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技能加点:大肠杆菌“突袭”欧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00:54

大肠杆菌“突袭”欧洲

2011年06月02日 04:16   来源:广州日报

在显微镜下观测到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CFP供图)

最近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在欧洲多国陆续暴发。虽然最新的化验结果已为西班牙进口黄瓜洗脱了“罪名”,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已成了热门词汇,让人闻风丧胆。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早在1982年就在美国首次被发现,并在许多国家相继发生暴发和流行。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也发现了此类病菌,但今年我国暂时还无人感染。

目前仍无法确定此次欧洲大肠杆菌疫情的传染源,但有调查称,本次疫情多数患者患病与生食黄瓜、西红柿和生菜等有很强的相关性。感染科专家提醒,夏季一向是病菌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人们易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真菌感染的食物“袭击”。为此,专家建议:近期最好少吃沙拉等生食;从冰箱取出的隔餐、隔夜菜一定要重新热透了再吃,因为出血性大肠杆菌一般在75摄氏度以上煮几分钟就能杀灭。

●目前仍无法确定此次疫病的传染源,但有调查称本次疫情多数患者患病与生食黄瓜、西红柿和生菜等有很强的相关性

●此次“肇事”病菌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变种,对很多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目前没有很好的抗感染方法,擅用止泻药或抗生素治疗可能反加重病情

●目前无证据表明国内此类大肠杆菌出现同样的变异,公众不必无谓恐慌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刘凤斌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感染科张立伐教授

文/记者翁淑贤、涂端玉 通讯员方宁、张秋霞

疫情

大肠杆菌袭欧洲

十多人丧命

近几周来,因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在欧洲多国陆续暴发。据新华社和央视的报道,截至5月31日,相关疫情已从德国蔓延至瑞典、丹麦、英国和奥地利等国。而据有关统计,作为此轮疫情重灾区的德国已出现16例死亡病例,出现不适症状的人数进一步上升,大约1400多人受感染。

有迹象表明,德国负责流行病预防研究的权威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所长布格尔透露称,目前因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而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患者的数量在继续上升,上周末又新增80例,不排除死亡人数继续上升。此次疫情的传染源依然活跃,德国卫生部长巴尔预计新增病例还将继续上升。而有关学者则提醒要警惕可能存在的二次感染和人际传播。

虽然目前仍无法确定此次疫病的传染源,但有调查显示,本次疫情多数患者患病与生食黄瓜、西红柿和生菜等有很强的相关性。

目前德国卫生防疫当局仍在尽力调查其他食品带有这种病菌的可能性。该国农业及消费者保护部部长艾格纳则通过媒体提醒民众:现阶段生吃黄瓜、西红柿、莴苣和其他菜叶沙拉存在很大风险,煮熟后的蔬菜要比生吃安全得多。

专家解读

1.病菌变种毒性增大

“此次疫情的元凶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棘手的是,现代医学目前对这种病菌还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刘凤斌教授指出,世界上几乎每年都有因大肠杆菌感染的事件发生,但绝大部分可通过抗生素来治疗。可欧洲此次受感染者起病快,毒素的释放也比较明显,病菌的“杀气”相对较重。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滋事的EHEC并不是一类新的病菌,其实早在1982年就于美国首次被发现,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暴发和流行。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也发现过此类病菌。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感染科教授张立伐介绍,受环境潮湿温热等因素的影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在南方会比在北方更多发,从以往病例研究来看,患病后患者的症状会比一般的肠炎要厉害,类似于痢疾发病,包括严重的水泻、发烧、腹绞痛及呕吐,而且可能伴随拉血,情况严重时可能并发急性肾病。他表示,只要及时诊治,临床死亡率还是很低的。

而此次欧洲出现的是此类病菌的一个变种——Husec 41,随着病菌毒素在体内的进一步释放,可引起患者的局部肠出血并使血管和肾功能受损,最严重时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最后肾衰竭而死。但专家坦言,目前无证据表明国内此类大肠杆菌出现同样的变异,市民不必无谓恐慌。

2.不同人群敏感性不一

日前,总部设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欧洲疾病防控中心指出,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多出现在5岁以下的幼儿群体,但这轮疫情的感染者87%为成年人,其中女性占总数的68%。对此,刘凤斌认为不排除接触感染源的患者以女性居多,而幼儿群体可能日常少吃生黄瓜;另一方面,不同病菌的变种对不同人群的敏感性也不一样,但此次的“肇事”病菌是否对成年女性更为敏感,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为何同样染病,有人症状轻,有人恶化快?对此,刘凤斌解释称,这跟个人对病菌的抵抗力强弱有关之外,有的人胃酸分泌足,消化过程中杀菌的作用比较明显,但也有人胃酸稀少,病菌在体内的存活率高。另外,虽然目前对此类病菌没有特效药,对症治疗更加关键。如果患者感染了此类病,医生没来得及搞清楚腹泻原因就给他服用抗菌素,结果不但不起效还更耽误病情。其实,早在2002年我国卫生部就发布《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明确指出治疗此类病菌禁用抗生素,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原则上不用止泻药和抑制肠蠕动的药物。

提醒

夏季肠道传染病多发

年轻人更易“中招”

大肠杆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有的有害,有的则有益。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则主要寄生在牛、羊等家畜和其它反刍动物体内。人类常会通过食用被人畜粪便污染的食物,如未经烹调或烹煮不彻底的肉馅制品或未经消毒的牛奶等而被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水、蔬菜等农产品受人畜粪便污染后也可导致感染,只要食物制备不当,就可导致该病菌交叉污染。

专家指出,虽然目前广东乃至全国尚未发现相关病菌,但夏季一向是腹泻的高发季节,这一方面跟夏天温度和湿度都增高,对病菌迅速繁殖更有利;另一方面,夏季人们吃生食、喝生水的频率会比其他季节高出很多,消化系统更易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真菌感染的食物“袭击”。同样的,包括手足口病、甲肝、戊肝等在内的传染病都会在夏天进入发病高峰。

而在患肠道性传染病的人群中,年轻人往往成为“中招”主力。专家分析称,这与年轻人贪食生冷、在外就餐多易接触不洁餐具和食物不无关系。有些年轻人甚至大大咧咧、存在不太讲卫生的行为习惯也不以为然。比如:有些人一回到家里手都不洗就直接从冰箱中取食,殊不知不干净的手和冰箱都是最易藏污纳垢、病菌活跃的地方。

预防

勤洗手管住口

要有效预防包括大肠杆菌在内的病菌“袭击”,最基本还是要勤洗手、管住口,切断这些致病菌传播的途径。

“近期最好少吃沙拉等生食。在生吃果蔬前,如果能用开水烫一下会比较好;生食的深海鱼通常很受年轻人追捧,一般来说,只要深海鱼来源海域没有受到已知的污染,都还是可靠的;但还有不少生牛肉也在供应给食客们尝鲜,对此还是要谨慎,因为如果养殖场周遭环境卫生无保障,生牛肉很容易传播寄生虫病。”张立伐提醒道。此外,顺德、江门、中山等河鲜丰美之地,当地居民爱吃鱼生,但生食、半生食淡水鱼虾都有患上肝吸虫病的风险,最好还是彻底煮熟了吃,其实一样美味。

刘凤斌则建议,从冰箱取出的隔餐甚至隔夜菜一定要重新热透了再吃,因为出血性大肠杆菌一般在75摄氏度以上煮几分钟就能杀灭,只要煮沸两三分钟就能避免受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