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壮骨膏:又见炊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03:46

又见炊烟

——恋尘心语  

    题记:早些年,一直想写点关于老家的那些人那些事,却由于一些貌似很合理的借口而一直无从落笔:比如没时间,没心情,或是没有灵感,便在心里打下了个坚实的结。灵感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总不会在你刚好需要它的时候来到,而是会一直躲你在身后或者不远的暗处,且总是在你没时间和没心情的时侯倏地出现在你面前,随后又转瞬即失,当时抓住了,写下来了,便是真的抓住了,过后便是没时间或是没心情了。所以,以前曾在心出现过一些锁碎的片段,如今已无处可寻了。。。。。。去年回家过年,只记得当时看到欲渐年迈的父母,久违的故土,和亲人们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曾有过的万千的感慨,如今却只能勉强地拾起一些些。。。。。。。


   

    我们是年初二回我娘家的,从耒阳到洞口,只记得那天是难得的好天气,却因为路途遥远,舟车劳顿而无心欣赏沿途的风景。
 

中午时分,我们的车在新开通的邵怀高速上疾驰,离家越来越近了,心也不由得激动起来,透过车窗,一座座山峦,一排排洋房,一丘丘农田都被我们倏的抛在身后。。。。突然,有幅熟悉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远处蔚蓝色的山脉连绵起伏,近点,葱葱郁郁的山峦层层叠叠,再近点,一排排高低不一形态各异的房子一座挨着一座,再近点,是大片大片的水田。。。。。每家每户的烟囱或者是瓦房顶上,都冒着一缕缕或者一股股的炊烟,这烟,慢慢的散开来,慢慢飘在空中;慢慢的溶入山峦的苍翠中,溶化在雪峰山的蔚蓝中。。。。。一股强烈的类似情感的东西在我心里翻滚,沸腾。。。。终于夺匡而出。。。。。那炊烟,溢满了我所有的童年往事。。。 

曾记得,小学时经常会写到一篇命题作文《我的妈妈》,当时所有人千篇一律的开头是:“我的妈妈三十多岁了,个子不高不矮,经常穿一件某种颜色的衣服,我的妈妈非常勤劳。。。。。。”写这些稚嫩的文字的时侯,母亲的确是三十多岁,也的确很勤劳,父亲常年在外搞富业;要建楼房,买化肥农药,我们姐弟仨上学都需要钱。家里的几亩田地一年的阳春小春,母亲就一个肩膀扛着。那时弟弟尚小,暑假我和姐姐就分担了所有的家务,煮饭打扫,洗衣喂猪打猪草。。。。每当看到别人家房顶炊烟飘起时,我们也忙活开了:淘米的淘米,烧火的烧火。。。。看着那烟雾袅袅升腾,穿过屋顶的瓦缝。。。。母亲一般会在饭好了的时侯回来,那时没客人的情况下不兴坐在桌前吃饭,每人端一只碗,夹点菜,大人们蹲在门槛上边吃边聊家常,小孩子走西家狂东家去看看谁家吃什么菜。。。。记忆中三十多岁的母亲显得有些过于显老,但脸上却也时常会挂着笑容:在我们学习拿了好成绩的时侯,在进屋见我们做好饭菜等侯的时侯,在收到父亲家信的时侯,在母亲口诉姐姐代笔给父亲回信的时侯,在和那些留守的老少妇女们聊些带点色彩内容的时侯。。。。。 

每年腊月,路上会陆陆续续有些搞富业的人回家过年,没有电话,母亲便经常坐在家门口翘首期盼出现在村口的一个个身影,在一次次失望后终于会有一天,远远地望见那个人扛着大包小包,迈着熟悉的步子朝着家门口走来,这时母亲偷偷掩饰着脸上洋溢的幸福。叫我们大妹子二妹子细宝都去接爸爸,便一头钻进厨房,让屋顶的炊烟舞起。。。。。当我们故做表现地使出吃奶的劲把父亲的行李搬到家时,屋里便飘出蒜苗炒腊肉猪血圆子的味道,桌上早就摆好了两碗令人眼馋的、当时最上等的美味和一碗自酿的米酒。这腊肉圆子还有米酒和炊烟的味道和谐的结合着,也许在父亲的心里,那便是家的味道。父亲给我们每人夹一块,放在一只只漆黑的手中,便就着菜呷一口米酒,咪缝着他那对不大的眼睛,给我们讲起发生在外面那的新鲜事:火车多长火车站有多少人,挤火车时他如何发挥他的身高和臂力优势,火车上他又是如何占领最佳位置可以坐在行李上,卸货时如何一趟比别人多扛些,如何比别人多跑一两趟,广州的楼有多高,多气派,码头的轮船有多大。。。。。。有时也会好一阵子接不到活,就拉拉二胡跟老乡借本《江门文艺》看看打发时间。。。。 

父亲的二胡拉得极好,吃罢饭,便随手拉张板凳坐在堂屋门口,母亲会搬一小盆烧得正旺的碳火放在父亲跟前,我们便围着父亲坐下来,听父亲拉二胡,听母亲唱《洪湖水,浪打浪》,《东方红》等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哥啊妹啊的山歌。。。。如同父亲悠扬的二胡声一样,母亲的音色和乐感都极美,声音不大,柔美中带着羞涩。。。。我已不记得当时有没有在陶醉,只是隐约能忆起当时母亲婉如少女般清澈的眼神正投向远方。。。。。还有父亲长满了老茧,布满爆拆的左手在马鬃毛做的琴弦上灵活地挪动、颤抖。。。。。 

童年的岁月伴随着父母的艰辛渐渐的远去,这炊烟也因时代的进步而渐渐被村庄遗弃: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男女南下掏金,越来越多的红砖楼房取代了原来的木房土屋,也越来越多的家门日夜紧闭着。留守的老人小孩们也不用利用农歇的时侯去山上拾柴禾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门口码着那一排排整齐的蜂窝煤。然而每到腊月,这道独特的风景还是会如期而至,每家每户的土灶上方都挂满邵阳人最爱吃的猪血圆子和腊肉,幽黑的暗红,通透的嫩黄,隐现在浓浓的烟雾中,不需闻其味就足以令人唾涎欲滴。。。。。。那,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