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之星途闪耀段承轩: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7:13

    链接: http://lnlib.vip.qikan.com/Mag.aspx?issn=1007-4880&year=2010&issue=5
    东汉时期的陈蕃和薛勤,曾为今人留有这样一则典故——一天,薛勤到陈蕃家拜访。见陈蕃的小院龌龊不堪,薛勤便说:“你为什么不将屋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进而礼貌地迎接来宾和招待客人呢?”陈蕃回答说:“大丈夫立身处世,当以扫天下为志,怎么能够安于打扫一屋一院呢?”薛勤反驳说:“一屋一院都不肯扫,又凭什么去扫天下呢?”陈蕃闻言,无言以对。

    读完这则典故,笔者禁不住要问:一屋不扫,就真的不能扫天下吗?

    典故中的“一屋”和“天下”用的都是比喻,所以我们可以将“一屋”视为“芝麻”、“细针”、“尾巴”等一切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事物或环节,而将“天下”视为“西瓜”、“铁杵”、“脑袋” 等一切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事物或环节。
    在走向成功、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够兼顾“西瓜”和“芝麻”、“铁杵”和“细针”、“脑袋”和“尾巴”、“一屋”和“天下”,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但是,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志在做大事者也就只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也即只能“捡西瓜”而“丢芝麻”、“抗铁杵”而“扔细针”、“护脑袋”而“露尾巴”、“弃一屋”而“扫天下”了。

    伟人毛泽东是这样走向成功的。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在一次会议上这样问属下:“毛泽东会打枪吗?谁见过毛泽东打枪?他要打枪恐怕要打到自己的脚趾头上。但是毛泽东会运动群众,会使用干部。”既然不会打枪,毛泽东当然也就没有“扫一隅”或“扫一屋”——亲自用枪将敌人逐个或逐班地消灭。但是,他却通过“运动群众”和“使用干部”,最终将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武装扫了出去,赢来了华夏天下的“玉宇澄清”。 

         

    数学家陈景润是这样走向成功的。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胡晓东在谈到陈景润时说:“陈景润是不注意‘扫一屋’,也不擅长‘扫一屋’的,在他住的那间不足6平方米的锅炉房内,经常是草稿满地;被单竟脏到了当有人去看他时不得不另换新的程度……”但是,不会“捡芝麻”的陈景润,最终却捡到了一个大大的“西瓜”——证明了“1+2”,摘取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解决了难倒“天下”人的难题。

       

    当初被薛勤诘问得“无言以对”的陈藩也是这样走向成功的。不肯“扫一屋”的陈藩,后来不但做了官,而且官至太傅。他心地纯洁,不争权势,为官清明,不畏权贵,对汉末士大夫崇尚气节影响极大,最终成了当时的天下名士——“三君”之一。

    反之,一些人由于安于“扫一隅”或“扫一屋”,最终也就无法“扫天下”了——或者说,也就只能“扫一隅”或“扫一屋”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湖北洪湖青年农民张少云和另一名刚刚自高中毕业的吴姓女老乡一同到北京求学,两人分别进了新东方和另一所英语培训学校。
    毕业后,张少云和吴某分别留校担任了所在学校的教室管理员。见待遇不薄,而每天所做的只不过是些扫地、擦灰、倒垃圾、查听课证之类的轻松体力活,吴某感到非常满足。但志在“以自己之所学,助他人之成才”的张少云,却身在此位而心在彼岗——确立了跳过教室管理员岗位、走上新东方讲台目标的他,暗中操练起了执掌英语教鞭的活儿。
    后来通过努力,张少云不仅走上了新东方的讲台,将“张氏英语”播向了“天下”,而且还被俞敏洪及广大学员誉为“新东方讲台上的‘男精灵’”。而当初满足于教室管理员工作的吴某,后来因不思进取丢掉了教室管理员的工作,在长久找不到新工作的情况下,心不甘情不愿地嫁给了一个丧偶的京郊中年男人,专职地做起了“扫一屋”的工作。

       

    以上数例说明,在社会分工已越来越趋向精细的情况下,志在做大事者只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选择熊掌而放弃鱼翅——将“扫一屋”之事交由专门的从业者去做(他们会比志在“扫天下”者做得更好),从而腾出时间与精力,专心致志地去“遍扫天下”和“扫好天下”。

    总之,“丢芝麻”不影响“捡西瓜”,“扔细针”不影响“抗铁杵”,“露尾巴” 不影响“护脑袋”——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  (梁明书 原发于《课堂内外·创新作文》10年05期,《非常关注》10年07期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