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和化妆品怎么样:《中国震撼》的余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09:44
《中国震撼》的余震作者:于勤来源:本站编辑部来源日期:2011-4-30 国家政治发展简报·快报(三) 2011年4月30日(点击这里下载中国政治发展简报打印版 )

〖主题〗——“中国震撼”,最强有力的理论总结!?

编者按:中共执政已逾60年,中国正面临发展瓶颈;最近,一本名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一书受到官方力捧;此外,多位政治局常委到重庆调研并对“重庆模式”予以肯定。有外媒根据种种迹象猜测,中共高层在关键时刻,准备总结“中国模式”理论,向今年建党90周年献礼,并稳固执政基础。《中国震撼》一书正为此提供理论依据,“重庆模式”则作为实践参考,为中央所重视。

★《中国震撼》阐释中国模式:

八大特质:1,有一个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强势、有效的政府;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先试验,然后再逐步推广;

3,集中精力关注民生;

4,处理好了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5,渐进改革,拒绝休克疗法;

6,确立了比较正确的优先顺序,是个有轻重缓急、逐步积累的过程;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支配资源的效率很高,同时保证社会总体的公正;

8,有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

七大理念:实事求是、和谐中道、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

励精图治的良政、政绩合法性

四大成就:1,中国本身的迅速崛起,我们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三;

2,总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从封闭的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进入到现代的商业社会;

4,基本上已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模式。

★  外媒分析综述:

▼今年1月,曾任邓小平翻译的张维为所著新书《中国震撼》出版。《人民日报》以及《光明日报》4月11日发表数位专家学者的文章,对该书的论点作出高度肯定。该书的宣传稿称,《中国震撼》是“中国模式”论的最坚实有力的理论著作,而在官方媒体发表读后感的,大部分是中共的理论研究专家及学者,其中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中共理论刊物《求是》杂志总编辑张晓林,及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君如等,阵容层次之高,更显得不寻常。

《求是》总编辑张晓林在题为《“中国震撼”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的文章指,该书带来了三大震撼,即:中国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中国发展模式崛起的震撼;中国政治价值观念崛起的震撼。

程恩富在文章中表示,5个新观点引起其兴趣和重视,包括对中国模式8个特征、民主和人权的分析等,他认为著作揭示了民主和人权的真谛。

与上述观点稍有不同的是,李君如在读后感中并未对“中国模式”回应,但表示该书对于怎么样认识中国的改革开放,怎么样认识中国的发展道路,怎么样认识中国的前进方向,是有好处的。李君如主张慎提“中国模式”,他曾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讲“模式”,有定型之嫌。这不符合事实,也有自我满足,盲目乐观及转移改革方向的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模式”为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热点,总理温家实在3月份全国两会上,就有关“中国模式”的提问回应时,否认存在“中国模式”,表示中国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道路。目前官方媒体的说法,显然与温总不同。

更令舆论关注的是,两会以后,中央高层开始频繁到各地调研,截至目前,已经有5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包括贺国强、周永康、李长春、习近平以及吴邦国,先后到重庆肯定“唱红打黑”。在最近,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李源潮也来到重庆考察,并指重庆“对于破解中国科学发展面临的难题,非常有启示性”。有外媒猜测,鉴于李源潮的身份背景,他对“重庆模式”的赞扬,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

有分析人士指出,临近中共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无论政治、经济均过上发展瓶颈,该如何走下去成为关键课题。按照目前高层的动作看,不排除以某种方式正式提出“中国模式”,以作为中共建立90周年的重要总结,为党庆献上大礼。为此,中央要为“中国模式”提出较完整的理论及可供参考的样板,才可在国内外获得广泛认同

1,因《中国震撼》一书,是目前为止最有系统阐释“中国模式理论”的作品,为中共提出“中国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因而受到了力捧;

2,对重庆模式的重视,则明显是要以重庆为参考,丰富和诠释“中国模式”,因为重庆模式最成功之处,就是通过对公租房和户籍制度的改革,缓和了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贫富差距悬殊而引发的社会矛盾,给中央政府提供了一个可缓解社会冲突的样板。更重要的是,重庆“唱读讲传”活动,与中共传统接轨,强调共产党领导地位,稳固了中共执政基础;

3,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全球地位大大提升,但国际社会要求中国负担大国责任、重视普世价值的声音也愈来愈多,经过去年外交上的困境后,显示中国希望透过阐释“中国模式”,以回应国际社会的质疑。

▼(补充:有财经学界人士根据发改委约谈各企业设置“两个月价格停涨期”猜测,为大规模庆祝建党90周年,为此6月间领导层方面可能要召开一个较高级别的会议,而这个会议会对当前的形式作出讨论和判断,并对一些重要工作作出部署。中国模式会不会借此时机正式提出,我们认为十分值得关注。)

