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客是紧凑型还是小型:文 化 记 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36:03

文 化 记 忆

——写在第五个文化遗产日的话

冰  青

 

        总有这样一个日子,让人聚焦传统文化;总有这样一种记忆,让人重拾新奇激动。

         2010年6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

        无论是在今天这个日子里还是在平时,当我们精细梳理的时候,才惊讶地意识到,原本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就隐藏着若干无形的文化遗产:民间传说、方言习俗、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生产生活方式……几乎每一项遗存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活灵活现的民族审美。

        我的家乡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里,“高举科学发展旗帜,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发展理念令人鼓舞,也让人们无法淡去文化的记忆。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灵魂,珍爱民间文化是对历史的尊重;因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历史、是时代、是人民赋予各级党委、政府的重任!

        我所生活工作的这座充满勃勃生机的小城,有着700多年的历史。她在民间文化的传承方面,更是隐藏许多熟悉而陌生的经典。从濒临失传的清音戏,到粗狂豪放的大鼓书、坠子书;从高亢激昂的唢呐,到土得掉渣的民歌;从散发着泥土磬气的农民书画,到巧夺天工的剪纸、刺绣;从热闹诙谐的花车、花挑、旱船,到锣鼓铿锵的竹马灯、狮子灯;从徐广缙的故事,到经锄楼的传说;从泥塑、编织,到贡椿樱桃,还有嘛糊子、油条、呼啦汤……这些传承着民族文化风范的文化遗产,无一例外的凝聚着深刻的“文化记忆”。它们依托那些老艺人,并通过他们的声音、技艺、表演、手艺、技术等形象地表现着、延续着,成为文化链条上连续不断的节点,每一个发现都让人欣喜。

不过,它们又是脆弱的,任何对文化的忽视或保护不当行为,都有可能造成濒临危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没落。

 纵览细阳春秋,倾听小城故事,这里曾经是一个独特的有着东西南北四关五门的古城,随着历史的沧桑变化和岁月流逝,城内三四十座香烟缭绕的庙宇早已荡然无存;抗战时期的国立21中如今已是一所省级示范中学,校园内仅存的几间阁楼,是当年晋商会馆——花戏楼残存的记忆;上百年的石条街在老城区改造的宏伟蓝图中消失;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几经修复使之得到保护,但是一种商业开发理念替代了文物修复、利用的规则,随心所欲的扩建修改了文庙的元素与符号,让人不知应该感到是喜还是忧;上百年的徐氏宗祠,也是著名抗日将领杨虎城当年在这里举办干部学校、和谢保桢皆为伉俪的地方,已被批准为省级文保单位,但已难抵风雨而摇摇欲坠;新郪遗址、陈留遗址、钜阳楚都遗址等等,唯有     

 片片瓦砾积淀的深深的文化层,记载着这片土地上那千年的历史……

        另外,无数珍稀罕见的民族技艺和经典的民间文艺,也会随着老艺人的日益减少或故去而销声匿迹,许多我们不曾熟知的“文化记忆”,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记录,就遗憾地中断在历史的进程之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家族中永远无法清晰留存的背影。

        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珍爱民间文化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未来的负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有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家乡土地上的民间文化之树将会更加枝繁叶茂,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将会更加充实,更加美好!

                                          (写于2010年6月12日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