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采光瓦价格:[转载]发展渝北区都市农业的设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03:24
发展渝北区都市农业的设想http://www.ssfcn.com 2005-7-16 1:34:00
  读在势不可挡的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渝北区迎来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历史性机遇。抓住机遇,在加快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加快确立和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是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长江上游空港强区奋斗目标的战略性任务。

  一、指导思想

  渝北区发展都市农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繁荣经济、优化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为主要标志,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核心,以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农民高素质化为手段,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加快都市农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城市和乡村逐步融为一体的历史进程,争取在重庆率先建成都市农业区。

  二、空间布局

  渝北区都市农业发展,应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定位、递延拓展、渐次推进的原则,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以城区镇街为核心板块,以渝邻高速公路为纵轴,以重庆二环线公路为横轴,以各镇组团为节点,以其他区域为发展面,形成龙头带动、核心辐射、节点扩张,面上联动的块点线面结合,南北东西互动,块网并存、块网融合的发展格局和态势。

  1、现代农业开发园区。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拥有高新技术农业区、生态农业区、出口?穴农副产品?雪加工区、乡镇企业高新区、无公害蔬菜种植区和花卉种植示范区。“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十五”第一轮国家863项目已结题验收,随着6个农业专家大院和重庆大学现代农业园区博士站的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将加速转化。5个百万农业产业化项目龙头企业,以及农业创汇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花卉和水产品市场等,对全区都市农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2、城区镇街核心板块。城区街道,以及纳入城区规划的石坪、悦来、王家等镇,极具都市农业发展优势和条件,除发展城区公园游园、绿带、庭院和阳台绿化等公益型农业外,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三色”农业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型农业,努力培育设施农业和创汇农业等新兴农业。根据开发时间先后,对已规划为城市建设的农地,在稳定产品农业基础上,可搞一些临时性的观光农业或休闲农业,对未规划为城市建设的农地、荒山和林地,可规划为永久性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或“三色”农业。

  3、各镇组团节点。各镇组团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要立足资源、因地制宜、接受辐射、形成特色。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相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积极发展“三色” 农业,努力提升产品型农业,逐步成为全区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区域。

  4、其他区域发展面。其他农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客观上存在着接受城区辐射的时间差。要立足现有基础,依托优势资源,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林果生态农业和畜禽养殖农业,相机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和“三色”农业,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

  三、模式选择

  围绕“块网并存、块网融合”的空间布局,渝北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应抓住两个重点、培育三大亮点、突破一个难点。即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和产业化农业,积极培育科技型农业、设施型农业和创汇型农业,改造提升传统农业。

  1、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和产业化农业

  (1)生态观光旅游农业。渝北交通便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完全可能成为重庆市民和学校教育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发展观光旅游农业,贵在生态和文化特色,重在功能配套。渝北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要以景区建设为龙头,以农业结构调整展现的山水田林风貌为龙身,以富民便民的“农家乐”为龙尾,重点加强生态旅游景点景区和科技型农业、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化农业的示范园区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家乐园。实践证明,生态观光旅游农业,是农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载体。面对空前的有利条件,生态观光旅游农业有望成为渝北区都市农业的龙头产业。

  (2)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是产品型农业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实现了产品生产的规模扩张和产业链的延伸,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成龙配套的产品型农业。当前,渝北区已初步形成蔬菜、花卉、草食牲畜、生猪、家禽、柑桔、伏季水果、笋竹、蚕桑等重点产业;诞生了乳品加工、榨菜加工、生猪屠宰、菜籽油加工、林产品加工、肉鸭加工、肉鸡养殖、花卉营销等众多龙头企业;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花卉批发市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也应运而生,产业化农业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发展产业化农业,要在产品结构调整、环境改善、技术提高、组织形式适应等方面创新和突破,使产业化农业成为渝北区都市农业的优势产业。

  2、积极培育科技型农业、设施型农业和创汇型农业

  (1)科技型农业。建设重庆市现代农业开发园区,汇聚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形成高度密集的农业科技硅谷和农业技术市场,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观念、品种、技术、装备、管理以及运作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生产条件自控化、农业育种定向化,成为现代高效益农业的展示窗口和示范基地,带动全区农业由城郊型、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设施型农业。发挥主城区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积极发展高投入、高产出、规模化、工厂化的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根据重庆气候特征,重点发展塑料大棚,适度发展玻璃温室,尽量发展工厂化种植和养殖,一年四季能生产和供应优质、新鲜、时令的蔬菜、瓜果、花卉、盆景,以及规模化养殖畜禽和珍稀动物。

