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西游3唐僧打杨戬:苏州游记:苏州古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27:17

苏州古桥

标签:江苏 苏州   分类:国内游记  发布:yshm    时间:2007-3-13  苏州古桥
普济桥

位于阊门外山塘街,跨山塘河,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桥侧有普济堂,因以名桥。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925年重修。此桥为三孔石拱桥,花岗石砌筑,南北走向,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全长38.69米,中孔净跨9.16米,矢高4.37米,桥面中宽4.05米。南次孔跨5.31米,矢高2.6米,北次孔跨5.29米,矢高2.54米 。两端石砌踏步,分别为26级、30级。拱券内壁刻有捐款人姓氏。东西两面明柱刻有桥。联句点明了桥所处地理环境和水路走向。

1986年因中孔顶部严重下沉,左右次孔向两侧推移,桥身变形下沉,出现险情,故进行拆卸大修。这次整修由市政与文物部门配合进行,坚持保持原貌,做到修旧如旧。拆卸前对原桥进行测绘,外露石构件编号绘图,修复时按图就位。修复中在桥身隐蔽部位采用了现代材料和技术手段,主要是四个桥墩水盘石以下,不再采用传统的木桩地丁,而浇制了深3.6一3.8米的钢筋混凝土桥台,扩大了基础,桥孔拱券背部增设一层钢筋网,并作了水泥灌浆处理。

彩云桥

位于市郊横塘镇,跨越京杭大运河, 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桥始建无考,1928年重建。桥身东西走向,东端引桥折北,与长堤相接,由此经驿亭去胥门;西端引桥南北落坡,向南步人市镇。三孔石拱桥全长38米,中宽3.7米,中孔净跨8.5米,矢高5.6米。东次孔设有纤道。因大运河拓宽,1992年迁建此桥于胥江上。今桥西堍与驿亭相接,东去数百步即唐寅墓。迁桥工程在文物部门指导下由交通部门实施,做到了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大桥本身原样迁移,为不影响太湖水进入苏州古城,在西堍引桥部分增辟桥洞数孔。在施工中遇到河床流沙层,所以把桥墩改为反拱状,现桥洞实为完整的圆圈。桥与驿亭相辉映,为 横塘右镇的重要古迹。

灭渡桥

位于城东南隅葑门外,跨京杭古运河,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处为水陆要津,原没有渡船,因旅客不能忍受舟人把持敲诈,由僧人发起集资募建桥梁,取名"灭渡","志平横暴也"。今讹称觅渡桥。建桥始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十月,至四年三月竣工,历时一年有余。明代正统间苏州知府况钟重修。清同治间再修,1985年又修,并恢复石栏。桥身用武康石、青石、花岗石混砌,显示了多次重建大修的历史痕迹。长系石端部刻有兽面纹浮雕。估计为姑建时遗物。桥为薄型单孔拱式,东西走向,通长81.3米,净垮19.3米,矢高8.5米。原两坡各设53步石级。该桥采用增大跨度而不作多孔设计,以适应水流湍急、过往船只体量大、往返频繁的需要;在拱顶与面石间不加填层,并尽量增加桥身 坡长,使大桥平缓易行,高而不峻,稳重大方,堪称江南古桥梁中的成功作品。

普安桥

位于阊门外上塘街,跨鸭蛋桥浜,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桥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修。桥拱净跨4.5米,矢高3.6米。其最大特色是桥洞由南、北两组拱券并列组合,成隧洞状。桥面中部宽达2l.2米,并于北侧上部建南向关帝庙一座。桥南10米处原设有跨河方戏台一座,与庙门相对,桥畔为金阊关,成为方城外一大景观。庙尚存,惜戏台和关已陆续废毁。