★诸家观点:

张维为:《是用我们的话讲中国故事的时候了》   事实上,当下我们的话语体系、评价体系过多受到西方影响,太缺少自己的理念了。大到民主、自由、人权,小到人均GDP,都是舶来品,有些概念本身就有缺陷,这一点西方学者也不否认。比如基尼系数,这是一个货币化指数,但要以此衡量中国的城乡差距其实并不合理。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土改,中国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房产,但这些没有折入系数中。西方学者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做过这方面研究,他们的概念是否适合直接拿来呢?比如有人说中国现在的人均GDP还没超过阿尔巴尼亚,但实际感觉并非如此。只有当你走过一百多个国家,看到每个国家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才会越来越意识到,现在中国的成就有多么大。不肯定这一点,我们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我们当下的问题,就是有些太不自信了。借用“半杯水理论”来打个比方,很多人看不到满的那一半,只看到空的那一半。“文明型国家”最大的智慧就是“求同”。

菁菁远山:《一场莫名其妙的围剿已黯然收场》 尽管我们对中国模式的实质已经有了透彻的理解,但对它的肯定也不过是在某种程度上的部分认同,至少也是有条件的。中国模式不过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的道路选择与经验总结,是“摸”出来的不可持续的经验“碎片”和“过眼云烟”,把它做为未来改革的动因和教训是应然的结局,否则就无法解释中国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我们的一些“骑墙派”理论家却似乎成了“眼似晴雨表,眉如温度计”的政治百叶箱,在冷暖自知的历练中放弃了“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知识分子传统,成为坚定的“投机者”,他们假“中国模式”讨论之际,向他们所谓的“自由派”发起了围剿,但终因应者寥寥而不得不黯然收场。

(一周点击率:七千多  投票率:7.1%  留言:13)

方绍伟:《中国震撼真能震撼中国吗?》  该书对“文明型国家”、“中国模式”、民主和人权等三个最重要方面的分析存在极其严重的逻辑问题(第三至第五章的“三个崛起”),这些问题极其严重地影响了该书的“学术含量”,从而极其严重地削弱了该书在“政论”和“新闻”两个层次的价值。《中国震撼》显然根本无法“震撼”具有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的中国人。那些对现状满意的中国人,不用听张维为的道理也能感觉中国发展的好;而对那些不满现状的中国人来说,他们遵循的不是参照自己过去的纵向对比,也不是张维为强调的“向下的”横向对比,而是对内对外的“向上的”横向对比。在国内,“向上的”横向对比触及的是令人愤愤不平的“权贵资本主义”;在国外,“向上的”横向对比触及的是“自由、平等、人权”。对这些人来说,经济福利和“政绩合法性”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要真正理解中国,就必须彻底摆脱“亲共”或“反共”的“立场陷阱”,“亲共者”和“反共者”都受到“实利主义”和“观念偏见”所困,任何政治立场的“规范冲动”都会因为愿望而牺牲认识。这个道理如此简单,以至于有太多的学者都不可能做到,《中国震撼》只为我们增加了这样一个新例证而已。

(一周点击率:近三千  投票率:9.2%  留言:33)

陈迎竹:《中国震撼的遗憾》   今天全世界赞叹中国的主要是经济上的理性,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活力。张维为正确指出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厚所带来的改革动力,使得30年来制度所做的“微调”,足以让国家迅速崛起,但他因此认为政治改革也可以经由微调而达到与西方不同的成功,最终全面超越西方模式。这一思维显然有误。经济体的成功可以经由外在和内在的加持,尤其中国起步点低,市场庞大,效果因而显著。但长治久安的政治,更重要的是内部取得大多数共识后所做的制度性安排,这也是各国政治都要关注本土需要的关键。如果中国的政治进程确实取得大多数民意的认可,那是国民之福,但在可见的未来显然都做不到,现在是无法断言成功的。能照顾到民意的政治,与现在的国情相比,恐怕就不只是“微调”。如何过渡到彼岸,是极其浩大的工程,但是不做这一步,“震撼”模式之说,终归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和遗憾。

(一周点击率:六百多  投票率:7.1%  留言:2)

▼延伸阅读:

张维为:“文明型国家”视角下的中国政治改革(一周点击率:一千多 投票率:12.3% 留言:14)

君如等:张维为《中国震撼》震撼中国(一周点击率:两千多 投票率:7.2% 留言:15)

张晓林:《中国震撼》是本什么书? (一周点击率:九百多  投票率:10.0% 留言:6)

选网专题: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