已散失,但在历代的医书中可看到片断,有的医方甚至远传到日本和朝鲜;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不但模仿民间歌谣创作了《竹枝词》,还能度曲、歌唱,白居易曾说:“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
刘禹锡一生的诗文创作,分为3个时期:永贞革新以前为第一个时期;永贞革新失败以后被贬谪的22年为第二个时期;贬谪生活结束后的15年为第三个时期。他在被贬谪的朗州、连州、夔州、和州时期,写出了许多佳作,这一时期也是其一生最重要的创作时期。
咏革新、咏战友、咏贬谪是刘禹锡诗歌一枝独秀的内容,咏秋、咏老则充分展示了刘禹锡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些格调高昂,“骨力豪劲”的诗歌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位满腔热血的“诗豪”形象。
刘禹锡的诗歌,在唐代曾有过广泛的影响。白居易在《哭刘尚书梦得二首》其一中写到:“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元明清诗人在学习刘禹锡的《竹枝词》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这是唐代任何一位诗人的诗体和诗作的影响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与白居易、元稹一样,刘禹锡的诗歌很早就流传到国外。公元10世纪左右,日本藤原任公(966—1041)编纂的《倭汉朗咏集》引刘禹锡诗题共四首,可见他的诗歌很早就受到日本人民的喜爱和重视。
故事四
“高平公”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庆历新政”的主要参与者。在政治、军事、诗文、哲学诸方面均卓有成就。尤其是在士风方面,“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开创一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尚。
范仲淹诞生在真定高平村,其父范墉时为北道重镇成德(今正定)军节度掌书记,后随父迁徐州。
范仲淹为人忠直,敢于直谏,多次上书指出武备废弛、官吏冗滥等时弊。景祐三年五月,范仲淹被罢为饶州知州。当时余靖、尹洙、欧阳修均为范仲淹鸣不平,皆因此遭贬离京。时人誉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为“四贤”。
范仲淹曾多次出任地方官,施政以养民为先,兴修水利,政绩卓著。任泰州西溪盐官时,在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世纶支持下,主持修成长150里的捍海堰,使泻卤之地化为良田,当地的农业、煮盐业得到稳步发展。捍海堰亦被后人称为“范公堤”。任苏州知州时,景祐元年(1034)苏州大水,范仲淹主持五河的疏浚工程,导太湖水入海,使苏州大多数地区恢复正常生产。
范仲淹生活在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契丹辽国与党项西夏不断侵扰边境。在抗击西夏方面,他显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宋仁宗于庆历三年(1043)七月,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但新政损害了官僚阶层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新政失败。
范仲淹还是一位极富才华的文学家。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的绮靡风气。
范仲淹一生深情怀念其出生地真定高平,常在其文落款留“高平”字样,同僚亦称其“高平公”。范门弟子也自称“高平门下”,范氏后裔自称“高平堂”、“高平世译”,足见范仲淹与真定高平的情缘。
在今正定县弘文中学已创建范公亭,高平村筹建范公祠、范仲淹纪念馆,以纪念生于斯的这位历史名人。
故事五
李昉封龙书院讲学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殊的教育场所和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于唐,原是朝廷校刊经籍、收藏书籍的地方。作为讲学授业的书院则产生于五代时期。最初是在官学不兴的情况下,学者们另辟蹊径,弥补官学教育之不足的讲学场所。河北书院最早产生于北宋。而见于史志记载的宋代书院,河北仅有两处,即中溪书院和西溪书院,皆建于风光秀丽的封龙山下。其中西溪书院是在唐代姚敬栖遁之处建立的。北宋学者张著曾为山长(书院主持人、主讲人),藏有九经。中溪书院则由宋初名相、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李昉创立并亲自主持教务,其后由“山长张蟠叟诸人相继聚徒常百人”。
李昉还在封龙山下的汉代李躬授业之所“结庐讲学”,到元代赋名封龙书院。这些书院,多具有私人讲学性质,以自由传授和研究学问为特点。教学过程中贯彻自学与讲习相结合的原则,与府、州县的官学有许多不同之处。书院的师生构成一个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团体,是地方上的“高等学府”。
故事六
忽必烈问计李冶