上津桥

   位于阊门外枫桥路东首,跨阊门古运河, 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桥的修建年代无考,清代中期地方典籍偶有提及,但均不言其历史沿革。仅见桥身西南侧金刚墙上刻有"丙寅年河道会重建","上津桥口北口公埠"等字。以此推测,桥可能重修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1984年又修。此桥为单孔拱桥,花岗石砌筑,南北走向,全长42.45米,净跨12.2米,矢高5.9米,中宽3.7米,七排拱券石并列。桥额书"上津桥"三字。桥栏砖砌,条石压顶。两坡铺设条石踏步,南29级,北3l级。从阊门外广济桥上西望,上津桥和沿河民居组成富有水乡情趣的特有景色。

下津桥

   下津桥又名通津桥,位于阊门外枫桥路上津桥与枫桥之间,跨阊门古运河,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桥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修,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 1984年再修。
此桥为单孔拱桥,南北走向,全长36.7米,拱券净跨12.2米,矢高6米,中宽4.8米。拱券用青石并列砌置。桥身其他部位均为花岗石。额书"下津桥"三字。西北部望柱刻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秋立"数字,很可能在光绪年间也作过整修。两坡铺设条石踏步,南为27级,北为32级。

寿星桥

  位于城东望星桥北叶家弄,跨第四直河。

  此桥初名营桥,宋《平江图》有载。相传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浚河时于桥下得瓷寿星,遂改今名。其为一单孔拱桥,用武康石砌筑。武康石色紫褐,质地粗犷古朴,宋、元间苏州一带建筑物常用此石。桥身长18米,拱跨4.7米,矢高2.6米,两坡设踏步。桥面栏板为1965年从附近被拆的百狮子桥移来,上有狮兽浮雕图案,或蹲或舞,生动活泼。该桥保存宋代构件较多,体量不大,但各部位比例适度,造型凝重,色调拙朴,与周围垂柳、塔影和谐一致,为苏州小型古桥梁中的佳例。

吴门桥

  位于城西南盘门外,跨古运河(护城河),为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吴县志》记载:始称新桥,又名三条桥,宋元丰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出资兴建,横绝漫流,往来便利。绍定中重建,改今名。明正统间苏州知府况钟再建,弘治十一年(1498年)水利郎中傅潮修,清顺治三年(1646年)、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苏省水利工程总局重建。宋《平江图》所载为三桥相接,下设三洞。清乾隆《盛世滋生图》所载为三孔石拱桥。

  目前为苏州留存的最高的单孔石拱古桥。用花岗石砌筑,杂有少量武康石。全长66.3米,中宽4.8米,净跨16米,矢高9.85米,拱券石10排,长系石11根,纵联并列砌置。1989年,部分拱券石被船只撞落,修补时发现各拱券石之间用定胜形榫卯拼接,以增加牢度,避免移位。条石桥栏凿成凹凸状,犹如通长靠背椅子。桥额阴刻楷书桥名,间壁明柱一面刻"苏省水利工程总局重修",一面刻"同治十一年壬申夏四月"。南北两坡各铺设条石踏步50级。北端金刚墙左右两翼均砌有宽约0.6米的纤道,为纤夫穿越桥洞的便民设施。吴门桥高大壮伟,与邻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陆盘门浑然一体,古运河滔滔东流,舟船帆影往返不绝,是苏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迹游览区。

越城桥

   位于市郊石湖东北岸,跨北越来溪,西距行春桥数十米,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元至正,明永乐、成化,清康熙、乾隆和道光年间均有整修之举。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为一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全长33.2米,净跨9.5米,矢高4.8米,中宽3.6米,花岗石砌筑。明柱镌有联句,北面是"碧草平湖青山一画"," 波光万顷月色千秋";南面是"一堤杨柳影接行","十里荷花香连水"。因年久失修,桥身倾斜,后又被过往船只碰撞,部分拱券石脱落,明柱断裂,出现险情。1993年经文物部门呼吁,由市政部门编号拆卸,照原样修复。此桥位于石湖风景区,登桥远眺,湖光山色,田野村舍,别饶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