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盗墓笔记名片:乐章间,请勿鼓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0:45:31
核心提示: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听众,就很吸引或造就出高水平的演奏队伍和音乐会。鼓掌,绝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和技巧,更是一种听乐的素养。

惊人的乐章间鼓掌竟然再次发生了!

5月22日晚,在广州大剧院迎来了“萨尔斯堡室内乐团”的演出,这个有着超过50年演奏历史、与许多世界著名乐团有过亲密合作、享誉世界的室内乐团,令我充满期待……

但是,在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KV271的过程中,惊人的乐章间鼓掌竟然发生了!而且,在第二乐章临近结束时,情况再次出现!尽管,在剧院的大屏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请勿在乐章间鼓掌”的标语。

意料之中,台上的音乐家先是一愣,接着是一脸无奈的表情,但他们毕竟很专业,马上又投入到他们的演奏当中……尽管掌声只是来自于一小部分人,但在寂静的会场,却显得那么地刺耳!我好像听到了一些听众的叹息声,我自己也忍不住地摇了摇头……

有的听众还是不明白,乐章间鼓掌,究竟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你是如何理解“乐曲”的?

在很多中国乐迷的音乐概念中,“乐曲”就是一首曲子,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这种概念在中国的音乐市场中是通用的,也是一般听众对“乐曲”概念的感性印象。但在西方,“乐曲”这个概念却和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特别是在组曲、奏鸣曲和钢琴协奏曲的体裁中。这是因为,“乐曲”被分成了若干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一个专有的名词,那就是“乐章”。

古典音乐家,把组曲、奏鸣曲和钢琴协奏曲等设计成一个具有严谨结构、严密逻辑和体现情绪的音乐体裁。以当晚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KV271为例,它被分成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降E大调,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c小调,小行板,奏鸣曲式;第三乐章,降E大调,急版,回旋曲式。每个乐章均有不同的速度、曲式和调性标记,这就标志着他们要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性格色彩。例如,大调是色彩明朗的;小调,则相对阴郁。在乐章结束的那个间隙,好像已经把作者的某种思想已经表达完整,而实际上,乐曲并没有结束。

如果是资深乐迷,一定会对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有所体会——在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中,是矛盾的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特别是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戏剧性的冲突随处可见。这些因素,和一般认为的“乐曲”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元素有着相当程度的感觉吻合。有的乐曲中会有停顿,但并未结束,而我们“热情而无知”的观众以为乐曲结束了,傻乎乎地开始鼓掌!没想到指挥并不理会你的热情,又开始演奏了,原来,曲子并没有结束。

虽然在中国是“不知者不罪”,但从西方音乐的礼节来看,这样的“不知”已经算是一种非常的无礼。更何况在这场音乐会上,还到处充斥着不好的现象:听众的姗姗来迟、相机闪光灯的拍摄、不停走动发出的声响……

本来,出席音乐会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出席一场古典的音乐会,更是一件愉快又体面的事情。可是,那些不愉快又不体面的事情,偏偏就在这种场合里发生了!有关的报道总是不绝于耳,来来去去也总是一个老问题:“失礼的听众和生气的音乐家”——去年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发生的一起,差不多集中了中国听众的所有劣迹。据报道,当时美国“朱丽亚四重奏团”正在演奏巴托克《第四弦乐四重奏》,听众们不是在乐章之间鼓掌,就是任意调换位子,上半场演出只进行了一半,“完全不理解艺术家返场小休的惯例,误以为是中场休息,纷纷自动解散,使演奏人为中断。艺术家被发生的事惊呆了”,继而欲“愤怒罢演”……

有人责怪艺术家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耍大牌。伦敦的乐评人甚至撰文:“乐章间鼓掌也许是一种‘革命性’的古典音乐欣赏方式,已经不再是区分音乐迷真伪的‘利器’。”但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于乐曲那种精确而独到的理解,是需要连续而惯性的思维的。如果观众的掌声总是不适时地响起,就好像你在聚精会神地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被突然地打断一样,那种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而音乐家,也会误以为你不喜欢他们的演出,要他们停止演奏,而用掌声“委婉”地表示出来。以今晚的演出为例,在莫扎特的《第九钢琴协奏曲》KV271的第二乐章当中,很明显,掌声的响起,不是因为那个听众不懂,而是因为不耐烦。因为,就第二乐章而言,并没有演奏完。

看到萨尔茨堡音乐会这样的种种,不禁让我想起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当然,对比1954年就开始有着近半个世纪历史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差距是难免的。问题是,我们听众水平的参差不齐,或者整体水平的欠缺,实在让这场音乐会大煞风景!据说,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门票,只有“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会员才有资格购买,而且每人限购两张,必须在一年前预订。这样,就保证了进入金色大厅观众的水平。这种对观众的要求,是以音乐为尺度的,而不是以资历、官位或钱财,乃至“走后门”为尺度的。我们的音乐会门票,许多是赠送的,权当一种“联欢”,或者“福利”,甚至是“关系”的互相交换,鱼目混珠在所难免。起码,有一部分人并不是非要听这场音乐会不可,或者对音乐有多大的兴趣。不用花钱得到的门票,自然不会珍惜,大有“可看可不看”的感觉,音乐会,自然就成了群众的“联欢会”了!

音乐会,当然不是“联欢会”。但是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听众,就很吸引或造就出高水平的演奏队伍和音乐会。鼓掌,绝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和技巧,更是一种听乐的素养。它不是靠衣着光鲜、西装革履的表面打扮来体现,而是靠长期地欣赏、积累和鉴别,才会成为“有修养的听众”。当然,有修养并非只表现在“不在乐章间鼓掌”上,还有“不要迟到、不要接打电话、不要在演出中说话、不要拍照、不要中途退场……”也都是必须的要求。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转播每年一度的“欧洲音乐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外国朋友几乎是在屏着呼吸听音乐的,待一曲奏完,才捂着嘴轻咳几声。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听古典音乐,也会在观演方面有相应的改变和松动,但都必须充分尊重艺术和艺术家,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