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西游3八仙法宝视频:朱熹与蓝田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48:30

朱熹与蓝田书院

2010-07-02 16:36:16 作者:phpcms 来源: 


蓝田书院是后唐员外郎原永贞(今罗源)县令、先贤余仁椿不仕官职特地回乡创建的。《福建通志.学校篇》记载:“闽古代第一书院,设在莆田澄书堂,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公元766-799年)。次之,古田杉洋的蓝田书院,始建于宋开宝元年(968年)。”千年前兴教办学,可见杉洋古贤者之远见卓识。

蓝田书院,位于杉洋村北的狮山之麓,南面象峰,东邻三井龙瀑,西望阡陌沃野。院周青松翠柏相掩,奇岩异石点缀,曲径通幽,清静古朴,乃巨儒名贤隐居之地,文人墨客会聚之所,也是蒙童学子深造的学府。

唐代以后,杉洋本地及古田、闽候、罗源、闽清、长溪(闽东各县)等县学子慕蓝田书院之名,纷纷负笈而至,学有所成。自宋代以来,光是杉洋本地就孕育出三位丞相、多位尚书、一位状元、九十几位进士,令人刮目相看。古田县和罗源县自科举以来,开科进士都是杉洋籍人。历代杉洋出仕高官者不胜枚举,名贤辈出。

宋理学大师朱熹二次到蓝田书院讲学授道,更使杉洋这个江南偏僻小镇和蓝田书院名望骤升,各地学子名流闻讯云集,盛况空前,门人千余众。其时蓝田书院是福建理学的中心,是闽东和福州十邑之圣地,以此地为础播学于闽。

朱熹第一次到古田杉洋是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应其古田学生林择之、余隅等之邀来蓝田书院讲学,并造访其师李侗宗族祖藉之地,出游附近名山大川。朱子门人杉洋余宋兴(广东惠州知府)撰《龙井记》载有朱子及门人游溪门村三井龙瀑之事,该《记》刻于井下巨石之上。

朱熹第二次到蓝田书院,是避“庆元党禁”之难而来。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三月,朱熹与门生从建阳考亭至南平,乘舟抵水口进入古田旧城,在溪山书院暂居并讲学。其时朱子题“溪山第一”于县城第一亭,赋诗书于溪山书院欣木亭内。讲学一段时间后,出于安全原因,朱熹和随从门生便潜居地处偏僻深山中的蓝田书院。

《余氏总谱志·东斋志》载:“子(朱熹)二度至尊师李讳侗公祖籍之地游学讲论。时庆元间避学禁,云集高第十有八人者于蓝田书院曰东斋为础,分赴诸院施教,门人遍闽。”师从朱熹的十八位门人都是当时理学造诣高深的名贤和高官,如福安人黄干官至直学士,古田人林择之曾与朱熹一起参加著名的“鹅湖之会”,十八人中杉洋有余隅、余范、李昂。当时朱熹主要在蓝田书院讲学和著述,也常到古田各地,如溪山、西山、螺峰、浣溪、魁龙、西斋、兴贤、谈书等门人执教的书院巡视讲学,故有朱子一日教九斋的传说。朱熹在古田兴教授学传道对民俗的醇化和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教泽渐渍于玉田,文化影响深远。真是先贤足迹,片土芬芳。



朱熹在蓝田书院留下许多题字真迹,如书“蓝田书院”四字勒石和书院匾额,客厅门额题“鸢飞鱼跃”、“寒竹风松”,厅壁联句:“春报南桥川叠翠,香飞翰苑野图新”;“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阁楼横匾“文运昌明”,书院后山泉池题刻“引月”等。在杉洋和古田各地民间也有大量的朱子墨宝,留下诸多的教训名言和题刻诗文,这些文化瑰宝闪耀着理学之光,潜铭默化于后人。





庆元五年(1199年)春,朱熹应闽东友人之邀,离开杉洋,游览讲学于闽东诸县,于庆元五年秋经浙江永嘉返回建阳考亭,翌年三月病逝。朱熹在蓝田书院及县内各书院讲学整两年,对朱熹的教化之功和蓝田书院的教育地位,历代政府显要、社会名贤和民众给予很高的评价。宋古田县令郭能撰《蓝田书院碑记》云:“朱夫子二至此,以蓝田书院为础,学风正,门人千余众,守学规。上庠所自,徒步青云者,数而不清也,全仗《蓝田书院揭示》矣。”清福建学政翰林侍讲学士朱珪撰《蓝田书院评录》赞:“育养人材,涵濡沐浴多士,得幸古田之蓝田书院。创建于五百年前,重兴于五百年后,而知朱夫子音容常在,教泽长存也。”清古田县令万友正在《重修蓝田书院序》中称:“至其地,其秀者敦诗书尚礼义;朴者安谨愿而守耕鑿。休休乎太古之风,窃心异者久之,询知为紫阳过化之乡。”清杉洋李捷英题蓝田书院诗:“环列诸山道远青,当年夫子日谈经,尚余墨迹香千里,夜夜光摇北斗星。”夏庄文公祠联:“奇才思往哲;名教重斯文。”等众多的赞舆文章,表达对朱熹的崇敬和蓝田书院的仰慕。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真理,充满智慧,凝聚力量,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爱国主义和大一统思想使中华民族抱群同心,历经万劫而国脉不衰,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繁荣富强;其人性道德准则是东方文明的特质,塑造着中国人优秀的人格。如以人为本、小康、和谐社会的政治观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处理义利关系的经营思维;协调人际、民族、国际关系奉行“和”的原则等等,都永远是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成为他们的立国之本,也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文明。朱熹理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社会人文之集大成,是研究政治、道德、哲学、经济、文学、教育及其他社会现象于一体的系统理论,所以得到历代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崇尚。

蓝田书院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地位崇高,是海内外众多文人政要和民众心中的圣地。古田十二中毗邻蓝田书院,其前身杉洋农业中学在书院办学。昔日书院与现代中学可谓一脉相承,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合壁。但在文革浩劫中难免厄运,名人真迹、国宝文物破坏殆尽,1976年又被毁于一炬,令人痛心遗憾。时逢盛世,政府各级领导重视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海内外有识之士和广大民众都期待重建蓝田书院,使其发挥出永久的教育功能。欣闻书院重建规划正在酝酿中,殷盼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重树这座文化丰碑。

杉洋是千年古镇,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重建蓝田书院,就是树立起耀眼的文化名牌,对开发文化旅游,促进当地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凤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