李冶(1177—1265),字仁卿,真定栾城人。父李遹是博学多才的学者,李冶受其影响,自幼酷爱读书,精通文史和数学。金时,录为词赋科进士,在陕西高陵、河南钧州作过地方官。蒙古入主中原,不再出任,潜心研究数学和教育。
由于李冶学养深厚,名著一方,因此元世祖忽必烈在潜邸闻其贤,遂遣使召对。忽必烈问:魏徵、曹彬如何?李冶对曰:“征忠言谠论,知无不言,以唐诤臣观之征为第一;彬伐江南,未尝妄杀一人。”又问今之臣有无魏者,对曰:“侧媚成风,欲求魏徵之贤实难其人,”“天下未尝乏材,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理势然耳,今儒生有如魏璠、王鹗、李献卿、兰光庭、赵复、郝经、王博文辈皆有用之材又皆贤,王所尝聘问者举而用之,何所不可,但恐用之不尽耳。”李冶谏言:“王诚能旁求于外,将见集于明廷矣。”忽必烈又问天下当何以治,对曰:“治天下难则难于登天,易则易于反掌,盖有法度则治,控名责实则治,进君子退小人则治,如是而治天下岂不易于反掌”,反之则难。所以“为治之道不过立法度、正纪纲而已,纪纲者上下相维持,法度者赏罚征劝”。李冶接着指出当时难治之状,他说:“今则大官小吏,下至编氓皆自纵恣,以私害公是无法度也;有功者未必得赏,有罪者未必被罚,甚则有功者或反受辱,有罪者或反获宠,是无法度也;法度废,纪纲坏,天下不变乱,已为幸矣。”
故事七
乾隆七次游正定
隆兴寺是创建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佛教寺庙建筑群。清代正定府的僧纲司和正定县的僧会司都设在寺内。建筑群气势雄伟、壮观。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四十七年(1709)、乾隆四十四年(1779)至四十六年(1781)两度奉敕大修,并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在西侧增建行宫,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的建筑格局。康熙五十二年(1713)赐额“隆兴寺”。
寺内有康熙御碑1通,乾隆御碑3通(其中诗碑两通),嘉庆御碑1通。康熙皇帝玄烨曾6次巡幸正定,其中3次驾临隆兴寺。康熙四十九年(1710),康熙皇帝亲书“敕建隆兴寺、天王殿、大觉六师之殿、慈云普荫、摩尼殿、广长妙谛、妙庄严域、通津宝筏、戒坛、慈氏阁、转轮藏、佛香阁、御书楼、集庆阁、伽蓝殿、祖师殿、弥陀殿、药师殿、静业堂”等各殿匾额共19方。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月中旬,康熙皇帝亲书《隆兴寺碑文》,记述了隆兴寺“前临滹水,后睇恒山”,“朕襄从巡省所过”,“资出内府”,经六年修缮,“复还旧观”,“寺中榜额凡十有九,皆朕亲书”的经过,使之成为继宋金元明之后,地位显赫的皇家敕修的佛教寺院。
乾隆皇帝先后7次驾幸正定。乾隆十一年(1746)十月,乾隆帝由五台山回銮过正定,游览隆兴寺,见隆兴寺已破败不堪,甚是感慨,于是,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下诏重修隆兴寺,由工部侍郎刘浩奉旨主持,四十五年大修竣工,乾隆甚悦,御笔亲书《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记述了“命吏发币,一律普新”的重修过程。
嘉庆十六年(1811),嘉庆皇帝西巡五台山,途经正定驾临隆兴寺,作《隆兴寺敬叠皇考九言诗韵》,充分展现了当时隆兴寺的繁盛景观。诗道:“西巡六度继序勉绍闻,为民祈福顶礼文殊尊。四日停銮即命返车骑,归途欣近正定郡北门。遥瞻法苑璀璨人天界,佛香高阁杰峙层霄云。开皇龙藏始现庄严相,百千万结旋转大法轮。”后被刊刻成碑。
清朝皇帝对隆兴寺眷顾之深,在冀中寺院中无可与之比肩者。除了屡次重修外,皇帝还多次派大臣亲至礼佛,乾隆五年(1740),还将所刊印104部《大藏经》中的一部,颁赐隆兴寺。
故事八
元曲“大家”落籍真定
白朴(1226—1307年后),字太素,原名白恒,字仁甫,祖籍隩州(治今山西省河曲县东北)。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白朴出生在金朝都城南京(今开封)。其父白华,官至金王朝枢密院判官,与文学家元好问为通家之好。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蒙古灭金的战乱中,白朴“仓皇失母”,流散无靠。元好问收养他,辗转4年,在真定路的获鹿县(今鹿泉市)定居。
当时,真定路都指挥使史天泽,举家落籍真定路获鹿县岳村。在其治理下,社会相对安定,大批文人名士慕名依附。后来白华也到真定投靠史天泽,并在真定安家。白朴自幼好读诗书,又受元好问培养教育,显出极高的文才。幼年的遭遇,给白朴留下了终身不忘的印象,对他的生活道路影响极大。中统二年(1261),史天泽升任元朝中书右丞相,曾向元世祖举荐白朴,但白朴不愿为官,辞谢不仕,而与文友放情山水之间。落籍真定以后,与当时文人名士交往中,深受熏陶,遂成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并在真定出现了以他为代表的元杂剧作家群。
晚年,白朴为辞史天泽对他的举荐,离家南游,中间曾回真定。元成宗大德十年(1307),81岁的白朴重游扬州,此后其行踪不明,亦不知死于何年何地。有说他暮年北返,卒于1312年以后。
白朴一生著述甚丰,有词集《天籁集》2卷,作杂剧16种,现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月夜东墙记》3种,散曲套曲4篇,小令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