  (3)创汇型农业。创汇农业在渝北区有着极大的潜力。充分利用全区、全市乃至西南地区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新兴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提高农业的外向度。

  3、改造提升传统农业

  渝北区部分农村还程度不同地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既是发展都市农业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由于传统观念、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发展基础等因素制约,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任重而道远。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应坚持生态农业和产业化农业的发展方向,采取更新观念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龙头企业和农业企业业主带动,农民互助合作联动等形式,加速传统农业的升级换代。

  四、目标步骤

  渝北区发展都市农业,目标设定应与重庆主城区都市农业发展目标和渝北区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的目标相适应,与渝北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目标相匹配,到2020年,在全市率先建成都市农业区。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三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步?穴2005年-2010年?雪,基本格局形成期。通过观念和体制转换、规划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软环境优化和招商引资等基础工作,传统农业全面“退隐江湖”,城郊型农业迅速升级,两大重点产业有较大进展,三大亮点产业实现新的突破,各镇组团都市农业形成规模。第二步?穴2011年-2015年?雪,都市农业发展期。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极大增强,都市农业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趋向合理和协调,农业自身造血功能迅速提升,开始由弱质产业向具有强大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转变,两大重点产业已转变为支柱产业,三大亮点产业展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都市农业基本建成。第三步?穴2016年-2020年?雪,都市农业基本建成期。通过5年的巩固与发展,都市农业在全区基本建成,渝北率先在全市建成都市农业区。

  五、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协调有序

  发展都市农业,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防止结构趋同,建设无序。区政府应尽快制定高水平的渝北区都市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十一五”计划。区级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精心制定都市农业发展的单项规划和计划。各镇街根据全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总体和单项规划、计划,立足自身实际,抓紧制定本区域的都市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筛选一批都市农业重大项目挤进国家和重庆市“十一五”计划的盘子,储备一批重大项目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通过规划,以对相关农村交通、通讯、电力、水源、排洪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手段,引导都市农业的发展。

  (二)政策倾斜,良性导向

  发展都市农业,必然涉及相关政策的改革、配套和制定,重点应在土地流转和利用、招商引资、房屋建管、水电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税费征收、财政信贷、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当前,土地政策是制约发展都市农业的关键,土地管理部门应调整相关用地政策,支持都市农业的发展。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发展能力

  以加快“三网”?穴公路网、电网、水网?雪建设为重点,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基础,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横向公路不畅,村社公路建设和管理滞后,网状公路未形成,是渝北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建议从2005年起,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区持续开展“村社公路建设管理年” 活动,尽快扭转农村交通建设滞后影响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四)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要鼓励农户投入,积极引进外资,吸引二、三产业的企业资金,吸引社会法人和群众手中闲散资金投入农业,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元化投入机制,群策群力,共同构筑美丽的都市农业大厦。

  (五)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努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充分依托渝北区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切实办好现代农业开发园区,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带动作用的示范园区。按照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培育和扶持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加工型、产销型和科技型龙头企业,优先扶持和发展能带动渝北区农业结构调整,连接渝北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广大农户关系紧密的龙头企业。同时,要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力度,形成分布合理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产地市场相配套的市场网络。

  (六)开发人力资源,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是制约渝北区发展都市农业的最大因素。根据我区人才状况,应抓紧制定渝北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人才战略。针对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型人才的层次特点和供需状况,制定出选、育、用、管的相应对策。同时,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对广大农民的素质培训,使他们迅速转变为适应都市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

  (七)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目标实现

  发展都市农业是一项复杂而宏大的系统工程,除涉农部门外,必然涉及计划、规划、国土、财政、建委、交通、旅游、环保等区级职能部门,必须建立高层次、跨部门的渝北区都市农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规划、协调、督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发展都市农业日常事务。渝北区原有的各类涉农领导小组或指挥部均应在都市农业领导小组下统一开展工作。区和镇街要建立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等都市农业发展推进机制,明确任务,严格考核,赏罚分明,确保发展都市农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单位:渝北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