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 柴鸡蛋 番外: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图白皮书在京发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4:22:33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中国于2010年明确提出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未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作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研究机构,赛迪顾问结合自身在生物医药、新能源、云计算、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积累和研究,研究撰写了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图白皮书。白皮书在总结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发展关键要素,分析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首批推出的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
   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分异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生物医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发展特点,促使产业发展必然实现三大集聚:向园区集聚、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向专业智力密集区集聚。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分异进一步强化:东部沿海地区仍将是发展的重心,与中西部差距将持续拉大,区域不平衡发展将进一步凸显;研发要素将进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制造环节加速向江苏、山东集聚,地域分工更加明显;深圳、武汉将成为新的增长极,太原、厦门、兰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将实现产业快速发展,热点区域将不断涌现。

  云计算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加速重构

  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引领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方向,也正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目前,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集群化分布特征明显,已初步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成渝、东北等重点区域快速发展的基本空间格局。其中,行业主管部门在云计算的超算中心、国际网络出口等基础设施统筹布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着未来重大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地方政府正在成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主要推动者,应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积极推动本地区纳入国家云计算基础设施总体布局当中;各地政府通过政企联合、官产学研一体化运作,积极推进本地区IDC、灾备中心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几年我国云计算基础设施分布格局将产生重大变化;大国大市场优势明显,云计算基础设施潜在需求巨大,各地区、各行业有根据自身发展加快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在需求;云计算基础设施总体向富能源、高纬度地区加快转移;理性务实地推动区域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

  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将呈现“有聚有分,东进西移”态势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2010年三大区域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占了全国整体产业规模的近95%。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基本均分布在省会城市或沿海的计划单列市,并基本呈现“一轴一带”的分布特征,即东起上海、西至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沿江发展轴”,以及自北起大连,南至珠海的集成电路产业“沿海产业带”。

  未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四大趋势:产业将更加集聚,设计业将向东部汇聚,制造业将向西部转移,整体将呈现“有聚有分,东进西移”的演变趋势;集成电路设计业将进一步向官产学研结合紧密的区域汇聚,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地区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优势地位将更加突出;芯片制造业将向资本充裕的地区延展,大连、无锡、苏州等沿海地区二线城市将是芯片生产线建设项目的重点;封装测试业将继续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武汉、合肥等交通便利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将是承接转移的重点。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运维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因此,需要各地区根据实际需求来布局,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需要从国家层面上统筹协调。

  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赛迪顾问不但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战略性新型产业地图白皮书,而且还将加大对相关部委、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和重要省市、城市、园区的调研,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产业数据库,为促进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等研究、咨询服务。



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扩容
    今年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还将进一步“扩容”,聚焦“9+5”个重点领域,节能环保和民用航天领域将纳入。

  在昨日召开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新兴产业合作与发展推进会上,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马静透露了上述消息。
在这14个领域中,“9”是指2009年开始启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9个重点领域,包括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5”是指2010年新启动的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和今年即将启动的节能环保、民用航天等5个领域。

  眼下,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三个领域的行动方案已发布。

  “新增的节能环保和民用航天领域,目前正在抓紧制定行动方案。”马静说,这两个领域,上海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设备、节能环保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卫星应用等。

  从9到“9+3”,再到“9+3+2”,对上海在其间的抉择,马静说,在高速发展了十多年后,上海的资源约束趋紧、商务成本趋高、环境保护趋严,此种条件下发展知识密集度高、资源消耗量小、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上海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马静表示,2010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9个领域产业规模达8859亿元,2011年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另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上海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65.73亿元,增长20.4%。

  对比可发现,2010年9月国务院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后,上海进行了细化聚焦,比如高端装备制造就细分为先进重大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制造三大类。而节能环保领域并没有立即进入,直到今年才开始制订方案。

  上海市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郑韶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制定科学规划。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当初就因为缺少规划,贻误了发展时机。

  郑韶告诉早报记者,目前上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主要的问题是资源分散、力量不够。“认准了的产业,就应该全力支持,集中来发展,无锡能够成功发展物联网产业就是这样做的。”

  郑韶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靠创新驱动。但是上海推动科技创新的传统一直是优先支持国企,资金撒了胡椒面,结果成绩并不明显。因此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政府只要制定政策、尽到服务的责任就行,不要包办。

2011年06月01日 04:03王道军东方早报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1053113939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