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信分时抓涨停指标:接受“衰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27:35
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pcb{margin-right:0} 老年群体中存在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进入暮年后,男性对于长相美丑普遍不大在乎,对衰老倒有几分畏惧和无奈;而女性,无论对容貌、对衰老,似乎都比较敏感,喜欢听“你看上去依然风采照人!”“你一点儿不显老!”等溢美之词。老朽属于前一类人,听到“衰老”或被叫“老爷爷”时,心里总不大舒服;反之,与“年轻”两字有关的美言贯耳,会偷着乐。这算不算虚荣心在作祟呢?
     记得刚退休那年,一次与老伴儿外出,遇见邻居王大妈抱着可爱的4岁小孙子,她热情地“命令”孩子:“快叫!”小家伙忽闪着明亮的大眼睛,愣神半晌,开口叫我“叔叔”,叫老伴儿“奶奶”。我笑得差点晕倒;老伴儿却有些许尴尬。事后我还“逗”老伴儿:童言无忌,赶紧把我这顶“老头子”帽子摘了吧!
     事隔10年,我虽有“衰老”的迹象和感觉,但不明显,因为体能、思维、精神状态、办事效率都让我自感“年轻”。更可喜的是,我的“面相”亦不属于老态龙钟那种。近日,我偶感风寒看医生。那位敬业的返聘老大夫埋头开处方时,关切地问我多大年岁。我说七十有二。他马上停笔,拿下我的帽子:“我还以为你才五十出头呢!南方人吧!”我看他一脸真诚,不像有意恭维,又偷着乐一阵子。回家后,我对老伴儿和女儿“炫耀”此事。女儿说我“王‘公’卖瓜,自卖自夸”;老伴儿调侃道:“前些天你爸为老年优惠卡照的相,粉嘟嘟的,不见一丝皱纹,难怪自我感觉良好。”
     其实,我心里明白,自我感觉良好,不等于现实。有比较,才能看出区别。那天,我在公园散步,忽然听到悠扬的笛声。走近一看,吹奏者是个儒雅、和善的老者。他气色红润,精神矍铄,眉宇间透出一种睿智、高贵的气质。我冒昧问他:“高寿?”他含笑道:“有一种说法,老人年逾花甲。后头有两个难以跨越的‘坎’:七十三、八十四,老夫已跨过了第二个坎。”我听了他诙谐的话,在羡慕他保养有道的同时顿觉比他小一轮的自己确实衰老了。不承认这个客观事实,只能是自欺欺人。
     从生理、心理、精神角度看,接受衰老是明智之举,延缓衰老蕴含生命哲理。因为人变老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延缓衰老,则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
     据我观察,以积极心态接受衰老,从而延缓衰老的有以下几类人:垂垂老矣却仍怀梦想和追求,如文怀沙、金庸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老顽童”,如黄苗子、方成等;爱江山(既指祖国又含事业)更爱美人的时尚老人,如杨振宁、韩美林等;还有乐于交往、脸上常挂微笑的谦谦君子;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乐于助人者;碰到不顺心的事,能及时排遣郁闷者;生活规律,不嗜烟酒者;爱好娱乐活动,尤其是喜欢唱歌的普通老头老太……这些人,不但老得慢,而且多数健康长寿。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从而使自己的生命达到酣畅淋漓的状态。
     一位哲人说过,承认、接受衰老,是对生命的理解、热爱和尊重。它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是治疗“未老先衰”这一心理疾病的一剂良方。
     这话在理,我信。
                         (摘自《中国老年》 作者:廖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