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猎场枪的碎片合成:中小学生的压力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9:09:43
 

中小学生的压力有多大?

 (2011-01-31 14:00)
  • 转载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爷爷对正在写作业的五岁的小孙女说:“孩子,好好学!爷爷小的时候家里太穷,根本就上不起学。” 小孙女回答说:“爷爷,咱家啥时候能穷成那样就好了!” 故事反映了现在的孩子的负担太重了。有位读3年级的孩子每天的作业都非常多,有时候做到晚上11点多还没完成。万不得已,家长要和孩子“分工合作”才能赶得及。面对没完没了的家庭作业,孩子经常睡眠不足,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看看网上那一张张令人生畏的“寒假作业清单”:“诗词12首,文言文8篇;作文6篇;预习作业3本,12张数学卷;英语论坛)单词12个单元……”再看看一个小学生的“寒假补课清单”:“早晨7点到9点,上小提琴辅导班;10点到12点,上小天鹅舞蹈班;14点到16点上奥数提高班;晚上还要隔天上一次国学励志班……”铺天盖地的寒假作业,加上没完没了的辅导班,压得让人简直透不过气来,难怪有些孩子一到放假就患上莫名其妙的“恐寒症”。

 

  近日看到媒体报道,29日,楚天金报高考家长QQ群中,一名家长心酸自曝:孩子才上小学五年级,头上已长出两根白发。家长说,看到孩子早生华发,自己觉得很伤心、无语。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其他家长的共鸣。一家长称,别看孩子才上小学,承受的压力不比中学生少,学校每次考试都排名,孩子既痛恨又无可奈何。尽管武汉市教育部门一再明文规定禁止学校考试排名,但仍挡不住学校悄悄给学生排座次。在学校看来,排名是为了更好地鞭策学生。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排名带来的却是精神压力和自尊受损。 小学生压力尚且如此,初中生又如何?QQ群里一名家长说,侄子才上初中,白发却早已爬上头顶。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已经给国人敲响了警钟,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大,已经是个老话题。近日媒体接连对中小学生寒假状况的报道,再一次撕开了我国教育的这个旧伤疤。远的不说,仅以近日媒体报道的案例而言,中小学生以各种方式假期“维权”令人揪心。既有“曲线维权”,如南京一小学生苦于上奥数班,而写诗《妈妈,我压力好大》,希望妈妈给她“放个假”(1月28日《扬子晚报》);也有“身体维权”,如重庆江北区一小学生将自己锁在房子里,并称要以一天不吃饭来抗议父母安排的寒假补习(1月30日《重庆晚报》)。 眼下寒假虽至,但对不少孩子来说,却意味着另一个“新学期”的开始。许多家长争相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好不容易迎来的假期,就这样成了“第二课堂”。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减负,学校组织的补课已逐渐淡出寒假。但是,社会上的补课班却又蜂拥而起。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补课班,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究其原因,仍是以功课好坏论长短、以分数高低论成败的心理在作怪。孩子们自然难以跳出补课的“怪圈”。

  我国中小学生的压力到底有多大?据媒体近日报道,一名家长称,自己儿子“估计到五年级的时候,证书应有近40张”。而上面那一名家长则辛酸自曝:孩子才上小学五年级,头上却已长出白发。另外一个可以作为佐证的事实是,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教授王振宇指出,前我国已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1/5的孩子有抑郁倾向,自闭、自私、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况在青少年身上广泛存在。事实上,近年来,中小学生因学业压力而自杀的事件时有所闻。

  学习压力太大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成绩的好坏非常敏感,对学习成绩也忧心忡忡,惟恐考不好。超量的学习量能让孩子讨厌学习,甚至恨学习。在不愿上学的学生中,其中有学习成绩差的,也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超量的学习量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压迫型心理伤害:导致自杀,心理扭曲,甚至心理变态。近日发布的2010年上海中小学生安全情况报告也提示,心理问题很可能影响学生安全。据统计,上海中小学生自杀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2010年全年自杀死亡学生8人,初中学生2人,高中学生6人,比2009年增加2人。其中,因与家长发生争执或不满意家长管教方式而自杀的6人,因情感、学业压力等原因自杀的2人。

  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及美国艾迪资源系统公司联合发布了一项针对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进行的比较研究成果。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中,中国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最强,学习压力也最大,导致负面情绪较多。此次中国地区调查对象是北京、重庆、湖北荆州、广东佛山、辽宁瓦房店、甘肃临洮等地的1868名高中生。  

  调查显示,中国和美国父母比日本和韩国父母更关心孩子的成绩。65.9%的中国父亲和64.3%的美国父亲很关心孩子成绩,高于韩国和日本。72.8%的中国母亲和78.8%的美国母亲很关心孩子成绩,也远远高于韩国和日本。24.5%的中国父母要求孩子进前10名,这个数字是美国的两倍,美国父母较多要求孩子成绩在中上水平。

  86.6%的中国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压力大,压力主要来源于父母的期望、自己的期望和同学的竞争。四国中感受到就业压力最大的是韩国学生,达58.3%,远高于中国、日本和美国。由于考试和学业压力大,七成多中国学生有情绪低落和烦躁情绪,在四国中比例最高,韩国和美国要少约20个百分点。近半数中国学生有“睡不着”的生理表现,低于美国,但高于日本和韩国。

  一直以来教育部门为孩子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是这样的呼声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孩子的分数、班级的名次,一直困扰着教育工作者,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强化孩子们的做题能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各种考试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当教育工作者不敢进行各种尝试,更不敢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的时候,为学生减负的呼声只能成为口头上的尝试。现在教育部门的教育方式众多,填鸭式教育、题海战术式教育、超负荷式教育不一而足。然而这些教育方法的共同特性,都是一种背离人性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法以摧残孩子的心智为代价,靠强化孩子的学习频率来巩固孩子的学习知识,孩子的大量课余时间都被各种家庭作业所占据,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不少家长把孩子压力大归咎于现有的教育体制。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家长们是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面对择校、升学等各种问题,一些家长只能舍弃孩子的自由时间让孩子上这样那样的辅导班。这是家长的问题,更是体制问题。其实,一味死读书,学习效率不会很高。随着学习和升学的竞争,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完成日常的功课学生们需减少睡眠时间,从而导致上课无精打采,效率不高。只有劳逸结合,快乐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是为了让每个人的意志和灵魂得以自由舒展。换言之,就是为了让每个人的生活更美好。然而面对现实,我们不能不忧虑:这样的教育,断难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而所谓“钱学森之问”也就永远没有答案!孩子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孩子的隐患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青少年的体质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百年前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这个话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如果说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培养出了不少“胖无力”、“豆芽菜”,让人怎能不担忧?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全社会普遍关心而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教育部制定了若干规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在相当一些地方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仍较严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予以解决。