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级别w:活生生的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28:48

活生生的历史


平常时候,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读到的历史,尽管十分丰富,也很形象,但毕竟通过文字叙述出来,如同听别人讲述某件事情。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并非说听到的东西都假,而是说亲眼见到的东西,才更加实在、更加使人无可置疑。
史书告诉我们是怎么怎么一回事,但当我们通过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亲眼见到是怎么怎么一回事时,便会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惊叹和意外?这一点,前不久参观彭山江口汉岩墓博物馆给我的感受,尤其深刻。
比如二号岩墓中的《夫妻和睦图》,便在历史书中从未见过。在一幅红石浮雕上,夫执瓢舀水上灶,妻负子于一旁相伴。此图不仅表现了夫妻之间和睦相处的情景,也展示了汉代男子勤做家务的真相。
若非亲眼见到这一千八百年前的墓壁浮雕,不会相信中国古代的家庭会是如此。因封建社会以男尊女卑著称,按一般推理,越是古代,便越大男子主义。
确实,男尊女卑观念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以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有人把做家务的男人戏称“火巴耳朵”。直到二号岩墓向人们展示了这幅《夫妻和睦图》后,还有人这样说:“原来火巴耳朵的渊源在这里……”
其实并非火巴耳朵的渊源在汉代,而是男尊女卑之风,在汉代并不如今人想象那么严重。也可以说,在汉代,男女之间的尊卑之分,还并不那么严格。
在博物馆中,还有一件文物很引人注目,便是《稻田养鱼图》。也是出土文物中的罕见图案。整个画面鲜明生动:田畴自然分割成各种形状,鱼儿在其中恬静浮徉。那被夸大了的鱼儿,显出一种憨态,很有家养鱼类的特征……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稻田养鱼在今天,也算先进的养殖技术,但早在中国汉代便有了……”
这实在是令人吃惊的事。要不是有这些出土文物作证,谁会相信呢?《稻田养鱼图》的出土,对今人应是一个提醒:既然有先进的稻田养鱼,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一度遭淹没以至失传,那么还会不会有其他先进技术,至今仍被淹没在厚厚的历史尘埃中呢?
回答是肯定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发生多少战乱和大的迁徙,勤劳智慧的先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发明创造,都记录在案,往往随着平凡的发明创造者的音讯渺无,那些发明成果便也随之逐渐湮灭。就连有文字记载的浑天仪和地动仪,到后来也不幸失传,何况那些散在民间、不值得上经传的发明创造。只有通过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我们才可能重新找到那些一度失传的东西。
这些在历史教科书上看不到的“真实”,都是一些“小的”历史,是大的历史框架中的具体内容,就如同填补在树叶网状叶脉间的叶肉。正是这些类似叶肉的东西,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充分展示了当时当地的科学内容、艺术内容、风俗习惯、人情世态等等。
如果没有这些丰富的叶肉,再完整的历史树叶,也不过是一些枯燥的网状物,不可能新鲜起来,生动起来,形象起来。更不可能在世纪的阳光下,闪烁出新鲜迷人的光彩。
□宋学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